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数百年一次的王朝更迭频繁的发生,这将会对汉民族造成多大的损失如今也只有张辽一个人知道。

张辽看着陈登,做出了一种很有诚意的表情。让陈登忍俊不止。

“文远,你别这么看着我,我说还不行嘛。”陈登没好气的说。

“这吴郡四姓自百年前开始壮大,而且四家多有联姻,如今已成为吴郡头号家族,势力也不再限于吴郡,向周边扩散。这四家分别是顾、陆、朱、张,除了朱家的势力完全在军中外,其余三家除了陆家因为陆康的缘故在军中有一席之地外,也就张家还和军队沾个边,顾家直接就是和军队毫无渊源。如今的四家的家主分别是朱家家主朱桓,张家家主张温,顾家家主顾雍,而陆家则因为家主陆康与庐江战死,其子陆绩年幼,家族中事务由极为长老兼顾,具体事务有由陆俊出头打理。

这四家虽相互照顾,但私下里也各自拆台。其实原本四家中陆家的实力最强,已故的陆康就精通军事,当年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连结十余万人,攻没四县,官府无力反击,朝廷遂拜陆康为庐江太守。陆康到任后,招募士卒,训练精兵,军中风气为之一振。他又赏罚分明,善待百姓,民心也为之聚拢。随后陆康找准时机出兵,数战后击破黄穰的主力,又适时的对其余党进行招降,庐江局势顿时安定。庐江百姓感念陆康之恩,这才有了袁术军屡挫与庐江城下之事。但陆康死后,陆家失去了擎天柱,其他三家没少做手脚。若不是顾家和陆家关系亲密,又不愿陆家过于削弱而暗中照顾,陆家早就不符吴郡大族的实力了。

如今四家与刘备的关系也极为微妙。他们当年也是因为陆康被孙策处死才极力对抗意图占据吴郡的孙策,若非如此,即使刘备的反应再如何快,以孙家在吴郡的底子,刘备最多只能保住一个会稽郡而已。就算是现在,也就是朱、张两家是真正投靠了刘备,而顾家不过是虚与委蛇,陆家就更不用说了。这从顾雍堂堂家主不过区区一个娄县长就足以证明。哦,对了,顾雍还是蔡邕蔡伯喈先生的亲传弟子呢。”

陈登一口气将吴郡四大家族的事情择要紧的想张辽做了说明,张辽听着听着脸上的笑容就多了。

陈登说到这里,张辽才想起来顾、陆、张三家在历史上的百年后可是著名的文坛大家,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还有顾雍和张温的子侄均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还有那个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据说好像也是顾家的子弟。这三家后人的成就也造就了吴地三大文学家族的辉煌业绩。而与这三大家族并称的吴郡朱氏则因为始终保持着尚武的特点,终于在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使得原本显赫的家族大大衰落了。想到这里,张辽笑了。

“嗨!文远,你别光笑不说话啊。”陈登推了推张辽。

“嘿嘿!我这是高兴。照元龙你的说法,如今这四家也不再是一条心了,而且陆逊的才华除了陆家根本就不为人知,甚至就连陆家也不过数人知晓。按照世家一贯的做派,他们很有可能会让陆逊投效主公,为陆家多开出一条路。不过元龙,这事你可得将嘴巴闭紧,传出去可是会坏事的。刘备这厮对人才那可是渴望之极,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张辽说。

“这你放心,将来若曹公要打过长江去,我徐州子弟必然是军中主力,我可不想让陆逊投靠刘备而导致我徐州子弟过多的伤亡。”陈登正色道。

“确实如此啊!”张辽叹道。“不过当前你陈元龙的主要任务可别忘了。”

陈登笑着说:“这哪里会忘。不就是要极力平衡和限制刘备、孙策的实力嘛,我如今可是天天命令广陵水军在大江上巡逻。虽然实力不强,却也是刀出鞘,弓上弦,让刘备和孙策的水军成天的紧张兮兮。不过你张文远这一趟,孙策那里就轻松了,刘备就更紧张了。”

