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幕醣抑圃臁@癫吭蛑凑频淅袷挛裼敫鞯毓А⒅醒胩Ш腿凭倏际灾隆8髦掷褚侵贫纫约肮偶薅┙杂欣癫扛涸穑滩谋嗌笠灿衫癫扛涸穑淌凸匠さ娜蚊补槔癫浚切欧嵩蛞谰捎欣舨可媳ǎР坎睢;Р恐凑迫痢⑻锏亍⒒Ъ⒏乘啊①衡眉耙磺胁普乱恕2坏3蹲帕浚睬3兜骄剑玫闹贫ā⒎⒎乓步墒嗝茉骸⒈俊⒒Р苛现贫ǎ钪丈媳皆荷蠛耍韶┫嗲┦穑熳佑糜『笕范ā6僭钡男劫憾ǘ睢⒏乘笆值娜范ǖ纫餐绱恕K淙幻挥辛司龆ㄈǎ账暗娜σ膊恍×恕P滩恐鞴苋谭<吧蠛耍粤耍Ω迷偌由嫌肓科郊兜亩疾煸汉痛罄硭隆P滩扛涸鹬伟补芾砗图┎兜猎簦罄硭赂涸鹕蟀福疾煸涸蚋涸鹱詈笊罄砗透春恕U庖菜闶窍魅趿酥捶ㄕ叩娜Γ淙幻獠涣艘镀ぃ材芗跎僖徊糠衷┘俅戆浮M痹偌右桓龊土科郊兜挠诽ǎ心诟蟮谌す儆反蠓蛑凑疲涸鸺喙芄僭保菜闶腔指戳素┫唷⑻尽⒂反蠓虻娜啤6裕』挂右桓龈涸鹜饨皇挛竦睦矸海涸鸱艄屯夤囊磺型粗隆U庋焕矗褪秦┫唷⑻尽⒂反蠓蛘馊诟笄叭淮蟪迹劣诹可惺榧由隙疾煸涸撼ぁ⒋罄硭抡洹⒂诽ㄓ分胸┖屠矸荷惺椤⑹嗝苁雇形诟蟪稍保绱艘焕幢闶且桓鍪娜说哪诟蟆!闭帕赏O卤氏肓讼耄罢馊耸坪醪煌祝Ω迷偌蛹溉耍纬傻ナ诟蟛判小;适易谡布咏ィ皆阂槌ひ菜阍谀冢绱艘焕幢闶鞘呷耍梢栽倬偈直砭鍪鞘辈恢劣谛纬善绞值木置妗!

张辽再换一张白纸,“中央暂时如此,地方上也要有所变化。十三州已经显得太大,各州长官甚至能够对抗中央,这是需要纠正的。如今的大汉十三州已经基本上拥有了后世中国出了新疆、西藏、蒙古、台湾以及东三省之外的大部分领土,而且张辽没想着让这些领土外流,同时还有开疆拓土之心。如此一来,地方官制便应该重新厘定。”张辽想着,在纸上写下了“省、府、县”这三个字。

“将十三州重新划分为数十个省,将那些郡则缩小为府,各城依旧为县,如此一来,也算扩大了官员队伍,不但能够安置大量参加公学的寒门子弟和军中退役军官,也能让士族子弟得到安排,这也算是双赢。同时也能限制地方权力过大,免得再出现一州州牧或刺史便能对抗中央的现象。好像自两晋、南北朝之后,隋唐便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划分的极多,想来也有这样的考虑吧?”

写到这里,张辽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给中央部门和地方官府明确下属行政单位,正当张辽想继续下去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杨修。那个自以为是的小子如今正挂着征北将军府主簿的名义留在雒阳,但是历史上的杨修之死却让张辽警惕。“这些下属单位还是留给曹操和其他人吧。反正无论他们是否接受那套相互制衡的政体,这一套官府制度也能够在稍加改动后立刻投入应用,不过官员品级还是要定的,九品就九品,反正九品十八级管理制度经历了上千年,直到后世也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存在世上。这也算是向陈群示好吧,谁让他弄出了九品中正制呢。”

