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天佑我皇

明!”

曹变蛟再次挺起手中长枪,有些酸滞的手臂也是隐隐提醒他的主人,再一次向前,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曹变蛟将目光缓缓的从身边的将士脸上扫过,满意的发现没有一个人脸上出现惊惶之色。生前身后事已经再无挂怀,如今剩下的也唯有战死沙场一途罢了!曹变蛟上阵从来不用呐喊来助声势,但是此刻却也恨不得用尽力气向天咆哮道。

“万胜!”

官兵也是同时举起武器,以响亮的口号声回应着他们的统帅!

“为了大明!冲锋!”曹变蛟一拉马缰,一往无前的向着前方疾冲而去。虽然明知道此行绝无生理,虽然明知道会将麾下儿郎们尽数留在辽东,但是那又如何,再次与那些所谓同僚再肮脏的活在一起?大明,吾的大明,变蛟已经尽力了!王兄慢走片刻,为兄这就来与你相伴了……众多的麾下他们对大明没什么概念,对于大明的忠诚也远不及对于曹变蛟的忠诚,但是既然曹变蛟冲锋在前,他们也是不会后退,近二千士兵以飞蛾扑火一般的向着清军大军冲击而去……

第465章难逃宿命(下)

但是靠着七千余披甲,坐阵中军的洪承畴还是能够稳的住军心,四面层层叠叠的长枪护住阵脚。剑拔弩张,只等建奴上前冲阵。但是刚刚全歼了明军骑兵的满清铁骑显然没有着急发起进攻,明军处的位置是一处高地,仰攻的话损失难免会有些大。若是之前见过的明军,说不定建奴根本就不会在意什么地形,直接一冲就跨的军队还用在意什么地形?但是这伙明军明显邪乎的可以,起码关宁军如此敢战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五千关宁骑兵竟然能够造成满清铁骑近二千人的伤亡,由不得多尔衮不重视。若是关宁军全部能够做到这点,估计单单辽东一地就能让满清亡国灭种了。对于这些的敌人,本钱不多的多尔衮宁可多花些时间,也省得被穷途末路的明军来一个鱼死网破。

数千骑兵围绕着明军大阵不断的游弋着,寻找着明军存在着的漏洞,但是很长时间也是没有多少收获。虽然明军破绽依然不少,但是地形的限制也是无法让满清能够在撕开口子之后,将源源不断的大军送入突破口,与其说是没有办法,还不如说是害怕再次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不多时,多尔衮也终于发现了明军的一个致命的破绽,那便是明军后军位置。虽然这里的披甲兵最多,但是明军最强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弱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河流!人如果不吃东西,也许还能坚持数天,但是没有水的话,恐怕两天都挨不过去。只要截断了河流,明军必然会不战自乱。

明军依水而立阵,显然也是明白这条水源对于他们的意义。而且洪承畴老于兵事,布阵之时更是老而弥辣,再加上有五千骑兵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洪承畴的大阵也是极为的难啃。而长期围困显然不符合满清的国情,正面出击又是可能会损失惨重。在这种患得患失之下,多尔衮甚至都有些后悔,为何不多留下汉人,由他们打头打前阵,必然可以极大的减轻满清的伤亡数字。

但是大败之余,又经过大规模的收缩,物资什么的就算只是满足本族所需,就已经是十分的艰难了,哪有什么粮草去养活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反咬一口的东西?但是就在放过明军,显然也不是多尔衮愿意的,如此大举出动,却是灰溜溜的退回去,别说多尔衮了,就算是满清小兵也会觉得不满。

“下马步战!”

沉吟了片刻,多尔衮再不犹豫,此番出击不能空手而归,而且洪承畴的粮草也是他极为需要的东西,更是不能放任他们就这般的浪费了去。

听到命令,担任主攻的数千满清精锐毫不犹豫的立即下马。以弓箭手在前,刀盾手随后,更有死士随时会发动最后的决死一击!

