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50章视察

崇祯八九年相交的这几天,镇西卫的这番大动作,也是让整个宣大、山西镇的目光纷纷聚焦于镇西卫这块地方上来了。

六千战兵的规模,这也是让人分外惊讶,而这些人高昂的战斗热情和行之有效的效率也是让人咂舌,为患镇西卫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年老匪就这样一窝被端!而且还饶上了十几路想浑水摸鱼溜入镇西卫之中的别处盗贼。

而这还不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镇西卫不声不响之际,竟然发展出了小两千的骑兵!正是这支骑兵让为患宣大数十年的两伙响当当名号的马贼‘一阵风’、‘黄飙马’折戟沉沙,成为历史。

当捷报传入山西镇之时,众人的一片哗然。许多人还不能置信,镇西卫已经到达如此的地步!而当首级等送入山西镇之时,整个山西镇也是如同被点燃了一般。

羡慕者有之,叫好者也有,然而更多的人则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注视着,如同气球般膨胀的镇西卫。这年头能拉人马不新鲜,新鲜的则是易飞这支人马都是上好的战兵!在一个小小的镇西卫竟然能养活如此多的战兵,易飞捞钱的本事可想而知!

虽然理论上镇西卫是有六千人的编制,但是这也仅仅是理论上而已。在这个年头,一个卫所能有千余可战之兵就已经是战力十分的强悍的卫所了。而易飞这种六千军士齐全的卫所在如今的大明完全是独一份儿了,而且这些士兵个个都不比战兵差,甚至犹有过之!

当然易飞的能耐也让一些人都有些难以接受,山西镇总兵李明辅、大同镇总兵王朴等易飞的邻居们则最是感觉到了威胁。虽然他们两位总兵在纸面上的兵力都在一万二以上,但是他们却是做着和这个世代最为平常的事,其中有着近半的士兵是空饷,而且还克扣在册士兵的军饷用以豢养着一只规模不小的家丁队伍。

王朴还好些,有着山西八大家背景家族的他可以用家族内的资料补贴着,他的虚空兵额只有三分之一而已。而山西镇总兵官李明辅则是差的多了,为了维持他一千五百人左右的家丁队伍,他更是虚了一半多的兵额,除去家丁他的真实兵力还不足六千!

而易飞只用了一年时间便拉扯起一支六千人的战兵,这也让他深深的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在他看来,易飞拉起这六千人马,肯定会将镇西卫已经完全掏空!而这些迫不及待的拉人马,这种穷兵黩武的扩军行为,在他看来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内。

距离还远的大同总兵王朴则是还没什么直接的利害在旁,还能稳的住。而一念及于此的李明辅却是再也做不住了,更不敢将这些功劳如同往日一般再拦腰一刀切一大半下来,而是上马匆匆而向山西总督张维世告之。

接到李明辅忧心重重的报告,张维世也是有些愣了,这个易飞如此这般不惜民力的扩军,将兵力扩充至六千,也是让他吓了一跳。

不过他倒也没有如同李明辅那般的忧心,毕竟要求易飞尽可能的多练兵也是他的意思。而此时明显让一向对自己阳奉阴违的山西镇总兵也开始注意到他原来还是有一个上官了,而李明辅有些惶惶的表现,这也是他所需要的场面。

不过,他当然不会去顺着李明辅的意思去想,他所关心的只是易飞这种扩军是否是竭泽而渔,昙花一现。带着这种疑问,崇祯九年正月中,他亲自到镇西卫来视察。

长官来视察,易飞自然是十分热烈的欢迎。各种迎接工作都是以最高的规格进行,而一路进入镇西卫之中的张维世也是松了口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军户大逃亡的局面出现。

相反一路行来,几乎没有出现什么荒地。而地里面的青青的麦苗也是破土而出,虽然今年依旧是大旱少雨,而且寒风凛咧,但是却是见到络绎不绝的百姓们不断的从临近的灌井之中挑水浇灌着麦苗,一派兴旺繁荣的太平场景。