“地方上的官职此时还是有些含混不清,常常有各地官职不同的情况。但这也是因为天下大乱,才给了地方官员相当的自治权力,只要是曹军能稳定控制的区域,这种现象根本就不存在。倒是地方官制要和中央挂钩,政权和司法权力最好还是要分开,否则便会造成官员精力或能力不足而导致胥吏把持大权的局面发生。一个县城便如一个国家,稳定的三角形才是最好的,吏部派出的地方行政官员加上刑部派出的执法官员以及枢密院派出的军官,同时配合着礼部的学谕、户部的税官,五加二的体系应该可以了。至于中央的其他机构,则看情况而定,分别在府或者省一级进行设立。不过具体还是要交给曹老大他们,我这韬晦怎么看都像是软弱。呼!真不知道百年、千年之后,别人会怎么看我?”张辽自嘲的笑道。

看看桌上几十张写满了字的纸,张辽对自己还算满意。此时他也将这些东西是否能被接受放到了一边,反而考虑起是否该复制一份并刻到石头上或者浇铸在鼎上,也让后人了解一下前辈们究竟留下了些什么。

但张辽随即摇了摇头,此时还是关心正事的好,哪里还有心思关心千年之后……

第628章 大汉未来的走向!

“诸位,孤欲先行释放韩当,不知诸位可有意见?”曹操对自己的谋士们说道。

这件事情本就是曹操早已经内定的,自然不会有人反对。但就在荀攸等人纷纷点头赞同时,却听到前段时间从雒阳被调至军前效力的许攸大声说道:“阿瞒此举妙极!以一屡败于我军,心胆已丧之老儿,放回江东为我军张目,自能使江东群鼠心胆具寒。待我大军压境,自会有人望风而降矣!”

许攸之言招致众人白眼,倒不是他说的不对,而是因为他太过张扬。似乎是前两年的低调让他太难受了,此时有忍不住露出原形。而许褚、典韦更是对许攸怒目以对,许攸放肆的称呼曹操小名的行为让曹操身边的两大保镖感到了愤怒。

在场的荆州降人更是因为初次见识到许攸的狂妄而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还有人敢在权威极重的曹操面前如此放肆。不过也有人对此暗露讥笑,许攸此举必惹杀生之祸。

曹操双眼一眯,嘴角微微翘起,眼神中闪过一道不引人注意的寒意,随即微笑道:“子远所言极是。诸位可还有建议?”

前面一个是“意见”,后面一个则变成“建议”,曹操已经表露出了他对许攸的不满。

许攸此时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身子一颤,原本挺直的脊背微微缩了下去,整个人也缩回了官员的队列中,不再冒头。

“主公,孙权已遣人向主公请罪,并解释他出兵荆州乃是为了惩罚刘表。同时还希望能够接回韩当、徐盛、孙翊和孙尚香。不过以嘉之见,倒不如让那位使者阚泽阚德润在襄阳多待些时日不是更好?”郭嘉笑着说道。

“嗯?”曹操抬眼看着郭嘉笑道:“也好!孙权小儿……哼!”曹操突然想起孙权联络刘表是派遣的诸葛瑾,而联络刘备时派出则是吕范,此二人的名望皆在刚抵达襄阳的阚泽之上,念及此处曹操便一肚子恼火,“公仁,接待孙权使者便由你负责。公达,你与子扬、子远及枢密院立刻准备未来攻击江东的计划。好了,都散了吧。仲德、文和、奉孝三人留下。”

曹操留下了程昱、贾诩和郭嘉,并带着他们回到后堂,这时候张辽却早已经在此等候了。

“文远?”程昱见到张辽显然很是奇怪,“你不是说要好好休息吗?怎么却又跑出来了。难道那孙家小姐……”说到这里,程昱也有点老不正经的样子了。

“我征战数月,怎能不愿休息?若非主公传唤,辽岂会出门?”张辽没好气的说。

“诸位,今日请诸位前来,为的乃是文远曾给操定下的两策。因为此事涉及操及操之基业的未来,操这几日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诸位皆是操可以信赖之人,故而今日请诸位前来商议,为操做一个选择。”

