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过来!

这一次,被咬住尾巴的察哈尔人再也无法摆脱明军的近身肉搏,一阵短促而激烈的大战过后,数百察哈尔人被明军一口吞下,剩下的人仓皇之间也终于拉开了距离。但是没等他们将复仇的箭矢再次射出,一片乌云又是从明军头顶飞出,快速的扑了上来!

又一次悲惨的嚎叫后,明军又一次兜头杀了过来,不同上一次察哈尔人还有抵抗。这次他们直接便催马落荒而逃,直直的向着本部人马而去。

看着有些目瞪口呆的瀚不离,易飞并没有多做解释,向着瀚不离道,“大汗,这次能留下多少察哈尔人,就看你的了!”

“敢不从命!?”瀚不离原本心中的小心思顿时再次收敛一空,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的汉人根本无可战胜。

“儿郎们,随我来,灭了这帮察哈尔人!”

瀚不离部士气大振的部众顿时欢声以对,对察哈尔人这些人都没有好感,数年之前察哈尔人鼎盛之时,哪个蒙古部落没被他们压榨盘剥过?如今有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这些瀚不离部,尤其是其中一些从土默特人中吸收而来的骑兵更是红着双眼快速前冲而去。

第360章追击

原本明军竟然出现一百余骑射之人时,所有察哈尔都是在笑汉人的不自量力。但是哥老温却是一点笑容也无,眼中更是有着深深的忧虑,汉人竟然出现了能骑射之人,若是再发展下去,一旦人数达到一个临界点,那蒙古人仗之横行草原的优势也将是荡然无存。

难道这个汉人真的是游牧民族的克星?等到汉军突然出现弩箭之后,哥老温却是松了口气,从装备如此众多的弩箭来说,这个汉人分明已经放弃了对骑射之术发展。但是有一件事也是引起了哥老温的不解,汉人是如何做到在马上也是能够不断的发射弩箭?要知道弩经上弦十分的困难,一般都是以脚踏弩,再一手拉弦,一手放箭方能再次装填,汉人是如何做到这个的?

虽然不解,但是哥老温还没有达到为了学术问题,而主动做为俘虏去求教汉人的地步。一见数千试探的骑兵大败而归后,哥老温也不再犹豫,直接拉转马头,向后方做了一个手势。在哥老温手势还未收回,早已准备好的十数亲兵便松开弓弦,十数枝特制的哨箭也是响彻天地。

与哨声同步,一转眼之间,归化城内便是升起数十处火头,伴随着滚滚浓烟升腾而起。

“我就是全部烧了,也决不能留了予你!”哥老温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烟尘滚滚的归化城,眼中的留恋也是一闪而过,头也不回的催马便行。

见到归化城中数十道的浓烟,易飞就已经知道归化城已经没救了,在这种天干物燥的气候下,就算是有水也是难以扑灭这种有心人纵的火,只能等待着火势自己慢慢熄灭。不过,火势停熄之后,归化城也必然成为一片白地!

“哈哈……”易飞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但是笑声中的杀意却是谁也听的出来。归化城一焚,整个大漠的计划全部被拦腰斩断,让易飞怒火冲天,咬牙切齿的下令道,“传令下去!追至天涯海角也定要将察哈尔人斩尽杀绝!”

将身后熊熊大火扔在后边,二万余骑兵不死不休的追在万余察哈尔骑兵身后,大地在轰鸣,烟尘滚滚一路向北。

……

武川战场,尘埃已定,十数万牧民们死伤过半,剩余的全部被血骑围在一起,不敢稍有动弹。

对于蒙古人,罗立没有一点怜悯之情,所有男丁在控制住局面之后,第一时间被杀了个干净。而一辆辆滴落着血珠的马车也是最为醒目的立于人群中央,不顾他们的拼命挣扎,一个个半大孩子也是不断的被拉来。只要身高超过车轮,便会立即有人手起刀落,斩于车旁。

三日时间内,这些蒙古人也是再次减少了近六分之一,虽然人数减少的不多。但是有能力反抗者都已经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多为女人和八岁以下的小孩子。之所以如此血腥而残暴,是因为蒙古人不断的反抗和逃窜。在战场之上,血骑损失的人数只三百出头,但是在血骑将之围起来后的第一天,被偷袭暗杀的血骑人数已经超过了二百人!几乎可以等同于战场上的损失了!忍无可忍的罗立,自然立即让蒙古人知道他们错的有多离谱!

