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之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方震听得一怔,然后道:“若是陆军部知道兴帅会购进这么多火炮,之前说什么也不会将27师和两个混成旅的炮兵编满的,只怕陆军部的人会不高兴呢。”

“所以我拖到现在才买,咱们奉天的交通不受制于陆军部,直接从大连港口运到奉天,只不过是跟陆军部打个招呼。”叶重笑道:“不过有我那舅父的面子,暂时北京那几位大佬应该没什么人会与我为难。”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蒋方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若不是上面有个徐世昌,即便重手握重兵,也没办法如此大手大脚的,三个骑兵团,两个独立炮兵团,说出去也够骇人了,仅管徐世昌辞去了职务,赋闲在山东老家,不过在北洋的面子还在,对叶重照顾了不少。“不过过犹不及,兴帅以后的动作还是稍微小点为好。”

“嗯,等两个炮兵团搭起来后除了练兵也没什么事了。”叶点点头道。

“这可不一定,乌泰的部众虽然被残了,不过在日本人的支持下,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宗社党的人没这么容易放弃的。”蒋方震摇头道:“我建议兴帅将辽东剿匪的黄见文调到通辽,换郭琪开的混成协去,虽然是些新兵,不过对付土匪足够了,总不能让这些新兵没有见血的机会。”

“可以。如果蒙古叛军再度起事,要不百里兄亲直挂帅去平了他们?”叶重开玩笑道,后世有些砖家说蒋方震出谋划策还行,但打仗未必顶用,叶重了很想试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当然,这是在拥有绝对的优势下叶重也才敢这么做,由些许由牧民组织起来的叛军是成不了气候的。

蒋方震摇头道:“我哪有这闲功夫,最近在参谋部和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两头跑抽不开身来。”

“也是,这种事让王厚纯和何锐去应付就可以了。”叶重摇头叹道:“原本我小时候是想做个领兵的将军,看着威武,没想到现在官越做越大,离领兵在外也越来越远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兴帅要做的是统筹全局。”蒋方震笑道:“钢铁厂造起来后,兴帅不会是想造枪炮厂吧?”

“造个子弹厂还说得过去,不过枪炮厂还是要征得中央的同意才行。等投产后先满足奉天的机械,工具用钢,和铁路钢轨再说。”叶重摇头道。

第三卷 第73章 有子弹了

正当川岛浪速密谋策划再次满蒙独立时,列强借款团已经成立,日本身为其中之一,担心英美等国的干涉,便批示参谋本部次长福岛安正,一纸调令,命令川岛浪速立即返回日本。

川岛浪速接到福岛安正的调令,以为参谋本部对他的计划有进一步的指示,或者是提供更多的援助,于是兴冲冲地乘火车到大连港口返回了日本。

“川岛君,内阁会议决定,立即终止满蒙独立运动计划。”福岛安正向川岛浪速道。

“什么?”川岛浪速顿时如遭当头一棒,木然好一阵才回过神,他苦恼策划了几年的满蒙独立竟然会被内阁忽然否决。

川岛浪速顿时满腔愤懑地道:“福岛君,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你知不知道我为这个计划付出了多少心血?外蒙已经在俄国的鼓动下独立,并且外蒙军随时可能南下,这个时候帝国若是退缩,放弃了内蒙一带的独立,等于是拱手将内蒙的利益让给了俄国。失去了这个机会,整个蒙古草原将再无帝国的立足之地!”

