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千余残兵在犹豫一刻,旋即轰然而动,鼓起最后的勇气,向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冲杀而去。

而在对面,徐盖则看着这群衣衫褴褛的敌人向己方冲杀上来,眼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异之色。

徐盖并非惊于敌人尚有反抗的斗志,而是惊于眼前的敌人只有区区不到千余。

“奶奶的,中计了!”

这个时候徐盖才意识到上了当,他本来是打算在此截杀黄忠,杀至汉国大将,不但可足抵父仇,同时也可让自己一战成名。

但是现在,海上奇袭东莞的传奇,因为走漏了黄忠这老匹夫,显然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现在的他,只能将所有的杀欲倾泻在这迎面而来的残兵身上了。

转步百步已近,徐盖大喝道:“弓弩手,放箭!”

大盾阵后的吴军弓弩箭应声松弦,一轮箭雨呼啸而出,几秒钟后,便听得对面一阵的人马嘶嚎的惨叫之声。

由于黎明之光暗淡,弓弩手无法有效瞄准,尽管徐盖带了一千左右的弓弩手,却可惜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箭雨倾袭之下,对面的汉军无所后退,依然发了疯似的向前冲锋。

徐盖眉头微凝,将手中大斧提起,叫道:“弓弩手后退,步军准备迎敌。”

令下,战鼓之声隆隆而起,听得号令的枪兵戟兵应声上前,将枪锋架在了盾墙的缝隙之间,形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寒刃森林。

这是标准的迎战骑兵的阵形,因为汉军虽少,但其中却有近两百的骑兵,徐盖当然明白骑兵的威力,如果应对不当的话,这两百骑兵就足以冲垮他七八千的步军。

所以,面对着人数少得可怜的敌人,徐盖只有采取这种稳妥的守御阵形,乍一看的话,还会误以为面对的汉军才是占据着上风者。

须臾之间,两百汉军铁骑当先而至,冲在最前边的正是关兴。

就在马盾相撞的那一瞬间,胯下黄鬃马陡然一声长嘶,四蹄猛力一蹬,庞大的身躯拔地而起,向着前方高高的纵起。

此时,第一缕的旭日升起,那金色的霞光映照在飞起的那一人一马身上,恍惚间竟有一种天降神将的震撼力。

在那一刻,四周的吴军竟然惊怔得忘记了应战,只是本能的将手中的枪戟举起,但握兵器的手却已颤栗不已。

身在半空的关兴大喝一起,手中长刀奋了一扫,只见寒光如月,破空而下,如摧枯拉朽一般,将敌手的兵器枪枪齐齐切断。

关兴顺势刀锋再出,几颗人头便是飞上了半空。

平平无奇的两招,却挟裹着如泰山压顶般的威力,一气呵成,有如事前经过无数遍的演练一般。

就在马蹄落地的一刻,关兴转身又是一刀扫出,已落在他身后的几名盾手尚不及反应,一个个便被拦腰斩断。

只用了一秒钟,这位美髯公的次子,就在这看似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上辟开了一道缺口。

随后,两百多骑兵由缺口处涌入吴军战阵,如虎如狼群一般,借着骑兵的冲击力,以及居高临下的优势,肆意的杀戮起那些惊惶的吴军。

“好厉害的贼将,在这种弱势的情况之下,竟然还能杀得这般狂妄。”

中军阵,徐盖驻马而立,静静的看着汉军两百骑兵在他的阵中来回冲杀,表情虽然不屑,但心中却颇为震骇。

不过,徐盖可不是寻常的武将,他深得其父徐晃真传,不仅仅是武艺上,用兵之道亦非平凡之辈。

徐盖迅速的调动兵马,左右两翼齐出,切断了汉军步兵与当先骑兵之间的联系,随后又亲率中军推进上前,填补住汉骑突破的数处缺口,逐渐的缩小包围圈,直至将围阵圈成铁桶一般。

关兴虽勇,但终究人数太少,士兵多数日未曾饱食,气力都远逊于敌,在依靠着初始的决死之心,奇迹般的占据了片刻的上风之后,便被如蚂蚁般不断涌上来的敌人压制了下去。而身后步兵大队又被截断在后,此时的形势,可以说与汉军来说是极端的不利。

