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好迪这话,方绍才敢放开手脚,废话不多说,脚往前一撑,双手齐上,瞬间将孙尚香掀翻在地。

方绍这一下来的太突然,孙尚香话刚出口腰背便已着地,虽然地板上铺着一层颇厚的草垫,但她之前毕竟没怎么经历过被摔的感觉,突然间来这么一下,背部还真有点隐隐作痛。

“小姐,感觉怎么样啊?”

方绍双手环抱于胸前,微笑着欣赏着躺在地上,姿势不雅的孙尚香。

孙尚香到底是练过的人,只微晕了那么一下即回过神来,当下一跃而起,表情一副不屑,道:“不过如此,没什么感觉。”

“呵呵,这样啊……”

方绍笑了两声,突然脸一沉,双手抓住她的肩,伸脚往她后跟上一绊,于是,刚刚站起来的孙尚香立刻又躺了个四仰八叉。

这回不等方绍说话,孙尚香迅速的爬了起来,微喘着气盯着方绍,不屑道:“这就是被摔吗,哼,也不过如此。”

“不要急,慢慢来。”

方绍接下来可没手软,什么背摔、侧摔、绊摔,把学过的柔道摔人手段几乎用了个遍。

而孙尚香则是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又爬起来,尽管到最后她已被摔得七荤八素,连站起来都摇摇晃晃,但她仍不喊停,一次次的执着的展示着自己毅力

“我靠,这什么女人啊,我这摔的人都快累趴下了,她这被摔的人怎么还站得起来啊。”

方绍很吃力的将孙尚香又一次放倒,弓着身子喘着粗气,惊讶的看着孙尚香又一次从地上爬起来,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女子,她的毅力与耐力确实是惊人的。

孙尚香同样已是香汗漓淋,可她却始终不服输,站起来之后,还以一种藐视的眼神面对方绍。

“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了!”

方绍憋了一股劲,又一次伸腿去绊她,然而,就在孙尚香倾倒的一瞬间,这一次,她本能的伸手将方绍的脖子勾了住,身形借力在半空中一扭,生生的是将方绍拖得站立不稳,反而是被她压倒在地。

方绍倒地的那一下,先是一蒙,随后便是哈哈大笑起来。

压在他身上的孙尚香一脸的莫名其妙,喘着气质问道:“你为何要笑?”

也许是因为她太疲惫了,此刻全然没意识到,自己正以怎样一种不雅的姿势趴在这个男人身上。

而方绍却坏笑着咳了几声,指着她道:“这个嘛……孙小姐,咱们能不能起来说话。”

孙尚香怔了一下,猛然间才反应过来,急是从他身上爬起,迅速的往后退了几步,眉色之间,分明有几分羞意。

方绍也爬了起来,道:“孙小姐于练武之道,果然是有些天赋的,我才摔了你不到三十多回,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可以本能的做出反击应变了。”

孙尚香没有正面看他,侧着脸不解道:“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方绍道:“其实练习柔道和习武一样,如果双方约好比试,事先做好准备,再使出的招式动作,只能算是一种低层次的境界。而更高一点的境界,则是将自己训练成不管在什么时候,一旦被人攻击,都能无需思考就做出本能的反击动作。我刚才摔了小姐这么半天,其实这也有这一个目的。”

以方绍的柔道水平,当然还没达到已经能讲出这么深奥道理的地步,方才这一番话,只不过是他顺口而编罢了。

只不过,他编的确实听起来很有道理,孙尚香听着听着就信了,不禁面露惊喜之色。

他二人正这般说话之时,忽然间大门推开,小乔亲自端了两杯茶进来,本来是一脸笑意,但瞧见他二人穿着这样的奇怪服装,而且还撕扯的衣衫不整的样子时,不禁是“啊”的一声惊叫。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一百零八章 明主的手腕

孙尚香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衣衫不整,赶紧把裸出来的小胳膊小腿摭掩了住,凑上前去撒娇似的跟小乔道:“嫂嫂,你怎么来了?”