随着易飞进入卫城之中后,他更是惊讶的发现在他印象之中都是些穷军户们竟然大变样了,虽然大部分军户衣着依旧破烂,但是脸上却是多了一些他有些说不清楚的东西。

而大街小巷之中也是与他之前所见大不一样,许多军户们竟然可以张灯结彩以贺新年。几乎家家都贴着春联,这种往年里算的上是奢侈品的东西,如今家家都能用的上,这也是让张维世不由得为之咂舌。

“易指挥使真是大才啊!就算换了本督来这镇西卫,想这么短的时间让整个镇西卫为之一新,也是办不到啊!”张维世感慨着,作为一个愿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文官来说,这一路的行程让他分外的有着感触。

“督臣言重了,卑职只不过做了该做的罢了,当不得督臣谬赞!”这话说的有些重了,易飞也是吓了一跳,立即止步行礼道。

“本督说的是内心话,易大人可否告知本督,你是如何做到的?”张维世饶有兴致的问道。

“卫所之弊,在于军官权贵侵吞军户田地。卑职还得多谢督臣护佑,让卑职顺利踏出第一步!卑职的第一步便是打压下这些军官权贵,然后将田地分于军户。再轻谣薄赋,与民休养,这也当不得什么。”易飞想了想,恭敬的回答道,没有了张维世给他撑腰,除非他造反而上,否则短期内根本做不到这点。

“唉!原来如此!第一步也不知道难死了多少有志之士,易大人确实是年轻敢干之辈!本督没有看错于你!”张维世心中叹息一声,他也是想做出一翻事情来,但往往却是在第一步时便不肯愈前,阻力太大了。

“来时路上,本督见到田间地头更是处处都有灌井之类,这些灌井花费不菲吧!”张维世想起了那些田边灌井,这可是大旱之时救命之物,有由的好奇的问道。

“这个……”易飞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张维世,最后还是讲了出来,“卑职一路剿匪不少,而俘虏更是不少。这些灌井都是卑职请了匠工师傅指挥,然后督促这些俘虏修筑而成,并未花费多少。”

“哈哈……这倒是省钱省工的办法,不过,这可是上好的兵源,易飞你怎么不用?”张维世没想到易飞竟然不要这些明显都是些青壮的俘虏,这些可都是别的大明军队最廉价而又上好的兵源啊。

“督臣,这些确是青壮不假,而且还多为见过血的。但是做为士兵就完全不够格!”易飞昂然的道,对这些兵员更是不屑一顾,“他们野惯了,而且做贼时奸淫掳掠无所不为。这些人进入军伍也只能是害群之马,卑职宁可招募憨厚、淳朴的良家子弟,再花费时日操练,也不愿这些害群之马带坏整个军伍!”

“唔,本督记得在镇羗所之时,你也说过此话。记得你是以戚少保故例练军的吧!”张维世点了点头,平静的问道。

“督臣明鉴,确实如此!戚少保一生尽忠国事,戮力戍边,确为武将楷模,末将也是十分钦服,一直效仿!”易飞回答道。

“不错,本督也是希望易飞你能一直抱此心为国!”张维世道。

“督臣教诲,卑职一定谨记!”易飞恭敬的答道。

“易指挥使可有表字?”张维世问道。

“回督臣,已经有了。卑职岳父大人,给卑职取了一个‘怀国’。”易飞尴尬的一笑,这事董卫国还曾斥责过他,在婚礼之前更是为其取下这个表字。

“不错,心怀家国。怀国,董大人一片苦心,你可得谨记了!”张维世轻轻的称赞了一声,郑重的道。

“卑职自当谨记。”易飞恭敬的回答道。

“怀国,你操练数千新军,却能记得予百姓以休养,甚是恰当。不过,如此这般下来,粮饷可足?”张维世自然而然的换了比较亲切的称呼,关切的问道。

“回督臣,卑职每亩田收田赋二斗,足够一卫之地所需!”易飞回答道,如今的镇西卫已经有户近三万,每户田地至少分得三十亩,一季田赋收入就高达十八万石,再加上官营米铺购入的粮食,养活六千余战兵足足有余。

