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战过后。麹义在袁绍军中的威望猛然暴增。各营的军士们纷纷在原本传颂的“河北四庭柱”之上,又增加了“冀州二栋梁”之名。有资格被众人公认为“冀州二栋梁”的。除了击破公孙瓒的最大功臣麹义,便是目前袁绍帐下第一大将,独领一军在外,抵御南皮的田楷军攻击的淳于琼。
    于是,麹义凭借“武垣大战”中击破“白马义从”的功绩,一跃成为袁绍帐下仅次于重将淳于琼的冀州军二号人物。就连有“万人敌”称号的颜良、文丑二将。都不得不屈居麹义之下。
    袁绍挫败公孙瓒进攻的消息传开以后,很快让冀州各郡的官吏安下心来。许多原本在公孙瓒的兵锋下左右摇摆的郡县大吏,此时纷纷公开打出服从袁绍的旗号,向袁绍送兵送钱送粮。而公孙瓒此战的失利,不但将之前大破黄巾二十万的威风丢掉了不少。也让他的军粮补给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众所周知,并州、幽州、凉州向来都以苦寒著称。即使在刘虞担任幽州牧以来,幽州得到不错的治理,可以做到钱粮平衡,无需外援,却也无法支撑公孙瓒的大军长时间出征。而且刘虞与公孙瓒的关系颇为僵硬,刘虞能够不克扣公孙瓒军的日常用度,便是宽宏大量了,甭提支援公孙瓒主动进攻同为大汉臣子的袁绍了。
    一直以来,支持公孙瓒大军征战所需钱粮供应的,便是公孙瓒在黄巾军中得到的缴获,以及冀州那些看好公孙瓒军威的地方官吏。而黄巾军的缴获可不能用上一辈子,大头还得靠冀州的地方官吏来提供。
    所以,公孙瓒军的这次失利,不但是一个军事上的失败,也诱发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许多原本主动向公孙瓒军输送粮草的郡县,此时见势不好,纷纷断绝了对公孙瓒的钱粮支援。如果公孙瓒不能尽快扭转局势,恐怕不用多久,便要灰溜溜的撤回幽州,老老实实的去挨刘虞的训斥了。
    好在公孙瓒毕竟是一位大汉的名将。单论在战场上的指挥和决断,他可比袁绍这个大族世家子要强得多。打仗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有胜有败的。公孙瓒也不是没打过败仗。只要随后将战局扳回来,公孙瓒并不是就此没有了胜利的机会。
    既然袁绍军数目众多,公孙瓒便不去与之硬拼。除了麹义之外,公孙瓒军并不害怕其他袁绍部将。而公孙瓒军在骑兵上的优势,使得公孙瓒的机动力绝非袁绍可以比拟。
    于是,公孙瓒抓住机会,机动到位于袁绍军侧后方的巨鹿郡下曲阳附近,一举击破袁绍的一支偏师,斩首六千,并阵斩袁军大将崔嵩。
    崔嵩字巨业,为冀州名士,清河东武城人。他在袁绍入主冀州以后,纠合了不少冀州豪强支援袁绍。此人的阵亡,让袁绍的势力受到一定的打击。不过,得知崔嵩阵亡的消息以后,为了替兄长报仇,崔嵩之弟崔琰主动投入袁绍麾下,任职骑都尉。
    要说起崔琰在冀州的名望,其实尚在崔嵩之上。他曾经在当年“黄巾之乱”时,组织过义军征讨叛逆,据说还与另一位名士田丰联手,使用纯正的儒家正气。破除了贼首张角的“落雷”妖术。
    不过,崔琰此人淡泊名利,于平定黄巾以后,放弃了封赏,前往青州,拜在大儒郑玄门下求学。去年青州黄巾大作。郑玄只得遣散学生,到不其山躲避兵难。崔琰这才离开青州,返回家乡清河隐居。
    所以,此次崔嵩战死之事,由于崔琰为了报仇,愤而出仕袁绍,演化到了最后,袁绍一方其实吃亏并不大。如此一来,双方各有胜负。战局就此僵住了。
    就在袁绍与公孙瓒在冀州展开相持之时,中原的兖州却发生了巨变,将天下人的视线从冀州重新牵回到兖州的土地。
    引发天下人瞩目的大事,便是:
    身为天下有数强力诸侯的兖州刺史刘岱,突然兵败战死!