曹操这话让程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至于不动声色的其余三人,张辽、郭嘉则根本就是知情者,贾诩心机深沉,能让他变色之事如今已经很少了。

“文远,你究竟为主公献上哪两条计策,让主公如此无碍决断?”程昱开口问道。

张辽见曹操带回来的三个人就已经清楚曹操的用意,曹操这是准备表明他的真实态度了。而自己是曹操的姻亲,郭嘉、程昱、贾诩不但是曹操最为信任的三位心腹谋士,同时他们也算是士族成员,却有不属于那些世家豪门。这样的人员组合,已经泄露出了曹操的部分用心。而张辽也相信,除了知情的郭嘉之外,聪明的贾诩、程昱此时也多少能够料到一部分。

但张辽可没耐心继续再开口重复一遍他的那些计划,最晚没有睡好的张辽不想多费口舌,他只是骂出昨日写好的那些略显潦草和凌乱的草稿递了过去。

“你们自己看吧,我现在脑子里也还有些乱着呢,正好借着诸位在场一同参详一下,也好做个完善。即便主公不采纳,也能做一个……算是储备吧。”

张辽这样说,众人都知道根源在曹操身上。若是曹操采纳,自然没有问题,若是曹操拒绝,能够作为储备计划也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因为曹操、郭嘉对张辽的计划大致比较清楚,张辽的那些草稿便直接给了程昱、贾诩。曹操也在一旁翻阅着程昱、贾诩暂时不看的草稿,而郭嘉则和张辽在低声的交谈着。

大概半个时辰后,程昱已经将草稿全部看完,他走到张辽面前说道:“文远,若是采用你所说的那套制衡之策,那动作可就太大了啊!”

“动静大小到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你的感觉如何?”张辽反问道。

程昱一愣,用眼睛的余光瞟了曹操一眼后说道:“此事确实事关重大,还是应由丞相定夺才是。”

“这是自然。”张辽说出这四个字便闭上了嘴。

程昱当然知道他的推脱之词让张辽有些不满,可是这件事情若是没有曹操的许可,他们谁又敢直言不讳呢?即便是郭嘉、贾诩也不会毫无顾忌的说话吧?但程昱的脸皮毕竟还没那么厚,老脸一红,露出一个略微有些尴尬的笑容,退到了一边。

这时候,曹操和贾诩也各自看完了交换的部分草稿,贾诩依旧是一脸平静的默然不语,但始终关注着他们的张辽却能从贾诩平静的表面感觉到一丝情绪的波动。

“文远,别的暂且不说,你这份官员制度倒是很有新意啊!”曹操面带喜色的说道。

张辽对此自然是再度谦虚一下,可是他心里却对曹操的夸奖很不以为然。什么叫很有新意?这分明就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最终的大成结果。从隋唐开始,直到满清灭亡,这套制度换汤不换药的还继续延续在中国的大地上。若是此时还有人能提出与之相反的意见,那才叫见了鬼了。

程昱对张辽初步制定的这套官制也极力称赞,在他看来,这种天子旁观,官员负责,而又相互制衡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既能够限制天子和官员滥用权力,也可以更好的集中各种力量治理国家。

“文远,你这内阁诸部却和三公九卿差不多吗?”郭嘉说道。

“是差不多。不过却可以限制相权,使得君王无须担心相权过大而危及君权。”张辽笑道。张辽此言针对的就是汉武帝,汉武帝当年便是因为相权过大,虽然没有危及君权,却也使得权力欲望极强的汉武帝想尽办法削弱相权。从内廷到尚书台,再到不断更换丞相人选,最终汉武帝废除了丞相,使得自己彻底掌握了军政大权。也让君权彻底失去了牵制,最终导致汉武帝执政后期国内的种种弊端无人能为天子纠正,必须依靠汉武帝本人的自觉,方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汉王朝。