“没有困难吗?”张维世有些诧异的看着易飞,他这种支持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而易飞竟然并没有开口索要。

“督臣,倒也有,卑职听说大明工部有一些叫自生火铳、鲁密铳的火铳。若是大人方便,卑职想请大人给卑职一些。”易飞想起了后世偶尔所看到的一些论坛,上面所说大明时便已经有燧火枪,他的匠坊一直都没能研制出可实际运用的燧火枪,若是有范本在,那便容易的多了。

“唔,这东西本镇倒是有,但是造价却是不菲。你若想要,本督赏你几杆便是!”张维世不在意的道,这些东西都是奇淫巧技罢了,根本上不得台面。

“多谢督臣!”易飞大喜道,没想到这么容易便到手了。

“无需多礼,入内吧,本督也是有其他事要问你!”不知不觉之间,一行人便来到了卫守备府,张维世当先步了进来。

第151章新兵演练

易飞的卫指挥使府分为里外三层,最外面的一层为办公所用。正中自然是易飞处理公务所用,左右两旁的平房则是卫所其他官员办公所用,而更边上的则是卫所文吏办公时所用。

穿过衙门,则是一处小花园。在北方,尤其是西北,都是地广人稀,所以这个小花园虽然园景不算太好,但却有着北方的传统,那就是十分大。这也是供易飞忙碌之后休息赏玩之地。

再向后则是指挥使大人家眷所在了,等闲是不能靠近这里的。而易飞接待张维世自然是在自己的办公场所。命人沏上好茶,易飞便是陪坐于一旁,将主位拱手让于张维世。

“本官行近岢岚州,州城内一处地段也是分外热闹。怀国,这是在做什么?好象很大的工程一样!可别搞出什么乱子才好!”方才经过一处繁华的路段,张维世也是有些好奇的看着近千青壮忙碌着将一片区域拆掉,但为了易飞的颜面,张维世并未当时出声发问,有些事情毕竟上不得台面。

“督臣放心,卑职理会的。这些军户的房屋拆迁之后,都会补偿他们一些银两重新建房。而这片区域卑职是想建一英灵阁,将我镇西卫历年来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牌位尽放其中,既让忠勇之士可以享受后人香火,也可勉励后人不忘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他们创造而出的安稳日子!”易飞郑重的道。

“这是好事啊!易飞你做的不错!不过,英灵阁实在有些粗鄙,本督给你另取一名罢!唔,就叫‘褒忠阁’吧!本督再为这‘褒忠阁’再亲自手书题字!”将自己的手书留下,以存万古,是个文人都有这毛病,张维世也是不能免俗,抚着长须笑道。

“多谢督臣!”由张维世总督之尊为‘褒忠阁’题字,那这个‘褒忠阁’将更加有分量和受人尊重,易飞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文房四宝是现成的,虽然易飞自己的毛笔字不能见人,但不妨碍他也摆放一副在自己的方案上。不多时,张维世便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写下了‘褒忠阁’三字,更在下方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印信。

易飞虽然不懂字画好坏,但是张维世这字飘逸带着苍劲,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也不由得他真心赞叹,“督臣这字写的活了,相比之下卑职的字实在难以见人!”

“呵呵……怀国乃武将,也不用过于自迩!”张维世抚须长笑,也觉此生所写之字,唯有此项最为欢喜,因而虽然谦虚,但言语之间的自得却是难以尽掩。

“郑科,将督臣墨宝请下去用最好的匠师好生镶裱,若有些微差尽,唯你是问!”易飞将张维世的手书小心的交于郑科,郑重告诫道。

等郑科领命退出后,张维世的脸色也慢慢低沉下来,看了易飞良久,低声喝问道,“怀国,你那两千马军从何而来,还不肯告之于本督么?”

