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夏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仿佛胯下骑的是大宛良驹似的。

车队后面还是步卒的营头,大约有三个营步卒斜背着鼓鼓囊囊的皮袋,看大小想是装着伏远弩之类的弩机,此外,还有用油纸细细封好的弓背放置在肩头那大大的行囊之上。于伏仁轨暗暗点头,前军长矛营只见行军队列严整,具体战力如何未知,但这后军弓弩营既有制式弩机,又按着各士卒的能力喜好配置了硬弓,前者适合全军同时漫射,后者适合军卒瞄准射杀敌军,若是让他带领骑军冲击这千五弩阵,恐怕很难讨得了好去。

再后往后一营士卒除了行囊之外,每人背着一面硕大的方形盾牌,近前来看清楚,似乎盾牌面上还装着锋利的铁刺,这盾牌分量似乎颇为沉重,使得每个士卒几乎都在泥泞里挣扎着前进,队形也不若其他步卒营头那般整齐。于伏仁轨注意到有些步卒为着帮助体弱一些的同袍,居然背负了两面巨盾。

这些人难道是骡子吗?再往后看去,于伏仁轨的目光却凝滞了,最后一营步卒身材明显要比其它营头高大,除行军囊外,每人都斜背着长约一丈的蛇皮革袋,上端翘起,下端刚好紧贴着士卒大腿上部,细长的革袋随着步卒的步子来回晃动,显得颇为整齐。蛇皮革袋甚是严实,看不见里面的兵刃,伏仁轨却知道那是什么,陌刀。传说中的大唐陌刀营,重现于今日。

陌刀营,是骑兵冲阵的克星,也是其它步卒的噩梦,选取最健硕勇悍的力士,最高的荣耀,最好的优待。战则向前,退则断后,五尺刀锋之下,当者俱碎,如果于伏仁轨知道绞肉机这个词汇的话,此时此刻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不错,陌刀营,就是这个时代的战场绞肉机。哪怕已相隔百年,出自西域的于伏仁轨仍旧记得代代相传的汉人陌刀营,正是它,让强悍的吐谷浑心甘情愿成为大唐之鹰犬。

在队伍的最后,是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小队,于伏仁轨一眼便认出了骑在马上的契丹人都头辛古,听说这家伙也当上副指挥使了,总算不负他那一槊能捅死野牛的天生神力。新任指挥使,倒是个不太计较出身的人呢。

其余土浑士卒这时也发现了一支军队正在靠近城池,纷纷站起身来,更有的七手八脚的将为了防潮而取下保存的弓弦找出来,上在弩身上,再将巨大的城头弩吱吱呀呀的推动着对准城楼下敌军攻城的必经之路。

“稳住点,兴许是指挥使大人的军队。”于伏仁轨大声喝止军士,吐浑军的人最见不得打仗,万一控制不住伤了指挥使的亲兵就麻烦了。

黑色的军阵逶迤来到城楼之前,风雨越来越大,这支大部分由步卒组成的军队却恍若不知般的静静肃立在城楼之下,长矛营、弓弩营、刀盾营、陌刀营,就连骑营也按照散兵线的样子远远立于步阵之后。风声雨声大作,连城头的士卒也都觉得有些站不稳。城下,这些听任雨打风吹的步卒却无形中给城上的吐浑军士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到得此时于伏仁轨已然相信,野战相遇,这支步卒绝对不会输给拥有健马、快刀和高超骑术的吐浑军,因为他们拥有一样吐浑军所不拥有的武器—纪律,当初军纪严明的唐人,正是用足以藐视生死的军纪,征服了纵横大漠的吐谷浑祖先。

正恍惚间,城楼下面军阵中跑出两骑,吐浑军都头燕四郎和神卫军牙军校尉李斯鼓足中气朝上大声喊道:“吐浑军指挥使、神卫军指挥使陈德大人已到,速速大开城门相迎虎驾。”声音穿透雨幕,将为神卫军严整军纪所惊呆的吐浑军士卒叫醒。

望着士卒抬头相询的目光,于伏仁轨却还保留了一份为将者的清醒,朝城下答道:“吐浑军戍守边城,不敢有亏职守随意开城,请将大人印信,兵部文书缒上城来验看。”

神卫军众将在雨中淋了数个时辰,虽然自江南出征以来多有劳顿,早不把这般折磨放在眼里,但被自家城池拒之门外淋浴却足够窝囊,李斯张口大声喝道:“汝是何人,竟敢阻挡大人虎驾入城!