小乔方是回过神来,将茶递与了她,道:“听说你在与方从事学角力,我怕你辛苦就过来送些茶水,你们怎的成了这副模样?”

方绍为免小乔误会,忙也上前解释道:“这是绍所教的这门柔道技艺专用的衣衫,夫人莫要见怪。”

小乔听他一说便又放了心,啧啧称奇道:“这般武服,我还是头一遭见识,看起来倒也挺有趣的。小妹,不知你跟方从事学得怎样了?”

孙尚香当然不愿跟小乔说,自己学了一上午,都是挨摔了,她当时表情就有点小尴尬。

方绍知道她好面子,况且今天自己把她摔得也挺惨的,算是报了之前她对自己的屡屡欺压之仇,当下他便抢先道:“小姐天赋异凛,对这柔道一术掌握的极快,只怕绍这个老师做不了多久就要下岗了。”

孙尚香听着这话心里舒服了很多,得意的表情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小乔却是听着起了困惑,道:“‘下岗’?何谓‘下岗’?”

“这个嘛,容我慢慢解释……”

当方绍这边无可奈何的被逼着当老师时,那边他关于孙权取南四郡的条件,已经由亲信星夜不停的送往了南郡刘备大营。

此时,诸葛亮已回夏口,着手准备接管刘琦权力,以及安抚降军之事,而刘备则调徐庶前来,准备与张飞共率三千精兵随时准备南下。

当刘备看到方绍的亲笔信时,表情不由的阴郁下来,边将那信传于众人,边是叹道:“孙权果然是精明之辈,他可是一点便宜都不放啊,这般苛刻的条件,我取了四郡又有何用。”

徐庶将书信细细看了一遍,翻来复去沉思许久,道:“依庶之见,孙权的条件虽然够苛刻,但就咱们目下的境况来看,也算勉强可以接受了。”

刘备表情一换,道:“元直此话怎讲?”

徐庶便道:“咱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江陵,如今手头兵马本就不多,如果再分兵去接管四郡,手中可用之兵岂不更少,不如就用四郡原班人马,如此便不用为安抚人心,守城防御所累。而今主公安营于南岸,虽未得寸土,但荆州刘表旧部来归者日益增多,又正好可以用四郡所征粮草供养军卒士吏,所以说孙权这般条件,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刘备思虑片刻,又担忧道:“元直所言虽然不无道理,但若不取得四郡实权,我手中无有寸土,又如何能安置这些来归的荆州旧部。再则,四郡虽然人少,但到底也能招募些兵马,若不扩充兵马,将来又如何与周瑜争南郡,而不争南郡,又如何图整个荆州呢。”

刘备一连串的问题并未难倒徐庶,他听罢哈哈一笑,道:“主公,莫非你还真的打算真刀真枪的跟东吴去抢南郡不成?”

刘备一怔,道:“若不如此,又如何能得南郡?”

徐庶诡秘笑道:“孙权既然答应了咱们去取南郡,虽然附了诸多条件,但这也正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他孙权对周瑜势力的增强,确实已有了颇重的戒心,所以才会想方设法的来制衡。眼下周瑜还没取南郡那孙权就这般顾忌了,若是取下了,到时以火烧赤壁、夺取南郡的之声威,主公试想孙权还会容忍得了么。”

刘备恍惚有悟,道:“元直与诸葛军师的意思多有相同,都是想抓住周瑜功高盖主这一点将来再做文章呀。”

徐庶叹道:“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眼下以咱们的实力,确实不是和东吴翻脸的时候,计划是一方面,但实际上还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天刘备与帐下诸谋士商议再三,后又派了人去夏口听取了诸葛亮的意思,综合考虑之下,还是决定只能接受孙权苛刻的条件,打发来人速回柴桑,将刘备的决定告知方绍。

方绍将刘备同意的决定转达给孙权之后,孙权又派人前往南郡,向正在围攻江陵的周瑜支会此事,毕竟,这么重大的事,尽管孙权有独断专行的权力,但还是要照顾到周瑜的面子。

不过,让权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周瑜收到通传后不久,便是派了鲁肃回柴桑,向孙权面陈自己的主张。