“那就要看你的调节功夫了。你得将我造成的影响调整过来,要拨乱反正嘛。”

“去你的吧。你搞出来的事情让我给你收拾,我冤不冤啊!”陈登苦笑道。

“那没办法,这可不是我的主意。你得找主公和奉孝算账去。”张辽哈哈笑道。

“算了,不跟你这无赖计较了。”陈登也笑了。

张辽在结束了和陈登的交谈后,就带着队伍离开了江都,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他要在月底赶回家中,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过年。至于陈登会如何折腾刘备、孙策,他张辽才不管呢。

第157章 让他三分又何妨!

张辽回兖州的速度并不快,这是由于他们南下时翻山越岭,让士兵吃了不少苦,因而在回程时让士兵们轻松一些。但徐州、兖州已经安定,一路上畅通无阻,张辽一行于建安元年十二月六日回到了兖州东平城。

因为天子将在雒阳完全修缮好前住在东平,曹操身为辅政大臣,他也将自己的所有机构全部由鄄城搬到了东平,虽然城池的规模小于鄄城,但短时间集中了大量的达官贵人和军队还是让这个沉寂了多年的小城爆发出一股异样的繁华。

张辽一行人来到东平城外后就散了,毕竟这里是天子的行宫所在,大规模的军队是不能随意行动的,因此三百人的山地步兵早早的就由专人带着去了军营,而剩下的两百人则在张辽的带领下进了城后各自分道扬镳。张新带着亲兵回张府,许褚则将禁军带回驻地,至于张辽,他的目的地则是曹操的大将军府。

虽然张辽对东平城的布局不熟悉,但他毕竟是曹军的大将,东平城中即使多了不少陌生人,可城内外的驻军依然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张辽只是随手在城门处拉了一个门官,就让他带着自己想大将军府邸走去。

一路上,张辽向那个门官询问最近的一些情况,对于上层的情报,张辽因为有郭嘉的关系,早就在回程的途中了解清楚了,他现在想知道的就是下层百姓的生活。

从那个门官的口中,张辽得知如今百姓的生活还算不错,随着曹操“屯田令”的不断深入,大规模的流民安置基本结束,而今年的秋收更是热闹,不但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就是开镰时,曹操还带着荀彧、任峻等官员下田和百姓一起收割。而东平城则因为人数的增加,新开了大量的商铺。还有门官的邻居家娶新媳妇等等。

张辽从这些话中听出了百姓对曹操的拥戴,他更佩服的就是曹操竟然亲自下田收割,这不是仅仅到场作秀,而是当着大批官员和百姓的面真正的割了整整一陇庄稼。

曹老大不愧是数千年历史上少有的豪雄,我不过给他略略的提了一下,他竟然能发挥的如此之好,难怪人家的名气能历经千年不衰。张辽心中嘟囔着。原来,曹操的这场政治秀也是张辽在临走前提议的,目的就是争取民心。

可是,当张辽走进大将军府的时候,他却听到了曹操的怒喝。

“袁绍匹夫,欺人太甚!”

张辽一听顿时下意识的就向四周张望,昂他看到周围都是曹纯一手带出来的曹家子弟后,他才长吁一口气。接着他立刻对着一个什长招招手,然后对他说:“曹纯将军在哪里?”

“回禀张将军,曹纯将军去了城外大营,尚未回来。”

“大将军府中有何人负责?”

“回禀张将军,大将军府中卫士皆由典韦校尉统领。”

张辽点点头,说:“好。你现在去告诉典韦,就说是我说的,大将军府加强戒备,任何人不得许可不能放进府中。”

张辽进府的时候就没有受到守卫的盘问,虽然张辽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因为认识他才没有拦着他,但他的心里就是觉得不妥。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们加强守卫。

“诺!”那个什长躬身应道。

就在他准备转身的时候,张辽又说:“记住。我说的是任~何~人!不要忘!”