而五千血骑之所以敢如此行事,也是因为得到了大批的支持者。让罗立有些惊讶的是除了万余汉奴被组织起来帮忙之外,还有一千余蒙古人也是站了出来,拿着皮靴帮助汉人们维持秩序。毕竟汉奴如此表现罗立他们觉得很正常,毕竟见到了自己人,而且还是如此威猛的自己人,他们只要还有血性,都会站出来帮助自己人。至于那些已经破胆的,罗立也不难为他们,只是将他们单独放于一营,虽然这些人虽然胆量不行,但是回去做一个顺民贡献赋税也是一把好手。

对于汉奴,在收拢了蒙古人的刀具之后,血骑也是每人发给一把武器,让他们看守已经没了爪牙的蒙古人也是物尽其用。这些受苦受难以久的汉奴们,不用罗立等喝斥,便会自发的将这些蒙古人看的水泄不通,杜绝任何的逃跑者。

罗立也是亲眼看到,一旦有蒙古人试图逃跑,这些翻身的汉奴对于他们的手段,罗立看了都有些头皮发麻。可见往日他们受的折磨和对待是何等凄惨,这是怨气加倍翻番后的回报。

但是不开眼的蒙古人毕竟是少数,而且是死硬份子,对于这些人,罗立虽然不会专门折磨他们,但是也不会放过一个活口。只要有人撞在他手中,必然是身首分离的下场。靠着铁血的方法,也算是将这数万蒙古人镇压了下来。

这些人中大半为女人,老弱都在方才的混乱之中送了命。这些女人也是宝贵的财富,她们也是可以看做赏赐的一部分,罗立也不愿多作杀戮。

而罗立的目光显然不在这些俘虏上面,而是在如同山一般被推起来的战利品上,金钱粮食应有尽有,察哈尔右旗几乎所有的积蓄都在此地。那数量一见就让人有些犯晕,因此这里也是血骑重点守卫之地,根本不容人靠近,就算是可以看作自己人的汉奴也是一样。

经过近三日的忙碌,蒙古人也是终于被划分出来一队队的奴隶,每队近千左右。用蒙古人的车辆押解着钱粮,以及各种值钱的物资,比如皮毛、一些古玩等物品。每个押解大队都有血骑数人外加百余汉奴随行监视。而汉奴们则是再次用上他们的被蒙古人训练出来的本事,挥鞭赶着无穷无尽般的牲畜尾随而前。罗立决定先一步将这些物资转移开来,以免察哈尔人大军回返之后,撞个正着,若是被他们趁乱放一把火,就会损失惨重。

之所以耗费如此众多的时间,也是没有文人在内的原因,虽然血骑大部分都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不断的学习着文化,但是这帮只喜砍杀的大老爷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只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许多人数月下来也是认不全相当于未来小学一年纪所学的文字。

就算易飞严令,达不到标准之人升迁的标准是达到标准的三倍难度,也是拿这些人没办法。也许在他们看来,立功三倍于同僚要比学习完一年纪的所必须识知的字更加的容易。当然,这也是仅仅是以战力著称的血骑之中才会有情况,毕竟能够进入血骑,哪个不是武艺出类拔萃的人物?这种人也注定喜欢武的成份比文要大的多。直到易飞下令,数月时间内无法学得基础文字识别的立即逐出血骑这一条命之后,血骑的文化水平才算齐齐拨高了一层。

上有榜样,下有学样。血骑统领张俊卿就是一个只有一年纪文化水平的武夫,但是他却是雄居统领之位,丝毫不见动摇,就是因为他武艺出众,而且所立战功众多的缘故。这也是让血骑之中对于武力的崇拜远高于文。

