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关中彻底的封死呀。”

郭淮说得没错,这正是当初庞统给刘备献的计策。

如今的关中,夏侯渊手中仅有兵不到五万,而汉军人数则多达十五六万,而且连获大胜,士气正旺。夺取蒲坂津后,自可从容的围歼这五万曹军。

外无援兵,士气低落,在这基本无险可依的关中平原上,夏侯渊以这点捉襟见肘的兵力,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这时,张郃忍不住道:“夏侯将军,以我们现有的兵力,万万做不到既守长安一线,又守蒲坂津。而若蒲坂津一失,则大事去矣,如今之势,不若放弃长安一线,全力轻装北上去坚守蒲坂津,只要守到魏王的大军一到,则关中失地,自可自复。”

张郃的建议,倒也算得上是稳妥,不过,此刻的夏侯渊心中已被怒火所包围,他猛然抬头,冷眼着张郃,沉沉道:“放弃,放弃又是放弃我夏侯渊可不是你那般胆怯之辈”

第三卷 争雄 第二九十三章 正面交锋

夏侯渊当着诸将的面,直戳张合的“耻辱”,张合身子一震,脸上顿露尴尬之色,退在一边不再敢吱声。

夏侯渊腾的站了起来,气呼呼道:“刘备想轻取蒲坂津可没那么容易。我料贼军取道北上,必先渡泾水取泾阳,而今我与郭伯济率两万步骑抄小道先去抢占泾阳,只要守住此地,贼军的图谋必定落定。”

夏侯渊沉顿了一下,接着将目光转向了低头不语的张合,“张将军,前番你擅自弃守陈仓,尚是有罪之身。如今我就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令你率其余两万兵马坚守武功,只要你守到魏王的大军入关,那陈仓之失的责任,我夏侯渊自会在魏王面前替你担着。若你再敢擅自弃守,哼,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夏侯渊其实还是很看重张合的,要不然也不会留其守武功,不过他这话却说得十分不中耳,本来是一番器重之心,但搞得张合听着特别没面子。

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张合此时还能怎样,只得赶忙表态:“将军放心,合必全力以赴,就算战死于此,也绝不退后一步。”

夏侯渊这才稍显满意,将案上的宝剑拔出,收归剑鞘,厉声道:“事不宜迟,尔等速去依令行事,入夜之前大军便即出发。”

这一场军事会议,便在沉重而紧张的气氛中结束,出得官衙,郭淮便跟着张合一同回营,到得一处偏避之处时,方才宽慰道:“儁义将军,夏侯将军性情向来如此,今日他的那些话,想来也是心直口快而已,你也不要太过介怀才是。”

张合摇头一叹,苦笑道:“确实是心直口快,不过说得可都是他的心里话吧。”

郭淮怔了一下,勉强笑道:“怎么会呢,如今关中势危,咱们还是该以大局为重,有些事,能忍则忍吧。”

张合叹道:“若非是为大局为重,我张合又岂能这般忍辱负重。今天的事你也看到了,夏侯将军他是被怒火蒙了心智,这个时候了他还自恃勇力,非要分兵行动,接下来的形势会如何发展,我真是不敢想呀。”

张合言辞神态显得有些消极,郭淮也不知该如何劝解,也只能叹道:“想不到天下之势变化得如此之快,瞑瞑之中,竟似有一只手有暗中操纵一般,唉,我等身为臣属,也左右不了大局,也只能略尽其力了。”

秋风扫过,遍地的黄叶沙沙作响,此刻的张合,心中不禁涌上一阵浓烈的寒意。

两日之后,泾水南岸。

马超和方绍所率领的两万步骑混和军团,先于刘备的主力两天的脚程,此刻,沿着泾水南下不出二十余里,河对岸便即是泾县。

“中正,不如今夜兼程而行,这样的话最迟明早便可抢占泾县了。”马超马鞭摇指北面。

方绍却不似他那么急躁,显然,他心中又在酝酿着什么计谋。

“攻下泾县倒是不在话下,我担心的是夏侯渊。料想那厮已经识破了我们的企图,此刻也正在倍道赶往泾县的路上。如果我们半渡之时,正逢夏侯渊杀到,到时岂非腹背受敌。”

