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吕氏皇朝-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拍拍张松的肩膀说:“永年要记住今天说的话,万事小心!”虽然张松长的有些影响大汉形象,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少有的大才,无论是他看人的眼光,还是战略眼光都是很不错的。等到大汉统一以后,实在不行就让张松去治理海外的岛国,反正那里人的身高比他高不了多少!

第二天,我带着张松来到朝上。觐见完刘辨,我亲自送他出城,并在十里长亭设宴为张松践行。张松十分感动,他拉着我的收说:“明公,从此一别,后会之期遥遥不可知,只盼明公保重,早日来与我相会!法正、孟达皆是我的挚友,若是他们来洛阳,明公可与他们商量心腹之事!!”

我拿起酒杯敬了张松一杯说:“青山不改,绿水长存。他日事有所成,峰必当厚报!”

“丞相以朋友待我,我得遇明主,不得不尽情相告,岂敢望报?”张松拿起我敬他的酒一饮而尽说:“松拜别主公!”看着张松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有些感慨。如此一个大才,只是因为长的有些对不起观众就一直被人歧视。无论是刘璋,还是历史上的曹操,都对他冷言冷语,直到刘备知道张松手上有西川地形图才对他曲意奉承,可惜他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就死了,他之所以死,还是因为自己亲哥哥的出卖,其实长得丑又不是张松的错,而且就算张松不死,刘备会怎么对他,我们也不得而知。我没有像刘备对张松那样曲意奉承,只是拿对一般人的态度待他,就让他感恩戴德,还双手奉上西川地形图,这让我有些愧疚!

第四百八十九章 西川地形

吕布见我直愣愣的看着张松离去的方向,他不明白我为什么对张松这样一个丑鬼那么上心。在吕布眼中,以我现在的地位,像张松这样的人都没资格见我,他长的实在是太影响心情了。吕布不解的问道:“大哥,就这么一个丑鬼,你何必如此待他?像他这样的人,若是我不低头都看不见!”

吕布的声音不比张飞小,他一说话,大家都看了过来,我总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小人,只好呵斥道:“奉先不得胡言,有什么话,回去再说!贾师,你集合参谋部议事,我给你们解释一下我为什么那么重视张松!”其实我对张松的态度,不仅仅是吕布不解,其他人也相当疑惑。因为除了兄弟们,我从来就没有对别的臣子像张松这么关心,更别说出城十里相送了。对于臣子来说,君主出城十里相迎或相送,是莫大的荣誉。一般只有在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将军,才有君主出城相迎的殊荣,那还要是大型战争的胜利,比如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归来,汉景帝出城相迎!君主出城十里迎送,百年都不一定有一回!我不明白历史上的诸葛亮为什么会知道张松手里有西川地图,可是就凭这幅地图,给张松再高的接待规格都不过分。

回到议事厅,我拿出张松献给我的地图递给贾诩说:“贾师,您先看看,然后给奉孝!”

贾诩接过我手中的布帛打开一看眼睛就直了!恢复过来的贾诩,又把地图递给了郭嘉,郭嘉看完也愣了一下。看完地图的两位最重量级的谋主相视而笑,搞的其他人一头雾水。吕布是急性子,又是我的弟弟,他最先叫道:“贾师、奉孝!你们看的是什么?快点告诉我们!”

贾诩给了郭嘉一个“你明白”的眼神,郭嘉无奈的站出来说:“这是西川地形图!应该是张松的投效之礼!”郭嘉话音一落,议事厅里突然变的鸦雀无声,很多下巴都掉在了地上。议事厅里的人,除了吕布以外,谁不是智谋高绝之辈,西川地形图代表的意义,他们哪个不知道!

“切,不就是一副破地图么?有什么了不起!”吕布撇撇嘴道:“难不成没有这幅地图我们就不打仗了?我打仗从来就不看地图!”

