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十月底开始,自北向南,镇抚官们在军队的配合下,开始一地一地的核查兵额,查验军队。对于体能和年龄不合格者,一率全部遣散回家。以大同为例,虽然卢象升任职期间,大同镇的吃空饷举动也是有所收敛,但是卢象升一死,各种歪门邪道也是再一次横行起来。

花费了半月时间,镇抚司在老大李天斗的亲自带领下,也是跑遍了大同所有的卫所和城池。按大同镇军册来说,大同镇在册的军士应该有十六万七千六百余。但是一番核查之下,却是发现包括老弱在内,大同镇一共有实兵七万五千余!再一次剔去老弱之辈后,这个数字一下子被刷下去了十五万余,合格的军士竟然不足一成!堂堂边镇要地,武备之松驰,也是分外令人发指!

对于这些被遣散之人,易飞也不敢大意,不仅分发遣散银之外,还承诺再给他们分得一块田地。这里若是卫所军还好,在核查之时,这些已经完全没了希望的卫所军官们,直接就被镇压了下去,田地也是再一次分配给了卫所中的军户。而且镇抚司这次更是与财务司合作,除了田地之外,更是有着每户数石的过冬粮下发。而政务司也是派遣出众多的吏员,开始在各卫之间组织人手,开始重新修渠挖井,努力恢复多年来已经荒芜的灌溉体系。双关齐下之下,这些军户们也是开始安定了下来。虽然再也无法领到粮饷,但是毕竟也是彻底的甩掉了世代为军户的噩梦,有了这些粮食和水利,他们的日子也注定会再次好起来。人一旦有希望,就不会再走什么极端。这种安抚方法,估计也只有如今财大气粗的镇西军才能拿的出来。对于许多参将、游击以及再向下的守备之类的武将,镇抚司就没这么好脾气了。经过核查之后,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成了把总之流。还有点样子的,也最多能和镇西军的一个哨持平,人数还能剩下三百左右!对于这些人,镇抚司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将之降成与之身份相对应的职称。而且镇抚司更是勒令他们立即带着自己的把总队之流前往宁武城,去一个叫什么参议院的地方当听都没听说过的议政员。

第403章铁板一块

核查兵员也就罢了,在如今易飞如日中天之时,谁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易飞竟然同时进行对各个军官的降级与软禁处理,这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日来,山西镇都是一阵阵的压抑气氛中度过。

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山西也是迎来了崇祯十三年的到来。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不仅百姓们的生活开始好转起来,一直有些低靡的商业也是头一次的开始反弹。许多已经开始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百姓也是十分小心的拿出不多的积蓄,开始添置起一些年货,虽然数量并不多,但是庞大的基数摆在这里,也是让商业出现空前的繁荣。

虽然大部分的大商家被一扫而空,但是他们的退出也是给小商人认出了位置。经过这一新年的冲击,许多小商户也是赚的钵满盆肥,失去了大商行的压制,这些小商行也是出现了空前的繁华景象,收入连创新高,让众多的小商家都是笑的见脸不见眼。

而地方豪强的一扫而空,众多小地主也是开始蓬勃发展,这些只是实现了温饱,但是却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存在。镇西军的镇压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根本是近乎于零,相反,失去了头上的大山后,他们的粮食买卖也是顺畅了许多。不会再被人从中再多经数次手。而且官营粮铺快速的蔓延至全境,也是让他们头一次尝到了公平买卖的甜头。

同样的粮食在今年卖的银子更是远远多于往年,这些小地主与镇西军的关系也是密切起来。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些原本一直挂名于地方豪强之下的小地主也是立即放弃了原本的保护伞,转而全面倒向镇西军。对于这些小地主的合作,易飞当然是无限欢迎。

虽然易飞对于大地主以及大豪强不感冒,但是对于这些传承民族文化的地主阶级,易飞却是不可能选择一刀切,将所有人全部送进地狱。而易飞本身代表的便是这些自耕农,小地主为主体的阶层,更是不可能做出这种自杀的事情来。

