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唐风流-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仁轨这样说,刘逸有些意外,但屋内只有他们两人,当下也把怨气发了出来,“在下冒昧地问一句刘相,国家利益、数万将士的生命与个人私怨哪个重要?”

父亲刘审礼的阵亡,和刘仁轨也有非常大的干系,李敬玄不谙军事,想必刘仁轨也知道,就是因为与李敬玄不知,在朝堂上很有影响力的刘仁轨竟然推举李敬玄领兵,这是陷人之所不能,把十数万大军将士的性命,还有大唐的国家利益当儿戏,实不配称为大唐名将。

刘逸原本对这位在白江口力挫倭**队的战将挺崇拜的,基本猜测到这次青海战役的情况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刘仁轨充满了鄙夷

刘逸问话中虽然很是不客气,但语气却并不咄咄逼人,而是以一种平缓的口气说了出来。

刘仁轨一愣,眼睛瞪着表情平静的刘逸看,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

刘仁轨当然知道刘审礼这个小儿子心里有怨气,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年幼的刘逸会如此问话,质问他这个当朝重臣,并且语气如此平静。

“贤侄此话何讲?当然是国家大义为重!”刘仁轨心里有些生气,但也压着怒气平静地回答刘逸的问话,眼睛直视着刘逸。

“父亲以往常教导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失了男儿本色,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恩怨无足轻重!”刘逸不为刘仁轨的眼神所慑,依然用这种让刘仁轨难受的语气说道,“朝中大臣皆知李中书令不谙军务,为何刘相一力荐举其领军出征吐蕃?!”刘逸说到这里,言语中带着一些冷意…

第四十七章 裴行俭的担心

“你…”刘仁轨有些恼羞成怒,这话说中了他的痛处。刘逸这个刘审礼最小的儿子却用这般平缓地语气质问,这让刘仁轨感觉到被人不屑,打心底鄙夷,这是最让人难受的,这也说明刘逸已经对他怨念颇深了。

不过刘仁轨自年轻起就是一条汉子,生性也是耿直,在压制住怒火后,也冷静下来,与刘逸对视一会,在刘逸目光没有退让中,转过了脸,长叹了口气:“某也知道,某这般做,会让几位贤侄耿耿于怀,刘公殉国,某也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回京前有过周密的布署,只是某怎么也没想到,李敬玄会畏战不前,贻误战机!贤侄的指责某也不辩解,一些事以后你们会知道的!”

刘仁轨说着站了起来,“某已经无颜留待此地,先告辞了!”

刘仁轨在快走到门口时,又停了下来,转头看着刘逸道:“如今被委以主管河源军黑齿常之,是某多年的老部下,当初刘少匠去鄯州时,某曾经修书一封,让他帮忙…”

说着不待刘逸回话,刘仁轨即大步走出了门去。

刘逸也忙送了出去。

看到刘仁轨有些恼羞成怒在离去,刘逸也有些觉得自己刚才的质问有些过了。事情的真相还在调查之中,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还不知道,一些事还需要刘仁轨的支持才可,若是惹恼了刘仁轨这位深得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信任的重臣,那他再次做出心胸狭窄的举动的话,搞些什么小动作,那不是就惨了?

刘逸有些懊恼于自己的冲动,也有些难以理解,来到这个时代后,许多时候都自己都很冲动,下意识的冲动,有些不受控制一般,不成是因为这具身体过于年轻的缘故?自己的灵念没有完全控制身体的行动?或者思绪受这具身体一种本能的支配?

