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11章民心向背

对于使者前来所说的共伐大明之事,易飞想也不想的便一口答应。舆如今镇西军与朝廷的关系,就算是易飞有心化解那也是决无可能。经过这次的反目,朝廷也必然是已经认识到了镇西军的不可控制,表忠诚的最好的结果也是易飞以及镇西军从上到下被清洗一遍,彻底的肢解并让放心的人驾驭镇西军,朝廷才能安下心来。

既然已经是这种结果,那共同对付大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对于使者谨慎的希望镇西军一起杀入陕西的要求,易飞却是看的出来,义军,特别是李自成,根本没有一点诚意想让易飞也进入陕西。毕竟李自成也是深深吃过易飞的亏,这话不过是试探罢了。

但是对于易飞来说,陕西也是必然会拿到手的东西,只是却不用急于这一时,镇西军新军还未完全成熟。在山西如今依旧不太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充足的兵力震慑整个山西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更何况大明和建奴都是虎视眈眈盯着镇西军,更是需要保持强力的兵力用以防范。对镇西军来说,铲除建奴要比铲除流寇更加排在前面,按照易飞的顺序,消灭的目标依次是建奴、大明、流寇以及南方的东林党。

但是虽然镇西军如今还没这份闲心进入陕西,但是却不代表易飞就会放任孙传庭慢慢坐大。毕竟历史上,孙传庭就能够逆天的在没有依靠朝廷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再练十万余新军。若不是崇祯瞎指挥,在孙传庭还未做好准备之时,连连催促孙传庭进兵,致使孙传庭在各方面都未做好准备之时仓促出行,最后折戟沉沙于河南。倘若再给孙传庭数年时间,李自成能否成事还得两说。

而如今孙传庭的形势却是比历史上要好的多,毕竟当年他是因为开封城危才被崇祯一再催促,但是如今的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李自成横扫河南,开封更是成为泽国,制约他的因素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而镇西军与建奴都不是冲动之人,根本不会像李自成那般晕了脑子在根基未稳之时便即逼向京城,而有这个可能的李自成也是龟缩于河南一域,四周强敌环侧,也是不敢再如历史上一般没有后顾之忧之下直逼京城。

制约他的因素全部不存在了,孙传庭很有可能能够安心在陕西发展数年,那种情况也不是易飞愿意看到的。因此,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在收到易飞保证收缩兵力回陕西,必要时会兵出陕西牵制官军,但是不会过度参与陕西战事的保证后,使者也是兴高采烈的离开宁武而回。

虽然李自成对于易飞的保障并不放心,但是如今虚弱的陕西也是让他难以割舍。中国人都讲究衣锦还乡,如今的李自成怎么也算是达到了人生的一个小巅峰,包括他手下一帮老兄弟在内,对于回到陕西也是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

小心翼翼的留下了小半兵力占据洛阳之后,李自成也是不顾李岩等人的反对,开始谨慎的向着潼关而来。但是还在路上,李自成就已经有些火冒三丈了。因为从出发之后开始,流民逃亡的数量就不断的增加,数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上千人!而一到晚上,更是有着数不清的流民趁夜离去!这些流民的去向,无一不是山西!但是在他派人过去交涉之后,却只是得到一个答复,他们并没有煽动闯军逃亡,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更是拒绝交还哪怕一个愿意投奔镇西军之人!

李自成很快也是明白了原因,但是这个原因却是更让他呕火!但是他却拿镇西军一点办法也无,他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回陕西,也是有着立足无险可守的河南,时时都在镇西军的压制之下,无法安心发展的原因在内。相比较之下,陕西虽然土地贫瘠,但是却胜在相对封闭,防守容易,而且还是他们的家乡,容易得到民心。在镇西军强势的情况下,李自成也是不敢冒着再一次披发入山甚至就此身死沙场的危险,在这种事上与镇西军反脸!

