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绍淡淡一笑,道:“刘玄德之所以是刘玄德,就是因为他不是曹操,不是吕布,更不是袁绍,换作是那些人,也许会这么做,但换成左将军,却是绝对不会。”

诸葛蓉不信,笑道:“你也说得太过绝对了,我却不信呢。”

方绍便道:“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家族光环,曹操亦出自豪强之家,吕布乃是天下第一武将,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诸侯,无不拥着深厚的资本。而刘玄德呢,虽然名为汉室之后,但自黄巾之乱以后,自称是汉室之后者多如斗量,所谓刘姓皇族的称号,其实能有几斤几两呢。可是,当那些位高权重的诸侯们一一覆没之时,唯有刘玄德却能仅存至今,而且还名扬天下,连曹操都自称‘天下英雄唯其二人’,刘玄德靠的是什么呢?”

诸葛蓉恍有领悟,道:“就是‘仁义’二字?”

“没错,就是这两个字。”方绍一杯茶饮尽,“而且,这也是他唯一所能依仗的资本,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有。那么小姐这时再想想,他会为了一座襄阳城,就丢掉他毕生以来积蓄的资本吗?”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三十章 渐入困境

方绍分析如此之深厚,以至于以诸葛蓉之聪慧,亦是面露惊诧,而眼眸间的仰幕之色更是越发的明显。

享受着未婚妻仰幕的目光,哪个男人不是乐在其中呢。

于是方绍继续道:“再说,刘琮也不是傻子,就算他是傻子,他手下的蔡瑁这些人可不是傻子,他们不会不提防左将军趁着奔丧之机里应外合突袭襄阳,所以,依我的推测,他们压根就不会放左将军入城,所以嘛,先机已失,突袭襄阳的计划也只能跟着泡汤了。”

听罢方绍的一席话,诸葛蓉钦佩之心溢于言表,不禁叹道:“你真的是很聪明啊,难怪亮哥哥他要将我……”

诸葛蓉本是想说诸葛亮就是看中他方绍是可造之才,所以才卖力的要将自己许配给方绍,不过,话到嘴边,却才猛然想起,这般不害臊的话说出口,丢也丢死人了。

当下她便低下头,只是微笑浅饮,却不再说话。

瞧着她那浅羞含笑的表情,方绍不禁有点怦然心动,她女儿家的那点心思,如何又能看不通透。

身处这围城之中,安危难测,但有佳人在侧,兰心蕙质,举手投足间尽显着清丽脱俗,身为男人,如何能不心动。

于是乎,他又将手伸了过去,想要来一番更亲昵的接触。而她明知如此,却不躲不避,只是浅浅的笑着。

就在要触到她白晳光滑的手背之时,突然间一阵喧嚣,一队人马飞奔而过,只将这一条街搅得鸡飞狗跳。他二人吃了一惊,一时均忘了方才的小暧昧,忙向外张望。

却见两队甲兵纠纠而过,身上甲胄撞击之音锉锵有力,而他们护送的,则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锦衣少年。那少年神情尽管很冷肃,显然是努力想表现出一副威风之态,但明眼人却能轻易察觉到那所谓冷峻之下,潜藏着的惶恐与不安。

“刘琮!”他二人不约而同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相视一眼,诸葛蓉道:“那刘琮似是从北门方向而来,看他那样子,一定是有什么心事。”

正说话间,又有不少士兵陆续从北门方面退了下来,几名士兵风风火火的闯进了茶铺,把沾了一身汗的衣甲往桌上一扔,便是叫嚷道:“娘的,热死老子了,伙计,赶紧上几壶凉茶。”

方绍和诸葛蓉下意识的往低压了压头,背朝着那几名士兵不再说话。

伙计忙不迭端上几壶沏好的茶,顺道打听道:“各位军大哥,这大晌午的还顶大这么太阳做事啊,小的一早听到北门乱哄哄的,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一名士兵没好气的骂道:“还能有什么屁事,不就是听说刘皇叔要来襄阳奔丧,咱那新州牧怕的要命,把咱大中午的打发去守城么。”