于伏仁轨这姓氏乃是出自吐谷浑王族,虽然早已被生活和战事磨得没了棱角,但李斯的喝问却仿佛一根针刺在他心中某处,仿佛要和那雨中肃立的军阵比个高低,他不顾身边士卒有些敬畏的目光,朝城下大声答道:“吾吐浑军第三指挥校尉于伏仁轨是也,管你哪个在此,汝等若是再不出示印信文书,只有弓弩伺候!”

李斯虽说是秀才出身,泥人也有个土性儿,闻言大怒,正待想骂,却被一只大手重重搭在肩头,回头一看正是指挥使陈德策马在旁。陈德止住李斯,沉声道:“取出吾印信文书,缒上城去验看。”

保管印信的牙兵当即将兵部任职文书和吐浑军指挥使金印取出,用油纸严密的裹了,装入城头上放下的藤篮中,众人眼看着绳子将藤篮缓缓拉了上去,矗立雨中默默等待。

未久,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几骑缓缓走出,来到陈德跟前,于伏仁轨低头道:“末将于伏仁轨,不知指挥使虎驾当面,特向大人请罪。”

陈德却道:“皇帝到军营之前亦得验看文书方能入内,何况边城重地。”挥手让他不必多礼,回顾左右笑道:“于伏校尉,吾之周亚夫也。”见众人纷纷颔首,一提马缰,马蹄得得趟过浅浅的泥水,带领大军缓步进入城内。

于伏仁轨和大多军卒皆不读书,不知周亚夫何许人也,旁边李斯却暗自点头,周亚夫乃汉景帝大将,平定七王之乱的功臣,陈德以于伏仁轨比作周亚夫,自己又如何自诩?想到此处,望着雨水中陈德从容纵马的背景,心头火热,轻提马缰跟了上去。

注1:北汉主性残忍,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帝亲征及遣将攻伐,因之杀伤不可胜计,大将张崇训、郑进、卫俦、故相张昭敏、枢密使高仲曦等,先后俱以才见杀。

注2: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督抚上其议,许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

卷四 步行夺得胡马骑 第九十章 军心

陈德策马行走于岚州街道,早有军卒将他到来的消息报知其它五名校尉,军将们先后赶来,簇拥着他往州府官衙行去。这岚州城久经战乱,虽然显得破败不堪,但街道却笔直宽阔,官衙也高大宏伟,就连道路两旁的房舍也都分外整齐。陈德边走边暗暗点头,宋人说唐代城市宏伟,街道宽阔,官衙高大,有盛世气象,诚不欺我。

来到官衙大堂,陈德不客气的坐了帅位,神卫军两位统御、七名校尉,吐浑军六名校尉左右排开就坐,牙军校尉李斯捧着卫倜相赠的陌刀立于身后。堂下军将分别是,神卫左军统兼骠骑营校尉御辛古、神卫右军统御兼辎重营校尉萧九,陌刀营校尉柏盛、锦帆营校尉郭年、拔山营校尉晋咎、凌波营校尉卢钟杰、射雕营校尉郑宾、射雁营校尉顾檀、横阵营校尉石元光,还有吐浑军各指挥校尉史恭达、于伏仁轨、李德宝、蒲汉姑、米荻、康勒勤。

众校尉客客气气地参见过指挥使后,陈德开声道:“吾受先指挥使大恩,如今又接掌土浑,诸事未明,尚需众兄弟帮村。”顿了一顿,又道:“常见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德为人如何,来日方长,众兄弟自会明白。其它军务改日再说,当叫众兄弟晓得。吾已知之,岚州乏粮,乏衣,特从晋阳采买了一批军资前来,各位请听李校尉安排,就在今夜将这些物资分给各军户,务必做到上下一致,人人均平,否则无怪德军法无情。”

