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的军队则没有主动进攻,毕竟将战事长期地拖延下去,对于粮草不足的曹军来说,更加地不利。其实,曹军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非是曹操不想,而是现实状况迫使他不得不将进攻的脚步慢了下来。

自从苏飞所部初战失利后,曹操便将大军驻扎在江北岸的乌林一带,连营十余里。曹操令蔡瑁、张允积极整训水军,并以郭嘉、蒯良、蒯越三人为水军军师,负责指导水军战略,策划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曹操令毛玠总督后勤,集中人力物力,抓紧时间打造巨型战船,以方便载大军渡江。

既然周瑜想在赤壁决战,那就在赤壁痛快淋漓地击败他一战而定江东,有了扬州、荆州、交州的广大地域,今后何惧袁绍?更别提刘备、刘璋、马腾了。

这是曹操决定下来的大略,不容更改。尽管荀彧、荀攸等文官有不同的意见,但仍旧无法说服曹操。此刻,在曹操的心目中,周瑜就是天下最大的敌人,成长最快的敌人,必须尽快除掉的敌人。周瑜不除,曹操简直就是寝食难安。

不过,真正到了决战的时候,曹操的心态反而平静下来了。面对着浩荡的长江水,遥遥看到江对面的周军营寨,曹操是饭能吃得下,酒能喝得下,觉也能睡得着了。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的道理,曹操自然是懂的。若是能战胜江东水军,三十余万步骑渡过长江天险,席卷江东亦不是难事。因此,曹操干脆让全军在乌林停下来休整,整训水军,打造更多的战船,让陆军也时常登船,以适应江上的风浪。

周瑜人马不多的消息,曹操早就知道,他在心中暗笑周瑜的狂妄自大,以为仅凭他那五万巢湖水贼出身的水军、五万多步骑兵就可以抵挡得住自己四十万大军?待到大军胜利渡江的那一天,周瑜小儿你就躲在角落里哭吧不过,曹操也在猜测周瑜的用意,他会不会出奇招,另调兵马自自己想不到的地方突袭自己?为此,曹操空前地加大了情报组织的力量,“幽灵”组织前些日子遭受了颇大的损失,曹操拨钱拨物,抓紧时间扩募,以期恢复昔日的侦探能力。此外,曹操还向四周派出了大量斥候,将搜索范围扩大为百余里,这样,方圆数百里的任何重要变动都会及时得到信息。

在大战尚未开始的时间里,曹操却突然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直觉告诉他,自己长期在外领兵作战,正中一些暗中反对他的人下怀,也许,许都的朝廷里正在发生一些对他不利的变化……

曹操心里清楚地知道,许都的朝廷可是自己的根基。自从西迎天子,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自己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勇将良臣争相来投,很多地方势力也直接归入帐下,方有今日之局面。这个根基是万万不可丢的,为此,曹操在出征之前,要求荀彧牢牢把握住尚书台这一最关键的部门,又留下曹洪领兵驻守许都,一旦发现有人背后做出反叛的举动,则杀无赦。

曹操在大帐中轻轻地一摇手,有一条黑色的影子幽灵一般地漂浮而来,此人全身都罩在黑色的长袍中,就连面部也都被黑色的纱巾所覆盖。

“主公,有何吩咐?”那黑衣人身材娇小,声音却冷得像块冰。

曹操看也不看,直接下令道:“野菊使者,你留下保护我,派蔷薇使者前往许都,启动暗藏的人马,将朝中大臣的动静给我打探清楚重点是车骑将军董承这些人”

“明白”野菊使者的声音依旧冰凉,抱拳转身,飘然而去。

野菊使者离去后,曹操斜靠在榻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野菊使者和蔷薇使者是“幽灵”组织仅存的两大高手,专职负责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曾帮他避过了几次危险。

最为特别的是,这两人都是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在曹操的调教之下,对曹操忠诚不二。在曹操外出行军途中,她们俩不仅负责保护了曹操的安全,在曹操有兴致的时候,还会整夜陪侍,以解曹操身体和心灵上的寂寞。

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曹操对她们两人也是怜惜有加,非是特别重要的任务不会派她们出去。如今“幽灵”组织四大长老、八大护法皆死,非得她们二人出面,主持组织工作。像探查许都百官动向这样重要的事情,曹操也就不得不交给她们去办了。

进入初夏,天气逐渐变热,曹操推开帐门,扑面而来的风中带着几丝暖意,曹操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精神为之一振,准备在营寨中四处视察一番。一直在帐门口值守的许褚全身披挂整齐,手扶宝剑,亦步亦趋地跟着曹操前行。

曹操行到水军寨前,见蔡瑁、张允等水军将领正忙于训练水军,不时可见身手敏捷的水兵手持圆盾和长矛,在不同的船只间跳跃自如,江水涌动,战船不停地左右摇摆,他们却如履平地一般,令曹操满心欢喜…

第四百八十章 连环战船

曹操正站在一旁看得高兴,荆州降将文聘远远望见曹操,忙过来拜见。

曹操呵呵笑道:“仲业辛苦。你率本部步兵协同水军操练,感受如何?”

