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小民-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场大病来得挺是时候。当然不是孟有田有意为之,但确实避开了无谓的争论和纷争。

挫败了当然要找理由,找办法,尽管现实的情形比历史上要好很多。于是,各种各样的思路开始交锋。特别是接到上面下达的《关于合法斗争、非法斗争与两面政策问题》的文件之后。打与不打、合法与非法等问题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同看法和争论。

孟有田有自己的看法,但却庆幸因病而逃避了。根据大扫荡后的新形势,组织形式、斗争形式当然必须变更,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原则。过去有较大规模的根据地,一整套的工作机构,现在被分割成为无数个小的游击根据地,有的地方可以坚持工作的斗争,有的要进行隐蔽的工作。

随着日军的不断抽调,敌人要更多地依靠伪军、伪组织,在条件恶劣的地方,依靠些合法斗争、两面政策和更多的依靠群众工作是正确的的。但在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以打为主要手段,比如象土门村、十里村、良岗村这一带。拘泥于什么上级文件,而不懂得变通,孟有田对此颇有微词,特别是对那些象胡嘉英之流的大言不惭的理论家。

责任和义务,可以同时背负,也可以分别承担,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抗日是责任,孟有田不推诿;养家糊口是义务,孟有田也不想做公而忘私的英雄。激烈战斗、相互扶持的时候还不觉得,一旦沉浸在家的温暖、亲人的呵护当中,孟有田才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小全、秦怜芳、郭龙海等人并不是一路人。

英雄啊,看着光鲜,听着崇拜,却只是在相应的方针政策下塑造出来的时尚品,和个人贡献度几乎无关。只要对时局政策有利,哪怕你吃喝拉撒不能自理,该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时候也逃不掉;可要背时背运,即便单枪匹马功勋盖世也是枉然。

戴着大红花,雷鸣般的掌声,崇拜的目光,远不如躺在炕上,和老娘、妻子心满意足地拉闲话,听着孩子咿咿呀呀,看着孩子跌打滚爬来得满足充实。

人活着是为什么,为一个遥远而崇高的伟大理想?那不是孟有田,他当然也有理想,可这是个水涨船高的东西,高度不同,理想也各不尽然。而秦怜芳、小全、古庆山等人,在孟有田看来,就象是那些练武人沉迷于秘籍名书,为了那遥遥无期的境界而奋斗拼搏,却还以为近在眼前。

太伟大、崇高的理想啊,承担不起。孟有田无声地叹了口气,伸手环住了紫鹃的腰肢,紫鹃轻轻嗯了一声,把头靠了过来。

让平淡的人生如同夜空中的礼花璀璨夺目一次?璀璨夺目以后呢?不逼到这份上,谁愿意把自己搞的轰然一声便烟消云散。人生已经够短暂了,若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不用变的更短暂了。

但孟有田也不是漫无目标的活着,变成所谓的行尸走肉就有点对不起自己了。可自己的心思还不是对人言的时候,即便是亲近的人,也不会理解。当然,不需要理解,只要听话就行。

水声哗哗,孟有田却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低沉地说道:“今年怕是要大旱了,冬天就下了一场雪呀!”

紫鹃抿嘴笑了起来,依偎在孟有田身上,大旱似乎很遥远,也似乎不干己事。她轻轻蹭着,,头发丝弄得孟有田鼻孔痒痒的。嗯,这样挺好。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陌生的老朋友

精兵简政,这个词对孟有田来说并不陌生。而且,早在一九四一年便有文件下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机关庞大而不适应频繁作战的缺点,还是仍然存在。

随着岗村宁次组织的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席卷华北,机构臃肿的毛病愈发暴露出来,并接连遭到惨重损失。八路军总部因为机关庞大,行动迟缓,被日军围击;129师在其后的反“扫荡”作战中,也因后勤梯队庞大,致使在突围过程中遭受了损失……

不仅仅如此,在华北,各种自然灾害也蜂涌而至,水灾、旱灾、虫灾、雹灾等自然灾害一个接着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几年斗争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庞大的领导机构,越来越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敌后作战的复杂环境。

经过大战后各个部队都减员严重,官多兵少的现象由此突出出来,而战斗部队的缺额却因人员不足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且也不能另外再补充人员了,因为根据地大幅缩减,在日军的封锁下又经济状况很差,已经无力再承担更多人员的生活负担。

现象十分明显,一头多一头少。多的不能产生战斗力,少的又不能胜任日益艰苦的斗争要求。严酷的现实这才真正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必须下大力气抓精简,并且将其当作在敌后抗战中能否长期坚持的最重要条件。也就是说,根据地人民能否养活军队和干部,能否维持抗日的积极性,能否不过度地使用民力,能否不伤害群众的利益,成为了在逆境中能否坚持斗争的重要因素。

精兵,就是缩编主力部队和指挥机关,充实连队。主力军部分实行地方化,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加紧整训。提高战斗力;简政,就是整顿机构和组织,紧缩机关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

