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皇朝-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人就做屯田兵!”

李傕和郭汜毫无异议的领命了,李儒本就是谋士,带不带兵他倒也是不在乎的。华雄可就不行了,他大声说:“主公!你是不是不信任我们这些将领,才剥夺我们的军权的!”李傕、郭汜对视一眼后心道:你就是知道也不能说出来啊,也就是你华雄敢这么问了。

张飞怒道:“你懂什么!就你们麾下的那些西凉兵,也就飞熊军上得了台面,其他的都是废物,我麾下一万骑,打你们十万人绝对不费劲!大哥让你们先交出部队给高顺来训练,是对你们有好处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华雄指着张飞说:“我不是不知道么!你朝我吼什么,就你嗓门大啊!”

“不服气?出去和我大战三百回合,若是能打赢我,我就道歉!”张飞的大嗓门震的人耳朵嗡嗡直响。关羽也是眯眼微睁,一身杀气弥漫。

我看着关羽、张飞和华雄不对付,于是笑道:“翼德、云长!不必如此,华雄不过是随便问问,我想这也是李傕他们心中的想法吧!”李傕、郭汜听我这么说,连忙摇手说不敢。

我笑道:“敢也没关系,有意见尽管提出来,我不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李儒,你本来就是处理西凉军内务的人,应该知道,四十万西凉军消耗十分大,其中可以称为精锐的却是很少。与其花那么多力气在那些不是精锐的部队上,还不如把他们分割开来。精兵我们用来攻城掠地,稍微差点的,我们用他来守城,实在不行的,我们用他们种地、畜牧。这样的话,不仅减少了消耗,甚至还能创收。”

李儒眼睛一亮道:“主公之策甚好!难怪岳父在世之时总说主公大才,现在看来果不其然!”

我笑道:“那是董相谬赞了!废话少说,徐荣、曹性、臧霸、张辽!你们先作为高顺的副手,处理西凉军。赵云、关羽、张飞、分别镇守长安的东、西、北门,留下南门由李傕、郭汜镇守。若是汉献帝带着百官逃亡,就*迫他们往洛阳而去!但是你们要让麾下士卒谨记我军军法,其中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最重要的,我麾下与董相不同的是:商议军情时有什么异议可以随便说,但是我一旦下达命令,必须完全执行,哪怕你觉得这个命令是送死也要执行,不然现在你们就可以离开了,当然我不会轻易的就让你们送死的!”

第二百四十九章 贾诩效忠

李傕等人听了我的命令都肃然应命,我笑道:“你们也无需这样,我军的军令是不会朝令夕改的,不过现在有些东西还不适合所有部队使用。李傕、郭汜马上分到你们手下的兵丁,就不适用禁闭这些惩罚条款,若是违犯军纪暂时还是用军棍和大刀片子伺候!”李傕、郭汜听我这么说,咧开嘴就笑了。

我继续下令道:“你们也不要得意的太早,世家大族我是放任你们欺凌,但谁要是对百姓也那样,小心我军法不容情!田丰,你带一千虎卫,负责长安城里的治安和我军军纪军法。在我还没有浮出水面之前,我和奉先在洛阳的消息要完全保密,赵云你们几个也对外声称是副手,不要暴露了。等曹操把汉献帝迎接走,我们就正式接管长安,到时候就是我们扬威的时候了。”诸将听了我的话,都兴奋的行礼道:“谨遵主公将令!”然后所有人都下去作各自的准备去了。

贾诩问道:“霸先,你的这种行为,我就看不懂了。现在汉献帝在我们手中,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机会,你为何要把刘协让给曹操?”

“贾师还不知道吧!”我笑道:“少帝刘辩尚在我手,就连何太后都还未死呢!现在他们现在正跟在夫人身边。何太后充作了蔡琰的侍女,好像和蔡邕有些暧昧呢!”