经过近两日的努力,这些物资也是被送入一处峡谷处暂时放置,同时被放于在内的也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牲畜,对于蒙古女人,罗立更是命人监视着她们出外割草喂养牲畜,这些原本是汉奴所做之事轮到她们头上,也算是一种小规模的因果报应吧。

一切安排好之后,罗立也是静静的等待着察哈尔人的到来。毕竟他也是有意的放走许多向南报信的蒙古骑兵,但是已经数日过去了,按理蒙古人应该早已经到达了,不知道为何一直到现在还始终没有察哈尔人的踪迹。

他不知道,他一直等待的察哈尔人也是遇到了极大的麻烦,而且是有意识的避开了他这个方向。因为,在他们身后是被下了死命令,死追不舍的明国大军!原本是主场作战,对于地形的熟悉肯定远过于明军,但是却是被夹杂在明军中的蒙古人给坏了事。

论起追踪,也许只有蒙古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追踪蒙古人。而瀚不离部中更是有着众多的土默特人存在,这些与察哈尔人不共戴天的土默特人更是往死里追逐着察哈尔人。论起对地形的熟悉,就算是刚刚拿下归化城的察哈尔人也不可能与他们这些土生土长于这里的土默特人相比。

因为他们的存在,明军虽然一时失去了踪影,但是却会随后立即追了上来。若是不考虑粮草问题,理论上说,易飞真的可以做到穷尽天涯海角必然追到察哈尔人!双方一追一逃,却是距离武川越来越遥远,察哈尔人已经知道了武川所发生之事,再去武川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而且一旦在武川被明军所阻,那就真的全军覆没就在眼前。

因此,他们的大军也是不断的向东而进,既然右旗部众已经没救了,自然是向东向朵颜草原而行,也许那里的多尔衮会是他们的救命稻草,距离苦苦守候的罗立自然是越来越远。但是多尔衮真的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么?

在察哈尔人与镇西军纠缠不清的时候,多尔衮已经动身,数万骑兵再一次汹涌而动,直直的向着密云而去!他们的目标竟然再一次指向了大明!

六月十八日,就在武川察哈尔人最悲惨的同一天,五万余清军也是再次从密云毁关而入,汹涌大军又一次进入大明京畿地区。

第361章围困

崇祯十二年七月,郧阳山区。

进入七月,一日热似一日。此时的杨嗣昌也是明显的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一个月前这些流寇还会时不时的出来送死,但是从上个月开始,流寇冲击官军封锁线的行动也是越来越无力。而且每次行动的规模也是直线下降,两个月来仍然活跃的流寇已经没多少人了。

时至八月,数月未见雨滴,天气更是闷的人昏昏欲睡。这种天气里,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坐在树荫下都恨不得扒下一层皮来。更别说打仗了,因此,杨嗣昌屡次督促官军入山清剿残匪,得到的往往都是阳奉阴违。

虽然杨嗣昌严厉召集各路总兵训斥了数次,但是官军的积极性丝毫也没有提上来,再行逼迫,杨嗣昌也是隐隐察觉到了军心都有哗动的可能,也只能听之任之。不过对于目前的形势,杨嗣昌还是大体上觉得十分满意。毕竟流寇被牢牢的堵在山区,丝毫不能出来祸害,如果再持续数月,这些流寇势必大半饿死在山中。

而且这次由于兵力充足,杨嗣昌也是将所有道路都封锁一空,甚至召集附近猎户,将一丝隐蔽的小路也是封锁一空。至于其他的连猎户们都不知道的小路,杨嗣昌也并不在意。只要将大部分流寇堵在山中,那他这次剿匪就是成功的。甚至来说,杨嗣昌也是十分希望这些流寇能够从中路突围,这样流寇的建制也势必完全被打乱,只要他们敢出露头,那就会发现众多官军会立即闻风而至,彻底的将他们围剿!