这些小地主、自耕农虽然单独势力弱小,但是联合起来的力量却是无比的巨大,不容小窥。不同于大地主、地方豪强势力的财力雄厚,能够请的起最好的先生,让家族一些聪颖的子弟可以放弃一切,专心攻读孔孟之道,因此代代都有举人出的现象。

这些小地主、

自耕农的家族实力根本就达不到这个地步,无法让一些聪颖的子弟,也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可以专心致志的读书,更是请不起高明的先生指点诀窍。因此,这些小地主、自耕农家族也是可能数代都出不了一个举人,根本不可能鱼跃龙门迈出那最后一步,成为地方的缙绅阶级。

但是这些人的人口基数放在那里,虽然大部分人家也是出不了一个秀才,但是比一般百姓家庭优渥的家境,也是可以让一些子弟识文断字。虽然达不到朝廷的功名,但是却是达到了易飞招收吏员的标准。

而且这些自小就从事农业生产的童生们,也是比那些缙绅家境出身的读书人,更加的明白民间疾苦,能够更快的适应吏员的职位。对于这些童生们,易飞也是十分欢迎他们参与吏员的选拨和出任地方吏员。

如今的镇西军的吏员选拨和任命,也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则。吏员不得任职自己的家乡,吏员任期一地时间不得超过十年,而最重要的一条则是,吏员是不能世袭的位置。这一条的存在也是堵死了再次出现吏员家族的弊端,也是能够始终保持着吏员的活跃性和势力过于巨大的弊端,不会再出现空降的地方官无法控制住地方局面,只能任由小吏摆布的事情。

这一年,易飞也是特别的繁忙,如今的镇西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在失去了最后一道枷锁之后,镇西军也是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自己的行动,压制着强大的力量。如今的镇西军,已经形成了一万五千骑兵为主力,三万余步兵为辅助的强大武装。

而且经过一系列的剿匪和打击地方豪强的行动,也是让镇西军从上到下,处处充满着煞气和血腥味。编制的扩大,也是意味着军官人数的急剧增加,换而言之,如今易飞所迎来的拜年狂潮也是绝对比以往的年份更加的强烈。

从初一到初七,易飞也是几乎脚不沾地的接见从四面八方赶来拜年的麾下。因为如今情况不稳,这些将官也是轮换而来,人不可能一次性的聚齐,因而每日拜年的麾下也不绝于路。甚至蒙古草原上的瀚不离、俄布木也是亲自带人前来向这个崛起的大明年轻军阀问候,除了拜年之外,也是隐隐的有表示自己自承部下的意思。

虽然易飞忙的一塌糊涂,但是作为镇西军中的眼睛和耳目的郑科并没有减少对境内人事的监控,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自九月初对士绅对手以来,特别是随即而来的大清洗,更是让各地的士绅们也是无比疯狂的策划了无数针对于易飞的刺杀、买奸、以及各类的联合串联。最为危险的一次是,易飞的宁武候府的厨子被人买通,暗地下了慢性毒药,但是却是根本未能成行,便被一个无意中进入厨房的数个帮厨小厮给抓了个现形,人脏俱获。

这一次的教训不仅让郑科数个晚上都未睡好觉,更是让暗影以及情报司的成员都深深惭愧,在羞愧难当的情况下,这些谍报人员也是立即将怒火发泄在所有潜在的敌人身上。一个月之内,单单被他们查出的士绅余孽就有数百人之多,通过他们顺藤摸瓜抓到更多的心存敌意的士绅残留。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全境内严厉打击,至少又有一千余侥幸逃过当时一劫的士绅余孽尸横当场!基本上将境内所有怀有敌意的势力一扫而空,而随着保甲制建立,这种暗杀手段这才慢慢消失不见。