贾诩瞪大了眼睛说道:“霸先是准备扶植刘辨做傀儡?你怎么能擅专废立之事,搞不好,你就成了董卓第二了。”

“贾师乃是我信任之人,我给你看一样东西!”我带着贾诩来到密室,拿出传国玉玺递给贾诩说:“贾师,有了这个东西,只要我们有实力,哪怕是现在我就篡汉,也是无妨的。”

贾诩半信半疑的接过我手中的布包说:“什么东西能有这么大的力量,难道是…”贾诩喃喃自语的打开了布包说:“我就知道是它,传国玉玺。可不是说这东西被孙坚拿走了么?孙坚还因此丢了一条性命。”

原来孙坚得了我假造的玉玺后就往江东而去了,可是袁绍怎么会放过他。于是袁绍就写信给刘表说:“孙坚藏匿了传国玉玺想要篡位,刘家江山即将不保。难道你刘表对这样的事情也不在意?若是你还自认为汉室宗亲,若是你还忠于大汉,就狙击孙坚,抢回传国玉玺还给朝廷。”

刘表虽然是守户之犬,但是现在孙坚已经侵犯到他的利益了,于是刘表就点齐荆州的部队,装作好像要放过孙坚的样子,却在半路埋伏他。结果孙坚被乱箭射死,也正应了他在盟军大帐中所发誓言。我不明白的是,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明明是假的,所以他所发的誓言是不应该应验的。可是偏偏就应验了,这说明孙坚的死是和老天无关的,最少老天不会把假货当正品吧!

孙坚死后,刘表觉得自己埋伏孙坚是一件有失风范的事情,于是借着麾下黄祖被俘,就用孙坚的尸首换回黄祖,想要抹去自己和孙家的仇恨。可是这怎么可能吗?最后刘表放虎归山,孙家后人和他刘表仇视多年,导致荆州年年征战不休。

我对贾诩笑道:“孙坚手上那个玉玺是我命人造的假货,孙坚又不像袁绍他们出身世家大族,他根本没见过什么好东西。以孙坚的眼光,能认出传国玉玺是什么样的,都难为他了,又如何能分辨出真假?”

贾诩说:“那你就不怕孙坚把那个假玉玺交给袁绍?袁绍一看就知道真假了,你的计划不就失败了么?”

“贾师也许不记得了!”我笑道:“在贾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谋士,必须要看透人心。而顶尖的谋士,则要掌握人心。不错,那孙坚的确是汉室忠臣,可他不是袁家的忠狗。现在汉室衰微,孙坚没有篡位的指望,自然想依附一方豪强,可是手握传国玉玺的孙坚就会觉得自己有天命在身了,野心自然也就膨胀了起来!”

“我有说过这句话么?”贾诩疑惑的摸摸自己下巴说:“霸先现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没想到我随口的一句话,霸先却记忆尤深,实在让我汗颜。”

我笑道:“贾师,我有一言还望贾师勿怪。”

“霸先有话请说!”贾诩笑道:“就如霸先常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现在我也算是在霸先的庇佑下了。”

“贾师言重了!”我说:“我知道贾师做人一向以保全自己为要,不知道贾师如何看待我?贾师觉得我能不能保证你一生的安全?”

贾诩说:“霸先足智多谋,虽然我对你的所为有些不解,但是你做的事,最后总能对你产生好处。我相信,若是没有意外,霸先必是天下英主!”

“那么贾师可愿意辅佐我这个天下英主,站在世界的顶峰?”我笑道。

“霸先说笑了!”贾诩说:“我有什么本事能让霸先如此青睐,更何况我现在不是正在霸先麾下效力么?”

“贾师的本事,我从小就知道!”我严肃的说:“若说现在,我麾下有四位谋士,郭嘉擅长军事,用兵出其不意,剑走偏锋,乃是名副其实的鬼才。戏志才沉稳有度,擅长内政,乃是王佐之才。李儒眼光独到,才华出众,乃是宰相之才,只有贾师乃是毒士!贾师用谋,阴狠毒辣,正是我所缺少的。我想让贾师在我背后,为我做那阴暗的一面,不知道贾师可愿意?”