另一名士兵忙道:“小声点,州牧的坏话你也敢说,小心传到上头耳朵里打你的军棍。”

那士兵哼道:“有什么好怕的,他本来就是个胆小的黄毛小子嘛,刘皇叔今儿个是没攻城,要是真攻城了,我还真就顺势降了他老人家呢,刘皇叔是谁啊,那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伙计忙附合道:“是是,军大哥说得是。那个,不知道北门现在还关着么,小的店里急着从北岸进一批货呢。”

士兵答道:“刘皇叔最后还回樊城了,北门早开了。”

听得这一番对话,诸葛蓉又以敬佩的眼神看了方绍一眼,以表对方绍刚才的推测成功的赞许。

方绍心中已有底,便使了个眼色,与诸葛蓉很低调的离了茶铺,径直望诸葛老夫人藏身的巷子而去。

路上诸葛蓉问道:“咱们要不要再亲自去北门打探一下,就算是城门开来,可如果盘查甚严,咱们也不好出城呀。”

方绍胸有成竹道:“放心吧,一切都在我意料之中,世上没什么出不了的城门,不过,可能小姐要破费几个小钱了。”

一切果然都在方绍的预料之中,待刘备退往樊城之后,北门重新开放,在打点过城门盘查的军士之后,诸葛蓉一家老小顺利的被方绍带出襄阳,马不停蹄的避往樊城。

而奔丧不成的刘备,回到左将军府后,压抑了一路的怒气爆发,他拔出配剑,愤然而下,将案几狠狠的削下一截,怒骂道:“刘琮黄口小儿,竟敢这般待吾,实在是欺人太甚!”

随后而入的张飞亦是怒道:“兄长,既是如此,当时何不发令,叫我攻破城池,取了刘琮小儿的人头给兄长出气!”

被张飞这么一搅合,刘备愈加怒不可遏,愤然道:“好,翼德你就再点齐兵马,随我杀过江去,一口气破了襄阳。”

刘备这么一发火,座下武将们立刻群情激愤,都叫嚣着要出战。而这个时候,本来主张攻打襄阳的诸葛亮,这时却反而劝道:“主公且息怒,现在恐怕不是攻打襄阳的时候。”

张飞一怔,质问道:“军师!先前不是你设计好的要攻襄阳的吗,怎么现在又变卦了。”

诸葛亮不急不忙,摇着羽扇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如今刘琮很明显已经有所防备,突袭既是不成,那以咱们现在的兵力,强攻襄阳是毫无必胜把握的。”

诸葛亮说着又向徐庶使了个眼色,徐庶会意,忙也劝道:“军师所言极是,刘琮这么做,就是想逼着我们先动手,这样他就有了借口,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荆州军马对付咱们,主公,张将军,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须沉得住气才是。”

听过诸葛亮与徐庶的劝慰和分析,刘备冲上头顶的热血很快又降了回去,他长吸了几口气,将佩剑归鞘,往那被自己砍了半截的破案几后一坐,叹道:“罢了,刘琮无情,我不能无义。翼德、云长,叫水陆两军将士随时待命。军师,就请你抓紧时间储量些粮草淄重,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先这样吧,诸位也都累了,回去休息吧。”

刘备很从容的分派了任命,似乎先前就已有了想法,而方才那一通脾气,只不过在部署面前做做样子,以显示他的威严罢了。

刘备即已下令,张飞等主战者亦无可奈何,众人依令行事,各自退去。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三十一章 福祸难料

此时,荆州水军已奉了刘琮号令,控制了汉水南岸,严查通往樊城的过客。为避免麻烦,出城之后,方绍不得不转而沿汉水东行,多走了十余里,才寻见早先安排好的接应船只,顺利渡过汉水之后,一直磨蹭到天色将晚时才安全回府。

此时,诸葛亮已等候在府中,一听说老夫人回来了,忙亲自出府迎接。

诸葛夫人见着诸葛亮后,一颗心才总算落了地,携着他的手唠叨道:“亮儿呀,见着你叔母就宽心了,对了,月英呢?”