毕竟河南山西只有一条黄河相隔,靠河岸的道路比较平坦,因此闯军也是选择沿河而前。所以从道路上便可以看到河对岸山西的情况。许多流民们也是很快被河对岸那繁忙的情景所吸引,无数的百姓正在努力的开垦着田地,而更多的人则是在官府的组织下,正在不断的开掘着水渠。隐约之间,还可以看到,距离河流更远的一些地方还有人正在挖掘着灌井。一小队一小队的官军也是在不断的巡逻着,让这些流民渍渍成奇的是,这些官军竟然与百姓秋毫无犯,更是不曾发现任何官军强迫百姓做事的场景。

相隔不远,百姓们那整齐的号子也是远远传了过来。

“嘿哟嘿,挖水渠嘿!”

“嘿哟嘿,有馍吃嘿!”

“嘿哟嘿,有钱拿嘿!”

“嘿哟嘿,加把劲嘿!”

原本觉得只是号子的流民们,在黄昏时分,却是真的见到一个个小推车上面堆积如山的馒头,更是有着稀粥让人随便喝。

看到这种场景,许多流民的心思都开始出现变化。毕竟他们拿着脑袋向前冲,得到的却不一定有对岸这些百姓们仅仅出力气吃的好!但是还未等到这些流民将羡慕的目光收回来,河对岸更是有人大喝道,“今日的伙计超出何大人预料,大人心情好,今日工钱多加一成!”

闻听此言,原本就吃的兴高采烈的人群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快速的吃完饭。这些参与工程的百姓也是按区域分成数个队伍,挨个到达各个小吏前领取工钱。遇到不识字的,小吏还会问问其有没有孩子,有的话可以在这先报个名,等到官办学校建立之后,便可以直接前来上学。

看到一些百姓还在畏畏缩缩,小吏倒是直接的告诉对方,这种官办学校全部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每天管上两顿饭。但是学制为三年,每半年考核一次,一年两次考核不及格者,将会被逐出学校。成绩好的,通过考核之后,也是可以到镇西军政务司报考吏员,日后可以慢慢升迁。不同于大明各地吏员永远成不了官员的状况,在山西,吏员任期为五年一期,连任不得超过一届。一届期满之后,各方面评优者更是可以参与政务司的官员选拔,只要通过,便是后补官员。

而镇西军不断的扩张,对于官员的需要性也是急剧增加,这就让原本觉得做官希望渺茫的吏员们个个打了鸡血一般。毕竟在镇西军治下,福利待遇好,安全性更是没的说,相比于大明做官如同抢独木桥、甚至许多进士都是直到老死都是一官难求的情景完全不同的是,这里的官员需要极大,而且不看重出身,也不出乎学历出身,做官的条件便是需要真本事和有着丰富的吏员经验!

一听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有做学问的机会,众多百姓们顿时如同炸开了锅。当一听到居然还是免费的学堂,这些百姓们的情绪已经不是兴奋能形容了,那简直是开始有些狂热了。一时间,场面都有些控制不住了,七嘴八舌的询问声也是让吏员们都不知道怎么说话才是。

但是不同于大明朝官员高高在上的传统,这些吏员们却是不敢摆出一幅高姿态,毕竟他们若是处理不当,引起群体性事件的话,那这辈子的前程就全部玩完了。虽然他们不敢喝斥,但是官军们却是没这个顾忌。一阵朝天鸣铳轰鸣声过后,这些狂热的百姓们终于醒悟过来,场面再次变得理性起来。

不过,虽然经过这许多天的相处,百姓们基本上已经不再如以前般惧怕官兵。但是官兵根深蒂固的畏惧还是让百姓们都不敢再喧哗,好不容易让百姓安静下来的吏员们,也是赶快将镇西军的政策向着这些百姓详细说了一遍。

他们每多介绍一条,百姓们眼睛便更加的亮了一些,随着他们的介绍完毕,这些百姓们也是已经快要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对于这个刚刚替代了之前的官府的镇西军的拥戴也是基本上达到顶点,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官府?不仅分田分地,而且还帮助他们开挖水渠,打制灌井,而且还不是拉壮丁的徭役,是饭管饱,还给工钱!听说,以后的田地更是再无沉重的赋税,全面恢复到良田每亩两斗封顶的地步!这一系列的政策,就已经让他们就觉得是上天赐给他们一个这样爱民的官府,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官府竟然还无偿供给他们孩子做学问!