马超听之微微点头,又道:“既是怕被夏侯渊半渡而击之,那我们更应该加快行军,尽快渡河才是。”

方绍又摇头道:“夏侯渊既然决心阻击我们,必然是以骑兵长途奔袭,而我们深入敌之腹地,为了保证粮道不被断,就必须要随时保证有步军跟随,如此一来的话,夏侯渊早晚会追上我们。而此去蒲坂津的路上,尚有数处要地,随便哪一处给夏侯渊抢占了,都可能迟滞我们的计划,为曹操的关东援军争取到时间。”

方绍洋洋洒洒一大通的担忧,马超就有点听不明白了,疑道:“那依中正之见,我们又当如何才能甩掉夏侯渊的纠缠。”

方绍嘴角微扬,“其实,甩掉夏侯渊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将之消灭掉。”

方绍的豪言,令马超为之一振,想当初夏侯渊奉曹操之命,主持关陇军事,马超数度复起,均被夏侯渊击败。对于马超而言,夏侯渊就像是注定的宿敌一样,能将他灭了,一雪前耻,马超当然是十分乐意了。

只是,这个时候,听过方绍的话后,马超却并未显得那么积极的想来一场复仇之战。

方绍见马超似有犹豫,便是笑道:“怎么,莫非孟起将军不想一雪前耻吗?”

马超勉强的笑了笑,却叹道:“夏侯渊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是此人颇有些勇略,其手下所统帅的骑兵,皆是百战之士,而我手底下这一万骑军,却是新组建不久,至于你那区区一万步卒嘛,大可忽略不计了,以这样的兵马对敌,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面对宿敌夏侯渊,马超是有点虚了。

号为雄狮的马超,其作战风格便是勇猛凶悍,而夏侯渊的作战风格,恰恰与他极为相似,而在综合能力上,夏侯渊还比马超要高出一筹,这也是马超屡败于夏侯渊的重要原因。

几次交战的失利,使得一向自傲的马超,对这位宿敌也不禁隐约有几分忌惮。

方绍却不禁哈哈大笑,“原来孟起将军是怕了夏侯渊了。”

他这是在使激将法,马超神情果然肃然起来,冷哼道:“我锦马超怕过谁,区区一个夏侯渊何足道哉,中正你也休要激我,我马超就与他在这泾水之边决一死战。”

方绍激起了马超的胆色之后,笑容跟着收敛,淡淡道:“既然孟起将军有些雄心,我此处也正好有一条计策,正好助孟起将军一臂之力。”

马超环观左右,笑道:“这泾水两岸数十里内一片平坦,只怕中正你就算有什么伏兵之计,怕也无法奏效呀。”

“嘿嘿,这个就不用孟起将军担心了,只要孟起将军与我好好配合,这泾水之滨,即是夏侯渊葬生之处也。”

说到此时,方绍的嘴角涌现一丝诡异而自信的笑容。

…………

终于赶上了。

斥候回报,马超的兵马,已抵达泾县南岸,正准备强渡泾水。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夏侯渊长松了一口气,于是他下令他狂奔了数日的铁骑军团加速前进,一定要赶在马超半渡之时将其一举击溃。

不过,不久之后传回的消息,却让夏侯渊的计划泡汤了。

很显然,马超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对手,因此将兵马约退数里,在泾县上游五里倚岸布阵,静待夏侯渊的到来。

夏侯渊知道,马超这是打算在此与他决一死战了。

“哼,这个手下败将,还敢与我正面交锋,我看他是真的活得不耐烦了。”

丁斐的羞辱,还有数战皆胜的自信,使夏侯渊并未将马超放在眼里,不等后面郭淮率领的两万多步军会合,便自率骑军先期抵达了泾水之畔。

这一日正是天高云淡,泾水之畔风不起,尘不扬,正是野战决胜的一片好战场。

夏侯渊和他的骑兵军团,摆开攻击阵形,缓缓的沿着河岸北行。斥候分布于数里之内,不时的往来奔驰,将敌军最新的战况呈报上来。当夏侯渊得知,方圆十余里内,除了马超和他的一万骑兵,再无别的兵马时,夏侯渊就放心了。