文聘抱拳朗声回道:“司徒大人,我部士卒皆为荆州人氏,自小习惯在船上行走,自是没有大的问题。只是,张绣将军、夏侯将军的部下却极不适应,训练一月有余,大多数人仍旧晕船,江上波浪再大些的话,。”

曹操以手捻短须,点头道:“张绣将军手下来自西凉,元让和妙才的属下也都是中原人,如何适应在江面上作战这方面,确实比你们的荆州兵要弱些。”

文聘急道:“大人莫提什么荆州兵、中原兵,如今荆州已投大人,都是大人您的兵”

曹操仰天哈哈大笑,道:“仲业言之有理。作为在长江边长大的汉子,忠言且,你部下的士卒是如何能适应在水上作战的?采用了什么方法?或者说你有没有什么良策可以迅速将二十多万不习水性的旱鸭子训练成水上飞?”

文聘想了想,无奈地回道:“恕末将驽钝,我等皆生在水边,长在水边,自小便熟悉水性,并未经过特别的训练。若要达到大人的要求,唯有长时间地加强训练而已。非一年半载达不到这个目标。”

曹操慢慢地点了点头,文聘乃是一员武将,想让他提出良策确实比较难一些,不可强求。安抚了文聘一番后,曹操信步往水寨里走去,一边欣赏着远处天际绚烂的彩霞,一边观察着水寨中的情形。

许褚迈着虎步紧跟在曹操身旁,望着在拍岸的波涛中不停地左右摇摆的战船,他甚至觉得有些眼晕,低声地嘟囔着:“战船摇晃得太厉害了……我若是上去,脚都站不稳,如何作战?”

曹操本没有在意许褚的话,这时突听得耳旁传来许褚的一声惊呼,“主公,你看,那些走舸船体甚小,摇摆厉害,那些大型楼船则要好很多,若是我们能造出一艘巨船,再大的风浪也不能晃动分毫,那不就可以渡江而战了么?”

许褚的话犹如一阵大风吹散了曹操脑中的迷惑,他突然清醒地认识到,这也许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曹操笑着回头,一双小眼里满是欢喜之色,道:“想不到仲康会有这么好的一个主意……对让工匠们打造巨型战船,乘风破浪,稳如泰山,手下的二十余万步骑兵不就可以不惧江上的风浪了么?”

想到就做,这是曹操一贯的风格。他立即命人唤来负责打造战船的官吏,详细地将自己的想法一说,没想到却遭到了反对。

官吏道:“大人,打造巨型战船受到材料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以我们这里工匠的能力,至多只能打造高约十二丈、长约四十丈的巨型楼船,装载两千人已是极致。再大些的确实造不出来了。”

曹操颇有些失望,他早就从手头的情报中得知,周瑜的水军中有数百艘巨型楼船,最大的名为泰山号,高约十五丈,分为五层,长约五十丈,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宛如一座水上堡垒似的,可装载三千余人。

“这么说?你们是没法再把楼船造得再大些了?”曹操的声音里隐隐有些杀气,目露冷光。

官吏看到了曹操的目光,双腿不由得微微有些发抖,忙道:“大人息怒……卑职等立刻就去商量,看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造出比江东水军还要巨大的楼船。”

曹操的脸色这才缓和起来,刚才他确是动了杀机,不能解决问题的手下,留之何用?徒耗粮食而已。

就在曹操负着双手,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督造战船的官吏彷佛想起了什么一般,高声对曹操道:“大人,卑职有一法可解我大军不习水战之问题”

曹操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速速道来。”

官吏轻咳一声,朗声道:“浩浩荡荡的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从不停息。北方的士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容易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莫说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曹操闻言大喜,拱手道:“这位必是高人也请教高姓大名?家居何方?”

