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文道-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宫伯玉摇摇晃晃的向树荫下写东西的杨文走去,不再去看死士营那些士卒。
  杨文穿着短袖胡服,挽着袖子,手中捏着一只漂亮的胎毫笔在洁白的纸张上写写画画,神情甚是专注,以致北宫伯玉站到他身边很久,他才发现北宫伯玉抻着脖子的滑稽样子。像是写完了,他也将笔放在笔架上,吹干了纸张上的墨迹,怔怔有神。
  融合了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杨文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海量的诗词,让他觉得有如天国一样的震撼画面,还有很多实用的东西,就如同新式的练兵方法,什么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之类的。军队代表的是什么?秩序、有素,令则行、禁则止,杨文怎看不到哪些方法的好处呢?
  不过,杨文在纸张上写的并不是有关于那些东西,而是一个阵型。死士营游离在鹰扬军之外,受命不受令,张曼成并没有让这些死士当长枪兵,也没有让他们做盾牌手,就是说没有把他们划分兵种,如此,反倒是给了杨文极大的自由,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将死士营改造。
  “荆棘绞杀阵?还简化了一下?”,北宫伯玉砸了咂嘴,他可不是什么没见识的,看了眼杨文画出来的东西,便喃喃道:“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历史上有名的精兵很多,比如项羽麾下的江东子弟兵、东汉末年抗蛮急先锋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魏武帝的虎豹骑、陈庆之的白袍军等等等等,太多的传说流传至今。在那些精锐兵马中,史书上所记载不过寥寥数句且昙花一现的陷阵营却历来为兵家所难以理解。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支精锐部队是少见的步卒精英,也是人数最少的,最考验主将兵阵素养的精锐。何以当年高顺被吕布剥夺军权,陷阵营便泯然众人?便因如此。千年来,无数兵法大家、名将大帅想要重现陷阵营的光辉,却始终无法,可见一斑。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圣战来临前

  “陷阵之至,有死无生”已成绝唱,当年那支将皇叔刘备连同大将张翼德、还未成就半圣之资的关云长,所率领的三千白耳精兵一战破之的陷阵营,自从那位呆板无趣儿的主将高顺陨落后,再不复存在。无论是谁,都没有复制出那支兵马的光荣。
  那支兵马所用到的阵法就是“荆棘绞杀阵”,一个复杂多变的军阵,乃是多种小军阵配合在一起组合而成。北宫伯玉手中的那张图纸便是“荆棘绞杀阵”,但却是简化过的,因为在人数配置上,杨文没有八百人,只有一百零几个人。
  仔细的琢磨了好半天,北宫伯玉摇头说道:“荆棘绞杀阵历来以复杂多变著称,哪怕你将它简化过,怕是也难以做到让那些狗屎完全的掌握。单说这变阵,一人持刀,一人持盾,一人持矛,三人小队的绞杀,就很难让他们做到,尤其是你上边写的,不给这些人配备弓弩手,无疑完全放弃了远距离攻击,碰上善于投射的部队,会被完全击溃。”
  “人数上劣势的显现,我研究了好几天,才算看出来,陷阵营八百人的配备是多么的合理,”,杨文道:“盾牌手身披重甲,只做肉盾,用来延滞、阻碍敌人的进击。刀手同样披重甲,手持鬼头刀,负责近身搏杀,最为终结。长枪兵披轻甲,属机动,游离在三人小组的身侧,或配合盾牌手延误敌人,或配合刀手进行刺杀。记得鬼市地下城里阴阳家玩的那个三才阵法吗?这个三人小队用的就是那方法,长枪兵占据天位,盾牌手占据地位,刀手占据人位。三个兵种每个两百人,剩下的两百人形成第四个兵种弓弩手,众所周知,弓弩齐发,形成规模,杀伤力才足够大。所以,要将这两百弓弩手单独的调配出来,当与敌人进行战争时,三人小组的绞杀贴身肉搏,弓弩手便进行包抄、房间,或在战斗还未近身时,先放箭打散对方的阵型。”
  “这番话我听过。大意上都相同,不瞒你。我那位曾经的老子北宫良玉也想用荆棘绞杀阵打造新的陷阵营,他分析的与你很像,可做的时候非常难!”,北宫伯玉摇头道:“不是一般的难,是非常非常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配合不到,就会出岔子,导致整个军阵被冲击一散。”
  “那是他没有领悟荆棘绞杀阵的精髓!”,杨文很有信心,甚至说已经有点儿不大言不惭了。他说道:“所以叫做荆棘绞杀阵。原因就在于这军阵如同荆棘,荆棘上的每个小刺儿都可以扎伤人,而这些小刺儿在荆棘条的连接下,不散、不断、井然有序。要想完全地让荆棘绞杀阵运转起来,首先在于人!”