那个什长身子微微一顿,躬身道:“诺!是任~何~人!”说完转身而去。

张辽则施施然走进大堂,一进门,他根本就不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大声道:“主公,张辽回来了。”

张辽这一嗓子一下将屋里的人吓了个激灵,至少张辽就看到荀彧、荀攸的身子抖了一下。倒是程昱、郭嘉没有反应。

这时曹操也一改刚才的怒容,笑着迎了上来说:“文远,你何时回来的?为何不提前通知一声,曹某也好去迎接啊。”

“主公,辽这是回自己家,还要提前通知做什么。”张辽笑道。

张辽的话然给曹操听了极为舒心。回自己家。这就是我曹孟德的大将!我的妹夫!曹操自豪的想到。

“对了,我忘了啊!”张辽突然说了一句,然后对着曹操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礼,嘴里还朗声道:“张辽参见主公!辽自江东归来,特来向主公缴令。”

“行了!”曹操一把将张辽拉起来,笑着骂道:“你这个张文远,就会搞怪!哈哈哈!”

曹操的笑声顿时让荀彧等人原本担忧的表情为之舒缓,他们知道张辽的到来将会让曹操的心情变得好转。就算是张辽没有按照制度先向天子交还符节,荀彧也没有开口质问。

“回来就好啊!就快过年了,小妹那里天天念叨你,家中老母也常常怨我不该将你派出去,可是让我好一阵难受啊。如今你回来了,我也就轻松了。啊!哈哈哈!”曹操的心情确实是随着张辽的回来而大好,连说话都带着欢笑。

可是张辽却似乎不愿让诸人高兴,他接着就问道:“主公,刚才因何发怒?”

张辽的话让刚刚好转的气氛又冷了下来,荀彧、荀攸皆呆在一边,程昱则眼睛一瞪,怒视张辽,只有郭嘉依然轻松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曹操的笑容也没了,只见他紧闭着嘴唇,胸口上下剧烈起伏,然后猛得吸了一口气,沉声说:“文远,此事你也当知道。是袁绍来信,要我将天子迁往邺城。而且心中言辞极为不恭,甚至对前些时候任命他的太尉一职及邺侯的爵位不满。随信还有一封表奏拒绝封拜。奉孝那里也得到邺城传来的情报,说是袁绍其实是对太尉位在大将军之下而不满,意图要朝廷封他大将军之职。如此岂非欺人太甚!”

“的确欺人太甚!”张辽也愤愤不平的说,“袁绍匹夫……”张辽将袁绍一通好骂。

荀彧等人一听,顿时觉得张辽这是在火上浇油,但他们细想下又觉得张辽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如此必有所图,于是精神一振,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张辽的话让曹操感到了欣慰,刚才的发泄已经让他的怒火散去了大半,现在有人对他的支持更是让他心中的愤怒烟消云散。他也不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袁绍,只不过一时怒火中烧,发泄一下就好了。

“呵呵,还是你文远会劝人。好了,我已经没事了。”曹操拍拍张辽的肩说道。

“主公既然没事了,那我也不算白费口舌。”张辽也笑着说。

荀彧等人见曹操平静下来,纷纷围了过来和张辽见礼,郭嘉还在暗中对着张辽翘起了拇指。

“主公,袁绍虽然言语不恭,但此时我军也因控制地域的扩大,事务增多而无力出兵。况且袁绍的北方虽然不靖,但整体实力也并不逊于我军。故此事还望主公深思。”荀彧和声说道。

“嗯。”曹操闷声哼道。他虽然不忿袁绍所为,却也明白荀彧说的都是事实。

“主公,文若所言非虚。如今袁术日渐骄横,所建宫室尽皆逾制。雒阳那里事务繁忙,还刚刚经过一场大战,又要防备弘农的张济。我军压力也甚大,此时并不宜于袁绍翻脸。”郭嘉这时候轻声说道。

“难道要满足于他?”曹操眼一瞪,沉声说。

荀彧等人皆点头示意,曹操一看就明白自己的四大谋士已经达成共识,可他还是心有不甘,扭头看向张辽。

张辽见曹操将视线转向他,对着曹操笑道:“主公下棋否?”