吕布一句话说的我嘴角直抽抽!我无奈的说:“奉先!地图是行军打仗至关重要的东西!若是我们有一副十分清晰直观的地图,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还能节约军粮和士卒的体力!若是再精细一点,将一些鲜有人知的小路也标识出来。我们进攻的时候,敌人就会丧失地利优势,我们士卒的伤亡就会减少,你说这东西重不重要!你居然还好意思告诉我你行军打仗从来不看地图,难怪你每次打仗都遇险,你是不是想气死我!”

吕布摸摸头说:“大哥别生气,我不是不看地图,因为有公台帮我看嘛!我听公台的安排,不就不用看了!”我对吕布实在很无语,可是陈宫却十分感动!陈宫认为,这是吕布把他当左右手和眼睛了!我看着陈宫对吕布死心塌地的神情,心中不禁想道:傻人还真是有傻福,不过有陈宫相助,我就不用担心吕布以后遇险了!

开心过后,郭嘉突然叹了一口气说:“主公,张松把这副地图送给你有什么用?我们眼前还有一个大劫要过呢!这袁绍真混蛋,搞的我们紧张兮兮,到现在还不行动!虽然他越晚行动对我们越有利,但是就这样等着,让人也挺难受的!”

“奉孝勿急,迟早有一天,我们能用上张松给我的地图!而且我们也一定能安然度过这个坎!别看外族和袁绍有两百多万联军,实际上外族的部队中很多都是老弱病残、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有败绩,他们会立刻瓦解!至于袁绍的百万士卒,只要我们找到他的粮食存放地,一把火就搞定他!我们要做的是安排战后的百姓、伤残人员的生活和战死士兵的抚恤工作!”郭嘉以为我在安慰他,袁绍的囤粮之地,那是好找的么?可是郭嘉不知道,历史上的曹操就是找到了袁绍的囤粮之地,一把火搞定了他。虽说曹操是因为许攸投降,才知道了袁绍的存粮之地,我却没有像许攸那样的老友在袁绍阵营,但是我的情报部可比许攸强多了,难道根据袁绍军粮的调运方向,还打听不出袁绍的存粮之地?百万大军的粮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肯定要幽冀两州全力支持才行!再说,就算找不到袁绍的囤粮之地,我带着吕布去袁绍领地内截他粮道,照样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袁绍却一直没有动作,转眼就到了夏末,眼看着马上就要收割麦子了,突然一个消息传来,孙策被人刺杀!我赶紧叫来郭嘉,向他询问孙策的情况。要知道,孙策在大汉元年就该死了。可是到现在他才被人刺杀,这让我十分不解,难道因为我的到来,连孙策的命运都被改变了?我明明没有和孙策接触过,怎么会影响到他呢?郭嘉听我召唤明白我是想知道孙策被刺一事,他立刻将孙策被刺的始末整理成册,拿来向我汇报!

我仔细看着郭嘉送来的宗卷,原来孙策称霸江东后,兵精粮足,东征西讨,使得他兵戎十分强盛!豫章太守华歆投奔曹操后,向曹操尽述孙策之威,曹操常常称赞孙策说:‘狮儿难与争锋!’于是曹操将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留张纮在许昌。可是孙策向曹操求大司马一职,曹操却没有同意,所以孙策一直怀恨在心,常常想要攻击许昌!

吴郡太守许贡是亲曹派,他见孙策对曹操有怨恨,就派出使者给曹操上书说:“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应该外示荣宠,然后将他召在京师,绝对不能让他领军在外,这样容易形成后患!