  杨文拍了拍北宫伯玉的肩膀,说道:“我要将这些人训练的,只要听到命令便下意识的去做动作。让他们将服从命令当成一种习惯。荆棘绞杀阵的核心在于中军主将的调令与士卒之间的默契配合,为什么没有人能够重现陷阵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做不到让士卒完全服从命令!”
  “话我是听懂了,然后呢?”,北宫伯玉蹙着眉头道:“如何让他们完全服从命令?完全听你的话?”
  杨文摇了摇手指,笑道:“不是听我的话。而是听你的话!我学的是儒家的东西,不会用兵家的兵法给士卒加持文力,提高士卒的战斗力。这支兵马,真正负责统帅的人是你……放心!我会帮你的,让这些人对你完全服从,你若不信,只消几天。我就让你明白我并没有说大话!”
  杨文说没说大话北宫伯玉不知,他只知道杨文这番说辞挺不靠谱的,人是复杂的,怎能做到完全服从?这个完全服从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盲从,把人变成只知道听命令的墨家机关兽那样的存在,那有可能吗?谁能做到真正的舍生忘死呢?
  几日后。
  潍城的天空遍布阴云,仿佛阴郁孩子的脸,灰蒙蒙的好大一片。
  如此阴沉的天空也正如张曼成此刻内心的阴沉,连续几日,驻守潍城的左右翊卫将领全都是在大将军府商量,商量什么?自然是那百里之外的天荡山上聚集的五十万蛮族大军,那就是一柄利刃,有如天空上的雨滴,时时刻刻都有可能掉落下来!
  坏消息接连不断。
  先是阴阳家的“日、月、星”三大护法出手占卜,查清了反叛人族,大逆不道的奸贼是谁,那结果着实让人觉得心寒!孙觉!一位儒家半圣!曾经在西凉靠山王府麾下。
  总督大将军传讯问了靠山王府,靠山王杨雄的回答简明扼要,孙觉被“狂生”绝了后,还逼迫靠山王府让三小姐给殉葬,双方谈不拢,大打出手,孙觉重伤远遁。杨雄末了还要求总督大将军将这个消息隐瞒,至少要对无关人等隐瞒。
  因而,类似于张曼成这个级别的还不知道,只知道有一位半圣投靠了蛮族,如此消息着实天雷滚滚,让众人差点站立不稳!历来代表人族中坚与绝对的力量半圣也靠不住了吗?别的不说,仗还没开始打,士气先消了一半之多。实在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左右武卫、左右勇卫已经开拔。荆州牧,皇叔李缺也没有糊涂,调遣大军五万,麾下最得力的谋士与战将皆联袂而来。荆州乃四通八达之地,李缺深刻明白交州乃是荆州的门户,唇亡齿寒,一旦被那五十万蛮族踏破潍城,他也将面临不利局面,哪怕明知天后有意削弱自身力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但川蜀的蜀王李弘却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在地势上,蜀州是盆地、高地,周围山川高壑连绵不绝,就算蛮族五十万平了帝国南疆,也完全危害不到他,所以他借口吐浑蛮异动,不肯出兵,实际上呢?谁不知晓早在数月前吐浑蛮就被他打残,已经开始向西狄大草原进发?
