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襄平城为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所置,当时他领大军袭破东胡,东胡退却了一千余里,秦开趁胜追击,行军至此,见地势不错,可扼守交通要道,便下令在此地筑城,取名为襄平,有平定四边的意思。

此刻,已是子夜时分。到了初冬,辽东的夜间十分寒冷,一般的人若不穿着棉衣便会冻得瑟瑟发抖,却有一名身材高瘦的夜行人在居民的屋顶上飞掠而过,几个起落之后,便从城墙上跃了下去。

那名夜行人穿着紧身的黑色夜行衣,身形矫健,高约三丈的城墙在他的脚下宛若无物,单看轻功便知此人是个一流高手。下了城墙,那人身形疾动,很快地来到了城西的一座破落祠堂内。

祠堂分为前后两间,前厅供奉着当地一家大姓的祖先灵牌,密密麻麻有数百个,后庭堆放着一些杂物,寒风吹来,穿过破旧的大门,钻过碎裂的窗棂,扫在人的身上,冷气飕飕。

后庭之内,为了驱寒,有人拾了外面的枯枝,点起了火堆,火光明暗不定,将坐在火堆旁的三人脸庞照得有些恐怖。

那黑衣人刚刚轻轻走入祠堂,三人中的一人突然长身而起,笑道:“是阳弟回来了!”

带着一身的寒气,那黑衣人快步走到后庭,见到三人分别抱拳道:“见过掌门师兄!见过贺护法!见过李先生!”

掌门师兄方要问话,贺护法抢先问道:“曹护法,城中动静如何?可曾见到她?”

曹护法眉头微微一颦,轻叹一口气道:“城中戒备森严,城门口被把得死死的,至少有十余支流动的哨探在城内游动,我虽潜到公孙恭那狗贼的府中,四处搜寻,却没有见到师姐……”

贺护法似乎很不甘心,紧接着又问道:“你进城一趟,我们自早上一直侯到现在,难道一点关于她的消息也没有?”

曹护法闻言用眼睛看了看掌门师兄的表情,见他仍旧十分沉稳,方迟疑地说道:“消息嘛还是有一点……我隐藏在公孙恭府中时,偷听到府中下人的谈话,”

掌门师兄感到胸中突然一阵燥热,眼中精光暴闪,沉声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快点说!”

“那些下人们说,主人吩咐下来了,三日后便是他的大喜之日,让他们速速准备新衣、收拾新房、杀猪抬羊了。”曹护法一口气说完,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把憋在心里的话给说出来了,自己感觉也畅快了不少。

掌门师兄的脸色大变,原先那期盼的眼神逐渐变冷,冷得像要杀人的钢刀一般,他一字一句、重重地说道:“公孙恭狗贼,我誓杀你!”话音落地,突然有一丝鲜血自他的嘴角溢出,原来他气血上涌,竟是控制不住。

余下三人赶忙扶着掌门师兄坐下,掌门师兄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尽管公孙恭抢走了他最为心爱的女人,但他身为伏虎派的掌门,不能鲁莽行事,否则就会连累了整个门派。

掌门师兄便是曹伟,伏虎派原掌门曹鹤的得意弟子,自从数年前他们在秣陵城外周瑜军营中击败了准备暗杀周瑜的公孙玄等人后,抢得了伏虎派的掌门金牌,他带着师弟曹阳、师妹曹雨行走江湖,召集散居各地的伏虎派旧部,清理门户,重整旗鼓,终于使得伏虎派恢复了勃勃生机,他也被正式推举为新一任的掌门。

贺护法是伏虎派的元老,原掌门曹鹤的结拜弟兄,名叫贺翔。他听闻曹鹤遇害后,也召集了自己的弟子多次寻找公孙玄报仇,均未果。后见曹伟得了掌门金牌,便率众投奔,给四处奔波的曹伟等人以强大的支援,被曹伟封为派中的左护法兼碧血堂堂主。