尽管处境危急,但关兴战意却丝毫不剪,关家刀法使将开来,如车轮船四面狂扫,所过之处,一个又一个的吴军被斩得肢离破碎。

阵外的徐盖心知若不拿下那员武艺不凡的汉将,这场战斗只怕不知要持续到何时才会结束。

他心念一动,遂是悬刀于鞍,弯弓搭箭,瞄准了阵中乱战的关兴。

瞅得一瞬空隙,手指一松,一道寒光便破空而出,向着阵中那浴血的汉将直扑而去。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很淡定

前两天思路有点卡売,不过现在理顺了。

—————

一流高手如果是那么容易被偷袭冷箭,也就不能称之为一流高手了。

关兴虽如发狂一般厮杀,但手起刀落之时,一直都在眼听六路,耳听八方,徐盖那支箭一出手,关兴即在混乱之中听到了羽箭嗡鸣之声。

仿佛本能的感觉到杀机在向自己袭来,乱战中的关兴急是挪转身形,试图避过那偷袭一箭。

只是要知道,施箭之人,本也非寻常的武将,尽管徐盖的统军能力远逊于其父,但纯论武艺,徐盖并没有丢其父的脸。

这一箭所挟的力道,即快又狠,饶是关兴身形敏捷,但仅仅只是避过要害而己。

噗!

血溅三尺。

关兴只觉左肩痛入骨髓,斜眼一瞅,一支锋利的箭矢竟是穿透了他的衣甲,从背后射入,箭锋透骨前出。

“你奶奶的,好惊人的力道啊!”

关兴心中暗骂,举目寻着来箭的方向扫去,却见重围之外,一名持弓的吴将,亦正在用一种惊异的眼神看向自己这边,想来偷袭冷箭的,就是那厮了。

或许是被这一箭所激怒,关兴本就布满血丝的眼睛,陡然间怒睁如血窟一般,他怒啸一起,拍马舞刀,竟是向着徐盖所在的方向杀去。

黎明之中,所有人都看见有一团火在乱军中长驱而过,所过之处亦是一道烈焰在燃烧,那是敌人的鲜血,犹如飞舞的烈焰一般破躯而出。

那胯下的红色战马亦非凡物,那是其父坐骑赤兔的后代,速度与力量堪称当世绝顶的良马。

而关兴则像是发了狂的野兽,那般高高在长,踏火而来,威势凛凛,竟是让沿路的敌人心胆俱裂,惊恐得忘记了抵抗。

一箭失手的徐盖十分惊异,他惊得是那汉将反应如此神速,竟是在电光火石之间躲过了自己自信十足的一箭。但接着,这惊异就转化为了更强烈的惊骇。

徐盖的眼睛中,那一团火焰正辟波斩浪,以迅雷之势撕破自己铁筑的防线,那火红不断的放大,很快便将自己的眼睛全部填满。

随着一声人与马所混杂的嘶叫,一人一骑已是高高跃起,越过三层的铁盾墙,斩落阻挡在后的两排枪兵而来。

“不好……”

徐盖从惊骇中清醒过来,急是握斧相迎。

砰!

刀斧相激,星火如流星般飞溅。

关兴这一刀,挟着巨大的冲势与本身全部的力量,以泰山压顶之势劈来。

尽管徐盖亦在短时间内运起全身的力道相迎,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

在巨力的冲击之下,徐盖虎口开裂,连人带斧被震飞下马,倒飞出丈许之远重重的跌落于地。

徐盖做梦也不曾想到过,自己竟会被人一招击落下马。重重摔落于地的徐盖,受伤的不禁是身体,更是恼羞成怒的心。

他想从地上爬起来,但发现左腿剧痛无比,稍稍用力就痛得死去活力,应该是刚才落地之时,扭断了腿骨。

尽管如此,他依咬着牙,用斧柄强撑着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怒视着驱马缓缓而来关兴,颤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

“关兴。”

