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合兵攻打袁谭。

p

第五百七十四章 袁谭身死

袁谭与袁尚兄弟相残之举,早已令其部下心寒,龙凑驻军看似兵多且战力不弱,实则军心涣散,无人肯替袁谭卖命。高顺一攻便得手,破了龙凑城,袁谭快速退往平原。高顺丝毫也不放松,领军继续攻打平原,袁谭不敌,再度逃往南皮。

南皮城下,旌旗招展,铁戈成林,数万精锐的江东军已经南皮城围得铁通也似。高顺大营之中,一名身穿青衫的中年文士面色平静地掀开高顺大帐的帘门,昂首而入。高顺正俯身在看地图,见了那人喜道:“子经,你回来了?此行定不易,快些坐!快些坐!”

那人名叫牵招,字子经,安平关津人,十余岁时从同县人乐隐求学,乐隐投车骑将军何苗为长史,牵招同往为其部下。董卓之乱中,何苗、乐隐被乱兵所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道遇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后牵招被冀州牧袁绍辟为从事,兼领乌丸突骑,时有袁绍近臣犯法,牵招先斩后奏,袁绍虽未怪罪,然此后不加重用。袁绍死后,牵招受袁尚之命奔走上党,为其筹措军粮,为并州牧高干所欣赏。后袁尚败走中山,牵招劝高干依山河之险,兵精粮足,收留袁尚,合力抵抗江东军,然高干忌惮袁尚,恐其来并州之后夺自己之权。便不听从,反欲加害牵招,牵招得讯偷偷潜去,后投入高顺帐下。被倚为左右手。

牵招坐定后,向高顺拱拱手,淡定地回道:“此去柳城,幸不辱命。乌桓峭王正欲集结五千突骑救援南皮,被吾所劝,已不会再派兵来了。”

高顺大喜,起身冲着牵招深深一礼,道:“柳城乌桓。素来为袁氏所用,是我军向北进军的一大忧患,今日不援袁谭,想来已是决心脱离袁氏。他日必可成我军一大助力,子经先生之功,实在不小!”

牵招亦起身回礼道:“吾之职责,何言大功?实不相瞒,吾见乌桓峭王之时。辽东太守公孙康亦派使者韩忠赍印绶于峭王,峭王设宴款待我等,席间韩忠狂妄自大,言道。我主佣兵百万,又有扶馀、濊貊为我所用。当今形势,强者为王。周瑜算得了什么呢!”

高顺笑道:“子经必当反击!”

牵招点头道:“吾心头气愤,起身呵斥韩忠道,周公明哲,辅佐天子,伐叛柔服,天下安宁,你君臣愚妄奸诈,今恃险远,违背王命,今当正法,何敢轻慢诋毁大人!说罢,吾冲上前去,将韩忠按倒在地,拔刀欲砍,峭王一众惊恐,劝吾息怒,左右皆失色。吾乃还坐席,为峭王等分析形势。众皆下席拜跪。”

高顺眼中满是激赏之色,夸赞道:“子经一身都是胆也!”

这时,赵云大步走入帐内,冲着高顺、牵招抱拳道:“将军、子经先生,城内守军似有突围之迹象!”

高顺闻言,领着赵云、牵招大步迈出营帐,登上望楼,果见城内守兵有异动,隐隐还有打斗声传出,高顺对赵云点头道:“想来袁谭发觉了其部将欲投我军之举,正在内杠,此乃破敌之良机!传我军令,各部立刻开始攻城!子龙将军”

赵云抱拳回道:“末将在!”

高顺脸色沉静,低声道:“你领重甲骑兵埋伏于南门外,袁谭若是突围,必走此处!”

牵招有些不解,问道:“将军,袁谭若要逃命,往北去方是正途,他怎会反而出南门?”

高顺呵呵笑道:“袁谭阵仗经验丰富,他早已料到我军会判断他出北门,故会反其道而行之,子龙,你去南门外,必会等到他!”