曹操一愣,道:“自然是下的。”

“主公下棋时是喜欢争实利还是喜欢吃子?”

曹操和荀彧等人呢此时明白张辽的意思,他们的脸上再度绽开笑容。

曹操轻轻一笑,道:“文远之意我已明了,区区大将军的虚位,曹某也不在乎。只要曹某一天执掌朝政,即使曹某官职再小,也能借助天子诏令号令袁绍。即使他是大将军也一样得乖乖的听从命令。”

“主公英明。无论太尉还是大将军,不过一个官职罢了。如今的大势,无论你官职再高,能号令的也不过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必为此而在我军无暇他顾时惹一强敌。况且主公是心怀天下之人,何必于袁绍这只知小利之人斤斤计较。让他三分又有何妨!”张辽说道。

“好!!!”

张辽的话让曹操和荀彧等人齐声叫好,程昱更是拍着张辽的肩膀,连声称赞后继有人。这让张辽很是郁闷,毕竟他的老师如今可是大儒郑玄,你程老夫子凑什么热闹嘛。

“文若,明日某将向天子奏明,将大将军之职让于袁绍。到时还要烦劳你起草诏令啊。”曹操说。

“此乃荀彧分内之事,不敢推辞。”荀彧和声说。

“好!哈哈哈!今日之事就此了解。文远你也赶紧回家,出去几个月了,回家去吧。给你三天假,好好休息。明日曹某还有一份大礼送给你。”曹操说。

第158章 回家

虽然张辽不认识自家在东平的新居,但有了曹操派人带路,也没有迷路之虞,加之东平也不是什么大城,不多时就到了自家门口。

“老爷回来了!”门口守门的家丁远远的见到骑着马的张辽,一人立刻大声喊着跑进府中报信去了,另一人则跑到张辽的马前,牵住马缰,准备等张辽下马后将战马送入马厩中。待张辽下马走到府门口时,留在家中的张成已经跑了出来。

“拜见主公!”张成一见张辽就行大礼参拜。

“行了,行了。别玩虚的。家中可好?”张辽问道。

“一切都好。老夫人和夫人处都已得报,不过夫人那里说要等主公见过老夫人后放才能与主公见面。”张成满心欢喜的说。

张辽对自己妻子这种做法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却知道这是这个时代对孝道的要求,而且他也希望自家能够婆媳和睦,对妻子的行为也就一笑了之。

“行。我先去拜见母亲,你让厨房晚上多准备些好吃的。好酒好菜的给张新他们准备充足,这一趟,他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张辽对张成嘱咐道。

“主公请放心,亏不了他们。”张成笑着应道。

张辽嘱咐完了就拾阶而上,可尚未跨进门槛就因为看到大门里面的东西而楞了一下。门里面直直的竖着一堵墙。这个格局张辽一点儿不陌生,后世的北京四合院里,这玩意比比皆是。

“不错嘛。看来咱们如今这府邸倒是个贵族的居所。”张辽指着面前的墙说道。

“主公明鉴。这地方原本是故东平王的直系子孙的府邸。”张成说。

张辽如此说自然是有道理的,这堵墙名为影壁,又被称为照壁,是建在大门的对面或大门内正对着门外的,他现在的府邸明显是建在门内的。而影壁的出现则是从西周之时就有了,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对能够修建影壁的资格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据《周礼》规定,只有王家宫殿、诸侯宅第、祭祀建筑才能建筑影壁。而这个规矩一直到汉代虽然有所变化,但唯有皇室、贵族方可修建影壁的规矩依然有效,所以张辽才说他现在的居所原来必是贵族的府邸。而张辽原来在鄄城的府邸却是一个富商所有,虽然面积远远超过了现在的府邸,但大门处是没有资格修建影壁的。

当然,张辽现在也没有封侯,照理说也没有资格住这类房子,但曹嵩和曹操都是县侯,张辽此次回来也必然会被曹操封侯,提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