福岛无可奈何地说:“川岛君,作为我个人来说,与你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这个决定是内阁会议做出的,并且命令我将这个决定转告给你。请你务必执行。对于内阁的决定,我必须遵守。你若有不同意见,请向外务大臣当面陈述。”

川岛见福岛言辞恳切,并且是在执行内阁的决定,一时无话可说。

此后,川岛浪速怀着一线希望去见内田康哉,试图让内阁收回成命,但内田却对他说:“听说你已返回日本,我正要派人去请你来。现在,中国处于新旧交替之际,袁世凯要建立一个新兴的国家,得到了西方一些强国的支持,日本也是支持国。因此,曰前满蒙地区如果受到冲击,日本将在外交上受到猜疑,甚至引起其他强国的干涉。所以,请你一定中止你的计划。”

川岛浪速再三陈述理由,力争要将“满蒙独立运动”继续下去。但内田康哉态度坚决,不容争辩。后来,他又提出肃亲王的归宿问题,内田告诉他,内阁已初步决定将其送回北京。

川岛担心继续坚持下去,会连累肃亲王,只得抑制住内心的不满情绪,表示服从内阁的决定。在川岛浪速的争取下,日本内阁做了如下让步:

一、允许肃亲王善耆一家在旅顺避难;

二、允许川岛浪速布置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陆浪人,继续与蒙古王公“联络感情”。

川岛浪速当然不甘心就此罢休,轻易放弃自己费尽心机、策划已久的阴谋。他虽然表示服从内阁的决定,但并不向其部下传达停止活动的命令,因此,多贺宗之等人去东北运送武器的计划照旧进行。

多贺宗之在东北活动了几个月,并在关东都督的帮助下购置了大量的军火,约4200杆30式步枪,150万发子弹。

民国一年(1912)5月23日夜,通榆县,月光皎洁,地面上能看到树映在地上的黑色剪影。

49辆大马车排成一道长达260余马的直线,马车上堆着木箱子,上面盖着一层茅草,每辆马车上都有两个临时雇佣过来的中国车夫。

“娘的,这些日本人要运些什么东西?”一个年轻,约十八九岁的车夫雷献挠着脑袋咕哝道。

雷大田用鞭子敲了雷献的脑袋一下,“小声点,日本人交待下来,别出声,什么都别问,拿了人家的工钱,老老实实做事就是了,哪有这么多话。”

“你们的?在说什么?”被多贺宗之任命为此次押运武器的负责人松井清助沉着脸策马来到雷献的马车旁。

雷大田连忙赔笑道:“在说您给的工钱高呢,我们一定替您赶好车,后面不再出声。”

松井清助盯着两人好一会后,才哼了一声,走开了。

“松井君,那两个支那人在说什么?”薄无鬼问道。

“在说咱们给的工钱高呢。”松井清助道。

薄无鬼哈地一笑,“果然是毫无见识的支那人,花点小钱,谋取整个满蒙,事成之后不知道这些支那人是否还会为这点小钱高兴起来。”

“可惜要从通榆绕道进入喀喇沁旗,不能早几日见到此等壮举。”松井清助叹了口气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奉天督军叶重占领了通辽,从奉天到通辽一带到处是他的人,咱们任务重大,还是小心为上。”薄无鬼道:“也怪那个乌泰太没用,五千多人居然一天就被打垮了,失去了川岛君的信任,害得咱们要舍近就远。这次绕道开鲁,希望不被通辽那边的人发现了才好。”

“不会的,天皇会庇佑帝国的武士!”松井清助。

49辆马车,借着月色,在30余个日本浪人和纠集起来的270多个蒙匪的押送下,由通榆县出发,三百多人进入茫茫边边的科尔沁大草原中,显得是如此的渺小。

天皇的概念已经深入日本军人骨子里,不过可惜这里却是东北,天皇的光芒暂时还照射不到这块土地上来,松井清助这行人出发不久,便被文山布下的密探给发现了。

“之前因为通辽遭到炮击一事,兴帅震怒,抓到这批人后,应该勉强能和兴帅交差了。”文山看着下面用快马传过来的消息,略微松了口气道:“广元啊,我在这里呆得了一时,呆不了一世,以后你可不要再出像上次那样的漏子了,以兴帅的脾气,若是一错再错,即便是我,也是照顾不了你们的。”

文山不在,钟广元便是洮辽一带的情报负责人,上次出了差子钟广元责无旁贷,听到文山的话连忙点头道:“是,卑职以后一定殚精竭虑,保证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文山点头道:“这就好,这份情报你打算怎么处理?”