清军猫着腰,弓箭手没行几步,就开始弯弓搭箭,百步远就开始随意抛射,中间更是有着数人持着没装铳子的火铳,突然窜将出来,对着明军阵势就是一轮齐射。而明军显然也是受了刺激,在建奴火铳手刚刚放铳之后,就有忍不住的士兵开始扣动板机,这种匆忙的射击虽然很快就被底层军官将之揪了出来,当场将之斩杀以儆效尤,但是却是无法挽回其他听到铳声的官兵也是扣动他们的板机。

在百步开外,明军的火铳就响成一串,阵阵白雾升起,不仅没有对建奴造成任何伤害,相反浓密的白雾还影响到了己方的视线。

清军对这种情况显然也是早已经预料到,不等明军再次调整过来,原本猫着腰缓慢向前的清军顿时如同撒了缰的野马,以最快的速度向着明军阵地疾冲而来。

半路上,清军的弓箭手便开始不断的拉弓射箭,满天的抛射虽然大多被明军的盾牌挡住,但是也是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明军内也是产生了一小片骚动。行至四十步左右,其他建奴快速的向前,但是弓箭手却是停在原地,半跪于地上,这次弓箭却也是极为的冷静,根本就没有满天抛射。

而是选择直射,对准最前排的明军,箭箭都是直奔明军脸面而来。一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这些明军根本无法躲避这么近的箭矢,许多人都是锋利的破甲箭直接贯穿脑门而死,明军大阵终于第一次开始全面动摇。

不等后排的明军向前替补,第二轮,第三轮的箭矢也是不断的迎面而来,明军前排惨叫声一阵高过一阵。后方的明军也是慌乱的满天抛射以支援他们的同袍,但是他们却是不敢如同建奴弓箭手一般,站立于自己军队前面,而是全部躲在长枪兵与刀盾兵后面。层层叠叠的同袍遮挡,虽然安全但也是遭成视线受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射击才是最佳的角度。满天的抛射对于疾冲而来身披重甲,甚至数层重甲的死士根本就没有什么杀伤力,偶尔向支箭矢幸运的从盔甲缝隙中射入,也是达不到什么致命的伤害。若说伤害,可能对于同袍的杀害更加的大,这些秦军一看到满身挂满箭矢,却是依旧没有丝毫不适依旧疾冲而来的建奴们,对于他们心理的冲击不可谓不大。这种如同不死小强一般的生物,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不等与建奴短兵相接,这些前排侥幸未死在箭下的明军,都已经压制不住的开始颤抖了。“%…¥”

听着听不懂的狂叫声已经杀至近前,前排的明军也是压抑不住恐惧不断的后退着,直到撞在后排同袍的身上,退无可退。

偶尔有着悍勇的明军根本无惧于这些建奴,依旧敢于亡命而前,他们之中有的成功斩杀建奴,但大多数都是在前冲的路上被建奴死士后方的弓箭手直接一箭毙命!当前排最勇敢,也是作战意志最坚定的老兵死的差不多之时,死士们终于突入了明军之前。

猛烈的喊杀声顿时声入云霄,已经退无可退的明军也是抱着极大的勇气面对着这些近乎刀枪不入的建奴。许多明军颓然的用刀不断的劈斩着前方身穿数层重甲的建奴,却是绝望的发现,无论如何用力劈、斩、刺,面前的建奴却是丝毫没有倒下的迹象。

与将武器舞的花团锦簇的明军相反的是,建奴的攻击却是简单而又致命,一枪或者一刀之后,对面的明军便已经惨叫着倒地。这种如同人形坦克一般的建奴,前进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是却胜在沉稳有力,而且势不可挡。

许多聪明的明军也是改变招数,放弃攻击建奴有着坚固盔甲防御的上身,蹲低攻击着建奴的下半身。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取得了成功,毕竟论起灵活,明军一个可以当建奴五个。但是这类士兵却是极少数的,而且各自为战之下,根本就无法形成规模,也就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建奴步步向前的大势。

而且这些别出心裁的士兵,大多数虽然躲过了眼前,却是直接被后方虎视眈眈的建奴弓箭手一个个点杀。在弓箭手与正前方刀盾手的配合下,死士也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快速的突破着明军的阵势。

沿途留下的大多都是明军的尸体,当这个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明军的抵抗也是变得越来越无力。事实上,伤亡一旦超过百分之三,明军就会当场崩溃了,但是之所以还能坚持,并不是明军突然变得意志坚定了,也不是明军突然之间都有了为了同袍不惜牺牲自己的觉悟。而是他们背后的人群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紧凑,根本就是退无可退!