他冷冷的道出了自己的名字,拖在后方的刀徐徐挪向前面,准备解决掉落马的敌将。

尽管关兴左右皆是敌军,但这些人无不被关兴那骇人的战力镇压住了神经,一个个眼瞧着敌人向着落马的主将杀去,却无人敢上前营救阻击,生怕一冲动就变成了刀下之鬼。

关兴表面上虽然很冷峻,但内心中其实却有点发虚,因为刚才那一击是激发了自身的潜能才冲出重围,击落敌将,这个时候气力已尽,如若周围的吴军围攻上来与己缠斗,用不了多久自己非死于乱军之中不可。

但幸运的是,他从他的父亲那里到了十分重要的一招,那是威压之势,在战斗上,只要绝对的威压之势,可以不战而屈敌,让你的敌人未战先寒。而现在,他正是用这威压之势,迫使着周围的敌人不敢上去。

当徐盖听到“关兴”二字时,心里的感情一时变得极为复杂。

徐晃与关羽以兄弟相称,理论上来讲,他与眼前这人虽未谋面,但却得以兄弟相称。

但是,其父徐晃死在了关羽那个阵营的手下,而自己,如今又要死在关兴的手下,父子二人的命运,何等的相似,这让徐盖心中颇不是滋味。

关兴并不知道徐盖的身份,不过,就算他知道,在这等生死一线之时,他估计也不会手下留情。

手中的大刀高高的举起,眼看着就要痛下杀招。

就在此时,南面忽起的尘雾让关兴改变了主意。

那无风自己的沙尘之暴,很显然是人力所为,仅仅一瞟关兴就可以确定,必是有一支骑兵正在向这里杀奔而来。

‘黄老将军已从东面撤走,这个时候怎还会有人从南面而来,多半必是曹真的兵马了,不行,此地不宜久留。’

念及此,关兴一身的杀意尽收,收刀向北拍马而去,所过之处,被震住的吴军犹如浪开,让出一条通道来让关兴而去。

徐盖本以为自己死定了,但却不想不到关兴会在临动手的那一刻溜了,惊惑了好一会,才同样为南面的扬尘所叫醒,方才知道是自己的援兵到了。

关兴不是不想杀他,而是畏惧而逃了。

死里逃生的徐盖反而更加羞怒,待要下令率军追击时,发现关兴早就借着马力逃出了视野之外。

这时的徐盖,一腔的怒火无处可撒,只得厉声吼道:“杀光这些贼军,一个都不许给我留!”

这帮吴军拦不住一个关兴,但对付起那些普通的汉兵时,却拿出了十二分的勇气,在徐盖盛怒的激励下,余下兵马皆上,将残存的汉兵尽数围杀。

那汹涌而来之兵,正是曹真亲率的骑兵。

按理来讲,前有徐盖一万兵马阻隔,他完全可以用不着这么急匆匆赶来围剿黄忠的逃兵。不过曹真知黄忠虽败,却仍是不易对付之辈,生怕徐盖阻挡不住,故而亲率骑兵星夜追来。

只是,曹真辛苦半天,到头来还是晚了一步。

同徐盖会合之后,在听闻了汉军所施的调虎离山之计后,曹直心中虽有遗憾,但却仍将徐盖大加赞赏了一番,两军遂合兵一处,继续向北追去。

曹真的大军一直追了一天一夜,直追到朱虚一带方才止步。

因为在朱虚城一带,闻知信息的马谡率大军由东而回,本欲由此南下,前去夺还东莞城,接应黄忠所部之时,所正逢黄忠率残兵败归。

朱虚城已是在北海国境内,也就是说,曹真一路北追,不但尽数收复了失地,而且还反侵入了汉国的境内。

眼见敌方援军已到,曹真虽然占有胜势,但却不想重蹈黄忠的覆辙,于是果断下令撤军,将兵马撤至东莞一线,准备抚定后方之后,再集结大军北攻青州。

从剡国城到朱虚城,千里逃亡,年势已高的黄忠不仅仅是身体疲惫之极,心理更是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

自跟随刘备起兵于荆州时起,他黄忠就从未受如此大的挫败,这一战可算是让黄忠颜面扫地。所幸的是,他还带了一万兵马回来,而且关兴也只是受了箭伤,如若不然,黄忠真不知如何自处。