刘逸明白这是自己的一个致命弱点,一定要把他改过来,如后世当特工一样的心境,不为周围环境和情绪所左右,如今虽然说大多时候都能控制情绪,但若关键时刻出现这样的冲动,那有可能将自己毁了。

今日刘逸特别感觉到这一点,只希望刘仁轨不会迁怒于他,不过刘逸也是感觉到,刘仁轨不会因为他的这番言论而对他有成见,说不出理由来,只是一种本能的感觉。

刘逸跑到府门口,上了马的刘仁轨转过身,对他挥挥手,没再说什么,即带着随从走了。

看着刘仁轨一行走远,刘逸也吩咐刘年,让他使个得力的人,到大理寺衙门外候着,有什么情况随时回报,刘宁和刘忠两名下人被狄姓的侍御史带走,不知道何时能放回来,不过从刚刚刘仁轨所言的,朝廷已经派人去鄯州调查青海之战的经过,刘逸也基本可以肯定,自己府上的这两名家仆,不会有事的。

刘逸安排好事情,正想进屋去和母亲聊几句话,这里一名家仆又飞快地跑了进来,“三少爷,吏部裴侍郎来访…”

“快请!”刘逸忙整整衣冠,快步走了出去。裴行俭来拜访,有些出乎他的意见,必须要亲自迎接出去才行。

刘逸还未走到府门口,裴行俭已经在管家刘年的陪同下,走进府来。

“见过裴侍郎,”刘逸忙上前作礼。

“贤侄,免礼!”裴行俭回了一礼道,“某刚出了宫,即往这里来了,刘公不幸病故,某来看望一下刘夫人…”

相比较刘仁轨刚出宫就到府上来看望,刘逸对裴行俭说同样的话,感觉到亲切多了,裴行俭在自己上殿喊冤时候,马上出站来支持,并且在自己参加武举时候的鼓励与支持,都让刘逸感觉到了这裴行俭与自己府中交情确实不太一般,让他心生暖意。

“裴侍郎进屋说话,”刘逸迎着裴行俭进了前厅,吩咐下人们上茶。

两人分宾主就坐,这时刘逸的母亲张氏也走了出来。

“刘夫人!”裴行俭看到张氏走进来,忙起身,“刘公不幸蒙难,某甚是难过,还请夫人节哀…”

裴行俭前些年落难的时候,多得刘审礼的资助,一直心存感激,与刘审礼的交情也是一直不错,只是两人都是性情中人,又身居高位,加上刘审礼不喜待客,裴行俭也不喜欢串门,平时间来往的并不是很多,虽然说裴行俭来刘府的次数不少,但一年也没几次,一些称呼上也都还是客套,但却是那种可以以事相托的挚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差不多这个味。裴行俭也在朝议刘审礼的事时,多次力挺刘审礼,但没有有力的证据,也无法改变大势,所幸刘逸这次当殿喊冤,并有几个府中下人回来,终于促成朝廷派员调查。

“多谢裴侍郎过来探望,妾身不胜感激!”张氏行了一礼,又是眼泪汪汪,看了看刘逸道:“三郎,你陪裴侍郎说话,娘这般样子,实不方便见客…”再对裴行俭福了一礼,“妾身告退,还请裴侍郎见谅!”

“某此时来叨唠,甚是惭愧,有贤侄陪着就行,夫人请便!”裴行俭还了一礼道。

张氏即出前厅回屋里去了,刘逸也屏退所有下人,他知道裴行俭应该什么话要对他说的。

“贤侄,朝廷已经下诏,令中书省李义琰侍郎、兵部岑长倩侍郎、御史台侍御史狄仁杰带人去鄯州,彻查此案,相信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你父亲清白,”裴行俭压低声音道,“相信事情调查清楚后,你父亲的名誉会恢复,朝廷也会有追赠的…”

“多谢裴侍郎的大义与鼎力相助,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的!”刘逸有些动容,心内也大是放心,果然那位姓狄的侍御史是狄仁杰,有这人在,事情应该能查清楚的,谁叫狄仁杰在历史上那么有名。

“只是要待案情彻底查清,还需要一些时日,若有消息传来,某会在第一时间内告诉你的!”裴行俭眼看刘逸的脸看。

“多谢裴侍郎!”刘逸拱手再行了一礼,以表谢意。

“只不过一些事,某就无能为力了,你这武举头名的资格恐怕要作废了…”裴行俭微微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担心的神色,“还有,若是其他人知道你在得到父亲病亡的消息后,还去参加武举,恐怕…”