“这个,卑职是从草原上抢来的!”易飞知道这事迟早都会暴露,也不隐瞒,昂然的说道。

“抢来的?!”张维世一下子被气乐了,这个易飞真是不顾一点官面体统,在上官面前居然直接用抢来说事,不过,易飞没有试图在他面前遮掩,倒也让他心中颇为欣慰,但跟着脸色一板,“你可知这是擅开边衅?!一旦开战,百姓只会生灵涂炭!”

“督臣,就算卑职不去打他们。他们难道就没有向咱们开战?每年死于他们马蹄之下的百姓更是不知何几!历年来蒙古人、建奴入寇宣大、山西,哪一次不是生灵涂炭!?又有哪一次是咱们先开的边衅?!卑职倒是觉得,就是因为咱们打的他们不够狠,打的不够痛才会有这些跳梁小丑入寇!想成祖年间,五征蒙古之时,哪个蒙古部落敢于靠近长城而来?!”易飞起身遥遥向北京方向行了一礼,铿锵有力的说道。

见到易飞连朱棣也拿出来说事,张维世一时也不好进行反驳,而易飞所说的也是事实。只是擅开边衅也只是文官一系害怕武将们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坐大,才产生的说法,这更是拿不到台面上说。

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就连张维世后方的家将也是不满的看着易飞,这个易飞如此这般的冲撞督臣,让他们心中都是十分不满。

“怀国这话偏激了!话虽如此,但是如今国事艰难,如此多事对国朝也是不利啊!”张维世叹了一口气,如今的武将是越来越难制了,若是换作之前,他早已将易飞喝斥出去,乱棍打下。但是如今,他也只能进行笼络。

“督臣恕罪,卑职只是一个武夫,心中所想就直言而出,冲撞督臣,还请督臣责罚!”易飞话一出口,心中也是有些悔意,张维世一直对自己照顾有加,他也是一直感激在心,赶紧行大礼道。

果然,易飞这一行礼,张维世和其身后的家将脸色顿时好了许多。见到易飞一脸惶恐,并且话语真诚而充满悔意,就连张维世也是心下颇为欣慰,心中只道易飞年轻气盛,出言无状,并非是故意顶撞。

“罢了,年轻气盛,本来如此。但怀国还是没有释本督之惑,你难道真的不怕蒙古人前来报复?”张维世松了口气,果然没有看错易飞,气氛缓和之下,也将心中疑惑问了出来。

“回督臣,卑职只是剿灭几个曾经入寇的数百人的小部落罢了。而且不打旗帜,事后更是斩草除根,蒙古人觉察不到卑职身上,最多认为是小部落之间相互吞并罢了。”易飞恭敬的回答道。

这话说的已经接近谎言了,连张维世都听的出来,这只是安慰他的话罢了。不过,既然易飞都已经这么说了,那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话来,毕竟直接当事人易飞都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再说他也听不进去。

“怀国,让本督进进你练的兵!”张维世想起此来的最重要的事情,微笑着说道。

“遵命!督臣,请随卑职前往城外校场!”易飞恭敬的应了一声,当先带着一行人前往卫城大校场。命令身边的金海和张俊卿,让他们集合各自目前的部队前来。

不久,金海便带着一总军士与秦伟明的一总火铳军士一队队进入教场,他们原先都在田里干活,接到命令后,他们很快集合。镇西卫平时严酷的训练发挥了作用,虽然集合命令匆忙。他们还是快整好队,一队队跑步前来。

易飞治下的军队,以十人一伙,设伙长一人。三伙一队,设队正一人,权队正二人。三队一总,设把总一人,权把总两人。三总一哨,而三哨为一营设千总一人,权千总两人。其中的权千总则是后备,一旦战事惨烈,千总战死,则权千总自动代理千总之职,以免军伍失去指挥而败乱!

这两哨军士身上都没有披着盔甲,手上拿的只是根长矛。平日里镇西卫不披盔甲,只有战时才会披挂盔甲。由于易飞的钱财也不多,而且花钱的地方却是相当的多,不仅为军户开挖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