    刘岱之死,看起来是直接死于黄巾军之手,其实间接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兖州各郡县大吏对刘岱所怀有的不满。
    却说青州、徐州、兖州三州的黄巾军汇合以后。在张饶、于毒、楼异等人的联合统帅下,很快便向兖州重镇任城国发动围攻。
    任城国的国相郑遂。当然要向周围的郡县,特别是兖州刺史刘岱求救啦。不过,刘岱与郑遂的关系向来不合。郑遂是当年桥瑁争夺兖州刺史的重要支持者,刘岱记恨此事,故意在救援时拖拖拉拉。以至于郑遂守卫任城长达一月有余,依然没能等到救兵到来。终于为黄巾大军的人海所淹没。
    任城国既然被攻破,黄巾军便可以继续攻略周边的领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任城国北方的东平国。
    士人们都不是瞎子,任城国的失陷,让刘岱受到了州中士人的一致批评。他在兖州的声望也随之大跌。如今东平国又危在旦夕,刘岱如果还想要留下些好点儿的声望,就不能再拖延不救。于是,他率领兖州州师主力,汇合了泰山太守应劭、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曹操等州郡大吏的部队,准备合力讨伐黄巾军。
    张邈、鲍信等郡国大吏,由于与桥瑁交好,素来与刘岱不和。外加又有刘岱不久前故意拖延,害死了任城国相郑遂的例子在前,张邈、鲍信等人自然不会与刘岱齐心合力。
    偏偏此时刘岱为了自己的声望,想要展示一下自己部曲的战斗能力,居然亲自赴前阵指挥。这位出身大汉宗亲的孝廉,在军事上的造诣显然没有在经学上的造诣深厚。结果刘岱这次亲自上阵,一不小心,便被张邈等人坑了一把,从而陷入黄巾军大军的围攻当中,在救援迟迟不至的情况下,不幸落了个全军覆没,战败身亡。
    所谓一报还一报,在刘岱身上,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兖州刺史刘岱的战死,让兖州的战场局势,猛然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黄巾军人数虽然极多,不过个体战斗力并不算强。张饶、于毒、楼异等人可不是张狂这样的穿越者,他们对练兵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没有练兵的条件,倒是极为擅长裹胁民众加入。就算如此,在汹涌的人海面前,官兵一不小心就要吃上一个小亏。
    按照兖州已有的兵力来说,击败黄巾军其实并不算多么困难。偏偏各位州郡大吏互不信赖,总在一块儿勾心斗角,让官兵的战力优势没能得到发挥,才让黄巾军捡了一个便宜,围殴斩杀了刺史刘岱而已。
    但是,刘岱的战死,却为兖州大吏们统一军事指挥权,创造了一个不错的机会。(未完待续。。)
    ps:  ps:1此处史料,来自于《三国志》对于界桥之战的介绍。在本文中,设定因为张狂的作为,界桥之战地点发生了变动,但武垣之战的发生,算是历史惯性的一种延续。
    故事写到这里,将渐渐脱离历史记载的大纲。这等凭空推演,实在是有些伤脑细胞。



第70节 曹操平黄巾
    从当今大汉的政治阵营划分来算,以刺史刘岱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兖州可以看做属于袁绍的阵营。但是,那些老资格、实力强的兖州各郡大吏,例如张邈、鲍信等人,却并不愿意听从一个从别处空降下来的刺史的命令。刘岱的死,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即使刘岱战死了,袁绍的影响力在兖州依然不小。虽然袁术也很想插手兖州事物,但在没有消灭或者打败刘表之前,袁术暂时无法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兖州来。如果不想与占据了大半个冀州的袁绍翻脸,张邈、鲍信等人就必须在新刺史的任命上,给袁绍一个面子。所以,新任的兖州刺史,也必须是袁绍一方的人。
    此外,新任刺史必须要能够立刻上任,还必须能力卓越,可以有效的指挥各郡联军对抗黄巾。黄巾军就在跟前,声势不小。军中的将士们,可不会理会各郡大吏间的种种龌蹉和暗谋。由于兖州刺史的阵亡,底层将士的士气可是大受影响。如果兖州军依然如同现在那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话,怕是难免最终败亡一条路。