“这…”贾诩犹豫了,我这么说就给了他很大的权利,但是也伴随的很大的风险。这对喜欢明哲保身的贾诩来说,是很不复合他的性格的。贾诩看了我半晌说:“你若是败亡了,可别怪我弃你而去!”

我哈哈大笑着对贾诩说:“有贾师全力相助,再有郭嘉、戏志才之智,奉先、云长之勇,我若还是败亡的话,贾师以为我们的对手是神仙么?”贾诩看着我自信满满的脸庞,笑了!

第二百五十章 救北海

其实贾诩对我和吕布的感情也很深的,古代人像父子、师徒的关系相差不是很大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贾诩虽然只比我们大十来岁,但是对汉代这种十三四年就有一代人的时代来说,大上十来岁说是长辈也不为过。虽然我们和贾诩分别了十年,可是在这十年里,贾诩对我们也是十分的牵挂的。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接近大汉权利的顶峰,又十分诚恳的邀请他贾诩作为我的智囊,贾诩自然会答应的。像贾诩这种人,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谁的麾下效力都是无所谓的。既然我能保证他的安全,又和他有着好像父子一般的关系,贾诩是很乐意为我效劳的。而且贾诩也知道,若是他不答应我,最好的情况也是我把他软禁了,至于杀不杀他,那就要看我的心情了。我安排好长安最近的动向,又让贾诩倾心相助,这使我心情十分的好。和我一样有个好心情的,还有刘备这位兄台。

刘备在诸侯讨董的时候被吕布打的落荒而逃,在流离的路上他遇见了公孙瓒。公孙瓒这位兄台也十分够义气,就把刘备带回去了。路过平原的时候,公孙瓒让刘备做了平原令。而刘备到了平原以后,陆陆续续的又收到了几个人才。对刘备慕名而来的人中,最让人在意的就是汝南陈到陈叔至。

历史上的陈到乃是刘备的亲卫统领之一,仅次于赵云的一员虎将。历史上曾经把他和赵云放在一起评价为: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到绝对是大将之才。刘备得到陈到后,也是大喜过望。别看刘备这人挺虚伪的,可是他看人的眼光可是一流,这点和他的老祖宗刘邦真的很像。刘备把手中的精锐亲兵,全部交给了陈到,起名为‘白眊’军,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白耳精兵。这白耳精兵乃是三国时期少有的精锐部队之一,是可以和鞠义的先登营、高顺的陷阵营并称的精锐步兵。

陈到投奔到刘备麾下,刘备待他如历史上待赵云一般,犹如亲兄弟。这时的陈到也不过才十六七岁,被刘备这种老江湖稍微一糊弄,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了。不过,历史上的陈到本来就是刘备的死忠派,对刘备死心塌地也是应该的。

这天,刘备正在和魏延、沙摩柯在平原府衙处理政务,突然有一个浑身染血的年轻将领冲进了府衙,魏延和沙摩柯赶紧护住刘备。

刘备看着那个年轻人满身是血,连忙问道:“将军从何而来,有何贵干?需要包扎一下么?”

年轻人对着刘备一拱手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说:“多谢!我身上都是别人的血,所以无须包扎,还请玄德公速发精兵,前去北海救援孔太守。”

刘备看完信向年轻人了解了北海的情况后问道:“你是什么人?”

年轻人说:“某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乃是东莱人。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最近黄巾的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孔北海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刘备听了太史慈的话大喜道:“孔北海也知道世上有我刘备这个人?”于是刘备尽起麾下精兵前往北海救援孔融。其实说是尽起麾下精兵,也不过就三千多人而已。刘备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能有多少钱养兵?他还要顾及他仁爱之名,不肯对百姓盘剥,三千兵已经是刘备的极限了。

刘备和太史慈同往北海救援孔融,一路上,刘备对太史慈百般笼络。太史慈虽然感动,却对刘备说:“我听闻大丈夫以信义存在这个世上,我早已经答应了别人,若是报答了孔北海的大恩就去投奔他,如今若是不去,岂不是有违信义?”