曹护法自然就是曹伟的师弟曹阳,数年的江湖生涯,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沉稳干练的青年,身材也不再似以往那般瘦弱,如今他的武功大进,隐隐有超越曹伟之势,被曹伟封为派中的右护法兼青锋堂堂主。

至于曹伟的心爱之人便是他的师妹曹雨,到了十八岁的年龄,曹雨出落得更加清丽动人,就如同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曹伟封曹雨为红莲堂堂主,堂中皆为女性,个个容貌出色,且有一身的武功。

那被称作李先生的中年文士名叫李敏,曾当过河内太守,与柳毅、阳仪二人皆跟随公孙度到了辽东,因不满公孙度称王,遂离去,与家人出海避祸。公孙度大怒,焚烧李敏父亲的尸体,诛灭其九族。自此,李敏与公孙度结下了血海深仇。一个偶然机会,曹伟与李敏相见,见其学识渊博、颇有谋略,便拜其为伏虎派的军师,允诺倾全派之力,为李敏复仇。

李敏往火堆中加了几根枯枝,见曹伟正在运功平息气血,便向曹阳和贺翔道:“如今在辽东,公孙度的势力可谓是如日中天,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想想中平六年时,公孙度四十岁,因为和董卓手下中郎将徐荣关系很好,被其荐为辽东太守。此人也确实是有些能力,一到任便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后又以莫名的借口杖杀了襄平县令公孙昭,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的,皆以诛族,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

见曹阳和贺翔听得出神,李敏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如你们所知,我原先也是追随着公孙度来到辽东的,初时觉得此人胸襟开阔,礼贤下士,算是一代英雄,谁知到了后来,他的性格竟然越来越变得粗暴,刚愎自用,对百姓们残忍不仁,又率大军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耗费了大量民财和士兵的性命,只为了他自己能称王称霸而已。”

曹阳突然插话道:“那如今公孙度不是已经当上了辽东侯、平洲牧嘛,他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应该对百姓们好些了。却怎么还是用武力强压民众,特别是他的二儿子公孙恭,荒吟无度,简直就不是人!居然还能做出这等事来!”

第四百章 寻求支援

李敏苦笑道:“公孙恭的事我们待会再说。当初正是为了自立之事,我才和公孙度闹翻的。初平元年,公孙度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当时他征求柳毅、阳仪和我三人的意见,柳毅、阳仪皆逢迎小人,极力撺掇他自立,我却不同意。汉室犹在,虽影响日衰,但背君自立之事,会被人唾骂千年。我其实也是为了他好,谁知他却从此容不下我,逼得我举家迁走,他还对我的族人下了毒手……此人真乃豺狼也!”

贺翔也插话道:“公孙度表面上广设学馆,招募人才,以显示其广阔的胸襟,实际上本人刚愎自用,目空四海,心眼也是极小的。为避中原的战乱,我们伏虎派许多弟子也都辗转到了辽东,他得知后,便强迫他们入伍,用他们为自己卖命,死了后却连抚恤钱也不给,草草用破席子一卷就埋了。”

曹伟这时已经调匀了气息,肤色开始红润起来,对于公孙度的事他很关心,不过此刻最让他揪心的还是师妹曹雨的安危。他趁机引导话题道:“刚才说到公孙恭,此人是公孙度的二子,不知先生可了解此人?”

“这个嘛~~”,李敏低下头,沉吟片刻,回道,“公孙度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公孙康,次子公孙恭。虽同是兄弟二人,行事做人却是大相庭径。公孙康表面谦逊温和,实则多谋善断,善于笼络人心,深得公孙度的喜爱,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公孙恭却是一副纨绔子弟做派,玩马养鹰、嗜酒好赌、荒吟无度,整天不务正业。其父公孙度委了他个襄平令的高位,统领护卫襄平的人马,正合了他的心愿,成天带着一帮溜须拍马之徒在城中横行霸道,见到长相俊俏的姑娘便强抢回府,玩弄过后又无情抛弃,实乃辽东一害!”

曹阳恨恨地问道:“既然公孙恭如此不堪,公孙度为何还要用他,为何不用刑罚来惩戒他?”

