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皇朝-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说。

孔融和祢衡相视一眼后,孔融说:“我乃孔子后人,会的自然是礼制和学识,至于霸先说的喝酒、品诗,那是个人爱好!”孔融很不满我把他说的好像酒囊饭袋一般没好气的说。

我笑道:“那就好办了!既然孔伯父擅长礼制,那么以后就去礼部和教育部做事。我想孔伯父应该知道孔夫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吧!孔伯父还可以专门写一本整理、归纳孔圣人言行的书,将孔圣人有教无类的思想还有他博大的情怀继承下来,不要让后人断章取义,歪曲了孔圣人的愿意!不知道我这样安排,孔伯父满意否?”写本书流传后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我这样安排孔融肯定不会不满意的。

“不知道霸先说的礼部,是做什么的?”孔融问道。

“礼部是专门管理朝廷礼仪的地方,教育部就是专门管理教育我们后代的事宜地方!”我笑道:“我想孔伯父你也知道,我在长安和洛阳设立了学校,专门教育六岁到十五岁的孩童。虽然我的学校并不仅仅教授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却是必修的!孔圣人的言论是否适合治国尚且不论,可是他的言论绝对适合教化百姓!若是大汉人人都有孔夫子说的那样克己守礼,孔伯父觉得我们大汉会是什么样?”

“霸先的心好大啊!”孔融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接了霸先的任命!”

祢衡看孔融如此就得了合意的职位,他这个官迷怎么会不着急?祢衡说道:“霸先,不要光顾着文举,我呢?我会的东西可多了!不过,就是我这条毒舌太讨厌,动不动就发作,搞的我除了文举就没有合得来的人。”

“这也容易!你去搞外交!不过,我担心你有没有那个胆子!”

“霸先,祢正平这个人,什么都不肥,就是胆肥!就凭他裸衣骂曹操,连黄祖那个匹夫都敢招惹,你说他还怕什么?”孔融打趣道。

“好!祢伯父,我们以后必定会征战不休,不仅是打内战,还要修理匈奴、羌、乌桓这些外族。既然打仗,自然要谈判,你就在谈判桌上发挥你的毒舌,为我大汉争取利益!”

“霸先,打仗有什么好谈的,无非是战与和,还能有什么?”孔融听了我话十分疑惑,因为在他看来,打仗无论输赢都不是好事,因为儒家打仗就是亏钱的,从来没有赚过。

第四百零五章 安抚

孔融自然是不能理解我话中的意思,可是祢衡却若有所思。我看着孔融迷茫的眼神笑道:“孔伯父,战争不是那么简单的!打仗就要死人,就要耗兵粮。打胜了,自然一切都好说。若是打和,我们自然要争取最大的利益!哪怕是打败了,我们也要在谈判中取得胜利!无论是俘虏还是资源,都是好东西。孙子也说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孔融听了我的话一脸疑惑的问道:“既然败了还要谈什么?难不成是谈投降?至于就食于敌,那是打仗时候的事吧!打完了,还吃敌人什么?”

“文举,你别打岔,让霸先说!”祢衡是舌辩之士,不像孔融这种读书读傻了的大儒,他对我的话十分有兴趣。

我看祢衡有些明白我的意思了,便笑道:“看来祢叔父已经略有所得。这样吧,我简单的解释一下。祢叔父,你可知道我的长安和洛阳,乃至长安到洛阳间的驰道是如何修建出来的?”