这种待遇已经不是让他们感激的程度了,毕竟这可是可以让他们多了一次做人上人的机会!说不定哪一个娃有用了,就可以让整个家族一下子成为人人尊敬的人上之人!顿时,无数人跪倒下来,用他们最虔诚的语言感谢着带给他们这一切的镇西军。

当听说镇西军最优先办理的便是学校,只是因为各地都是在开垦田地,打制水渠和灌井,所以如今人手不足,学校建设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时。这些百姓们顿时纷纷表示愿意连夜开工,更是不需要一文钱的工钱,只要管饭就行!河对岸那热闹的情形,自然也是逃不过流民的眼睛,虽然他们听的并不真切,有的时候听到的只是短短的只言片语。但是就算是这点点信息,就已经让他们无限向往了,这种消息不断的扩散之下,逃亡的人也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毕竟有着安全舒适的环境不去,非要提着脑袋玩命,是个正常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既然知道了原因,那李自成自然不会放任不理,否则他的大军要不了多少天就得消散一空!虽然拿镇西军没办法,对付流民逃亡却是有的是手段。改变行军路线,远离黄河沿岸平坦的大道,然后加派人手巡夜,对逃亡的流民,一旦擒回,便即当众脶了,在种种强力手段之下,流民们的逃亡势头顿时为之一滞。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闯军却是再不复刚刚出兵时的意气风发,变得士气低落起来。许多人虽然迫于李自成的压力,不得不随众向前,但是心思却是都开始活泛起来。

第412章丁氏火铳

“陕西保住了!流寇无能矣!”

再一次打退流寇的进攻,一连半月都是难以安睡的孙传庭终于是彻底的松了口气。舆经过半个多月以来的交战,孙传庭也是敏锐的发现,虽然流寇挟横扫河南官军,甚至大败官军十数万的辉煌战绩而来,但是却是明显有些不在状态。

虽然不明白流寇为何显得士气不振,攻击之时往往都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但是对于孙传庭来说,这当然是最好的事情了。而半个月下来,流寇的攻击也是越来越弱,尤其是上一次攻城,简直可以说是糟糕透顶,蜂涌而来的流寇竟然连城头一轮炮击都未挺过,直接一溃而散!

仗打到这个份上,孙传庭也是已经明白,流寇已经完全无力了。除非李自成粮食多的足够他的‘百万’大军在潼关之外硬耗上数月,重新调整士气,否则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攻下潼关的可能!只要潼关不失,就算李自成能够翻越大山,向陕西内渗透些军马过去,也是完全成不了气候。而且等李自成一旦从大山***来,就会发现,后面还有数万大军正在恭候着他的到来!到时,他那少许军队,指不定会来一个全军覆没!

“成了!冯大人,陕西已经安稳了!本督早就说了,冯大人无需顾虑贺贼,杀一兵贼耳,何所虑其敌军!”孙传庭霸气十足对立于身边的陕西巡抚冯师孔道。

冯师孔此次远道而来,一是为了晋见新的陕西三边总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孙传庭悍然杀了贺人龙,他心中忐忑,害怕治下出现乱兵。但是现在事情的演变也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不仅贺人龙的部下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之力就被收拾了,甚至连横扫河南,令天下震动的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西寇潼关,却也只是落得一个满头包的下场。可以说,如今的冯师孔也是一扫之前对孙传庭的印象,对于孙传庭的感觉甚至都有些带着些拜服了。

“是下官多虑了。贺贼这种***,杀之何惜,只是可惜了那么多的督师!若是天下若贺镇、左镇者尽数为朝廷所灭,天下流寇安能如此?!”冯师孔深施一礼,赞叹道,“白谷兄果然胸有乾坤,下官拜服!”