半个时辰之后,双方同时发现了对手。

就如同是两片黑压压的云团一样,徐徐的从枯原上漫卷而过,只要一相撞,必定将是一片电闪雷鸣。

相聚不过百余丈时,夏侯渊率先发起了进攻。

一身令下,三千装备有最精良甲胄,防护力最强大的先锋梯队,如一道黑色的利箭,卷起遍地狂尘,呼啸着杀出军阵。

这时,对面的汉军也发动了冲锋。

两道黑色的铁流,在几分钟后相撞。

仿佛两柄长矛最尖锐的矛头,准确无误的相击在一起,瞬时间爆发出来的人仰马翻的能力,直如天崩地裂一般。

这是西凉骑兵与中原骑兵第二次的正面交锋,尽管马超已抛弃了他那种投射标枪式的夸张打法,但他的转型显然不太成功。

第一波的冲击之下,他的阵形右翼便被撕开一道缺口,夏侯渊敏锐的注意到了战场上这瞬息万变的战机,于是他立刻指挥中军出击,以楔形阵向缺口处杀去。只要能将这缺口撕裂扩大,进而将汉军的阵形一分为二,那么这一场战役的结局便再无悬念。

冷兵器的战争,阵形是何等的重要,就算是以机动力见长的骑兵,同样也是如此。

一刻钟后,汉军被夏侯渊一截为二,远离泾水的那三千多骑兵失去了侧翼的保护,很快便被曹军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在军阵中指挥的马超,并未如当年那样,身先士卒,不要命似的抢打头阵。

尽管他对夏侯渊不怎么自信,但还是拿出了全部的能耐,试图在野战的正面交锋中一雪前耻,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支骑兵还嫩了点,而且还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用起来相当不顺手。就在第一波的冲击露出破绽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美梦又碎了。

不过,这一次的他,尽管败了,但脸上却带着冷漠的笑容,远望着曹军那汹汹而来,势不可挡的铁骑,马超冷笑一声,摆手道:“时机差不多了,传我之令,撤退吧。”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猛也是一种罪

“前方战事如何了?”方绍对匆匆而来的吴兰问道。

吴兰喘着气答道:“夏侯渊的骑军果然厉害,马孟起将军不敌,此刻已经下令往这边撤退了。”

听闻马超遭遇败绩,方绍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场佯败的诱敌之计,本来就是方绍事先设计好的,只是他一直担心马超心高气傲,遇上夏侯渊这个死敌之后杀红了眼,宁死不退,到时岂不让自己的一场计谋泡汤。

所幸的是,马超还算是能屈能伸。

其实方绍的担心本就是多余的,如果马超是那种为了名声,宁死不退的话,当年与曹操,与夏侯渊之战的屡战屡败,他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知道了,传令下去,叫各军准备战斗。所有人不得我之号令,绝不可擅动,违令者立斩不赦”方绍拂袖之际,下达了这条严厉的将令。

命令由上到下,很快传遍全军,所有人的精神都随之兴奋起来。有的人在默默擦拭着兵器,有的人在为诸葛飞弩装箭,也有的人,按捺不住心中的紧张之情,又是搔头,又是抓耳的,有些不知所措。

泾水河畔,方圆几十里内,无山川、无森林、无谷道,一眼望去,平坦的地形延伸至天际,与白云相接,可以说,这是一片天然的进行大兵团正面交战的绝佳之地。

用马超的话讲,此地并不适合用计,因为至少表面看来,这里并没有可供设伏之类的有力地形。

不过,马超显然没有方绍这般细致的眼力,当然,如果他有方绍这样的能力的话,也就不会从一方诸侯变成另一方诸侯的部属了。

沿着泾水南岸向北行进,在泾阳县之北约二十里左右,泾水河变得越发宽阔,沿着河岸长达三四里的延线,则生长着又高又密的苇丛,五六千号人藏身于其间,只要不主动暴露,根本就没办法看出来。