精兵简政,解决了机构庞大和受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缺乏足够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使各抗日根据地能够渡过极端困难时期的一项重大措施。而且。在最严酷的环境下,这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办事效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当时不存在干部的终身制,也不存在只上不下的情况,精简后的很多干部。什么去向的都有,年轻力壮的被动员参军,老弱的、家在本地区的被动员回家,家在外地区的安置到农村工作。有的县区干部回到农村后,或去开荒种地、养猪、养羊,或在商店、合作社工作。

精兵简政减少了大量脱离生产人员,减轻了民众的负担,而且在具体实施中的要求也极其严格。以县一级的编制为例:精简后的大县机关五十至六十人;中等县四十至五十人;小县三十至四十人。而精简前一个县机关有时就有五六百人。同时,还规定专署、县、区各级如增加一人都须经“联办”批准;边区增加一人。要经军政委员会讨论通过,否则,财粮部门不拨粮食,不给经费,令行禁止。毫不通融。

这样挺好,虽然是被逼无奈的政策,但确实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孟有田作为村长自然是心知肚明。

而且。从外线返回的挺进支队,加上本地坚持斗争的人马。又增添了精兵简政后的力量,与敌人进行战斗也就有了相对充足的兵力。

“鬼子从咱村退出去了,大家伙惦记着春耕,都想着回去呢!”强子找到了孟有田,开口征询着他的意见。

“十里村呢?”孟有田不太放心地问道:“还在鬼子手里吧,春耕还有命重要?着急回去等着被鬼子抓吗?”

强子挠了挠头,嗫嚅着说道:“可上面派来了人,号召群众回去重建家园呢!听口气,似乎没有大问题,鬼子应该是打不过来了。”

孟有田轻轻摇了摇头,谨慎地说道:“不能光听他们的,咱们要小心从事,别让乡亲们遭了难。派人回去看看村里村外地道的破坏情况,然后先让民兵回去,等敌人从十里村撤走之后,再让乡亲们大批返家。”

“嗯,这是个稳妥的办法。”强子点头答应,“有田,你别跟着去了,这山里敌人估计是来不了了,你就多养些日子。”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那个新任的民兵队长未必了解咱们村地道的情况,也可能不熟悉咱村民兵的状况,我还是跟着,这样才放心。”

“新任的民兵队长是二虎子,老哥们了,没啥不放心的吧?”强子笑着说道:“嗯,他也来了,兴许一会儿就能来看你。”

孟有田愣了一下,没想到在县里工作的二虎子也被精简下来了,还担任了新的民兵队长,这恐怕是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的举措。不过,二虎子本来就不是土门村人,也未必了解真实的情况。

“那就先等等,等我和他谈过之后再定。”孟有田没有把话说死,毕竟分开的时间很长,他也不知道二虎子是否还是以前那个样子。

……

“有田哥,你的病好了,我真高兴!”二虎子激动起来,眼睛瞪大,紧对着孟有田,“你肯定会跟着去打日打鬼子,这我肯定,因为你不是忘本的人,不能忘了gcd的恩情!以前你就不怕死,现在多少人拼死拼活流血牺牲,你更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和老婆孩子呆在一起变得落后,变得自私自利。”

二虎子在屋子里嫌热,已经脱了大棉袄,穿着一套半新的草绿色军装,膝盖以下打着笔直的黄色裹腿。头上那顶单军帽戴得很周正,把长方形的脸庞陪衬得挺威武、严峻。三条粗皱纹刻在前额上,粗眉下的大眼睛也由于皱纹的压迫而显得小些。这些皱纹和见黑的胡茬茬虽然明显,却还是掩盖不了他那二十六岁的青春活力。

孟有田的眼睛眯了眯,悄悄打量了一下这个曾经熟悉的好哥们,忽然觉得他陌生起来。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征兆

越说越不象话了,孟有田的脸沉了下来,当初减租减息政策一实施,咱就大力支持,腆着脸作了宋家的主,怎么还没完没了。gcd的恩情,毛zx的英明;有手有脚咋还要靠剥削吃现成的,献出土地,甩掉地主阶级的帽子;三个老婆太不象话,不是个真正的革命者……哼,接下来说啥,向反动派开火,赶走老婆孩子做个被洗脑的坚定的革命者。

当然二虎子说不出后面这些,但已经够孟有田反感和厌恶的了。看来,就是生他的爹妈,也不能放在党上面,更不用说孟有田这个好哥们了,运动一起,定是个铁面无私的干将,只听党的话,六亲不认的那种。

幸亏自己不是党员,孟有田垂下了眼睑,再也不想听二虎子说下去了。与秦怜芳不同,秦怜芳虽然对他的表现不满意,但更看重他的贡献,就象二虎子批评的那样。

“秦怜芳同志是个好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但她对部队抓得还不够严格,对同级还有点温情主义、自由主义,对同志提个意见也磨不开情面,这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

温情主义,自由主义,哪来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什么事情一上纲上线就由小变大,变得麻烦起来。孟有田挑了挑眉毛,沉声问道:“那秦书记现在主抓什么工作呢?”