不过,如今的郑科所监视的已经换了一批人,不同于士绅,这群人是曾经手握兵权之人。不过,他们也是易飞打击的重点对象,对于这些既不能上阵杀敌,又难以负担其巨额粮饷的旧军队,易飞毫不手软的政策也是让这些原本生活优渥的旧军将领们,个个都是怨气冲天。

正月初三后,这些基本上没有什么公职在身的旧军将领也是已经早早的给易飞拜年完毕。但是这些人却是不急于各回驻地,相反却是在距离镇城不远的地方又一次秘密的会合。一番低沉而又压抑的商议过后,也许是因为到会人数众多,而且都是与易飞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断的商议对策时,不知不觉,这些人也是将讨论的内容,从如何在易飞手下保住自己的利益转变成了如何反抗易飞的调上。

众人的怨气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无比旺盛的斗志,也许是人多力量大,也许是压抑已久需要一个突破口,这些人开始歃血为盟,开始商议如何协作共同对付已经将他们赶到绝路上的易飞!这些人不同于易飞几乎是以空降的形式占领大同、太原各地,他们的家族至少也是在这些地方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有的甚至与国同齐。他们能够发挥出来的能量也是绝对不算小,而且士绅残余力量的支持,也是让这些人都是信心百倍。

觉得一番行动之后,自然会迫的易飞让步低头。毕竟他们若是一齐煽动百姓作乱,那整个山西便会在一瞬间天地动荡,风云失色,无数的百姓群起而反抗镇西军,易飞要么全部杀了他们,要么就得息事宁人。而且操作得当的话,突然发动,更是可以让毫无防备的镇西军遭受惨重伤亡,那局势就对他们更加的有利。

但是这些人却是没有想到,在他们中间慷慨激昂的发表着动员词的人中,有一个已经被暗影控制并策反了的旧军官。这些自以为极为秘密的碰面,却是全程都在镇西军的监视之下。在全场异口同声的讨伐易飞的口号声中,他们也是个个士气高昂,只欲立即动手,开启一番新的天地。

等到易飞拿到这份情报,已经是深夜时分,易飞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不仅是那个被策反的旧军将领第一时间将情报送到。更是有着数位旧军将领也是命令心腹家丁前往宁武报信,显然,这些报信之人,都是对这次的军变行为十分的不看好。

“内部都不稳,还想成什么大事?真以为我没有防备你们?”在这些旧军将领们,快速的回到驻地,开始暗中煽动百姓之时。一队队死亡使者也是快速而至,无边的血浪再一次席卷于整个山西,不过这一次却是更加的彻底,几乎所有的旧军将领都是在这一次大清洗中,人财两空,家破人亡!铁血而又迅速的清洗,也是让外界的人看花了眼。但是看似疯狂,没有任何底限的清洗,却是没有造成任何的局势动荡,相反,在清除了山西最后一层隐患之后,整个山西的局面却是豁然开朗,政务司的任何命令再也无人抵制和干扰,整个山西反而更加的坚固,再无一丝被人窥伺的空隙!若是用一个词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绝对是铁板一块。

第404章援军尽失

但是已经在数月前经历过一段血风腥雨的洗历后,人们对于镇西军杀的人头滚滚的情景却是少了许多恐惧,多了一些理解。反正镇西军如何砍杀,也不会砍杀到普通百姓头上。经历的多了,镇西军那种对平民秋毫无犯的行径也是深入普通百姓心中,而且死的都是达官贵人,是那些平时见到就会吓的浑身发抖的存在。

他们的死,也是让百姓们在有些寒噤之际,心中也是多少带着些许的兴灾乐祸的感觉。原本高高在上,对上他们不是打就是骂的存在,却是几乎被一扫而空。而普通百姓们,却是不仅分得了田地,而且还分得了官府给予他们无息口粮。这种无需任何利息,只需要三年之内还清原数的粮食贷子,也是让他们在啧啧称奇的同时,也是对镇西军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