  按照南蛮以往的风格,集合大军后,势必会不顾一切的进军,烧杀抢掠,但这次南蛮非常的诡异,引而不发。起初,人族还不明白,很快,当东疆的海岸线上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妖族,当数万妖族悍然跨过了妖皇岭;当刚刚被靠山王府教训的不轻的西狄蛮族再次组成联军出现在雍凉大地的边界,当数以十万计的蛮人虎视眈眈;当前岁被打残的北蛮聚集所剩不多的有生力量策马边关,当来去如风的狼蛮咆哮于圣长城以北……所有人都明白了!
  若倾全国之力,南蛮五十万并不被帝国放在眼中,至多战争回答得稍微艰苦一点,但绝对动摇不了国本,可现如今,四面环伺的妖蛮具皆发难,边关战事烽烟四起,帝国便不能将力量源源不断的调集给南疆兵团。这已经是一场决定帝国生死存亡的大战!胜,举国欢腾,乃空前之大捷。败,国本动摇,百姓流离失所,焦土遍地!无论胜败,受苦的都是百姓,战端一开,生灵涂炭啊!
  张曼成早已没有了从前的嘻嘻哈哈,每日都面色阴沉的可怕,百年难遇的“圣战”即将开启,无论是谁,此刻都会手脚冰凉。更何况小时候,张曼成听过自己爷爷讲述过,当年他祖父亲兄弟便十三个,堂兄弟、表兄弟等三十余人,那一战过后呢?只余三个!那其中还有他那个被斩断了双腿的残废爷爷!
  人数参加躲过百万的妖蛮战争称之为“圣战”,可更多的时候,它还有个不算外号的外号“血磨”!仿佛天地间的滚滚大磨,囫囵个的人、妖、蛮,全都被扔进去,大磨滚动、碾压,在惨叫、求饶、悲鸣声中化作了血水,灌溉了这世间的花花草草、树树木木!如同历史的车轮,血磨也是无可阻挡的,谁也不能让它停止碾压!
  “主簿何在?”
  张曼成查看了一下兵甲储备,却发现多了许多非鹰扬军制式装备,顿时怒了。
  大战降临,谁都难免紧张,而紧张容易滋生烦躁,张曼成正是如此,他现在与一堆干裂的柴火没什么区别,点火就着。
  鹰扬军主薄是个中年男子,面白无须,有些微胖,听到张曼成的大喝,连忙屁颠颠的跑了过来,道:“将军唤我何事?天儿要下雨了,那边刚制作的干粮还没收回仓库。”
  张曼成瞪着眼睛,怒道:“何事?你说何事?这些鬼头刀怎么回事儿?还有这种重甲,鹰扬军用得到吗?”
  “将军息怒,容我禀来!”,主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是死士营要的,那位杨伯长自己掏银子置办的。”
  “死士营?”
  张曼成拍了拍脑袋,想发火也找不着理由,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让主簿回去做事,自己则是叫来了亲卫,询问一下死士营的状况。
  被问话的亲卫满脸的古怪,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说道:“死士营的那些人……”


 第一百七十四章 请先生教我

  死士营名数鹰扬卫编制,实则因死士营成员复杂性,一直以来被排除在鹰扬卫之外,单独设为一营,游离在编制外。鹰扬卫驻扎在刚被调防至潍城东南角,单独设立大营,而死士营便依附在鹰扬卫大营外。这是几个月以来的规矩。
  倒也是因为距离不算远,死士营还受鹰扬卫的监管,几日来,死士营每天都会响起嘹亮的号子声,还伴随着北宫伯玉独特的、喋喋不休的骂人俚语。死士营奇怪的动作自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但这种注意更多的时候是看热闹,就像看戏班子演戏一样。
  被张曼成问及死士营的现状,亲卫也难以理解,断断续续的说道:“死士营的那些人……每天都在做奇怪的事儿,要么就是站得整齐伸脚,伸不对就挨揍,要么……”,亲卫用双臂作者上下撑起的动作,道:“要么就做这个,趴在地上做……想趴在娘们儿身上做那事儿似的。”
