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张辽可以肯定,只要自己不随意出手,以历史的惯性,只要华佗遇到曹操,他的死亡就是必然的。张辽早就算好了,若真如此,能救则救,不能救也需将《青囊书》保留下来。以他的地位,曹操不会在意他收藏这部医书的。

婚礼结束了,这也等于曹操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张辽、曹仁等从各地赶回来的将领进行深入的交流。而因为几位将领全部住在曹操住处的别院,几天里,曹操就和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换各自方向的事务。再加上在张辽、曹操面前从不将自己当外人的郭嘉,有了睿智的统帅,英武的将领,智慧的谋士,几人又一次私下里合计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河北大战虽然结束,但还有很多扫尾的事务,急切之间根本无法全部完成。但原本聚集在邺城的十余万曹军和投降、俘虏的近十万袁军士兵已经腾了出来。经过曹军特有的甄别、挑选、整编、训练,曹军又多了五万多生力军。而这十余万士兵就成为了各地将领的目标,包括张辽在内,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方向得到加强。

“文远,幽州已经有了七万多将士,我在宛城才两万出头,你就不要跟我抢了。”曹仁对张辽说。

“子孝兄,话可不能怎么说。如今主公可是让你全权负责豫州、徐州和宛城一线,你麾下的将士可是已经达到了近十万,况且我军当前主要目标并非南方,你的实力加强了,南方三家诸侯又如何会内斗呢?依我之见,子孝兄那里不但不改增兵,反而得抽出部分兵力加强北方和西北边疆才是。”张辽毫不示弱的反击。

反正他们之间的这种情绪并不会伤害私人感情,反倒是轻易松口却会让自己的实力受损。虽然此时曹军将领并不能将军队掌握在私人手中,可是各级将领没人希望自己任上的实力比别人弱。

张辽话中拉上了西北,夏侯渊和曹洪也立刻随声附和。如今夏侯惇和曹纯镇守中军、后军,他们四人才是方面大将,先排除一个曹仁,剩下三个人即便是平分也比四人分要强。

张辽话一出口,曹仁及曹操、郭嘉就知道他是何用意。曹操、郭嘉微笑着看着夏侯渊、曹洪侃侃而谈自己那里需要加强的理由,曹仁只能无奈的摇头。

事实也确实如此,南方乱象已现,曹军只需自保即可。况且还有陆逊的分舰队驻扎徐州,曹仁真的也找不出理由来。

但是共同的对手消失了,暂时的同盟也就分裂了。曹洪和夏侯渊又为了补充兵员的问题争执起来,只不过他们全都没有选择和张辽争执,反而是两人相互不让,让张辽和一边看戏的曹操、郭嘉、曹仁惊讶不已。

对两人的态度曹操心中纳闷,张辽也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素来擅长搞怪的郭嘉更是抬头看天,嘴里嘟囔着“难道太阳从西边升起了?”一类的话。曹仁则干脆的抱起双手,自得的看热闹,反正自己已经暂时出局了。

最后还是张辽看不下去了,谁让这两人争吵的时候都时不时用眼睛的余光瞥着张辽呢。这种样子,张辽那里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主公,冀州这里单以正规野战军计算,有多少军队?步骑辎炮各有多少?能够抽出多少?”张辽向曹操问道。

“就知道你会问?他们两人等的就是让你发问哦!”曹操笑道。

“没辙!”张辽双手一摊,“与其让他们如此装模作样,不如大家摊开来分就是。以主公的用兵顺序为准,合理划分兵员补给。也省得吵来吵去的没个结果。”

“啊!那我也要!”曹仁叫道:“不能把我抛下,咱也不是后娘养的。”

“不行!不行!南方无战事,不能补过了。”夏侯渊和曹洪异口同声的回答。

曹洪还随口来了一句,“补品太多也不好,吃多了会流鼻血的。”这句无厘头十足的话让众人哄堂大笑。

“行啦!也别争了。四家都要兵,先让主公将能够抽调出的最大兵力数量告诉我们不久行了。”张辽打着圆场。

“呵呵,文远,人家同心协力,你没辙了吧!”郭嘉在一旁好不开心的指着张辽挪揄。

“那有啥办法,就这么一块肉,大家都想吃,可不得各出奇谋!”