李敏苦笑道:“公孙度这是添犊情深,公孙恭倒也有个优点,就是在他父亲面前善于伪装,又是甜言蜜语,又是油嘴滑舌,哄得公孙度开心,自然不会对他怎么样了。”

“哼!”曹阳气愤不过,伸出右手到火堆里,用食指和中指夹出一根烧得通红的木棍,放在两手之间,暗运内力,将那木棍搓成碎末,口中骂道:“公孙度和公孙恭本就是一丘之貉!强抢民女,居然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偷偷进入客栈的房间,用迷香把师姐迷昏,然后抢入府中,这可是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丑恶行径!”

曹伟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师弟的金刚掌功力可是又深厚了一层!进步如此之快,我心甚慰。曹雨是我师妹,也是伏虎派之红莲堂堂主,在江湖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幸遭公孙恭暗算,恐有不测,我们不惜代价也要救她出来。这是如今最为紧迫之事,大家商量看看该如何应对?”

曹阳年轻气盛,当即回道:“只要掌门师兄发出江湖邀请令,齐聚本派高手,再加上友好门派的支持,我们就魂入城中,趁着夜色把公孙恭府上的恶贼全部杀个干干净净!”

曹伟轻轻摇头道:“时间来不及了……召集派中部众、邀请其它门派都需要时间,三日后师妹就要被恶贼强娶,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李敏和贺翔交换了一下眼色,颇为担忧,作为一派之主,曹伟毕竟还是年轻,曹雨的突然被掳竟让他方寸大乱,看来还须得提醒和督促他。

李敏轻咳一声,道:“曹掌门,我们面对的敌人掌握着数万塞外骑兵,掌管着数百万百姓的生死,在辽东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李敏的话让曹伟皱起了眉头,“不过~~”,李敏的话锋一转,道,“曹堂主乃我派中重要人物,不管敌人再强,我们也必须得要救出她。以我之见,广邀部众时间不允许,但必须马上召集襄平附近的部众,联络和我派有良好关系的江湖好汉,人多了才有力量去做这件事情。”

贺翔补充道:“我派在襄平部众不多,全部召集的话也只有二十余人,但在公孙恭军中有很多被抢征入伍的外郡部众,只是情况不明,短期内也很难召集……”

曹伟突然感到一阵头痛,他用双手捂着脑袋想了一想,突然问道:“师弟,你和精武卫在襄平的分舵有没有联系?”

曹阳微微楞了一下,赶紧回道:“白天进襄平城后,我找到了精武卫的据点,是开在西门附近的一家武馆,也见到了掌舵的,我用咱们伏虎派和精武卫约定的方法和他联络,他很热情地招待了我。后来魂入公孙恭的府宅,他可是帮了大忙的。”

曹伟继续追问:“他们那里有多少人手?武艺怎么样?”

曹阳不自觉地挠了挠头,回道:“我观察了一下,武馆很大,里面光是学徒就有七八十人,还有几个教头,太阳穴高鼓,眼神犀利,看武艺都不弱。”

“太好了!”曹伟猛地一拍大腿,脸色转为兴奋,开始逐一安排,“师弟,你赶紧去集结本派的部众,明天中午前全部到这里集中。贺护法,你去联络辽东本地的帮派,看看能否支持我们一下。李军师,烦请你考虑一下仔细的行动计划。至于和精武卫的联络,天明之后,我亲自进城去办理。”

众人皆点头答应,心细的李敏提醒道:“掌门亲赴敌人心腹之地,请务必小心。目前我们伏虎派和精武卫关系尚密,但他们到底是从属于江东周瑜的部众,能听咱们的指挥,协助咱们么?”