“这我们还真不知道!”曹操知道我是用羌奴来修城修路的,可是孔融和祢衡并不是曹操的嫡系,曹操自然不会把这种重要消息透露给他。

“我是用奴隶军修出来的!”我话一出,孔融大惊,因为奴隶制早在秦朝已经基本没有了。可是我现在却说我麾下有一支奴隶军,这让孔融有些不知所措。

祢衡看着我笑道:“好主意,可是霸先,你的奴隶哪里来的?你总不能用我大汉百姓做奴隶吧!就算是囚犯,用来做奴隶也很过分!”祢衡是想为我开脱,他知道我用奴隶这种事对孔融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我笑看着孔融说道:“孔伯父不必如此,我用的奴隶全是外族!那些外族在草原上吃不饱穿不暖,我将他们俘虏了。凡是通汉话会写汉字的,我让他们做大汉的百姓,其他的就编成奴隶军,为我大汉百姓造福。虽然苦点累点,可是我会给他们吃饱饭。最少他们不用挨饿受冻,还要来我大汉打草谷!当然,他们不通汉化自然要限制的严格一些,所以我才称呼他们为奴隶军的!”

孔融听完我的解释一抹头上的汗水说:“你早说啊!吓我一跳!我还以为自己要到奴隶贩子手下做事呢!可是外族的那些老人和孩子还有女人怎么办?”

“孔伯父你不知道!以外族的那种生存条件,除了贵族如酋长、首领,有谁能活过五十岁的!那些首领,我自然是剁了了事!其他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抬抬石头、搬搬木材,总没问题吧!至于女人就麻烦了一点,年轻的发配给有功将士做妻妾侍女,岁数大的就发配到各个工地去做女佣,好歹给她们一口饭吃!小孩最简单,放到学校中教育便是!二三十年后,这些孩子将以自己是汉人为荣!外族也将不再存在!若是他们再深通儒家的道德观念,以君子的行为为标榜,孔伯父觉得我们大汉会成什么样?”

虽然孔融觉得我描绘的前景很美,可是他也知道这需要百年乃至千年的努力。孔融笑道:“霸先不必给我画饼,我知道要达到霸先所描绘的情景,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

“孔伯父,话不是这样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给后人开一个好头,他们就能继续摸索下去!若是没有一个好头,就好像秦始皇虽然一统天下,还不是三世就亡了!也许我们看不到了,可是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很可能因为我们的贡献还能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些先驱!”

“可是霸先,若是照你这样做,以后我们大汉不就没有奴隶用了么?”祢衡这人太不地道,孔融正想劝我别用奴隶呢,他倒好,还嫌奴隶少!

“放心放心!世界是很大的!打完羌、匈奴、乌桓,再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直走,还有很大的地方,这些地方最少有四五十个大汉那么大,你们还担心没有外族?”古代人的见识比较少,去的地方也少,就连大秦都是听一些商人和佛教徒传过来的,祢衡不知道也很正常。

“那岂不是要一直征战?”孔融问道;“要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听见孔融这么说,祢衡顿时就有些不耐烦。祢衡老是被孔融灌输这些儒家思想,虽然孔融每次都被祢衡驳斥的体无完肤,但孔融依旧是死性不改!而我不是祢衡,没办法强迫孔融同意我的思想,只好再把以前用来忽悠郭嘉他们的话拿来忽悠一下孔融。

好容易把孔融说服了,我却发现祢衡比孔融好说服多了。其实无论是历史上的祢衡还是现在的祢衡,他都不想和曹操做对的,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结果他把主公带同僚都给得罪了。但是祢衡说这些话并没有恶意,他只是图嘴上痛快而已!若是祢衡早点跟随曹操,也就没事了。可惜,他跟随曹操的时候,曹操麾下谋士如云、武将成堆,多他祢衡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曹操也就没必要忍耐祢衡的那种臭性格了。

祢衡有才是不可否认的,可是他和许攸一样,有些恃才傲物、恃功逞骄,结果曹操受不了他的毒舌,便把他扔到刘表那里去了。其实这也算是曹操脾气好,要换了袁绍,他才不管祢衡是不是大才,剁了了事!

我和孔融、祢衡聊了好一会,终于把这两位叔叔辈的人物给安抚住了,这时候,蔡邕走了进来,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孔融笑道:“文举,听说你今天又做了一个壮举,看着你这一身衣服,我就知道街上的传言不假!”