  张曼成扭着眉毛,略一点头,大步流星的朝着死士营那边走去。栅栏相隔,他也能看得清楚。正如亲卫所言,死士营的人都在做一些奇怪的事情,还有几个从外边股用来的木工给营地安置木头桩子,也不知道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杨伯长?靠山王世子!北宫伯玉?不!萧伯玉啊!单论身份而言,不说前者,只说后者,张曼成就知道自己这个鹰扬将军完全不够看,不为别的,因为人家是三朝或者说四朝天子的身边人,大太监萧无道的继孙,那老太监自身修为就强悍的很,更别提这些年受过他恩惠的人有多少了。
  揉着眉心,张曼成暗暗摇头,心道:罢罢罢!爱咋折腾咋折腾吧!别出事儿、别闹出乱子就好。转念间,他又苦涩的摇头失笑:自己还真是自己找麻烦,明知道这两位爷身份不一般。还偏偏不去挑破,将烫手山芋麻利的扔掉给别人……
  “淅沥沥……”
  滴滴答答的雨静静的落在连日烈阳高照蒸的萎靡的叶子上;错落有致。天是灰的;却不阴霾;即使觉得似乎暗沉沉的;却又令人神清气爽。新年来的第一场雨,如此迫不及待的降落在交州的大地上,却也使人心头的烦躁慢慢的沉寂下来、平静下来。
  “下雨啦!”,杨文仰面朝天,忍不住伸出舌头接雨水来喝,一双秀气的眸子眯成条缝儿。好久。他低下头,望了眼在雨水中一动不敢动的死士营士卒们。道:“洗个澡,挺好的,免得一身臭汗。黑头,出列!带几个人去买些酒肉回来,今儿给你们放半日假。”
  “喏!”
  黑头从队伍中走出来,接过杨文手里的银子,带上两个人一路小跑儿去。而其他人,依旧在雨中伫立,有如不会动的石像。哪怕听到杨文交代下午可以休息。这些人也不敢有丝毫高兴的表情,将近十日来的接触中,谁不知道眼前这两个少年是属狗脸的,说翻就翻?
  北宫伯玉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偏着脑袋说道:“还别说,真有效果!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的懂得令则行、禁则止,再过些时日。或许就可以试试演练荆棘绞杀阵了。哎!愣什么身儿呢?你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哪来的?说说呗?我咋就没这脑子呢!”
  杨文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接着叹了口气,蹙起眉头小声地说道:“时间紧迫,荆棘绞杀阵明日就要开始演练,日夜演练!只要不把人练死,那就狠狠的操练!我们现在的时间不多了。你没感觉潍城这几日来有些情况不对吗?”
  北宫伯玉眨了眨那双无神的死鱼眼,稍一思虑,讶然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不说鹰扬卫,好像整个左右翊卫都进入了整军备战的状态,总督大将军昨日还亲自视察了番城防。你的意思是说……南蛮那群怪物又要来了?”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南蛮又要来了。不止如此,你看没看到城北的百姓已经开始被强行的迁出潍城,去交州内地?再过几日,只怕潍城所有的百姓都会被送走,”,杨文脸上多有思虑,严肃的说道:“年前的那场大战,南蛮来了十余万人,也没见潍城这边如此紧张,这次……只怕不简单。否则,何以坚壁清野?”
  北宫伯玉沉默下来,神情闪烁不停,他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人,对南疆战事的了解要多过于杨文。杨文的话他听懂了,坚壁清野是苦战、恶战的代名词,强行迁走潍城百姓,那更是说已经做好了城破的准备。左右翊卫兵团做好了如此准备,代表什么?贼势甚大啊!
  总督大将军府。
  帝国素来有“南总督”、“北君候”、“东文成”、“西靠山”之说。说的是帝国四大名将,真正意义上的名将,不是勇将、不是猛将、不是战将,是名将!“南总督”为总督大将军,总督的是帝国南疆战事,将军乃车骑大将军,是武官中仅次于虚名的大将军之位,与骠骑大将军同列的存在,二品,比三公。
  总督大将军府本姓尉迟,祖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