“哈哈!我就知道文远最厚道,不会怪我们的!”曹洪一把跳起来,拉着张辽的胳膊晃着。

“得得得!赶紧让主公将家底摊开来,咱们分完赃就走人。”张辽一边将曹洪拉开,一边嘴里胡说八道着。

通过郭嘉的具体叙述,张辽他们清楚了曹军如今在冀州的主力野战军编制已经接近二十万。其中步兵(包括所有步战兵种)十万,骑兵三万,炮兵(即投石机和床弩操作人员)三万,辎重兵(包括运输兵、后勤兵、将作营的工匠)四万。另有战马五万三千余匹,其余驮马四万六千匹,实实在在已经是一支兵种齐全的大规模作战兵团。

鉴于北方战斗多赖骑兵,张辽和夏侯渊、曹洪三人并没有要步兵,反而将目标全部盯上了这三万骑兵。不过曹操有言在先,骑兵最多只能分出一半,让他们自己商量。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的不知所措。都是交情极好的朋友,可不能就此伤了感情啊!

最后还是张辽想出了办法,他直接退出了竞争,反而像曹操索要一万名会骑马的步兵及一万辎重兵,而将一万五千骑兵让夏侯渊和曹洪平分。

张辽这一退,问题立刻解决,一人七千五百精骑,谁也不吃亏。

对张辽的选择众人都有些奇怪,唯有曹操心中明了,幽州不缺战马,就缺战士。会骑马的步兵,只要到了幽州,趁着暂时的和平时期加紧训练,以张辽、赵云还有已经调到幽州的马超的能力,很快就是一万骑兵到手。有幽州这样的底气在,张辽当然无须过于争执。至于辎重兵,曹操也明白,张辽更想要的是工匠,幽州经过多次的战乱,工匠的损失也极大,直到今年,幽州的装备补给还无法自给自足,依旧需要从青州、兖州等地调集。

想到此处,曹操倒觉得可以再从别处征召部分工匠送到幽州,但此时也要私下做,否则让其他将领知道,又要说他偏心了。

其实曹操这样估计张辽的心思也没错,不过张辽也不是急于将会骑马的步兵尽数训练成骑兵。在他的计划中,真正的骑兵兵源还是要从那些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的胡人部落中来出。针对胡人的同化,张辽在文化和经纪上都已经出手,但是在政治制度上却还没有着手的机会。不过随着经济、文化侵略的加剧,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出现的。

在张辽记忆中的历史上,对草原民族的统治有两种比较成熟的制度,那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千户制度和满清的盟旗制度。这两者各有千秋。盟旗制度让蒙古族在满清统治时期一直没有任何的叛乱,但这却伴随着大量的屠杀和蒙古族血性的泯灭。千户制度却很好的保证了蒙古族以及被他们吞并的草原民族的血性和战斗力,然而却终蒙元王朝起始,草原上的叛乱就没有断绝过。所以张辽此时还没有下定决心究竟采用何种体制。

曹操划分出的军队被四人瓜分一空,虽然张辽只要了一万步兵和一万辎重兵,但一万五千骑兵以及另外两万步兵、一万炮兵则被其余三人分走。从数量上看,张辽得到虽然不是最多。可鉴于曹操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北方的胡人,到时候必然是主力全军北上,幽州军只要能够拥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军队底子就行。倒是曹仁为了加强战线的守备,硬是从夏侯渊的手中抢走了五千炮兵,他那里也类似于幽州,不缺这些战争器械,却缺少合格的操作人员。

分赃结束,众将心中满意,曹老大当然也满意。自己的马仔手下又多了不少强悍的小弟,能够打下的地盘就会更多、更广,能够占据的利益也会源源不断而来,曹老大心中岂有不满意之理!