诸葛亮笑道:“她回娘家接岳丈大人去了,估计最迟明早才能回来。”

诸葛夫人叹道:“唉,亮儿,你真的打算带着咱们举家南迁吗?这世道也真是太乱了,总不得让人安生的过日子。”

诸葛亮宽慰道:“侄儿自有安排,叔母不必太过担心,对了,这一路上都还顺利吧。”

诸葛夫人道:“还好了,那个方绍办事还算机灵,路上没出什么差池。”

这可是诸葛夫人头一次说方绍的好话,旁边的诸葛蓉不禁回头瞧了方绍一眼,方绍微笑以应,心中却也有一番小小得意。

待将诸葛夫人一家安置过后,诸葛亮便与方绍去往书房议事。

诸葛亮一屁股坐了下来,叹道:“你小子还猜的真准,先生我突袭襄阳的计划算是竹篮子打水了。”

方绍捡起几上的扇子,凑过去给诸葛亮扇风,笑道:“其实我也是前几日去老夫人家传口讯,发现城中兵马比往常调动的更频繁,所以猜测那刘琮必是有所防备,便想就算主公同意突袭襄阳,但若发现刘琮有所戒备,也必然不会轻举妄动。”

“好啊,你小子为什么不早点说。”诸葛亮抱怨的嚷嚷道,夺过羽扇在他头上轻轻一拍。

方绍讪讪道:“先生的计策本来就是条妙计嘛,我当时也只是根据一点点观察乱测的,证据不足,我怎敢随便乱说,万一坏了先生的大计却当如之奈何。”

诸葛亮唉了一声,道:“也是先生我算计的不够周密,没想到刘琮这小子竟然做的这般绝情,连奔丧都不让主公参加。”

方绍道:“我倒觉得这些事,多半是蔡瑁、蒯越这几个奸人鼓动的,那刘琮也只是没主见而已,要说绝情嘛,倒也真的未必。”

诸葛亮一怔:“何以见得。”

方绍道:“其实很简单了,如果刘琮果真冷血绝情,大可在城门左右埋伏下兵马,只等放主公入内之时,群起而攻之便是。而刘琮却没这么做,只是编了个荒唐的理由禁止主公入城罢了,由此可见,这小子的心肠还没狠到底。”

诸葛亮听罢摇头一笑,道:“如果他这么做了,先有其父死因不明之疑,又有公然弑叔之罪,你想想看,就刘琮那根细脖子,能扛得住这两顶大帽子落下来吗。其实,他不是不为,而是不敢也。”

方绍听罢孔明一席话,忙是故作惊讶状,竖起拇指惊叹道:“先生高明啊!”

其实诸葛亮所分析的这一节,方绍又未尝没有想到过,只是既然作为孔明的学生,无论怎么样表现自己的聪明,都应当随时随地的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老师妙算更高于自己一筹,人情世故,古今同理。

不过孔明何许人也,方绍这话有几分是在拍马屁,他岂能听不出来,只是人就是这样,没有不爱吃奉承的,当下诸葛亮笑颜更盛,羽扇指着他道:“你呀你,马屁功夫倒是进步的很快。先生我今儿个心情不畅,去做点好吃的来让先生舒坦舒坦,要是先生我吃了心情还不好,就扣你工钱。”

方绍故作委屈状,道:“这都可以赖在我头上啊,先生你真行。好吧,今天晚上就给大家露一手,做一个猪肝粉丝汤。”

心情变好的人不止是诸葛亮一人,身在襄阳,已荣升州牧的刘琮同样心情很不错。

那天的风波之后,哥哥刘琦滚回了江夏,刘备退回了樊城,在那之后便再没动静。这两个劲敌的沉默,意味着他们已经承认了自己接任州牧的既成事实。而各郡各县大员们雪片般发来的宣誓效忠的贺文,更是让刘琮沉醉于初得权力的快感之中。

沃野千里之州,百万民众,十余万带甲之士,这可真是一份耀眼的遗产啊。

只是,在州牧的宝座上屁股还未坐稳,殊荣还没回味尽的时候,刘琮就意识到,这个位子其实并不好坐。当他把注意力从刘备和刘琦的身上挪开时,方才注意到来自北方的强敌离自己的家门口已经有多么近了。