第四十八章 案情有了眉目

“裴侍郎,在下是在武举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才知道父亲病亡消息的!”刘逸把家人回来报告的情况都对裴行俭讲了个大概,“至于武举头名的资格作废,那也是没法的事…”

如今这个最讲究孝礼的时代,为父亲守孝三年,那是必须要做到的,即使刘逸如今有官职,也必须要辞去,守孝期满后,才可以考虑出去做事。只不过刘逸心中已经有了另一般的想法,只不过父亲的事还未有最后定论,遗体也未运回长安来安葬,这样的想法还不能对裴行俭说,一切都要待父亲安葬,朝廷有了定论后再作考虑。

“贤侄才情大异于常人,某想着终有一日能出人头地的,只不过…”裴行俭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

“裴侍郎的意思是?”刘逸不解,不知道裴行俭在担心什么。

“有些事…以后再说吧!”裴行俭抚摸了一下有些灰白的胡子,摇摇头,没有回答刘逸的疑问,却站起了身,“待事情完结后,某会来找你细说的,到时我们再好好地聊上一些时候,某先告辞了…”

“那…”刘逸也赶紧跟着起身,“裴侍郎慢走…”

“别送了,去陪你母亲说说话吧,让她不要伤心!”裴行俭说着,即大步走了出去…

裴行俭走后,刘府中又陆续来了几位朝中的重臣,戴至德、张大安、薛元超、高智周等,都是刘逸所不认识的,他们都上门来对刘审礼的病亡表示了慰问。

从这些朝臣们的举动来看,刘逸已经可以确信,他们都是相信自己的父亲刘审礼是因为李敬玄的缘故才兵败被俘,最终导致伤重不治而病亡的。

看到这么多朝中高官到府上来探望,刘逸颇有些感慨,在前面那些时候,朝廷降罪于自己府上,说是因为自己的父亲缘故导致大军败亡,那时候没有一人来慰问,今日朝中发生了这样的事,皇帝和皇后下令彻查此案后,大伙都觉得自己父亲刘审礼的罪名会被洗去,来府中看望的人就多了,刘逸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

不过刘逸想想也可以理解,一个有罪的大臣,被朝廷定了罪的大臣,还真的没有人敢来探望,若真的是因为自己父亲的缘故,导致大军败亡,那数万阵亡将士的家人,一定会非常痛恨自己的父亲,朝中的官员也会怪自己的父亲的,那还会有谁来探望?

在随后的几日里,也还有陆续来慰问探望的官员,刘逸也是在府中接待这些访客,并等着消息,所幸被大理寺拘押的两名府中家仆刘宁和刘忠,也在两天后被放了回来,看他们状态还是不错,应该没有受到什么遭难。刘逸问了刘宁和刘本,他们只是说了几名朝中高官陆续来问询了一些情况,关押地方的那些人也没为难他们,事情问完了,也让他们回府了,这让刘逸也是松了口气,为府中立下大功的这两位下人,幸好没出意外,不然府中的人心都要散了。

只不过刘逸原本还想着,去青海查案的李义琰、岑长倩、狄仁杰等人会来府中问询一下自己一些事,或者传自己过去问点什么,但却没有,让刘逸有些不解。

后面来看望慰问刘府家人的官员中有一人让刘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前些日子刚刚被朝廷提拔为吏部侍郎的魏玄同。

魏玄同是由刘审礼在上元年间举荐而任职的,初任岐州长史,因其出色的才干而得到朝廷的认可,逐步升迁,这次刘审礼兵败,朝廷责刘审礼难,魏玄同却没有因为是刘审礼所荐举的而受到冷落,刚刚在一个月前被委以吏部侍郎的要职,魏玄同也是在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到刘府中来探望。

魏玄同来府上时是一身孝服,在进府后也是痛哭流涕,长跪于刘审礼的灵位前磕头,以“恩师”称之。

知遇之恩,让魏玄同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感情流露,让陪在一旁的刘逸还有张氏也跟着掉泪。