众吐浑军校尉早已瞄上了陈德押送入城的千辆大车的物资,适才虽然口中参见客气,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讨要一些物资来先应应急的念头,谁知陈德居然一开口便道明此事,凭空落下一个大大的人情。倘若在晋阳时,这些许物事,哪怕吐浑军普通一卒都未必放在眼里,可今时不同往日,陈德这方作为,虽然大都明白他有收买军心之意,但却难以排斥,反而隐隐生出不少感激。

陈德说完便不再开口,含笑看着李斯走到堂前,向众校尉交待物资分派之事。每户军户可分得两石米,一匹布,半斤盐巴,十斤肉脯,五张羊皮,此外沿途向商贩定好的羊群当在近期送到,吐浑军每户军户可以分到两头母羊,可自行在城外放牧,生下小羊也归军户自己所有。神卫军军卒大都孤身一人,分到母羊也是无用,就将羊口记在军中帐上,何时需用了可向校尉禀报,待下趟采买到了再领用。众吐浑军校尉原先以为此趟分发的不过是十数升米而已,没想到如此丰厚,简直抵得上往常大胜之后皇家的犒赏了,这些军汉心思憨直,有的人当即寻思,这回当真扶保了一尊金菩萨。

州府外丝丝细雨未停,州府中其乐融融。北风冷冽,直冻得人骨头发痛,岚州城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黄雯坐在陈德特意为他安排的马车上,从江南到塞北,一路颠沛流离,亏得她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子生生承受下来。陈德心疼红颜,想出了一个后世的法子。

滞留隰州时他寻工匠按照后世四轮马车的样式造了一辆来,还寻铁匠打造了有弹性的精铁做的弓形弹簧板安装在车轴上面,马车行走在路上不再大幅度地摇晃与跳跃,舒适了许多。马车外表只比一般车子大上少许,不显眼的地方铭刻着神卫军的徽章,内里却铺着厚厚的狐狸皮毛,旁边的柜子里放着各式糕点,醇酒。这番奢侈考究,着实像透了历史上的昏君奸臣,黄雯熟读史书,心道如此纵宠总没得好下场,前朝杨氏尚近,本想效法楚庄樊姬劝谏几句,但她是个心软的人,总担心如此便拂逆陈德心意,不好说出口。但自马车打造好之后,只要在行军之中,陈德总是亲自策马与将卒同行,绝足不上车一步,众部属见陈德与众同甘苦,又感念黄雯这般天仙一般的人物,与大家同样四处奔波,对她乘坐这么好的马车也无甚抱怨。见陈德不若以前那般时不时毫无避忌的上车与自己同行一段,黄雯反而若有所失,最后这辆马车送给辎重营,专供军中受伤的士卒使用,她自己还是用了一辆别的军将家眷同样的普通马车。

正缓缓行进间,马车忽然停下,外面传来吵嚷之声,黄雯心中奇怪,她挑开车帘探出头去,旁边侍卫的牙军营都头李简立刻上前秉道:“参见夫人,一些吐浑军户拦住辎重营,要强分车上物资,现在辎重营的士卒正在和他们相持。已经有兄弟去州衙中禀报。”这李简听说是秀才出身,所以陈德特意用他这都牙兵保护军官眷属。

黄雯点点头,马车中紫金炭炉里缓缓燃烧着暖香,车外却是寒风冷雨,宛然两个世界。虽然军户们围住的主要是辎重营的大车,但跟随辎重营的军官眷属们的马车之旁也聚集了不少军户。妇女带着小孩站在街道两旁淋着冰冷的雨水,黄雯看到几个衣衫单薄的少年的嘴皮被冻得乌青,手里紧紧抓着木棒站在母亲身前,身子瑟瑟发抖,眼睛里却透出倔强的目光。他们身后的妇女也同样如此,虽然衣衫褴褛,但牢牢拉着自己儿女,站在大街之旁,眼睛盯着街道之中的车队,这是军户啊,没有人出声乞讨,没有人,只是站在车对周围不肯离去而已。

看着这一切,黄雯的眼睛有些湿润了,陈德从不与她讨论军国大事,她也知妇人干政乃是大忌,是以当陈德和李斯等心腹重将商议军略时,她总是悄然避开,所以也不知道陈德和李斯等议定的一到岚州就分发物资之事。

她微一踌躇,便将车内柜子中保存的肉脯、衣物全部找了出来,撩开车帘,一股冷风呼的灌进了来,激得黄雯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李简见她似乎要下车,连忙走到车前谏言道:“夫人,这些军户都是好勇斗狠之人,不可轻入险地啊!”