一个时辰之后,南皮城的南门突然大开,袁谭领着其心腹纵马杀出,穿透了江东军的围追堵截,策马狂奔。

攸忽之间,一支黑黝黝的铁甲重骑出现在袁谭的视线之中,阻住了他们的去路,阳光从他们的铁甲上反射回来,都是冰冷的杀气。

袁谭心中大惊,然而,此刻他们便是想要回头也来不及了,飞快的马速已经将他们带到了距铁甲重骑不足三百步之处!

赵云嘴角噙着几丝冷笑,在他们看来,袁谭这几百轻甲骑士,就是砧板上的肉、锅里的鱼一般,拿下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

轻轻落下铁制的面罩,只露出一双凌厉的眼睛,赵云将手中巨大的骑枪低低前压,沉声道:“给我杀!”

一个时辰之后,袁谭的人头已呈在高顺的眼前,高顺微微闭目,低声道:“也算是名门之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传我命令,将其好生安葬。”

南皮一役,袁谭最后的势力被消灭殆尽,他本人则死于飓风重骑的践踏之下。自此,沃野千里的冀州不再属于袁氏。

袁谭被安葬的时候,在幽州治所蓟县,袁熙正在安抚前来投靠的袁尚。

“二哥,兄弟我丢了祖业,实在是无颜来见啊”袁尚的眼中泪光盈然,但他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袁熙脸色有些凄然,早就退出继承人竞争的他,早已没了雄心壮志,能安稳地守住幽州便是他最大的寄望。在袁谭与袁尚争夺冀州地盘时,他坚定地站在了袁尚的一边,血浓于水,他与袁尚毕竟是同母所生,相较之,袁谭就要差了一些。

但是袁熙没有料到,袁谭居然忘了父亲的仇恨,卑颜屈膝地讨得了江东军的援助,得了援助之后咸鱼翻身,与袁尚杀了个难解难分,将一个好端端的冀州弄得人心离散,百业凋零,最后被江东军大将高顺偷袭得手,不仅是袁尚丢了邺城,只得来投自己,便是袁谭试图与江东军翻脸,却也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袁家,何至于落到此等地步!

“三弟尽管放宽心,江东军的势力还不敢伸到我幽州来!我已安排了一处宽敞的宅院,你们好生休息吧!反攻冀州之事暂且不议,幽州近期乱事频繁,先安定好局势再说罢……”袁熙的话中,透着些许的无奈。

第五百七十五章 烟消云散

可惜,袁尚在幽州的安稳日子也没能过长久,天佑七年九月,正是秋高马肥之际,周瑜遣赵云领飓风营两万余骑兵、青州营一万精锐步兵,得柳城乌桓峭王派出的向导之助,进兵幽州。

幽州,地广人稀,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因公孙度势力崛起,割据了辽东、右北平等郡,实际在袁熙统治之下的,不过辽西、渔阳、广阳、代郡、上谷、涿郡等地,且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胡族骚扰,幽州百姓贫敝不堪,倒有不少人往东迁到了公孙度的地盘上,而镇守幽州的兵力有一半葬送在了官渡战场,故袁熙的可用之兵不超过三万,精锐更少,大多数是可以勉强守城的郡国兵,要他们面对兵精粮足的江东军,实在不堪一战。

本来在是否快速进兵幽州一事上,周瑜身边的诸位谋士尚有分歧。主张暂缓进兵的人理由是冀州初平,当先稳定冀州局势,再徐图幽州及乌桓、鲜卑各部。而贾诩等数人坚持宜速进兵幽州,理由是袁氏在乌桓、鲜卑各部影响力甚大,袁尚、袁熙非常可能得到乌桓、鲜卑各部的襄助,不断骚扰冀州,这样的情况下,冀州,甚至青州都始终难以安定,唯有迅速扫荡掉袁氏的残余势力,河北方可称安定。

周瑜采纳了贾诩的意见,下令高顺派出飓风营精锐骑兵迅速北上幽州,凭借着赵云的统兵能力以及飓风营远超胡族的优良装备。周瑜非常有信心能获得胜利。

得了冀州之后。江东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故此次赵云出兵,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皆可骑马赶路,江东军的步兵平日里也都要练习骑马行军,故其倒也没耽搁了路程。

赵云大军昼夜兼程,急速行军,很快便攻下了无极城,幽州震动。袁熙和袁尚忙派出使者寻到乌桓各部首领,以重金相诱,以蹋顿为首的乌桓各部纷纷出兵。甚至连原先站在江东军这一边的柳城乌桓峭王也突然反悔,得了袁熙的好处后,亦派出骑兵试图合攻赵云。与此同时,袁熙集结了他所能控制的全部兵力。与乌桓各部准备合围无极。

敌军的动作,早有密布在各地的精武卫及时地将情报传回。面对多处受敌的局面,赵云当机立断,留管亥之青州营守无极城,自率飓风营将士,绕道上徐无山,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五百多里,越白檀、平岗、鲜卑庭。向东直指柳城!