魏玄同在起身后,还对张氏和刘逸说,他刚回京任职,事情忙碌,但以后一定会常来探望的,还请张氏和刘逸放心,他一定会为恢复刘审礼的名誉而奔走的。

魏玄同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情况,他也是死活不相信会是因为自己恩师的缘故导致这场惨烈的青海兵败的,朝廷既然已经派人调查了,那他也会密切关注的。

魏玄同在府中逗留了大半天,和张氏及刘逸聊了好多的话,也惊讶于刘逸这样小小年纪不一般的心智,称赞刘逸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刘逸也是对这位面善的新任吏部侍郎很是有好感,虽然说他不知道原来历史中的魏玄同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他最终身居何位,做出什么样的事迹,但看到他这般举止及那不一般的谈吐,觉得这肯定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整日接待这些朝中的官员们,让刘逸也是很疲惫,幸好二叔刘延嗣过来,让他少担一些事。

刘延嗣是在接到家人传的刘审礼病亡的消息后,自请去了职,奔波数百里赶回到长安来奔丧的。

刘审礼兄弟虽然说不是同母所生,但几个人间感情都是非常的好,刘延嗣在到府中后,也是长跪在刘审礼的灵位前痛哭了大半天,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为了给大哥奔丧,刘延嗣弃官回京,也实非简单,让刘逸很是感动。

刘延嗣回京后即住在刘府中,帮助刘逸处理一些事,有这么一位长辈在府中,刘逸也省事了许多,刘延嗣待人接物经验丰富,刘逸跟在他身后,也省心多了。

――――――――

这天,出乎刘逸意外的是,吏部侍郎裴行俭再次来拜访,并告诉了刘逸前方的事儿。

叔父刘延嗣出门去了,刘逸单独接待裴行俭。

“贤侄,某得到鄯州岑侍郎传来的通报,也第一时间来告诉你!”裴行俭没客套,开门见山就说道。

“裴侍郎,案情已经有眉目了?”刘逸大喜。

“正是!”裴行俭点点头…

第四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

裴行俭向刘逸讲了他所知道情况。

李义琰、岑长倩、狄仁杰一行在从长安出发后二十来天左右即抵达鄯州,在问询了李敬玄和军中一些其他将领,及被吐蕃放回的王孝杰,还有几名原来刘审礼的属将后,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刘仁轨因与李敬玄一向不和,怀恨在心,因此上表向皇帝举荐时任中书令的李敬玄领军,并说“西边镇守,非敬玄莫可!”不懂军事的李敬玄虽然一再推辞,但李治还是应允了刘仁轨的请求,委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同时将刘仁轨召回京,李敬玄只得硬着头皮上任。

领前军的刘审礼和王孝杰都是多年带兵打仗的人,熟知军务,他们一再建议主动进攻由论钦陵所领的青海吐蕃守军,以夺回对青海一带的控制,最初领军的刘仁轨也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李敬玄到任后,因对军备不熟悉,战略上也没什么改变,依然是按照当初刘仁轨所制定的策略行事。

刘审礼领军三万,与副将王孝杰一道攻击河湟谷地一带的吐蕃大军,李敬玄亲率剩余的大军跟进,但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在刘审礼与王孝杰领军与吐蕃军队大战后,原本应该率部快速驰援的李敬玄,却按兵不动,没有发兵支援刘审礼;在收到刘审礼送出的求救信后,也以吐蕃军队势大,我军无力进击,有可能全军覆没为由,没有率部支援,以致刘审礼被近十倍的吐蕃军队合围,最终全部被歼,而李敬玄在得知刘审礼部全军覆没后,竟然连夜率军后撤,一时间军心大乱,幸好此时吐蕃大军并没尾随追击,不然这十五万大军也有可能全部被歼。

听到这,刘逸眼中似有怒火在喷,事情果然与他想的一样,这该千刀万剐的李敬玄,果然是父亲不幸战死的元凶。

不过这次刘逸忍住了心中的怒气,没有发泄出来,依然一副平静的神色,等着裴行俭继续往下讲。

裴行俭脸有惊异之色,看了一会刘逸的脸后,也把后面的情况继续说了出来。

李敬玄在得知刘审礼兵败后,即率部后撤,屯于承风岭,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