“文远你这可是将尚书台彻底拆散了啊!不知文若知晓后会有何意?”郭嘉笑道。

尚书台乃是汉武帝首先设置,到了如今,尚书台早已经成为朝廷处理政务的中枢,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还可干涉朝臣选举,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尚书令却职位卑微,俸禄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就是这个位卑权重的职位,皆由历代掌握实权的君王亲选心腹、干练之士充任,便于君王控制朝局。如今的尚书令正是荀彧,也是除曹操之外,朝堂上权力最大的官员。

“尚书台权力过大并非好事。我这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写清楚,比如诏令、政令的颁布、封驳皆因上层体制未定而不好明确管辖机构。”张辽毫不讳言其中的缺陷。

话说到这里,又涉及到了关键性问题,郭嘉立刻口风一转,将话题岔开。

“文远,你为何要将十三州继续缩小呢?”郭嘉问到了张辽的行省制度。

“州一级实在太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池也会渐渐增多。若还是保留着十三州的编制,那随着人口增加,州一级的官员势力便会随之加强,某些善于经营,有野心勃勃之辈便会借此对抗中央。敬爱那个十三州打散后重新划分,缩小中央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府,有利于限制地方权力,提高中央的控制力。”张辽回答。

对于这种话题,曹操等人是没有顾忌的,提高中央控制力始终是曹操在一力坚持的。张辽的这条建议曹操是十分赞赏的,而且曹操也看出了扩大地方最高一级官府数量的好处。无论是应付世家子弟还是安置寒门力量,都能使的曹操打击世家力量的手段更加游刃有余。

“我更看好文远那中央诸部中的都察院、大理寺和御史台,对于各级官吏,设置层层监督机构,确实可以让那些贪腐之辈在欲行违法之举是再三思量。”程昱那刚戾的性格在此尽显无遗。

“未必啊,仲德先生。”张辽摇摇头道:“贪腐乃是人之本性,如此层层监督的制度也仅仅是增加了贪腐者的难度,却并不会使他们彻底打消贪腐之心。而且随着他们付出的成本的增加,他们贪婪的程度也会更加厉害……唉……这东西,实在难说啊!”

张辽对单纯以制度来反贪反腐已经没什么信心了,除非……

“文远之意莫非是要再修订大汉律条?”程昱立刻明白的张辽的心思。

“事实上做任何事都和做生意一样有成本一说。战争有战争的成本,做官也有做官的成本,那贪腐也自然有贪腐的成本。若是成本极低,风险又极小,自然会有数不清的人为之铤而走险。”张辽并没有明说,但却直指反贪的弊端。

但对于曹操而言,张辽这番言论无疑是倾向于法家之言。这和曹操主张严肃执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两人尚有些对现行法令是否认可的争执。

“文远,若是法令过严,难免会有人以酷秦相比啊!”曹操皱着眉头说道。

“法令宽严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执法。”张辽对执法者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信任。“秦法确实过严,但我大汉律令又何尝宽松过?除了高皇帝初入关中后的约法三章,大汉建立后便完全继承了先秦制度,便是法令也不过稍加修改而已。挂羊头卖狗肉,骗骗老百姓罢了!”

张辽对那些汉高祖立国后尽废秦法,宽松治国,无为而治的说法始终是嗤之以鼻的。

“呵呵呵!”曹操听张辽这么一说,也不免有些尴尬,他们这些人自然知道张辽之言的真伪。这时,曹操突然看到一旁的贾诩依旧一言不发的坐在一边,为避开刚才的尴尬,曹操扭头向贾诩问道:“文和,你一直是一言不发,不知对文远这些东西有何意见啊?”

“明公若无代汉自立之心,那张将军的议会内阁制度则是明公最佳的选择。”

贾诩要么一言不发,可是一开口便是石破天惊。即便在这种私下场合,程昱、张辽也不敢随便乱说自立之事,可是贾诩偏偏就说出口了,而且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对议会内阁制度的支持,这怎能不让在场的众人感到吃惊。

若非曹操很清楚的知道贾诩和张辽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结交,曹操甚至会怀疑张辽和贾诩之前是否已经早有预谋或者之前是否有过暗中的交易。

但正是因为曹操明知两人之间毫无瓜葛,而曹操却又一直极为重视贾诩的意见。尤其是一贯低调的贾诩与荀攸完全不同,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