沙摩柯说:“我哥哥乃是汉室宗亲,你去投奔他人,如何比得了投奔我哥哥?”

太史慈笑道:“我有老母在彼,即使不去投效也要去把母亲接来吧。到了那里,兄长如何能放我离去?若是我不去接自己的母亲,还能算是人子么?”

刘备问道:“不知子义所说的兄长乃是何人?”

“九原吕峰吕霸先!”太史慈笑道。

“什么!”沙摩柯怒道:“那两个三姓家奴?”

刘备说:“子义若是前去投效吕峰,我也不好阻拦,还希望子义好自为之,不要助纣为虐!”太史慈对刘备的话不置可否,毕竟太史慈对我的感观,可比对他刘备的感观好太多了。

北海城外,管亥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管亥知道有人突围出去求援了,但他却也是欲罢不能。自从大贤良师张角死后,黄巾各渠帅被各个击破。管亥看着日渐衰败的黄巾势力心如刀割,于是他再次打起黄巾大旗,想要给黄巾贼们找一条活路。谁知道,汇聚的黄巾越多,拖家带口的也多了起来,慢慢的粮食就不够吃了。管亥听闻北海乃是大城,人多粮多,所以他就带兵前来索要粮食。孔融是什么人?他自诩为汉室的佼佼者,怎么会助管亥这种贼寇?管亥无奈之下只能挥兵攻城,想要威*孔融交出粮食。

刘备来到北海,管亥看着刘备只有三千兵,而自己却有数十万之众,也就没把刘备放在心上。刘备带着魏延、沙摩柯、太史慈站在阵前,管亥看他们没有一点惧怕之色心中大怒,于是管亥就上前挑战,太史慈刚想出战,魏延早就策马而出了。历史上的管亥虽然能和关羽打上数十回合,但是遇见比关羽差不了太多的魏延,也抵挡不了太多下。可惜的是,魏延没能如关羽一样,把管亥斩于马下。

管亥看见自己不敌魏延拨马而走,魏延、沙摩柯刚要追击,刘备就制止了他们。毕竟百万黄巾可不是他们的三千人马可敌的。孔融看见刘备的援军心中大喜,而太史慈却是在想等报了孔融大恩,就前来投奔我。

(太史慈说:“就你刘备那几朵鲜花,还想招揽我?做梦去吧!”)

第二百五十一章 荀攸

就在刘备赶去救援北海的时候,我这里也发现了一个大才。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大才似乎不是很看好我。田丰奉我的命令掌管长安城里的军纪军法和治安等等事务,也就相当于廷尉之职了。于是我就让田丰去廷尉府办公,顺便把廷尉衙门里积留的案件处理一下,以免还有因为冤假错案而被囚禁的人。

田丰在廷尉府办了几天工,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他的眼中。田丰看了大惊,于是赶紧找到我说:“主公,我在廷尉大牢里发现了一个大才,若是主公能说服他,那对主公的大业,可是大有裨益啊。”

我笑道:“元皓!大才怎么会在廷尉府大牢里?难不成那里住的舒服?”

“主公莫要说笑,此人真是天下少有的奇才!”田丰正色说:“主公可听说过荀氏八龙?”

我笑道:“荀氏八龙如何能没有听过,可是在我看来,荀氏八龙里,除了荀彧、荀攸叔侄外,其他都是沽名钓誉,言过其实之辈。”

田丰笑道:“我在牢中发现的大才,正是荀攸!”

“什么!”我站起身来问道:“荀攸如何会在廷尉府大牢之中?”

田丰说:“主公有所不知,这荀攸曾经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划刺杀董卓,可是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就被董卓知道了。董卓因为忌惮荀家的势力,所以没有杀他,暂时先拘押在牢房内。正巧此时董卓被杀,他就被人遗忘在了牢内。”

“走!带我去见见他,若是他愿意效忠于我,就收下他,若是他不愿意,杀了算了!”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