张辽倒是想着早点回幽州,他实在不想再和曹操一起探讨那么深奥的哲学问题,热切曹操还有将荀攸、许攸、郭嘉等人一起拉过来的倾向。当他定下回去的时间时,曹操并没有疑议,可是当张辽告辞后转身出门时,却听到身后传来曹操的一句话,“文远,操当尽快稳定冀州,随后便挥兵北上。那时你我再好好交流一番啊!”

张辽脚下一个踉跄,随即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开。身后则是曹操那爽朗却透着调侃的笑声。

第391章 幽州整顿!

回幽州的速度很快,张辽带着一百卫队、五百骑兵,不到五天就回到了蓟县。曹清及家小均留在邺城,原因竟然是曹清要等在雒阳的闺蜜蔡琰并好好教训一下心态不对的新郎官曹昂。以至于来了十个人,回去时只有一个人。不过张辽却没让三只獒犬也留下,他让犬奴一人一只抱着,一并骑马赶路,途中还将獒犬放下去一同奔跑,以便让幼犬得到充分锻炼。虽说速度收些影响,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此次张辽还是觉得亏了,虽然此次回来捞了两万士卒,可是夏侯尚三兄弟却一个都没留下来,就连他原本想回来后便下放的军中的夏侯霸都被调走了。这个损失让张辽有些恨得直咬牙。

虽说如今张辽军中不缺军官,甚至因为要保证扩军后的军官派遣,张辽早早的就下大力气从军中提拔了大量的优秀士兵和基层军官,培养了一大群后备军官放在那里。但是能够熟练的主持枢密司这样的参谋部的军官如今却只剩下田豫和郝昭。若是不算年龄,倒还有一个年仅十四岁,被张辽特许编入枢密司的现任广阳郡太守郭缊的长子郭淮。张辽此举倒是提前让历史上曹魏中后期的两位名将碰了头,这两人倒也没有辱没他们历史上的英名,年已二十出头的郝昭已经表露出名将之资,而郭淮也显现出他巨大的潜力。正因为有了这二人的存在,张辽才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夏侯三兄弟被人挖角的事件。不过一路上张辽也想明白了,沮授虽然躲到了幽州公学,可是他一定要将沮授的儿子沮鹄也拉到枢密司去。继承了沮授他逻辑缜密的头脑的沮鹄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张辽相信这会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参谋长。至于目前,也只能让现任军师中郎将的荀谌先带着枢密司了。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也!”张辽突然恶狠狠地脱口说出一句非常文雅的话。

一旁的张新和郝昭正纵马并骑跟在张辽身后追了个串联,很清楚的听到了张辽的每一个字。不同于不喜读书的张新那满脸的不解,年幼时曾刻苦求学的郝昭将张辽的话仔仔细细的默念了几遍,顿时脸上露出了止不住的微笑,而且笑容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张新看到郝昭如此表情,自然要询问。但无论他如何问,郝昭也始终不说究竟为何发笑。在郝昭的心中,能够将他这样一个降兵越级拔擢并大力培养的张辽将军便是他一生的恩人,而身为朝中高官、军中重将、士林名人的将军是不能够有任何污点的,即便有,他郝昭也要隐瞒下去,就算是将军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说。

“张校尉,此事休要再提及,将军今日从未说过什么话,你也从未听到将军说过话。”郝昭微笑着说。

张新一愣,随即咧开嘴无声的笑了。他伸出手在郝昭的肩上拍了两下,然后对着郝昭翘起拇指,然后便只管催马紧追张辽。

回到蓟县的张辽立刻就开始了全军的扩军,有了从曹操那里撬过来两万人,加上张辽提前和徐晃打过招呼,他拉走的两万人中有大量优秀的基层军官和士兵,这些人才是张辽真正的目标。有了他们张辽的幽州军根本就不愁扩军的问题,只要士兵到位,军官立刻就能到位。经过训练,再将装备配齐,新老队伍进行混编之后,一直军队就成型了。然后再将他们派到边境进行小规模、低烈度的战斗,几次下来,一直能够打仗的精锐就正式成军。