而且,苇丛所生长的河岸,地面泥泞而松软,步兵的话勉强还可在此行走,但若换作是负重的战马的话,则必然要陷入这泥土之中。

在方绍看来,这一片苇丛,实乃天赐的设伏之地。

曾经的历史中,南北朝时,东魏无冕之皇高欢率东魏三十万大军,西渡黄河直取长安,西魏的无冕之皇宇文泰只带着区区三万多人迎战。结果,在渭水之畔,宇文泰就玩了这么招,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杀败东魏三十万大军,而这一战,也成为东西两魏国力逆转的开始。

当然,方绍的出现,导致后边那些晋啊南北朝乃至什么唐宋元明的朝代估计都没了,不过,这些从此消亡于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其中宝贵之处,还是可以供方绍借鉴的。

当方绍的思想尚在历史河流中裸泳之时,东南之面,卷积的尘雾渐渐逼近,耳膜之中的隆隆之声也逐渐这强,地面亦随之开始颤动,尽管身处在松软的泥地之中,但那千军万马奔腾所造成的大地震动,依然能清楚的感觉得到。

方绍知道,猎物已经逼近了。

“传令下去,弩手准备。”

令下,军情振肃,五千诸葛飞弩手们压低着身形,各自进入了战斗位置。

诸葛飞弩的制作工艺,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而言,已是相当的复杂,只有那些最有经验的工匠,方才能掌握这其中的工艺。

所以,刘备是用了数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方才勉强的制作了将近六千张诸葛飞弩。而这一次的长途奔袭蒲坂渡之役,刘备更是舍得下血本,一下子就把几乎全部的飞弩拨给了方绍。

看来,刘备也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平原之上,战马飞驰,骑兵之流转眼即至,最先从苇丛前驰过的,是马超和他的“败军”,相距几百多步之后,是士气正盛的曹军铁骑。

看来马超是的佯败之计是成功了,不过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痛的,为此,他折损了将近三千的骑兵。

当身着银盔的马超从苇丛前经过时,马不停蹄,但却转头向苇丛中狠狠的瞪了一眼,眼神之中带着几分窝火和抱怨。

尽管马超看不清苇丛中的人影,但方绍知道他那是在寻找自己,而他的眼神仿佛也是在向自己发出警告:老子牺牲了这么多兄弟,可算把夏侯渊那厮给你引来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若是没把夏侯渊留住,老子真就跟你没完了

“都把画拿出来,赶紧再看一遍。”方绍临时又下了一道命令。

于是,身边的一百多个亲兵,赶紧将随身携带的图画拿了出来。

这些图画是方绍昨日专门请人,照着夏侯渊的样子画的,并命这一百亲兵,昨晚上对着画看了半个晚上,为得就是记住夏侯渊的相貌,在今天给他送上一份大礼。

当最后一名汉军骑兵从苇丛前通过时,敌人的前锋很快便至,冲在最先的三百多号曹军,毫无察觉的就从隐藏着的汉军眼前抹过。

方绍的五千伏兵,可是沿着三里多长的苇丛地带而布,这样一段距离,足够让大部分的曹军都进入伏击带,所以方绍便未急着下令进攻,先放着三百多号小队人马经过,他要等的是真正的大猎物。

两三分钟之后,肥美的猎物如期而至,那是将近五千多名骑兵所组成大队军团,他们基本是三五人一排,以线形阵飞奔而过。

这些曹军的精锐,他们身染鲜血,面带着浓浓的杀气,战意高昂如潮,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前方不远的汉军败兵那里,恨不得立刻追上去杀光这帮害他们东奔西巅的王八羔子们,而他们对埋伏在咫尺之外,那些随风而动的苇丛中的杀机,却是毫无知觉。

此时此刻,被那隆隆的马蹄声所震,被飞溅的尘土所呛,苇丛中的汉军将士们,他们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每个人的心脏都激动得要破胸而出一般。

而方绍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