黄雯看了他一眼,这个和女眷说话都会脸红的秀才校尉,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好人,“我要出去,”她轻启朱唇,用自己从没有用过的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也是军户的女儿。”说着不管李简呆立在旁,拿着一包衣物肉脯等物轻盈地跳下马车,她父亲是湖南马希萼的部将黄守忠,黄氏十岁以上国破家亡才被送入金陵后宫,这些日子跟着陈德颠沛流离,倒将小时候父亲教自己的骑马、坐车之类的事情慢慢回忆起来。

街道两旁的军户看见宛若天仙般的贵妇人从车里走出,有人甚至发出数声惊呼,几个少年眼睛看着她便不肯离去,脸颊不知不觉变红了,有见识的几个老人不免皱起了眉头,这般美丽这般衣饰,必然大官家眷,自己这等人惊扰了她,不知会否触怒新任指挥使,听说新指挥使自己也带了四千敢战的士卒前来赴任,真要拿几个闹事的吐浑子弟作法,却不似前面几个草包那般好对付。

黄雯却径自走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军户身边,大大方方的将手上的衣物、肉脯等一一分发,那些军户情知遇见了贵人,接了东西犹自不肯离去,只站当地要多看她几眼。

而其它四周军户见到此处有人分发东西,也纷纷朝这里走过来,他们心知这是好人,只站在周围,也无人出声乞讨,黄雯心中不忍,又将自己身上所披狐裘解下,披在旁边一个快被雨水浇透了的小女孩儿身上,又随手取下云鬓上陈德素日所送的珠玉簪钗、步摇、珠镯,一一递给身旁的军户妇女,直到最后,自己仅仅身着被雨水淋透的单衣而已,闻讯而来的军户却里三层外三层将她围在了当中。

虽然军户们知道这是善人,也不会无端伤害,却总存着一丝侥幸之心,盼望着这个大贵人能从身上变戏法一般又取出什么富贵之物来分与大家。牙兵营都头李简反应不及,被几个军户隔在外面,指挥使先前有令,不得与城中军户冲突,他不敢用强,又挤不进去,只急的浑身冒汗。

黄雯没料到自己一时激动之下居然惹出这偌大的乱子,心中焦急,在人群当中毫无办法,唯有朝身边的军户们频频点头示意,试图安抚住众人的期冀,也为自己能力微薄而心怀歉意。

正在这时,街道尽头传来铁蹄之声,一骑飞马而来,老远见到此处军户聚集,大声叫道:“指挥使有令,城中军户,每户可得米二石、布一匹、肉十斤、盐半斤、五张羊皮,各军户按营头排队,等待辎重营分发物品啊!”此人正是闻讯匆匆赶来的牙军校尉李斯,身后陆续赶到的十骑牙军同声又将他刚才的话大声呼喊三遍。

众军户开始还都默默无声,连起先的些许嘈杂之声也都没有,静静的雨夜里,牙军们的喊声听得分外清楚,这才相信自己没有听错,无不大喜过望,几个妇女激动地都要掉下泪来。众军户也顾不得围在黄雯身旁观看贵人,打听着辎重营分发物资的排队处而去。

一个妇女拉着守卫军官眷属的牙兵轻声问道:“大兄弟,适才那位出来行善的贵人是谁?”

牙军肖虎头目送黄雯迈步钻入车中,她低垂的裙裾已经全部被泥水染得面目全非,带着有些崇敬的语气道:“她就是咱们指挥使夫人。”

“哦。”军户妇女有些唏嘘的点头离去,旁边又有好几人向她打听:“李家的,那贵人到底是谁?俺家得了她一个金盏,回去也好上几注香,求神佛保佑这般好人。”

李家的有些得意的看着周围几个妇女,略带神秘地压低声音道:“那是新任的指挥使夫人,主母大人来的。”

“原来是主母啊!果真是善人有善报!”几个军户妇女感叹道,这一夜,黄雯这主母的名号在吐浑军军户众口口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