第四百九十章 孙策遇刺

其实许贡写信给曹操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也经常让人写信给曹操。可是许贡很倒霉,他派出的使者实在太傻。许贡也是朝廷官员,官职还不低,他给朝廷上书、送信,那是职责以内的事情。不过,许贡派出的使者似乎并不这么想,他一路上鬼鬼祟祟,让人看见就觉得他很有问题,结果巡江士兵将他擒获了!当时他就是直言他是许贡的使者也没什么事,大不了去孙策那里忽悠一把!毕竟许贡让曹操对孙策外示荣宠,许贡可以说自己是想帮孙策骗一个大司马回来做做,怎么说孙策也不会傻到曹操叫他去许昌他就去吧!可惜许贡派出的使者实在太废柴,连一点机会都没有留给许贡。巡江的士卒从他身上搜出书信,就将他押到了孙策那里。许贡派出的使者见到孙策居然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在一旁害怕的颤抖,这让孙策认定了许贡确实是暗通曹操,想要害自己!

孙策本来就是性格火爆的人,他最见不得背叛。知道许贡暗通曹操后,孙策大怒,他斩杀了许贡派出的使者,又派人请许贡前来议事。等许贡一到,孙策就将书信砸在他的脸上,直接将他砸懵了!最后孙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给许贡,就把他绞死了!不过,许贡也不傻,他知道孙策找他必定不怀好意,在临走之前将家人、部属全部解散了!许贡死后,三个曾经深受许贡大恩的家客为了报恩,便计划着向孙策复仇!

孙策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刺杀了,可是他依旧没有我行我素。历史上,郭嘉就曾经说过:“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事实证明郭嘉非常有远见,历史上的孙策就是因为遇刺而死。本来许贡家客想要刺杀孙策也没那么容易,可是孙策喜欢打猎。喜欢打猎也不是问题,孙家的人都喜欢猎虎抓豹,孙权也曾经亲手射杀过老虎,就连孙策的妹妹孙尚香也曾经猎过虎豹!只是孙策总喜欢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将,便随从甩掉。再说,孙策的马要比随从的马好很多,随从追不上他也很正常。

许贡家客打探到孙策去行猎的路线,在半路埋伏。等孙策甩开随从,他们从草丛中一跃而起,用弓矢射向孙策。孙策单人匹马,在猝不及防之下,面部中箭,许贡家客的箭上还淬有剧毒!孙策也真是英雄,说他有霸王之勇却也不错!中箭受伤的他,居然还能拔剑抵抗,不仅支撑到随从赶来,还杀死了两人!可是箭上带的毒素也进入了他的体内,有没有后遗症,就不得而知了。

说实话,孙策的伤并不是很重,只是弓箭从他面部穿透,留下了一个洞。若是在现代,只要缝合一下,再整下容,连疤痕都不会有。即便是汉代没有整容技术,等孙策伤好后,也只会在他英俊的脸上留下一道疤痕罢了。说不定,这样的孙策还更有男人味呢!最麻烦的是射向孙策的箭上有毒,他需要静养百日!若是一般人,静养也就静养了。可孙策却是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若是让他躺在床上百日,还不如杀了他来的痛快!

本来这个时候孙策就该死了,可是因为我的到来,郭嘉、于吉都到了我的麾下,袁绍正忙着对付我,导致孙策箭创崩裂的因素全部消失了,所以孙策虽然遇刺受伤,却依旧生龙活虎的活着!当然没到孙策痊愈的那一天,我们都不能说他不会死。毕竟还有一种说法是孙策因为看见自己原本帅气的脸上有道疤痕,受不了毁容的打击,就自己震破箭创死了!

孙策受伤了,自然不能出来理事,于是孙策就让自己的弟弟孙权暂代自己的位置。孙权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一接手就将东吴治理的井井有条。孙策见孙权如此能干,便把权利交给孙权,自己放心的回去养伤了!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江东竟然有了两位主公,久后必有后患。若是像我和吕布这样可以文武相济倒也不错,可惜孙策和孙权都是人杰,他们不会把兄弟感情看的很重!

孙策没死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这对我没有影响。无论是孙策的武艺,还是智谋都比我差太多了。唯一让我忌惮的就是与孙策情同手足的周瑜周公瑾,他可是不下于诸葛亮的大才。虽说三国演义里将周瑜写的窝囊了些、心胸狭隘了点,但是实际上他却是雅量高致,气度恢宏之人。若是孙策和周瑜搭档,绝对令人忌惮,最起码孙策是无条件的信任周瑜,而孙权却对周瑜这位江东干臣颇为忌惮!