建安七年初幽州的曹军数量就达到了七万余,其中正规军六万,包括四万两千步兵和八千余骑兵,还有一万多是边疆部分城池的郡国兵,也就是被张辽归为地方兵的。在建安七年初的战争中,曹军虽然获胜,却也损失了一万多兵员,步兵一万,骑兵因为机动作战,损失较小,只有一千出头。在建安八年初,张辽已经对损失的兵力进行了补充,并且重新再幽州建立起预备役、地方守备兵团和主力野战兵团的三级军事体系。得到了曹操支援的两万兵力,再加上张辽从各地挤出的兵源,幽州曹军在建安八年四月正式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

幽州适龄男子均需要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冬季甚至还要参加特种环境适应训练。但训练时的伙食均有军方提供,不但饭食管饱,还每隔十日提供一顿大荤,其余时间也有用大荤熬成的汤水供参加训练的百姓食用。

地方守备兵团则是以郡为单位,每个兵团由郡尉统帅,按照每个城池五百到三千守备兵力不等,越是接近边境,越是附近城池稀少的城,城中的兵力便越多。例如上谷郡的宁县、广宁和代郡的马城因为距离较近,又是边境重镇,所以每个城中的守备兵力都达到了一千人。这还是因为广宁是护乌桓校尉的治所,驻扎着三千幽州突骑。而代郡的高柳城则因为附近城池距离较远,所以城中的守备兵力就有两千人之多,和城中不足万人的居民人数相比,这个比例已经相当大了。而且每个城池还依据重要性的不同,在城中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投石机和床弩,虽然只是最原始的投石机,但它们的存在却让张辽无意中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幽州百姓开始使用石头来盖房子。越是接近边境,这种情况越是广泛。这不但解决了百姓的住房问题,还变相的为投石机积蓄了弹药。

主力野战兵团则一改之前分散各郡的局面组成了四个战斗兵团,臧霸负责代郡、上谷郡方向的防御,麾下有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万人的兵团。赵云负责渔阳、右北平方向的防御,麾下同样是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万人的兵团。马超被张辽拉了出来,他将单独负责一支拥有一万精锐骑兵的战略机动部队,平时驻扎在广阳郡昌平和军都两城附近,另外还编入了五千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并在驻地附近征召了不少百姓为骑兵服务。张辽则亲自统帅最后一支兵团,拥有一万步兵、七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两万两千人。最后还有一支隶属护乌桓校尉阎柔的三千人的幽州突骑驻扎在广宁。或许后勤辎重人员少了些,安考虑到如今幽州的人口基数和曹军如今还是以内线作战为主,张辽也就暂时这样安排了,这还是将能够随军快速行动的小型投石机和床弩放到了步兵编制当中,这些辎重兵可是实实在在的辎重兵了。

为了弥补幽州人口的损失,张辽并没有去算计冀州及内地的人口,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辽东公孙度治下的人口,辽东、乐浪两郡在黄巾动乱时曾经接受了不下三十万的青州及冀州百姓,虽然公孙度的统治也相当不错,但依旧存在着比幽州、青州更大的压力,也就有了召回这些百姓的基础。张辽还有管宁这样曾经在辽东移民百姓中威信素著的人协助,更加大了幽州对这些曾经的移民的吸引力。

而吸引鲜卑和乌桓尔等草原民族的牧民脱离部族加入汉军则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在经济渗透彻底起到作用之前,张辽还不会用强硬的态度和那些部落首领谈话。这不是张辽欺软怕硬,而是他不想再没什么把握的时候引起这些部落首领的警惕心。

至于经济渗透最终要达到什么标准,张辽自己也没什么数,他只能以大战前一声令下能断绝敌对部落的一切经济来源为标准。或许这有些让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