北部边境告急的文书一日能传来十几道,无不是在请求新州牧发兵增援。而那些惊惶的边境官吏们更是十分夸张的形容曹军来势之凶猛,再经过襄阳高官们的添油加醋之后,曹军的数量从十万逐日上升,最终传到刘琮耳中时,那支进犯的曹军,竟然变成有八十万之众。

虽然只是号称,但这足以把未经过大场面的刘琮吓得不轻。

当意识到坐等曹军退却是不可能时,刘琮只得召集文武亲信商议应对之策。

“诸位,曹操大军即将临境,诸位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刘琮的口气尽管有模有样,但也脱不了那份无法掩盖的稚气。

没等他话音未落,蔡瑁便第一个道:“主公,我以为曹公用兵如神,帐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而今已吞并北方各州,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等大势,我荆州想以一州之力抗衡,实乃以卵击石。为今之计,唯有归顺一途,方能保得荆州免遭生灵荼炭。”

刘琮大吃一惊,原以为蔡瑁这么积极,想必是有什么抗敌良策,没想到一出口竟是叫自己投降!

才当上州牧,还没来得及威风几天就投降他人,这样残酷的命运,刘琮实在是难以接受,不过,他自己又拿不出什么良策,琢磨了半天,吱吱唔唔道:“不如派刘玄德去抗曹,他与曹操多次交手,深知其用兵之道,应当可以抵挡。”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三十二章 犬子

此言一出,却得到座下蒯越的一阵冷笑。

这冷笑之中含着轻蔑之意,分明是不把自己这个州牧放在眼里,刘琮心中大为不悦,但无奈蒯越乃拥立自己的有功之臣,自己羽翼未丰,当然不敢重言相责。

刘琮咽了口唾沫,闷闷不乐道:“异度以为如何?”

“先不论刘备如何,我与蔡将军的意见一致,两个字——降曹。”蒯越回答的很干脆。

不等刘琮开口,蒯越紧接着道:“蒯越食主之禄,自当为主公谋算,照如今之大势,主公若归降曹公,从三方面来看都是唯一可行之策。”

蒯越神情语态有模有样,刘琮微有些被说动,忙道:“哪三方面,异度说来听听。”

蒯越遂道:“首先,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投降曹公就是归顺朝廷,不投降就是对抗朝廷,就是叛逆,这个罪名,主公担当的起吗?”

“叛逆”这顶帽子虽然大,但其实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刘琮只是嗯嗯应之,实则不以为然。

蒯越接着道:“这第二方面嘛,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对抗曹公是一定会输的,这个主公想过没有。”

曹操的威名刘琮是听说过的,不过听来的毕竟不如感同深受那般深切,故而这第二方面虽有些份量,但也不足以打动刘琮。

最后,蒯越直言问道:“主公觉得自己比起刘备怎么样?”

“我当然不如刘玄德。”蒯越问的直接,刘琮回答的倒也坦率。

蒯越嘴角微微一动,道:“主公果然有自知之明,那么主公既然承认不如刘备,方才主公又欲借助刘备对抗曹操,如果刘备打不过曹操,主公即使想打,也同样打不过。反之,如果刘备能打败曹操,到那个时候,刘备还会甘心臣服于主公吗?”

经过蒯越的循循善诱,刘琮终于钻进了他的套子里,这一番话说罢,刘琮听着着实有点胆战心惊了。

见刘琮已然胆寒,蒯越便道:“目下摆在主公面前的形势就是这般严峻,所以无论主公怎么做,最后终难割据一方,但不同的是,归顺曹公,功名利禄必不用担心,而选择对抗的话,吕布和二袁就是前车之鉴,望主公三思而定。”

刘琮陷入了沉思,凭心而论,蒯越之词固然有下套子的成份在里面,但却不无道理,是啊,以吕布之雄、袁绍之强,最后都被曹操干掉了,而他那个刘皇叔,虽然幸存了下来,不也从北方大老远的逃到荆州来避难了吗。那么,依此推断,若是决意抗曹,自己的下场不会比这几个人好到哪里。

刘琮犹豫半天,喃喃道:“异度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荆州乃先父辛苦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