蔡邕一说,整个大厅中的几人都笑了。原来孔融在大典结束后,没换衣服就到我这来了。他本来在地上裹了一身的土,刚才来的急,汗水夹着土都成泥了!祢衡拍着桌子笑道:“孔文举,亏了你还是大儒,现在都成泥猴了!要是孔夫子地下有灵一定会显灵揍你个不肖子孙!”孔融看看自己的衣服,也觉得不像话,就在下人的带领下,找了一件蔡邕的衣服换上。蔡邕和孔融、祢衡三个老友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我命人给他们备了一桌酒席,让他们边喝边聊,结果他们三人一起喝到了桌子下面,全都醉倒了!

第四百零六章 改制 (一)

第二天,我自然要去上朝了。怎么说现在我们也是正式的朝廷了,不开早朝像什么话。走进朝堂,除了刘辨还没到,其他人都到期了。百官分文武立在大厅的两边,在龙椅的下手处,刘辨设置了两把太师椅,一把是给我这个丞相的,另一把是给吕布这个大将军的。

吕布早就坐在椅子上了,他看见我便对我一拱手说:“大哥,陛下还是挺念旧的,连我都搞了一把椅子坐坐!”

“废话!我的兄弟能差么?”我做到椅子上,麾下文武自然的排成两排。

这时候,刘辨在一个宦官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我赶紧示意吕布站起来,等刘辩坐下后,我带着百官向刘辩行礼道:“参见陛下!”不过,我们只是弯腰行礼。

刘辨看大厅上都是自己人,他笑道:“行了!吕卿就不要这样多礼了,这里都是自己人,坐吧!至于诸位就要委屈一下了!”其实刘辩坐在龙椅上也很难受,虽然他以前也坐过龙椅,但是那个时候的他根本不明白龙椅的意义。后来刘辨经过数次危难,早已明白这张龙椅的危险与可怕,所以他坐在上面,怎么都不舒服。

我坐在刘辩下手对着大厅上的人说道:“军制,我们就按照我在草原上用的实行,下面我安排一下我们洛阳朝廷的政事!原本大汉的朝廷制度,我们就不用了!那种制度实在有些麻烦。这样,我们按照朝廷官员的职能,分成几大部,各管各的政务,你们觉得如何?”

“主公还是试着说一下吧,仅仅是这样,我们如何能明白!”贾诩知道我有我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洛阳朝廷中,只有贾诩的资格最老了。所以他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再说,如果就我一个人在那唱独角戏,也是很无趣的。

我笑着对贾诩点点头,然后看向刘辩和戏志才,他们也在等待我的下文。于是我拿出一本拟好的折子递给内侍,让他呈给刘辨后,我说道:“众所周知,朝廷无非是对国家进行管理。我们大汉的官职,什么三公九卿,司徒、太尉之类的,实在让人费解。所以我干脆把朝廷设立成农、礼、工、商、刑、兵、吏、户几个专职部门来分门别类的管理百姓和朝廷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几个部门不相统属,主管官员地位相同,若是有矛盾则有丞相来调停,当然最后结果要经过陛下同意!”

“吕卿的话我有些明白了!”刘辩也处理了很长时间的政务,他笑道:“朕和戏先生一起处理政务的时候就发现,大汉很多官员的职权是重叠的,吕卿是想把官员的职权划分的更加细致合理了,朕说的对么?”

“陛下圣明!”我赞许的看了一眼刘辩,说实话,刘辨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认识了我。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最少比野心勃勃的刘协强很多。现在我和他相处快十年了,我真的把他当作弟弟看。虽然这么说,吕布可能会吃醋,但是在我心中,刘辩和吕布的地位差不多。现在我看到刘辩慢慢的开始展示他的才华,真心的为他开心。

刘辨被我一夸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他笑道:“吕卿还是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个部门具体的职责吧!我们洗耳恭听!”