郧阳此时的大局已定,但是其他战场上,杨嗣昌却是不太满意。左革五营还流窜于湖广,虽然这些流寇都是以骑兵为主,但是他们的流窜却并没有受到江南水网密布的影响,官军多次拦截和追击都是被其轻易摆脱。但是左革五营也是只有这么多的成就了,他们在官军的追逐下也是根本站不住脚,而且不断的战败,气焰已经快速的衰落!只要自己在郧阳腾开手,大军南下,左革五营也是难免被千刀万剐的命运!

因此,杨嗣昌也是十分的镇定,只等最后战况的到来。若是到了九月份天高气爽之下,这些流寇还是能够坚持,那大军便会主动入山彻底剿灭他们!

可是,世上不如意之事往往十之八九。就在昨日,有感于可能会长期进行围困,而且因为各路明军分散于数百里的郧阳地带,指挥和交通都十分的不便。杨嗣昌也是刚刚下令,改变之前的在谁地头上放跑流寇便谁负责的命令,以各个区域负责人负责的替代于其。

但是命令上也是将一个个区域的负责人任命了出来了,但是第一日,左良玉便与千里来援的贺人龙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左良玉自恃功高,又兼刚刚杀的张献忠只能夺路而逃的的威风,更兼朝廷援予平寇将军封号,官大一级压死人。而左良玉的麾下更是良莠不齐,这么多天来更是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拦截流寇,下面早已经是怨声载道。

这次顺着杨嗣昌之令,升任一路官军统帅,左良玉自然把防止流寇逃窜的第一道防线,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差使全部扔给了贺人龙。贺人龙自然不是什么好鸟,这些军阀把军心看的比皇命还重。因为军队是他们的依靠,若是士兵哗变逃走,那无兵无将的他们的命运自然是可想而知。

崇祯二年,陕西勤王大军千里兼程到了京城,但是数日之内也是片颗粮食未下,勤王大军在水米未尽之下能够坚持四日而不跨,已经是这路总兵能耐非凡了。但是原本就什么好心情的崇祯皇帝却是闻迅大怒,直接将这路倒霉催的总兵和一众副将、参将直接逮捕入京就在正法。

这一次也是让武将们明白了军队的重要性。而左良玉三番四次的打败仗,对各路总督阳奉阴违,却是从来没有被朝廷真正查办过,究其原因,也是左良玉虽然人品不行,但是打仗却是有两把刷子,而且最为擅长临阵逃脱,保存实力。

而只要一天左良玉的实力没有大损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那左良玉就依然可以逍遥法外。因为谁也不愿把一个‘拥兵百万’的左良玉给逼反,这个原因各路总兵也是看的十分的清楚明白,因为没看清楚的基本上都已经完蛋大吉了,剩下的都是最为精明的。

因此,这种会让自己处境堪忧的安排自然也是引起了贺人龙的警惕。为此,甚至不惜与左良玉反脸的作法,也是让他在自己麾下的心目中形象变得更加的高大。毕竟俗话说当兵吃粮,当兵就是吃粮的,太过拼命的事,还是能不干就不干。

双方的争论也是越发激烈,弄的秦军与左军也是剑拔弩张,似乎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火拼的现象。贺人龙是不能退,否则他在军中地位就危险了。而左良玉却是更加不能退,他的百万大军全是靠着他的铁腕治理之下才能安稳的聚于一块而没有四散,因此更加不能示弱。但是双方叫嚣的样子虽然激烈,但是半天时间了,愣是没有一个人真正反脸动手。

两军的火药味十足的场面也是很快传到了杨嗣昌行营中,杨嗣昌大急,带着十数个亲卫便飞马而至。一番半威胁半劝解的调解之下,双方终于算是踏着台阶下来,再次划定了区域,各自驻守。终于缓和了气氛,双方心中都是松了口气,但是面子上还是相互瞪视了半刻钟,这才同时拂袖离去。

两军的摩擦并没有逃过群山之中流寇的目光,兴冲冲的张献忠认为两部如今产生了摩擦,必然会让层层的包围圈中出现漏洞。于是通知各路当家的之后,第一个便是发起了突围的行动。但是张献忠又一次料错了,虽然左良玉与贺人龙的摩擦不断,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