离柳城二百里时,乌桓军乃发觉,急忙派出快马通知各路人马。蹋顿、袁尚、袁熙慌忙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集合乌桓骑兵前来迎战。两军相遇于白狼山下。

白狼山,乃幽州要塞之一,在山的主峰以西分水岭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远看象一只绵羊,也似白狼和白鹿,所以得名。

白狼山一山突兀。白狼水斜斜流过,四周皆是平原,非常适合骑兵的突杀。赵云登上白狼山顶,纵目四望,黑压压的乌桓骑兵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数量确实不少,但装备实在太差。仅有少数骑兵身披盔甲,武器完备,很多骑兵只穿着兽皮袍,手持粗糙的木叉,连一支弓箭都没有!

赵云的嘴角浮现几丝冷笑,手指山下乱糟糟的敌阵,对左右高声道:“敌军数量虽多,装备甚差,行军布阵更是没有章法,今日大胜必属于吾等!”

说罢,赵云下令以薛兰为前锋,领三千精骑,自山上俯冲杀下,自己率领中军紧随其后,目标便是乌桓各部中实力最强的蹋顿所在之处!

果不出赵云所料,在薛兰部精骑的强力冲击之下,乌桓兵的阵式顿时大乱!呼啸而下的飓风营精骑们抛射出无数的手斧和投枪,借助着飞快的速度,无情地夺走了数千乌桓人的性命!

悠忽之间,在乌桓人的慌乱之中,赵云亲领一万余飓风铁骑如狂风骤雨般随后杀入!锋利的骑枪挑开了阻在前方乌桓骑士的胸膛,鲜血在天空中激射,雪亮的斩马刀旋风般扫过,乌桓骑士的头颅顷刻间便滚落尘埃!

赵云依旧是一身的白色戎装,亮银盔、亮银甲、白色战袍、涯角枪、胯下神骏的白龙驹,就像是一团白色的旋风!一番冲杀下来,他的战袍上已沾满了斑斑血迹,当然,那都是敌人的。

冲透敌阵之后,赵云一催胯下白龙驹,加速向着蹋顿所在的黄色大旗方位冲去!在他的身后,是数百名飓风营精锐。在隆隆的马声中,蹋顿的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振作精神,呼喝自己的随从上前阻截。

骑兵的冲锋之势既成,除非面前时铜墙铁壁,否则,谁也阻挡不了。

“嗖嗖嗖”,一阵密集的羽箭射出,竟然是乌桓人一向视为不善马战的江东军骑士,在奔腾的马上射出了一支支精准的羽箭。

猝然打击之下,数百蹋顿亲随啸叫着上前阻截的势头就是一滞,而赵云已然单枪匹马杀到了蹋顿的面前!

蹋顿的武力在乌桓各部算是很厉害的,但在赵云面前,却走不了二十个回合,便被赵云一枪挑落于马下!

两个时辰之后,白狼山下已经归于平静,只有白狼水里流淌着的一股股血水在告诉世人,方才这里发生的大战是多么地惨烈。是役,赵云以两万飓风营精骑大破乌桓各部联军,乌桓部首领连同蹋顿在内共死了三人,其下的各级小王死伤三十余,战死的乌桓战士逾三万余!