这种为民谋利的官府还不要,非得闹事换回那个只对他们盘剥和欺压的大明朝?谁也不会脑子有病的跟着这些旧军官们去干这种傻事,在亲民而且强势的镇西军面前,旧军官他们原本对于百姓那种威压已经小了许多。这些旧军官串连的成果基本上是没有,相反的是,这些原本漠不关心,两不相帮的百姓,如今却是成群结队的向镇西军设立的官府举报这些旧军官们的大逆不道。这也是让虽然早已有了准备的易飞,也是心中暖暖的。

中国百姓从来不傻,之所以他们看起来傻乎乎,也是因为朝廷的压制和封锁。事情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比谁都懂得如何取舍。

这场镇压旧军官复辟的军事行动,来的快去的更快,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这些毫无防备的旧军官连带着他们身后的利益体系已经被连根拔起,再也成不了祸害。与每次的军事行动一样,这次的行动,也是为镇西军再次补充了众多的钱粮。

如今的易飞在军阀中,绝对称的上财大气粗,数次征战,数次拿占据社会财富最多的阶层开刀,也是积累下了众多的粮草物资。因此,对于这些旧军官这些蝇头小利,易飞已经不大看的到眼里。下令追加这些旧军将贪墨的粮饷后,抄家所得就地将三成军功赏银直接发放,再向举报叛逆的百姓每人奖励一两银子,剩下的不必运回镇城,留存地方供各司运转所用。

一两银子对于易飞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穷怕了百姓却无疑是一笔横财。而且官府给百姓银子,几乎可以算是他们人生仅见的第一次,当领到银子的百姓再三证实了这不是做梦之后,一连串的欢呼也是不断的回响着,民心也是进一步的向镇西军靠拢!

但是欢呼的人群,远在宁武镇城的易飞自然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只会微微一笑。此时,他的眉头也是皱成一团,神情阴沉的看着手中的情报。

“官军竟然败了?十数万大军云集于开封,竟然被百万乌合之众一战而灭,战死失踪人数达到空前的数万!杨嗣昌啊杨嗣昌,你死了就死了,却硬是将大明拖入万劫不复之境,还真是对的起一直对你笼信有加的崇祯皇帝啊!你们君臣还真是配合默契,一个往死里逼反百姓,另一个往死里坑死官军!大有不玩死大明,死不罢休的感觉,还真不知道,你俩是不是建奴派来大明的!?”沉默了半晌,易飞轻轻松手,任由手中的纸张飘落在地,苦笑着说道。

开封城下一战,在李自成的猛攻下,左良玉军也是很快出现疲态,只能招架。虽然仗打的艰难,但是左良玉是防守一方,损失也是比闯军要轻微的多,但是当李自成拿出杀手锏,数十门从各个城池之上拆下来的火炮一拿出来,刚轰一炮,左良玉便直接选择了跑路,更是一声招呼不打,直接率军开溜。而一直盯着他的同为长跑健将的贺人龙,也是以不差于他的速度,直接率军奔跑而逃。

两镇几乎可以算是同时离开,官军的右翼也是顿时暴露在闯军的攻击之下。对于左良玉,李自成并没有率军追杀,而是立即驱动全军由侧翼杀向猝不及防的官军。原本就被左镇、贺镇突然逃跑惊的军心不振的明军,顿时兵败如山倒。虽然有虎大威的决死反击,但是却是一点水花也未荡起,一千余兵马便被淹没在滚滚的马蹄之下。

面对危局,中军王朴根本不可能象心存死志的虎大威一般自杀,他是直接带着人便跟着跑路。但是逃跑这种事情,也不是想跑就跑的了的。讲究的是手快有,手慢好,显然王总兵手不够快,闯军的铁骑直接是直接撞上了这股正在转向逃跑的兵马。而且最倒霉催的是,王朴因为其一向好着华丽的盔甲,竟然被一群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