看完孙策遇刺的经过,我把卷宗还给郭嘉。实际上孙策遇刺是我早就知道的事,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只是现在的孙策比历史上强多了,最少他还能活蹦乱跳的在江东呆着。郭嘉见我对孙策遇刺没有一点意外,便笑道:“主公似乎早就知道孙策会遇刺!”

“以孙策的性格,若是他不遇刺我才奇怪呢!不过,这次也算他命大,居然这样都没死!”说完,我又把历史上郭嘉对孙策的评价说了一遍。

“主公的想法居然与我相同,真吾主也!”郭嘉听完我对孙策的评价,在一旁连连称赞,我看着郭嘉惊讶的样子心道:废话,能不一样么?这就是你对孙策的评价,都载入史册了!看完卷宗,我也懒得管孙策了。毕竟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就算没有袁绍勾结外族的事,而恰逢孙策死去导致江东大乱,我也是鞭长莫及。最少我不能穿过刘表、曹操的领地去修理孙权!可是就这样让孙策、孙权安然无恙的度过难关,我也很不甘心。于是我就让郭嘉做点事给孙策和孙权添添堵,最起码我不好过,也不能让他们舒坦!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全军备战

我让郭嘉给孙策、孙权添点堵,他毫不含糊的连施数策,可惜都没有成功。郭嘉认为以孙策的性格,若是听说有人看不起他,他还不气死?于是郭嘉便让人放出我看不起孙策的消息,可是孙策的脾气似乎变好了,对这个流言毫不在意。后来郭嘉才知道,当年虎牢关之战,孙策也曾经与孙坚一起参战。从那时候开始,我仅仅带着数百亲卫就截住了十八路诸侯几十万联军的英姿,一直在孙策的脑海中徘徊,他甚至还把我当作偶像!被自己的偶像看不起,孙策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他却不会生气,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孙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我不光看的起他,甚至忌惮、害怕他!郭嘉想给孙策添堵,反而激起了他的雄心,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郭嘉一计未成,又生一策,他放风说孙权想要取孙策而代之,来离间孙氏兄弟的感情。可惜孙权和孙策的兄弟之情比想象中要好,反正郭嘉此策没能起到多大作用。再说,有周瑜和鲁肃在,他们也不会看着孙策和孙权兄弟倪墙。不过,孙策和孙权的心中会不会产生隔阂、猜忌,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若说孙权对孙策没有一点猜忌之心,没有取而代之之心,那才有鬼呢!

其实三国的日子有时候也很平静,特别是像我和曹操的领地内,连犯罪率都很低,古代人的淳朴由此可见,不是被*到无路可走,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不过,无论多好的年代都有那些地方黑恶势力,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和官府勾结,像维持治安的兵部官员,我命令李儒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那些办事人员相互调一调,绝不能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而形成势力!一般情况下,我领地内禁止官员在自己家乡任职,甚至我还将回避制度搞了出来!这都是现代一些简单的东西,想到什么我就搞什么。我相信总有一天,大汉的制度会十分完善、健全的!

羌王本来是北宫伯玉,可是马超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北宫伯玉当年策划叛乱,兵犯九原的时候,害死了我的父母,于是他为了报答我对马腾的救命之恩,带着庞德去了羌族一趟,顺便把北宫伯玉的脑袋带了回来,用石灰腌好,送给我做礼物,可怜的北宫伯玉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玩完了!可是羌族总不能没有羌王,我本来想请外公去羌族做王,可是外公在洛阳享福享惯了,哪愿意跑到凉州去受苦!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外公脑筋一转,就把我的二舅黄信,这位通讯上的大才扔到凉州去研究飞鸟,顺便暂代羌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