钟广元道:“立刻将信息发到奉天,不过卑职认为应该等日本人的车队深入科尔沁草原了,再通知通辽那边派人堵截。”

“哦?为什么不是洮南这边直接派人追击?”文山问道。

“最近外蒙那边有消息传来,乌泰其实与日本人合作之前就已经与俄国人暗中勾结了,被陈团长和黄团长击溃后,日本人舍弃了乌泰,乌泰又接受了俄国人的资助,正在召集人马,为了防止乌泰袭洮南府,洮南的兵力暂时不宜调动。”钟广元道:“当然,这份情报还是要上报上去,具体还是看上层的决定。”

“嗯,我问得也有些多了,咱们只负责收集情报,如何调军是管不到的,就这么办吧,你去安排好了。这件事一了,我便要回奉天了。”文山点头道。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日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叶重看着洮南那边发过来的情报,“百里兄,你也来看看。蒙古这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

“随着日本人支持袁世凯越发的明朗化,打掉了他们这支车队之后,应该是要偃旗息鼓了,不过已经鼓动外蒙宣布独立的俄国人却又活跃起来,而且动作比起日本人的还要大得多,袁大总统现在只怕也是头疼得很。”蒋方震看了道。

“常顺,让人将这电报上面的内容发到通辽,孙勇不是一直喊着练兵无聊吗,就调他的骑兵团去拦下这伙车队。”叶重低笑道:“我看这些日本人是疯了,不到五十辆马车,算上子弹,撑死了也不会超过五千多条步枪,难道他以为凭着这么几千条步枪便可以起事成功?”

蒋方震在日本陆士就学,对日本下过一番功夫,听到叶重的话摇头道:“不是日本人疯了,日本人内部也存在矛盾,我猜是日本内阁已经决定放弃满蒙独立计划,但军部还有几个顽固分子在做垂死的挣扎。”

“有这个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了,心里对蒋方震这个参谋长却是越来越满意了,抛开带兵不谈,到目前为止,出谋划策,分析形势上,蒋方震还是极为合格的。

“大人,好消息!”副官室的王强走进来,敬了一记军礼后面带喜色地道。

“什么消息?”叶重问道。

“安置在奉天机械局的三条子弹生产线生产出子弹了。”王强面带喜色地道。

叶重笑着站了起来:“还真是个好消息,走百里兄一起过去看看吧。”

“好,去看看。”蒋方震点头道,奉天能自产子弹确实是件好事。

叶重骑上马,没多久就来到了奉天机械局。

奉天机械局主要是铸造银元的。不过由于地方大,而且机械局内还有大量工人,生产子弹,比起那些招过来的普通农民上手要快很多。听取技师的建议后,便将子弹生产线安置到这里来了。

“兴帅,这便是咱们生产出来的子弹。”负责人孟青是从汉阳兵工厂挖过来的技师,二十七八的年纪,稍微有点偏瘦。

“做得好。”叶重接过孟青递过来的一排子弹,取下两颗在手里掂了掂,向蒋方震道:“百里兄来试两枪?”

蒋方震笑道:“试枪?在兴帅面前,我就不现丑了。”

叶重也不客气,拿过赵常顺递来的七九汉阳造装上子弹,对着粑心便是几枪,感觉和平时打枪没什么两样。

“子弹的产量如何,目前能生产哪几种类型的子弹?”叶重放下枪,向孟青问道。

“现在主要生产7。9MM的轻尖弹和圆弹头。现在一个月能产76000发,预计到年底能提高到月产18万发。”孟青解释道:“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火药厂也才刚刚投产,火药的产量提不上来,另外再就是工人操作不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也就是说到了明年,算上增产的速度,大概能达到年产两到三百万发以上?”叶重问道。