贺翔对于曹伟等人和周瑜的关系知道一些,在他们初入江湖时,周瑜曾派人大力地支持他们,所以曹伟才能尽快地清除伏虎派的叛徒,奠定了他在伏虎派的掌门地位。这也是他后来决定率众投入曹伟帐下的重要原因。但曹伟究竟和周瑜的关系深入到何等程度,伏虎派到底能否得到精武卫的大力支持,他也没有底。

第四百零一章 汉室礼仪

听得李敏如此问,贺翔便也追问了一句:“掌门可要小心一精武卫的人和公孙恭勾结在一起,咱们就危险了。”

曹伟呵呵一笑,道:“请军师和贺护法放心,今日的伏虎派已非昔日的伏虎派,分享情报、人员互助,我们和精武卫的关系早已是密不可分了。在数年前,周大人曾允诺于我,精武卫会大力协助我们伏虎派,只要我们堂堂正正行事,不做不义之事。故今日之事,当不在话下。”

李敏闻言点了点头,颇为高兴地道:“周大人辖有十余个郡县,地域广阔,带甲怕有百万,早已是名震一方的诸侯,若能得到他的帮助,咱们伏虎派中兴有望了!”

贺翔为人稳重老成,在派中素有威望,听曹伟如此说,便也不再说什么了,心中却暗道:“无论如何,伏虎派的事总要由伏虎派的人来解决,依靠旁人总是权宜之计。对于周瑜的精武卫,还需要多加观察和注意。”

就在伏虎派上下忙于召集辽东部众,联络精武卫及其它门派,准备趁夜突袭公孙恭府宅的时候,远在许都的天子刘协正在召见袁绍属下的军谋校尉应劭。

应劭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人。其父应奉,乃汉桓帝在位时的名臣,官职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至兴平元年任泰山郡太守。

初平二年,黄巾军纠集了三十万余人进入泰山郡界。应劭纠率文武连续与黄巾军作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俘虏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黄巾军大惧,全部退却,郡内得以安宁。

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讶入泰山,应劭派兵迎接他们,却没有接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来怨恨曹嵩之子曹数次出兵攻打徐州,就使轻骑追击曹嵩父子,并杀之于郡界。应劭害怕曹杀来,放弃泰山郡太守的职务,投奔了冀州牧袁绍,被任命为军谋校尉。

“臣应劭叩见皇”,应劭跪在地上行三拜九叩之礼。

刘协平静地宣道:“爱卿平身~~”。

应劭恭恭敬敬地起身,奏道:“皇上都许,乃天下所望。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是为了决嫌疑,明是非,赏罚的分寸,比较恰当,使后代人有所借鉴。所以胶西相董仲舒老病辞官后,朝廷每有政议,数次派廷尉张汤亲至他住的陋巷,问其得失。于是写下《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件事,动以经对,说得很详尽了。”

“逆臣董卓,颠覆王室,烧毁书籍,没有剩下一点,开天辟地以来,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今大驾东征,巡视许都,拔出险难,其命惟新。臣几代受恩,受福不浅,窃不自量力,贪少云补,撰写《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尉板令》、《决事比例》、《司徒都目》、《五曹诏书》和《春秋断狱》共二百五十篇。删去重复之处,成为简洁之文。又集驳议三十篇,分类编辑,共八十二事。见之于《汉书》的有二十五处,《汉记》四处,都删叙润色,以全本体。有二十六处,博采古今理玮之士,文章有光彩,德义也可观。有二十七篇,是臣所创造。不能说必合道衷,心有所思,聊以表述罢了。”

“从前郑人以干鼠为璞欲,卖给周人;宋国的愚夫也以燕石为宝,缇绍十重。看到的人掩口大笑,斯文之族,多半像这。《左氏》实云虽有大国姬妾,也不抛弃陋贱之人,大概是用来代替匮乏哩。因此敢露顽劣之才,附于明哲之后。虽未足纲纪国体,宣洽时雍,庶几可以供给圣听.希陛下日理万机之余.随便翻阅。”

刘协闻之大喜,夸奖道:“爱卿学识渊博,于律令、仪礼尤其熟悉,著作颇多,甚好甚好。爱卿之著作,朕自会令人去取,当认真阅读,希有收获。”

应劭闻言停顿了片刻,接着奏道:“臣听闻迁都许县以后,旧章堙没,书记罕存。便缀集所闻,写有《汉官礼仪》一书,涉及到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