“左镇?哼!眼下还不到收拾他的时候!不过,如今最难的一关已过,本督有些想法,也得请冯大人相助!”孙传庭眼中寒光一闪,若非左良玉如今身在江南,不在陕西,他也是有心将这个大明第一逃跑将军就地正法!不过,这一天应该不远了,只要再来几年时间,那左良玉要么收心,安心为国效力,要么等待他的只有自己领兵南下,让之落个抄家灭门的下场!

“督师客气了,有何吩咐,尽管示下。”冯师孔信心满满的回答道,如今孙传庭在陕西可谓已经完全震慑住了这帮粗鄙武夫,相信无论再出台什么政策,这些武夫都不敢多一句嘴,没有了这些武人的威胁之下,他能办的事情必然多了许多。

“冯大人果然是国之栋梁!”孙传庭客气了一句,随即在冯师孔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但是这几句话虽然轻,但是听在冯师孔耳中,却是如同平地一阵闷雷,身体都有些摇晃了,不可置信的看着孙传庭,“督师三思,此策一出,陕西必然动荡难安!必将千夫所指,督师恐怕,恐怕也……”

“哈哈……冯大人又何必遮掩,此策一出,孙某必成陕西士绅公敌!不是恐怕,是极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孙传庭仰天长笑,但是笑声中却是没有丝毫的喜意,“国朝优待士绅,事事迁就容忍他们。可是,他们却是做了什么?宁肯被流寇破城,将所有家产沦于流寇手中,也不肯拿出一毫资军御敌!这种士绅要来何用!我孙传庭既然有胆来陕西,就没打算活着离开!”

“国朝危难之际,为了大明,我孙传庭一已荣辱又何足道哉!即使万世唾骂,即使万劫不复,又何惧之有!这士绅一体纳粮,追讨欠赋,征缴钱粮我孙传庭干定了!”孙传庭丝毫没有犹豫,话语中也是早已经没有了生死荣辱!

……

在李自成已经开始在潼关外考虑退兵事宜,孙传庭开始筹划陕西‘苛政’之时,易飞却是带着百余护卫,飞马向着三井镇而去。

二年多时间过去了,易飞之前的构想的米尼枪也是终于有了成果。一接到这位情报,易飞也是再也顾不得任何其他的事情,直接向着三井镇而来。

堪堪来到三井镇,易飞也是有些觉得有些不认识了。如今的三井镇规模扩大了不止一倍,原本的一座小镇,如今就占地面积来讲,已经完全不小于一般的县城。而且考虑到里面都是军工,这个巨大的兵工厂,也是可以说是目前大明甚至世界第一!

如今的三井镇,有着技工数万,连带家属,人数可能已经突破了二十万!如此大的人口数量,再加上这些都是比较有钱的群体,围绕着三井镇也是出现了众多的卫星城镇。起初只是小商贩们到达禁区之外兜售他们的东西,但是越来越多的商人也是将目光投向了这处财富宝地,渐渐形成了环绕着三井镇的数个中型城镇。

有了这些人的到来,再加上三井镇巨大的财富,这里的繁华也是超越了山西许多的大城。若是放开环绕在三井镇周边十里的禁区,数处城镇合并一处,估计会再次出现一个如同太原城一般的大城!

禁区对易飞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障碍,虽然易飞拥有着约定成俗的特权,可以无视守卫直接纵马入镇。但是易飞却是依旧勒马停步,按照规矩出示令牌,这才纵马而入。立一个规矩难,破坏规矩十分容易,如今易飞身在高位,却是更加的注意这些。若是他都能以身作则,那么镇西军高层坠落的速度就不可能会太快,易飞认为高层就得具有忧患意识,防范于未然总是好的。

如今已经有些富态的科技司司事官丁春阳也是早早的便带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