“可以,不过兴帅要给我们加派人手。”孟青点头道。

蒋方震又道:“若是年产1000万发又要多少时间?除了士兵的训练外,每年还要有足够的弹药储备,1000万发已经算是比较低的要求了。”

“至少四年的时间,而且这里的器械还不够,还要另外再采买。”孟青想了想道。

叶重点头道:“今后子弹生产这一块就都交给你负责了,每年我至少拨给你100万元,人手不够你直管开口要,除了产量尽量提升上去外,子弹的种类你也要想办法增多。”

孟青自信地笑道:“是,兴帅,只要有了钱和人,这些没有问题的。”

第三卷 第74章 通车

清晨阳光明媚,奉天城西北的人明显比平时要多了不少。

一条自奉天西北城门,直通西北方向,宽达五米多的水泥公路在地面是如此的显眼,工程到了中后期,采取两头同时施工的办法,通奉公路的竣工比起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

“诸位同胞,诸位奉天的民众,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王永江拿着从西门子公司采买过来的麦克风,站在公路的中间,从容自若地道。

“这条由奉天直达通辽的公路今天终于可以全线通车了,公路奉天有好几条,但通奉公路却是我奉天,乃至整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往草原的公路。五族共和,少了任何一族中华民国都将变成不完整的民国,蒙族是我中华不可缺少的民族,蒙古草原是我民国不可缺少的领土。通奉公路,还有在建的通奉铁路,以后还有更多通往草原的道路,将成为连接蒙族和汉族友谊的桥梁,成为蒙汉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

“让我们在兴帅的带领下,建设奉天,建设东北!”最后王永江以一句这样的话结尾,

一番精采的演讲过后,在王永江的剪彩下,三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并排,在车夫的挥鞭下,驶向通奉公路的另一端。

在鞭炮声中,文山安插进去的人先叫了起来,兴帅万岁,奉天万岁,共和万岁,民国万万岁!一点一点的声音逐渐汇聚成一流洪流,激荡在奉天城的上空。

而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通奉公路的另外一端,通辽城。仅管通辽的蒙古族人占到一半以上,蒙族对五族共和没有汉族这样认同,但对这样一条互通有无,能让蒙族生活物质丰富起来的公路却有着好感。而这种好感却能让通辽附近的蒙族慢慢地衍生出一种对通辽的归属感。

“通辽能有今日,兴德兄居功至伟!”何锐看着热闹汹涌的人群,有蒙族,有汉族,还有少数别的民族,由衷地道,“换了我们这一帮丘八,可不能将整个通辽城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

“若不是兴帅立下的规矩,没有旅长的鼎力支持,我一个人也是抓瞎,通辽城的繁荣是所有人的功劳。”黄炳文摇头谦虚地道,眼下通辽蒙汉混居,彼此之间的摩擦是少不了的,经常碰到蒙汉商人聚众斗殴的事件,不过通辽的警察处理及时,只论对错,不问民族和身份,对民众的一视同仁成为了通辽稳定的基石。

当然,有些别有心机的人总想挑动通辽蒙汉两族的对立,若不是何锐的军队制止及时,险些酿成大祸,想要通辽长久的繁荣稳定,黄炳文可谓任重道远。不过随着学校的建立,加快通辽汉化的脚步,几座通辽政府出资修建的佛塔成形,获得了当地的宗教支持,以及叶重的军队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强势地位,这些不安份的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只会越来越低。

“岷源兄的演讲很成功啊。”城墙上一身黑色便装,还戴着一顶西洋礼帽的叶重笑着向走上来的王永江道。

“有你这么个喜欢偷懒的老板,我们这些下属也只有劳碌的命。”叶重不出面,站在城墙上旁观,王永江也没办法。看着城墙下热闹的人群,王永江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奉天民众如此的热烈,民心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