但是在战场上,士兵即是愚蠢的也是聪明的。他们会愚蠢的为了亡命而逃,可以不管不顾的背柔弱的后背留于敌人,也会聪明的如同眼前的明军一般,既然后方无法后退,那就直接从两翼脱逃。一时间,明军如同荡漾开来的绮涟,一层层的不断向后荡漾开来,无数的士兵不管不顾的扔下所有妨碍他们逃跑的东西,尖叫着从两侧滚滚而逃。

前军的崩溃第一时间影响到了后面的明军,在不明所以之下,慌乱也是被数以百倍般的放大,许多连建奴都未看到的明军也是随着人流溃败而逃!当密集的马蹄声隆隆的传入耳中后,这种败退直接变成溃败,无数的明军发疯一般的四处乱撞,努力在一片混乱之中寻找出一条可以安然通行的道路。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一头雾水,完全的是随大流而行,根本就没有一点秩序可言。清军对于数万在事实上已经崩溃的明军视而不见,这些明军的战斗力依旧是在他们的印象之内,刚刚伤亡了数百人,二万余人的大军就已经完全崩溃。这也是让多尔衮心中大定,这些明军根本不足为虑,他的目光完全盯着坡上的那面将旗,以及在将旗下面之人和这人后面无数的粮草辎重!在这个历史上,满清已经被消弱至最虚弱的状态之中,但是与原本历史一样,洪承畴依旧难逃兵败于满清手中的宿命……

第466章迁都

崇祯皇帝脸色铁青的看着这封由十数位辽东将领联名递上来的八百里加急奏章,心中的愤怒委实不足以为人道。早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的崇祯,已经不再被这种障眼法迷惑了,虽然里面写的情真意切,说是建奴十数万大军合击,将洪承畴合围于辽阳城下。而关宁军冒险十数次冲击建奴大军,希望将洪承畴与两位关宁军将领从团团包围之中解救出来,但是奈何敌军势大,一番解围行动没有成效,反而损失惨重,更是差点被迂回而来的建奴来了一个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反正兵败这事跟咱们辽东一系的将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滴,若不是洪承畴不顾大家的劝告贪功冒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么一场败仗。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洪经略基本上是一个小人,反正他是克服了种种困难,硬是把本部步军安排在了骑兵之前,这才造成了他被围的后果。若非他吃相如此难看,也不会有被围歼在辽阳城下的后果!

关宁军的奏章写的十分理直气壮,反正在他们看来洪承畴也是不可能活着回来了。既然和死人过招,那还不把所有的罪名全部按在他身上?死者已矣,让活着的人活的更好才是好!就算有人要说关宁军的话不尽不实的,咱也不是没有证据,你看曹变蛟、王廷臣二人不是也是因为对洪承畴溜须拍马,这才抢到先锋一职,与那死不足惜的洪老头一起陪葬了么?

关宁军的奏章了是引起京城内一片大哗,谁也没有想到,原本进展顺利的让人无法想象的辽东收复战却是以这样的结局落幕。朝臣们已经无心去争执到底是不是关宁军坑了洪承畴,而且大多数朝臣都是对于关宁军的作风心中有数。

而且如今辽东武夫势大难制,这也是谁都知道之事。但是他们居然敢于将堂堂朝廷督师扔在战场上,如此的肆无忌惮和嚣张跋扈,也是让朝臣们个个在愤怒之余,也是愈发变得对大明的前途完全绝望。关宁军号称大明第一强军,却是居然也就这么回事,对外,连已经日薄西山的建奴残兵都是如此的无能,对内却是敢于如此的蔑视朝廷以及皇帝!但是左思右想之下,朝廷却还真是拿不出什么办法来整治这些军阀们。