就算如此,吴军兵退不久,黄忠即一病不起。

无奈之下,黄忠只得令马谡和关兴暂统前线兵马,自己则被送往临淄养病。

…………

东路军大败的消息,很快便被传往了方绍所在的昌邑大本营。

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汉军的高层们当然是极为震惊。

“真没想到曹真如此狡诈,黄老将军经验这般丰富,还让了他的当。大司马,如今东路军一败,看来我们全盘的战略都被迫得调整一个了。”中监军费祎忧虑道。

“看来曹真这厮,当年在函谷关败给我之后,果然是长进了不少呢。”方绍答是从容闲定的很,而且还饶有兴致的夸赞让他的东路军大败的“罪魁祸首”。

费祎可没他那份淡定,皱眉道:“曹真的奸诈,的确是出乎了咱们的意料,依我之见,事到如今,我们不若将其余两路人马暂且后撤,稍作休整,待给东路军补充兵马,或是汝南和荆州两路兵马有所进展之时,再图进兵不迟。”

方绍冷笑了一声,不为然道:“文伟此言差矣,黄老将军之败,本就在我意料之中,何需撤兵。”

费祎大吃一惊:“大司马何出此言?”

方绍淡淡笑道:“这些年来,我怕黄老将军年势已高,有所闪失,但凡征战都未让他演紧要的角色,这一回分派给他东路军的重任,他求功心切,自然会让了人家的圈套,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费祎先是大悟,随后又是大为困惑:“原来大司马早有所料,可是大司马明知老将军如此,为何还会委以重任呢,若换他人,东路说不定就不会招此惨败了。”

方绍嘿嘿一笑:“我就是明知如此,所以才让他去的,我就是要黄老将军故意败给曹真那厮。”

费祎愈加的不解,两眼茫然道:“大司马,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方绍诡秘道:“东路军之败,只是我灭吴之计其中一环,将来等大功告成之时,你自会明白。”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三十八章 “黄老贼”

“原来大司马已有妙策,不知可否告知?”费祎兴奋的问道。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到时自然会见分晓,不过,我要先去一趟临淄,安慰安慰咱们的黄老将军再说。”

“前线战事正急,大司马难道不坐镇督战吗?”费祎担忧道。

方绍摇了摇头:“彭城和小沛一线,料想必是僵持不下,这边的战局若不施奇策,根本无法打破僵局,我坐不坐镇督战,暂时也无关紧要。对了,我去青州之事,切不可向外人漏露。”

费祎点头道:“祎明白。”

安顿过后,方绍当天便折返北上,赶往了青州临淄。

此刻,青州一带因为剡国城的大败,吴军的北上逼近,已是人心惶惶,种种迹象都表明,吴军很有可能继续趁胜北进,以青州为突破口,以期获得在黄河下游的立足之地。

方绍抵达临淄时,黄忠已在此休养近七日。

“老将军,身体可好吗?”方绍笑着走进房中,脸上依旧是一副轻松自然,仿佛根本不知道眼前这老将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败。

躺在床上的黄忠,一瞧见方绍到来,一张老脸上顿露几分羞意,有点不好意思见方绍的样子,但仍还是挣扎要起来。

“老将军躺着就是,莫要轻动。”方绍紧走几步上前,将黄忠轻轻的扶着又躺下。

方绍愈是这般厚待于黄忠,黄忠的心里边就愈是过意不过,面带着愧色,叹息道:“忠无用,致使剡国大败,使我汉军声威受损,忠实在是愧对大司马的一番信任。”

方绍宽慰道:“老将军何出此言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区区一败何足挂齿。”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对于黄忠这样的元功宿将,一场大败让自己晚节不保,又令整个东线军团大战略陷入被动,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何足挂齿”来对待。

这样的失败对黄忠而言,实在是伤不起。

“大司马,你就不用安慰我了,看来我确实是老了,当初就不该不自量力,执意要向大司马请战,到最后自己落得这般田地,也让大司马向朝廷那边不好交待。”黄忠仍旧在不停的自怨自艾。

方绍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