“还是区委书记,虽然有缺点,但工作成绩还是应该肯定的。”二虎子俨然象个大干部,这使孟有田产生了猜测,土门村民兵队长或许只是个过渡,也或许因为伤残真的被精简下来,他不由得看了一眼二虎子左面的衣袖,衣袖正空洞洞地耷拉在衣襟上。

二虎子觉察到了孟有田的目光。有些忿忿地拍了拍空袖子,大声说道:“妈x的!要不是把胳膊丢了,我二虎子哪会在这屋里待?只要让我重上前线。我胳膊腿都没了,也能和敌人拼!”

“拼哪?”孟有田抿了抿嘴角,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你要带着土门村的民兵想咋和敌人拼呢?”

二虎子正在情绪高昂之际,没听出孟有田话中的意思。他大手一挥,说道:“我还能咋想,我心里只是仇恨。只想要打击敌人,为同志们,为群众报仇。合法斗争,那是屈服,我死了也不合法,我要斗争!”

嗯,嗯!这是与上级唱反调。被贬了。孟有田低头摆弄着手指,沉声说道:“合法存在,继续斗争,并不是矛盾的,是要看具体环境的。在土门村、十里村、良岗庄这片地区。斗争还是主要的。不过,你总得拿出个让大家伙信服的斗争办法吧?民兵就是民兵,你要拉出去跟敌人明刀明枪地蛮干,我首先就不赞成。”

“当然不是蛮干。”二虎子眨着大眼珠子,有些心虚地说道:“这个以后再谈,你就说跟不跟我回去战斗吧!以前的已经过去了,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革命我干过了,该你们干啦!全中国不,全世界的gcd员和穷人都这末想,那还会有革命的斗争吗?劳动人民能解放吗?还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吗?”

孟有田冷冷地瞟了二虎子一眼,理想够远大,说辞够慷慨,还全国,还全世界,他模棱两可地说道:“我这个人呢,你也了解,要我去杀敌报国,这没问题,但我可不是个听瞎摆弄的人。”

“你鬼点子多,当然听你的。”二虎子答应得挺痛快,但孟有田知道没那么简单,嘴上说和实际做总是有差距,到了关键时候,算了,实在不放心让这个家伙带着本村的民兵,兴许脑子一热就为劳动人民的解放而全部奉献了。

……

人哪,变成二虎子那样就没意思了。不是一路人哪,这种感觉在孟有田的心里越来越明显。打鬼子,那没啥说的,豁出命也行,谁让咱是中国人呢!可扯到解放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穷人,孟有田就油然而生反感之心。特别是说到了紫鹃的家庭、成分,孟有田这个护短的家伙就更厌恶了。

秦怜芳也和二虎子一样,满腔的热忱,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但却没直接指斥过孟有田,是钦佩也好,爱慕也罢,孟有田和秦怜芳还算处得来。可二虎子呢,本来没读过啥书,头脑简单的家伙就更容易变成一个六亲不认的狂热的家伙。

现在名义上还喊着三三制,喊着团结开明绅士和地主,但对地主的仇恨,或者说对富人的仇恨已经撒下了种子,没拿到明面上不过是形势使然。就算是让紫鹃真的把宋家的田地都无偿的捐献出去,也脱不了地主出身。想想吧,清算起来的时候,穿得好点,吃得好点都是剥削的罪过,越穷越光荣,越穷越理直气壮斗地主的年月,自己连带着也得完蛋。

哪个庙里都有屈死鬼,不是所有的地主都坏,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有钱有地便万恶不赦?孟有田不想考虑别人,但涉及到紫鹃,涉及到自身,让他闷头挨整,是绝不可能的。

虽然早就想到了这些,也留了后手,但孟有田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安排是对的,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嫚儿也不小了,老扛着个枪在外面野,啥时能嫁出去?”阿秀并不知道孟有田沉默苦思的原因,只是惦记妹子的终身大事,还有自家男人的安危,“你也是的,一说打仗就跟着去,腿脚不好,病又才好,就不知道爱惜。”

孟有田苦笑了一下,挨到炕上,伸手抱起闺女逗弄着,“打鬼子这是责任,是良心,不能不去。就在村子跟前打,不行就钻地道,没啥危险。小嫚呢,亲事让她自己定,晚个两三年也甭着急,反倒更好。”

有些话孟有田不能明说,小嫚若是嫁了人,等举家离开的时候肯定是个麻烦事儿,若是嫁个象二虎子那样的死板家伙,或者嫁个人口多的家庭,就要多费些脑筋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思想的自由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十五六就谈婚论嫁,十七八就算晚婚,二十多就是老姑娘了。孟有田却没有这样的看法,也不想干涉小嫚的终身大事,尽管有为以后考虑的私心。

阿秀有些奇怪地看了孟有田一眼,作为姐姐,关心妹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小嫚显然一点也不急,一说这事儿就沉了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而自己的男人也不急,她不由得想起了外面有些风言风语。

“那个,还让小嫚跟着你?”阿秀不好直说,只好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不,老跟着我是个什么事?”孟有田很坚决地摇了摇头,有个怪梦一直在他脑海里缠绕,他搞不清是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