政事堂。

当鲁肃步入堂中时,孙权忙是下阶相迎,携其手笑呵呵道:“子敬呀,当初相别之时还是金秋,此番再见已是初春,孤真是想煞了你呀。”

鲁肃亦是感慨道:“肃也想念主公,幸得此番随军出征,没有辜负了主公期望,要不然肃就没脸回来见主公了。”

孙权轻拍着鲁肃的肩,意味深长的说道:“此番赤壁之胜,虽然是公瑾一手指挥,但从出使荆州到联刘抗曹,都是你一手所策划,这般功绩,非是一战之胜可比的,这些孤是不会忘的,将来我江东的基业,还得靠子敬你做栋梁之柱啊。”

鲁肃面露受宠若惊之色,却又忙道:“这都是主公英明决断,肃只是略尽绵力而已,屈屈微末之功,更不敢与公瑾相提并肩。”

孙权却道:“子敬不必自谦,公瑾之功,不过是一战之得失,而子敬之功,却能左右全局,孰轻孰重,孤自有判断。”

孙权几番话将鲁肃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他功绩的肯定,甚至是超过了周瑜,无论鲁肃表面上如何的谦逊,但内心之中只怕也不会不起波澜。

主臣二人又互相恭维,各表了一番臣忠主明之后,孙权话锋一转,才道:“孤准许刘备去取南四郡的消息,想必南郡方面已收到了,子敬此来,莫非是受了公瑾之托,前来劝孤的吗?”

鲁肃道:“这倒也不是,公瑾他对主公的决定并无异议,而且公瑾他还十分认同主公给刘备开出的那几件制约条件,只是公瑾觉得,还应当再加上一条。”

第二卷 崛起于荆襄 第一百零九章 层层钳制

周瑜没有执意反对,这让孙权意外之余又暗松了口气,只要他答应了,其他的都好办,孙权便问道:“不知公瑾还要加哪一条?”

鲁肃便起身,指着地图道:“主公请看,如今刘备安营于油江口,很明显是因为长沙郡之北三县为我所控,南四郡失去了从洞庭湖口的出江口。而以油江南下,经过几道支流,进入沅水而下,可顺水去取武陵,再导入湘水,则又可去取桂阳、零陵。所以,刘备是想把这油江口作为南四郡北出的另一个出口,这般的话,他便可以避开我方水路的控制。”

孙权听着不住的点头,但暂时不发表意见。

鲁肃接着道:“所以,在刘备这个构想中,武陵一郡就非常重要,公瑾的意思就是,南四郡拿下之后,武陵郡当由我方派一员大将驻守,如此一来,与长沙北三县遥相呼应,方才完全控制了南四郡所有北出的水路咽喉。这样的话,即使把其余三郡的实权更多的出让给刘备也无碍大局了。”

孙权心中暗赞道:“公瑾不愧是公瑾啊,军事地理之道深谋远虑,非子布之辈可比也。”

于是他当即拍案赞道:“公瑾这建议很好,确实是条妙策呀。但不知派何人去镇守武陵郡才好,公瑾是否已有人选。”

鲁肃微微一笑,道:“目下公瑾率众将正在江陵与曹仁大战,算来算去,只有吕蒙抽得出身,所以公瑾托肃向主公推荐了他为武陵太守。”

吕蒙乃是年轻将领中的一员,周瑜对其一向十分看重,赤壁之战后,还曾专门上表为吕蒙添置了部众。

周瑜推荐吕蒙为武陵太守,明显是要将南四郡仍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一点,孙权不会不清楚。

所以,听了鲁肃之言,孙权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道:“吕子明是个可造之才,只不过似乎有点年轻了,不知当不当得此这重任。子敬你的意思呢,你也认为公瑾的推荐可行吗?”