官吏回礼道:“不敢当,卑职伊籍,字机伯,乃兖州山阳人氏。昔日随同刘景升同来荆州,今随景升之子刘琮归顺大人,任职辎重功曹,专司打造武器战船。”

曹操哈哈一笑,道:“果然是隐藏着的高手贤人,机伯韬光养晦,能有如此见解,令操佩服。若是采纳机伯之计,则破周瑜之日不远矣”

伊籍恭谨地回道:“卑职见北军劳顿,多有呕吐之症,早有献策之意,怎奈军务在身,说得迟了,还请大人见谅。”

曹操摇头道:“唉这是哪里话来烦请机伯召集全军铁匠,日夜打造铁索、铁环,早日将战船连成一片,成为连环船队,击败周瑜,则机伯之功劳莫大焉。”

伊籍得令离去,自此曹军日夜打造铁索、铁环、大钉,锁住船只,在上面铺设木板,曹军的士卒往来船只间如履平地,江面上的波浪对船体的影响很小,这让曹操很是满意。

曹操当场赏赐给伊籍黄金百两,提升他的官职为督军校尉,除了继续负责督造战船、武器外,还可以参议军事。曹操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做法,让全军上下都感到振奋,只要自己有真本事,立下战功,无论出身、无论历史,都可以获得嘉奖。

当晚,曹操在连成一片的战船间,选择最大的一艘楼船作为自己的主舰,在宽大的甲板上,曹操令人摆开了筵席,与手下的文臣武将席地而坐,一边赏月,一边喝酒…

第四百八十一章 慷慨短歌

是夜,空气异常洁净,天空中的月亮非常明亮,周围的繁星光芒闪闪,人在船上,整个长江看起来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人,个个锦衣绣袄、精神旺盛,好不威风。

曹操举杯,告诉众人道:“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目标便是使天下太平。现在大家一起努力,战船连环起来,从此不再惧怕水战,眼看就可击破江东,则平生心愿足矣。”

众人纷纷随声附和,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令人取出自己的铁槊,乘着酒兴横槊告诉众人道:“诸君,此槊是我心爱的兵器,我曾拿此槊破黄巾、败董卓、逐孙权、灭袁术、平荆州,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今日,在这良辰美景之下,我作歌,你们跟着一起和。好不好?”

众人自是轰然叫好,今晚曹操的兴致如此高昂,他们的情绪也随之快乐起来。

接着,曹操面对茫茫荡荡的长江,沉思片刻,脱口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清凉的月光下,曹操手持长槊,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胸中豪情万丈,一边慷慨而歌,一边舞动长槊,歌声浑厚大气,宛若天人,众人都看得目眩神迷。

一旁早有书记官将曹操方才所吟唱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再细细回味,不由得大声叫起好来。

众人也如梦方醒,将自己方才随着曹操吟唱而飘远的思绪收回来,鼓掌叫好。

毛玠笑嘻嘻地端酒敬给曹操,道:“明公此诗与汉高祖的《大风歌》同样地慷慨激昂,必将流芳百世。《大风歌》中,高祖皇帝思天下之猛士,本诗中,明公思天下之贤人。明公一向礼贤下士,对我等有知遇之恩,上恩隆重,将士莫不效死,何愁天下不定,大业不成?”

曹操哈哈大笑,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上将车胄也碰过酒盏,粗着嗓门道:“俺虽是武人,今晚却也能听得懂主公诗中的意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主公真是了解俺们这些人,但凡是心有烦闷了,干脆一醉了之。”

曹操面带微笑,接过酒盏,手指车胄道:“将军的大刀舞得好,没想到对于杜康也有研究。好好我且干了这酒。”

司徒府掾刘馥是沛国相县人,曾说服袁术部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降曹操,颇受曹操重用。他也端着酒盏敬给曹操,道:“主公乃旷世之英杰,诗中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此正是我等部属之愿期待在主公的领导下,早日达成统一大业”

曹操用手拍了拍刘馥的肩膀,呵呵笑道:“元颖辛苦了”说罢,曹操也是一仰脖子,将酒盏中的酒一口喝完。

眼见曹操兴致勃勃,来者不拒,众人纷纷上前敬酒。

司徒掾属司马朗新近归附曹操不久,为曹操的才华所折服,朗声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大人在此引用,足可见大人对于贤才的渴望,且引用自然妥贴,宛如己出,令属下佩服佩服”

侍中王粲乃山阳郡高平人,天子刘协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司徒府掾,赐爵关内侯。

王粲对曹操的重用感恩戴德,便不失时机地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主公在此引用,最是恰当不过。我等虽误投刘表幕中,终于得遇明主,而主公待我等以嘉宾之礼,不拘一格用人才,相处融洽。我等虽肝脑涂地,亦要回报主公”

曹操喝了两盏酒,哈哈笑道:“二位过奖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我求贤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王粲闻言摇头晃脑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等昔日因为未遇明主,便像那无枝可依的乌鹊,四处奔波,无处安身。幸得主公宽容收留,今晚该感到幸福的是我们啊。”

王粲身边是司徒府西曹令史梁习,此人曾在陈郡任官吏,后升任漳县长,政绩卓著,被曹操提拔入司徒府任西曹令史,直接为其效力。梁习也不忘逢迎,做陶醉状,大声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得好,写得妙?管仲。行解,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