若是真的惹怒了他们,恐怕这些军阀们会直接造反,甚至挥后杀向京城!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皇帝的最后决定。其实也不是说怎么做决定,因为大家都明白,皇帝肯定会下旨安抚于辽东诸将,让他们戴罪立功之类不痛不痒的处置罢了。大家等着看的并不是这个内容,而是看皇帝多久才能拉的下脸来,向这些辽东武夫们低头!

毕竟这数月来,文武百官也是被崇祯给整治的完全离心离德了。这些日子也是不断的有人要求辞官告老还乡,而崇祯却是一律答应的十分痛快,但是却是有了一个条件。在离任前等候锦衣卫的核查,通过锦衣卫的核查后,皇帝还会亲自向离任官员御赐一个写就‘国之干臣’的匾额!

但是这数月来,想走的官员还没有一个能够通过核查的,相反更多的则是直接被锦衣卫核查进诏狱之中,将这些年来积蓄的家产一一吐了出来。面对已经完全不要脸的皇帝,满朝文武发现他们还真是没有多少办法可想,毕竟皇帝摆明要将他们往死里玩,大有一种拉着众人陪葬的意思在内。

崇祯估计是心死了,但是这么多年来已经捞的钵满盆满的文武百官显然没有这个想法。这些日子以来,百官不仅不敢随意出城,以免被崇祯再如之前倒霉的同僚一般以叛国的罪名抄家,而且更不敢收拾细软让家人秘密带走,因为一旦查到,那就不止是抄家能够解决的了。

但是派遣心腹前往镇西军治下的官员人数却是一下子多了起来,许多人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镇西军进攻京城,那他们就誓死效忠,直接当场反正。至于交换么,当然是大家原本是什么官,京城破后依旧是什么官。不仅山西,就算是已经将重心向南发展的闯军,也是陆续得到了无数的官员的私下评价,不过这一次再也不是骂他们‘不安在家饿孚,尤效螳臂当车!’,反而一下子改口称赞他们树信义而抗暴君,委实是我中华五千年来当之无愧的最善义军。

既然是最善义军了,那当然不能将这个名目给白瞎了。应该直接挺军入北京,推翻残暴大明,重立朗朗新朝。当然,作为最为理解和支持义军的文武百官,那自然是完全占在义军这一边,只要义军出现在北京城外,他们可以拍着胸膛担保,绝对能够打开至少一处城门以迎王师!

但是这些人虽然嘘嘘不尽,似乎恨不得与天下英雄联手荡平乾坤,重塑大地。但是无论是易飞还是李自成根本就无人去理会这些人,易飞不动是因为不到时候,他不肯去背这个骂名。李自成不去,那就更好理解了,刚刚在湖广稍稍扎下根,让他夺取远去千里之后的京城这块飞地,那纯粹是吃饱了撑的。而且就算有人想要解决崇祯,李自成还会帮助拉着,有崇祯这种皇帝在位,李自成根本不愁无人来投,这么好的盟友,李自成哪里下的去手?

因此,京城之中虽然暗波涌动,但是实质能够伤害到崇祯根本的却是一个也无。大军在手的崇祯,也是忽然体会到了做暴君的好处,起码事事再也不用求着这帮鲜廉寡耻之辈,第二,他也是有着充足的军饷可以暂时稳定着,让军队能够保持着最起码的忠诚度。

但是让崇祯再向辽东武夫低头,却是文官们想的错了。如今的崇祯根本就是破罐子破摔,在上一个月指使一个小官提议迁都南京时,文武百官更是如同抓到了机会一般,众口一词的大骂这人丧心病狂,竟然想让圣天子弃国南逃?!这可是让圣天子一生声名受污!绝对堪称大逆不道!

虽然崇祯十分明白这些官员们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