鲁肃沉默了半晌,方道:“吕蒙不过一武夫而已,攻城掠地、临阵对敌确有其才,但若身任太守,执掌一郡军政大事,只怕其能尚有所不及。”

鲁肃竟然对反对周瑜意见,这让孙权倒是又惊又喜。

江东之中皆传言,鲁肃与周瑜乃莫逆之交,当初鲁肃为一方富豪之时,周瑜军中乏粮,便前去鲁肃家中借粮,鲁肃二话不说便白给了三千斛,当时便令周瑜对这个商人的豪气大为钦佩,两人遂结成了好友。

而正是得到了周瑜的推荐,鲁肃才一步步得到孙氏两兄弟的赏识,最终从一个商人成功的转型成为江东颇俱名声的儒将。

但此刻正是这个鲁肃,受周瑜之托前来游说孙权,关键之时,却对周瑜的提议持反对意见。

很显然,在鲁肃离开周瑜之前,他并未对周瑜的提议有所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周瑜十之八九不可能派他前来见孙权。也就是说,鲁肃这般的变化,是在周瑜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也许是他早先心里就有,但却一直没有明言,又或者只是在刚刚与孙权交谈的过程中,忽然间才有所改变。

但无论如何,孙权所露出来的笑容,表明他对鲁肃这一举动是十分满意的,于是他忙又问道:“那以子敬之意,何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鲁肃扳着指头将诸将挨个琢磨了一番,道:“依肃之见,黄公覆黄老将军最合适不过了。一者江陵之战吃紧,诸将皆难抽身,而黄老将军因为在赤壁之战受了些轻伤,故而未有参加。而随刘备南下,料想也没什么战事,取得武陵之后,就地接管便是。二来嘛,黄老将军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政事,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算来算去,肃以为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孙权对于鲁肃的提议显然是很满意,抚着紫髯笑眯眯道:“黄公覆确实堪当此重任,既然子敬也推荐了,那孤自当听从。”

黄盖乃孙氏三朝老臣,孙权对他当然是一百个放心。

鲁肃忙又道:“这只是肃一己之见,具体人选,只怕主公还得与公瑾相商一番。”

孙权摆手道:“何须再议,子敬你自从出使荆州时,便是算无遗策,孤对你深信之,公瑾那方面,孤自当派人去安抚,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

君臣二人定下决策,便是相视开怀而笑。

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不高兴,而且这一回,不高兴的不止是刘备,而且还有周瑜。

但不满归不满,孙权作为老大,既然下定了决心,想驳回孙权的决定,刘备是有心无力,而周瑜也许则是有力而无心,最终,他们也只强咽下这苦果。

于是,双方便在二月初正式达成了瓜分荆南的协议。

在接下来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刘备以诸葛亮留守夏口,继续抓紧时间架空刘琦,与此同时还表刘琦为荆州牧,打着刘琦的旗号,率领徐庶、张飞、魏延诸将以两千兵马,在黄盖等五百余吴军的监视下,浩浩荡荡杀往江南。

征四郡的过程确实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以及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刘备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江南四郡。

但实际上,此番南行,刘备也只是替人打工。按照事先协议,黄盖顺理成章的接任了武陵太守,

而作为打工的红包,刘备则在得到孙权首肯之后,得以调诸葛亮坐镇长沙督调四郡赋税。另外,刘备还收伏了刘表旧将黄忠及期所部区区八百余人。

而孙权在建安十四年这一年却收获颇丰,除了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武陵郡之外,经过将近十个月的战斗,周瑜以损兵折将和身受重伤的代价,扫清了江陵周边曹军据点。留守江陵的曹仁终于顶不住东吴强大的攻势,在得到曹操同意之后,率余部撤出江陵,将防线收缩至北部襄樊一线。

刘备终于眼看着周瑜昂首阔步的进入南郡治所江陵,想必心中十分的眼红。不过,他也并非一无所获。

由于在攻江陵之战中,关羽水军有效的断绝了自襄阳南下的曹军援兵,因此,作为回报,周瑜将南郡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划给了刘备,不过,名义上只是作为给刘备“立营”之用,也就是说,这块地盘的所有权仍然归东吴所有,刘备只有在此安营扎寨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