赵云乘胜攻下了乌桓重镇柳城。战后,赵云共收得乌桓各部降者二十余万,至此,乌桓人已彻底臣服于大汉军威之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之内的乌桓人,只要听到赵子龙之名,莫不战栗。

失去了乌桓人的支持,幽州已不可守,袁熙、袁尚二人赶紧携带家眷和金银细软,领着心腹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周瑜采纳贾诩之计,并没有令赵云继续追击,大军在幽州以稳固局势,同时声称等待公孙康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来。

果然,不久之后,公孙康设下埋伏,杀了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并将首级送给赵云,表示归附之意。而并州高干,也终于下定决心,向周瑜投诚,冀青幽并四州,终于重新纳入朝廷版图之内。

名望达至海内的袁氏家族,在汉末群雄并起的年代,自袁术、袁绍始,至袁谭、袁熙、袁尚终,终于烟消云散。

p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进军巴蜀

就在高顺、赵云的大军在河北大地上纵横驰骋之际,远在西南的巴郡,发生了一件大事。

巴郡本是古巴国之地,秦王于周赫王元年设立巴郡,郡治江州县。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巴郡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控长江上游之咽喉,扼入蜀之要道,地理位置可谓是十分重要。

如今实际控制巴蜀广大地区的刘璋,若是失了巴郡,则蜀地门户大开,很难守得住了。故此,刘璋任命了以才干著称的李严为巴郡太守,全力准备,抵御强敌的入侵。

而李严在巴郡太守任上的表现十分称职,“处理事务像流水般迅速而又条理,决定重大事项的取舍时毫不犹豫”,巴郡各地在其治理下,民乐境安,百姓皆感其德。

对此,刘璋自是喜闻乐见,多次赏赐金银绸缎等物于李严,时常褒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得刘璋信任的重要人物,于天佑七年的三月,突然大开城门,举城投降了自夷陵领兵杀来的江东水军都督甘宁。

甘宁得了江州后,随即分派人马,进占永安、垫江、阆中江阳等城。大军势若破竹,兵锋直指广汉,被阻于梓潼。

江东大军突然来攻,巴郡陷落,顿令蜀地震动。

刘璋急忙召集文武各官前来商议对策,却有多半数的人或明或暗地劝说刘璋献出益州,刘璋虽然生性懦弱,却并不傻,坐拥益州这么个大州。不战而降,他该如何对得起将这份庞大家业传于他的父亲刘焉?

刘璋这次勇敢了一回,在斥责了一番那些主降的下属后,他力排众议。任命张任为主将,集结雷铜、吴懿、刘循、刘璝四部共计六万人马,前往梓潼支援守将严颜。同时,刘璋发出多道命令,令益州犍为、牂牁、永昌各郡郡守,迅速集结兵力,援救成都。

而江东军的后援部队,则源源不断地自长江水路运了上来。这些军队,以驻守荆州的各部为主,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可谓是兵精粮足。

江东军与益州军之间正式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诡异的情景。

江东军主帅甘宁率水军坐镇巴郡,派前锋猛将陈到领兵猛攻梓潼城,而梓潼守将严颜乃巴蜀勇将。年纪虽大了些,却不怯阵,陈到一时倒也无法获胜。

梓潼城被大军所围,粮草吃紧。严颜派出多道快马求援,但其周边的县城。有粮就是不愿供给,或是拖拖拉拉地。致使梓潼守军人心浮动。而张任的援军,早已集结待命,却因后勤辎重迟迟不能到位,无法出兵。

刘璋大怒,查办了几名负责督办粮草的官吏,却也无济于事,后续接任的官员无一例外地摆出难为之处,倒出许多苦水,令刘璋一时也急切不得。

事实上,偏安多年的益州,久无战事,粮库亏空,兵械库陈旧,早已不堪重负,加之张松、法正这几年在益州暗中发展了不少愿意投入江东阵营的官员,这些人或坐镇一方,或掌管兵粮,只要稍加阻绊,张任的大军便需迟延不少时日方能出发。

前方求援的信报雪片一般飞来,张任情急之下,匆匆令吴懿领其部带上所有已经筹集好的军粮先行。吴懿紧赶慢赶,刚刚行军到涪水关,便传来了梓潼城破之消息。

原来继陈到之后,江东军黄忠部也于数日前赶到了梓潼城下,由于缺粮且迟迟得不到救援,严颜一怒之下,率部出城血战,却中了黄忠的回马箭,负伤被擒。严颜乃巴蜀老将,忠骨铮铮,不愿投降,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