    同时符合如此多条件的人,在天下间都并不多。可是如今在兖州的大军当中,却偏偏有那么一位。这位最好的人选便是:
    ——曹操。
    曹操是袁绍的亲信小弟,本身出身于谯县曹氏一门,父亲曹嵩担任过三公,可谓是名门世家子弟。他在兖州当过地方官,而且与兖州的诸多州郡大吏私下里关系良好。特别是张邈、鲍信二人,对曹操的才能更是推崇备至。
    虽然张邈很想自己坐上兖州刺史的宝座,却也知道有袁绍的反对,这件事是不现实的。而且。以张邈的军事才能,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够击败黄巾军,安定兖州的局势。于是他退而求其次,当曹操手下的兵曹掾陈宫前来游说张邈时,张邈便很干脆的答应,一齐推举曹操出任兖州刺史。
    至于鲍信。他的军事能力是够了。但在兖州士人当中,热衷武事的鲍信,可不是一个有威望的州刺史人选。以鲍信的出身,大半的兖州士人都不会对他表示臣服。鲍信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上位的可能性,而是全力支持曹操上台。
    如此一来,有了张邈、鲍信这两位兵力强大的州郡大吏强力支持,原来从属于刘岱的治中、别驾等大吏也表示赞成,曹操终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兖州刺史。对曹操而言。成为兖州刺史,不但让他得到了充足的地盘和发展空间,还有一个特别的效果。那就是:
    曹操终于从袁绍的手下独立出来,成为地位相对平等的盟友。
    袁绍对曹操的上任,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人曹操担任兖州刺史,避免了兖州倒向袁术一方。至于忧的,则是曹操的刺史之位并非来自袁绍的任命,而是兖州大吏的私自推举。凭借这一点。自此以后,曹操便有资格在某些问题上。对袁绍说“不”了。
    对于后一点,许攸是看得最清楚的。他对袁绍说道:
    “今孟德展足,如鱼入大海,自在遨游,不复为人所束矣!”
    听了许攸的评价,袁绍微微一笑。不做表示。随后,他便以车骑将军的名义,从对抗公孙瓒军的前线大帐里,发出一封公文,恭祝曹操成为兖州刺史。
    曹操升了官。这是好事。但是,他这个刺史能不能继续干下去,还是要取决于接下来对黄巾的战事结果如何。
    其时,黄巾军由于被兖州军拖住,无法四散掠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数十万黄巾军的统属极其复杂,光凭张饶、楼异、于毒三人,完全无力有效的控制局势。
    于是,张饶、楼异、于毒三人,也由于部下间分赃不均之类问题,所产生的一些小摩擦,开始闹起了矛盾。若非此前击杀兖州刺史刘岱的战果,使得黄巾军大受鼓舞,只怕青、徐、兖三州的黄巾军,都要相互分离,各走各的路了。
    曹操并没有被升任兖州刺史的喜事,给冲昏了头脑。他深知敌我双方的军力虚实,在临危上任以后,一改刘岱此前主动出击的战略,开始与黄巾军玩消耗战。这种战法看似消极,其实正好掐中了黄巾军的软肋,可谓高明之极。
    在兖州联军方面,有刘岱此前阵亡的例子,没有哪个敢说曹操这样的做法太保守。期间,黄巾军多次猛攻兖州军的阵地,曹操带着本部精锐,四处救火,成功的挫败了黄巾军的多次攻击,还救下了鲍信和应劭的大营。依靠这样的功绩,曹操算是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在兖州的威望。
    如此一来,时间流逝,黄巾军终于即将粮尽。缺乏军事素养的黄巾军高层,居然将这个消息传扬出来,使得几十万黄巾军军心大乱。此时,曹操一面派出细作在黄巾军中大肆夸大缺粮的事情,打击黄巾军的士气;一面联络部分兖州出生的黄巾小帅,以并州刺史张狂为例,引诱他们投降。
    曹操双管齐下的手段,很快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眼见形势日渐危急,几个本就属于混在黄巾军队伍里的投机分子,接受了曹操的招降。在内应的策应下,曹操亲自率领兖州军大举出动,只一战,便将斗志动摇严重的几十万黄巾军击溃!