我笑道:“既然如此,我就简单的为大家讲一下这些部门的大概职权!农部也可以称为民部,主要是管理农田、户籍方面的事,就好像以前的大司农,最要的任务还是对于农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来提高百姓的种植水平,毕竟民以食为天!礼部就是管理祭祀、礼仪的部门。大汉是一个中央之国,巍巍大汉还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我们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朝廷的礼仪,宣传我汉人的礼制,若是有外国使节来访,就由礼部接待,所以礼部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外交!工部最好理解,主要就是做器械的开发与研究,其实不光是器械,还有其他更高深的科学,比如说新式武器的制造、最新科技的研究铸,这些都需要工部来做!而且,工部是我们大汉常规部门中,唯一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部门,绝对不能让其中的资料泄露!刑部主要就是行使廷尉的权利,我决定在全国各个地方成立法院,而法院的主管叫做法官,他的任务就是对百姓的纠纷经行审理、调解,对重大罪犯经行审判,最后将死刑犯报给刑部,只有刑部批准后才能执行死刑。说到刑部,就要兵部,我说的兵部,并不是管理士兵的,而是管理差役的部门。如果可以,我想叫他公安部或是警察部。这个部门专门是负责侦缉的,比如说,洛阳发生了杀人案件,就由兵部来侦办,兵部的人员自然可以从退伍的老兵中挑选。当然兵部必须要在各个地区分别设置各级兵部才能运转,关于分设各级兵部的事,等以后再说。吏部就是管理官员升迁和选拔的部门,还要对官员的清廉方面进行考核。户部就是对国家运转所需要的费用进行管理、预算,比如说每年官员的俸禄、朝廷各项花销,都归户部计算,然后分配,而且税收方面也归户部调停。所以户部和刑部、兵部一样,都要逐级设立。至于商部,自然就是管理国家商贸方面的事,这样大家明白了么?”

郭嘉问道:“主公,你这样划分是很细致,可若是真照你这样划分,县令、太守、刺史这一类的官员岂不是没有事做了?”

“怎么会没有事做?国家出台新的法规、政策就需要这些人去宣传,还有民心民意也需要他们去调查,甚至各地的灾害情报都需要他们来申报,我只是把他们可以鱼肉百姓的权利给拿了出来!”中国自古到清代,职权都很混杂。很多时候一个县令,民生、律法一把抓,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而导致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法条,在不同的地方判决不同。为了遏制这种事情继续发生,我干脆把后世类似于三权分立的东西拿出来,也许思想不能在汉代用,但是这些方却是可以用的。

第四百零七章 改制(二)

贾诩、郭嘉他们都是智谋非凡之士,我只是稍稍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一个大概。其实我说的这些东西都很清楚的,只是原来叫做司空、司徒之类的名字,现在更直观而已。郭嘉想了想问道:“丞相,你这样安排,似乎还有些欠缺,比如说监察百官的御史,您似乎就没有设立。若是没有这些监督机构,那些官员还不翻天?”

“无需设立!这些事由吏部来管,你刚才不是还说县令、太守、刺史没有事做么?若是出现贪官污吏,就让百姓到这些地方去告状。县令不法去太守那告,太守不法去刺史那里告,刺史不法就直接告到吏部。凡是有百姓告状,由兵部侦办,刑部判刑!但是绝对不能越级上告,比如县令违法就必须先去太守那里告状,若是没有去太守那里告却直接去刺史那,刺史可以不受理!”

“丞相的意思是让百姓来监督官员?这样可行么?”贾诩十分疑惑,常言道: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争。有几个穷苦百姓敢告官家的黑状?

“百姓们起初的确会有些担忧,可是随着我们的教育普及,还有朝廷的宣传,加上几次告赃官的百姓成功的将贪官绳之于法,百姓们就对我们有信心了!再说,我们的政策现在就在司隶一地实行,然后推广到并凉,随着我们征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