    陷入困境的黄巾军,此时又爆发出人太多所带来的人心不齐。张饶、楼异、于毒三人各有打算,在军议上一言不合,居然大打出手。好在三人心中有各顾忌,没有将事情闹大。但是,这样一来,三人之间的合作也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次分裂,让黄巾军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曹操则不愧是一代兵法大家,他抓住这个良机,先就专门对想要坚持战斗的于毒部黄巾军穷追猛打,迫使于毒部小帅纷纷溃逃、投降。于毒本人见已经无力回天,只得带着亲卫两百余骑兵,脱离垮掉的主力军团,放弃兖州的根基,北上投奔过去的同伴——张狂。
    接下来,曹操极为恶毒的驱动投降的兖州黄巾军为前锋,转而围攻楼异的徐州黄巾军。由于徐州刺史陶谦的大力打击,徐州黄巾军在三部分人马中人数最少。但也因为陶谦的打击,能够幸存下来的徐州黄巾军,士卒却最精锐。不过,此时面对曹操大军的威逼,感觉无路可退的楼异,在得到曹操使者的保证以后,屈辱的率全军向曹操投降了。
    友军的覆没,立刻让张饶感到势单力孤。心中大恐的青州黄巾军,被曹操快速追击,完全丧失了之前击杀兖州州郡大吏时的威风。最后,除了张饶带着万余青壮逃离兖州,进入豫州境内,与豫州黄巾军汇合以外,其余人口辎重,尽为曹操所虏获!
    战斗结束后,除去战死、逃走的部分,曹操先后收降的青徐黄巾军,数量达到了二十万之多。其中青壮极多,不下五万。有此大捷,曹操立刻向天下宣布,兖州一共击破收降降卒三十余万,男女口百余万,以振奋士气,夸耀武功。
    这种捷报上的夸张,属于兵家的正常现象。按照大汉军队的一贯传统,若对内有一级斩首报上来,对外就可以夸张到五级,其用意是震慑敌人,鼓舞己方。当然,在一些较为亲近的势力里,曹操也不会特意去隐瞒真实的战报。
    虽然成功击破了黄巾军主力,不过兖州经历这次大战,多个州郡都变得残破不堪。特别是由于受到战乱的威胁,不少地方的平民都死于非命,残存者也多有成为了流民,纷纷向其他较为安定的州郡迁徙和逃亡。在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那些投降的黄巾人口,就成为恢复兖州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曹操此战得胜,各个大郡出力不少。所以,从黄巾军那儿俘虏的二十万人口,他不可能一个人独吞。
    在讨论划分战利品的会议上,曹操很清楚自己的胃口到底吃得下多少分量,倒也大方,将俘虏的大头让出来,按照在战斗中出力的大小分给各郡,自家只取了四万人口,含一万青壮。他的这番大方行为,让得到了实利的兖州大吏们都很满意。有了州郡大吏们的一致支持,曹操在兖州的统治,由此才真正变得稳固起来。
    拿了曹操给出的好处,各州郡大吏很快就用事实回报了曹操。兖州刺史刘岱战死的消息,传到董卓的耳朵里,立刻又成为了董卓分化天下士人的有力手段。就在兖州黄巾军刚刚被消灭之时,由朝廷任命的新兖州刺史金尚,也踏上了兖州的土地。
    金尚是司隶京兆人,为人雅量高致,是当世又一位世家名士。他的祖先,便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名臣,匈奴王子金日磾,可谓是系出名门。
    以金尚在士林中的评价,如果曹操没有提前上位,兖州大吏对这位名士的来临,说不定会一致表示欢迎。但是,既然有曹操在,而且还坐稳了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