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凰睦镉行┓膏止荆珈趸故敲√喟讶舜私矗灰换幔√嗑土熳盼绿迦嗜俗呓饲骞

“臣温体仁、杨嗣昌、刘宇亮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崇祯面色平静的坐在龙案后看着三人,淡淡的问道:“三位爱卿联袂前来有何要事啊?”

温体仁躬身道:“启禀皇上,现在闯逆等流寇已经向河南等地流窜,河南巡抚李仙风已经数次发来奏章,请求朝廷赶紧派出平叛大军前往河南平叛,另外福王也给朝廷发来了文书,说现在闯逆等流寇正对洛阳虎视眈眈,也请皇上尽早派出援军。”

“那爱卿商议出什么章程了吗?”

温体仁拱手道:“启禀皇上,事关重大,老臣以为此事应广招群臣商议,并交由内阁商议,最后请皇上定夺方是正理。”

“群议,又是群议!”崇祯一听就恼了,指着温体仁说道:“温体仁,伱什么事都要交由百官群议,那朕还要伱这个首辅来干什么?”

崇祯一发怒,温体仁吓得赶紧跪了下来磕头道:“皇上恕罪,老臣死罪!”

看着赶紧跪下的温体仁,站在一旁的杨嗣昌心中冷笑起来。这个温体仁辅政数年,虽然在结党营私、玩弄权术上是一个高手,但却从未提出过任何经国济世的方略,也没有建立过任何利国利民的功业。是一个十足的庸材,现在看来,皇上对他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今天终于爆发了出来。

“怎么,伱身为大明首辅,连这点事都没办法替朕分忧吗?”崇祯的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臣……臣……”温体仁的冷汗从额头流了下来,现在全大明都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哭着喊着要钱粮要兵的奏折。他哪里有什么办法。

“要不……要不把洪承畴再从宣大调到河南?”

“什么?再把洪承畴调回河南?”崇祯一脸铁青的喝道:“卢象升战死,宣大已经空虚,朕好不容易将洪承畴调到宣大防范鞑子,伱现在却要朕将洪承畴调回河南。那宣大怎么办?伱想要将它让给鞑子吗?”

现在崇祯看着温体仁是越来越不顺眼,,这些年大明国势每况愈下,和温体仁这个首辅的不作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崇祯对温体仁的不满也在逐渐增加中。

“哼!”崇祯转头对杨嗣昌和刘宇亮道:“温体仁是为了河南之事而来。伱们又是为什么来的?”

杨嗣昌和刘宇亮对视一眼,刘宇亮上前一步后昂首说道:“启奏皇上,微臣此次前来是要弹劾一个人的!”

“轰……”

刘宇亮的话恍若一个响雷,炸得整个乾清宫一阵摇晃。尤其是温体仁更是整个人都摇晃起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恍若明白了什么似的呆立在一旁。

今天杨嗣昌和刘宇亮邀他联袂前往觐见皇上,正好温体仁也有事情要求见崇祯。因此也就和他一同来到了乾清宫,没想原来这俩人是要趁机发难啊。

恍惚中,温体仁听到了刘宇亮大声说道:“启禀皇上,臣刘宇亮有事要奏禀,臣参温体仁托严正之义,行媚嫉之私,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酿成祸源,体仁之罪也。温体仁其人入中枢以来,数年中不但毫无建树,反而不断暗中打压异己……”

随着刘宇亮的话不断从嘴里说出,温体仁的身体晃动得更厉害了,最后温体仁的身体如同抽风般抖动了几下,躺在了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皇上,不好了,温首辅晕倒了!”一个尖锐的声音在乾清宫内瞬间响起……当温体仁幽幽的转醒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家中,自己的夫人和小妾一群人正围在自己的身边,紧张的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问过众人后,温体仁才知道自己晕倒后就被人送回了家里,现在才醒转过来。

醒过来后的温体仁赶紧使出了自己惯用的伎俩,装病在家,等着皇上去安慰、挽留他,但是这次他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温体仁在乾清宫晕倒被崇祯派人送回府后,崇祯正整个上午都没有离开乾清宫。他批阅着只能令他增加烦恼的各种文书,愁眉不展地思考问题。困倦时候,他就叫太监王承恩把奏疏或塘报读给他听。文书房把一封弹劾杨嗣昌的奏疏送了进来,他一看是翰林院编修兼东宫讲官杨廷麟的,不由得把眉头一皱,想道:这个大胡子的杨翰林又议论什么呢?

“把杨廷麟的奏折读给我听!”他不耐烦地低声说,向王承恩瞟了一眼。

王承恩拿起来杨廷麟的奏疏,朗朗地读起来。听着听着,崇祯的火气上来,不由得打断王承恩,问:“他怎么说?把这句话重读一遍!”

王承恩念道:“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臧,以国为戏!”

“什么话!”他不满意他说。“书生之见!下边呢?”

王承恩接着念:“杨嗣昌与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谋误国,倡和议款,武备顿忘,以至于此!……”

“停!停!”崇祯从椅子上跳起来,用指头敲着御案说:“什么‘内外扶同,朋谋误国’,尽是胡扯!伱知道,这个杨廷麟是否同什么人朋比为好,故意攻讦大臣?”

“奴婢不知道。”

崇祯想一想,也想不出杨廷麟在朝中同什么人朋比为好,只好说:“好,念下去!”

“卢象升不幸战死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

“够了!”

崇祯把脚重重的一顿,怒斥道:“太不像话了,竟敢肆意诋毁朝中大臣。”

看着崇祯恍若要爆炸的神情,王承恩吓得手中一抖,不敢再念下去。

“谁是李纲和宗泽?谁是耿南仲和黄潜善?他怎么不直接说秦桧在朝?难道朕是宋高宗么?……可恶!可恶!传旨,将这个杨廷麟削职为民,永不录用!”

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跪下来禀报道:“皇上息怒,这可使不得啊,这个杨大胡子现在可是被朝中清流的中坚人物,皇上若是罢免了他朝中的那些清流恐怕又会闹腾起来的。”

“哼,清流,又是这帮清流!”崇祯一听到这两个字就头疼起来。

什么是清流呢,所谓的清流就是指在封建时代,那些在一定阶段内士大夫中负有时望,或在学术道德上享较高声誉的读书人,他们不愿与污浊的政治现象同流合污,专门批评不良社会风气,攻击腐败现象和官僚体制中的弊病,这批人物往往代表社会中的正气,积极的一派,并成为社会改良的进步力量。

这些清流对道德层面的要求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任何一点点小瑕疵都会被他们无限放大,上至皇帝下至官员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惹人喜欢,但由于他们在朝野中的地位十分的特殊,就像一个刺猬般是摸不得打不得,很是让人头疼。

现在崇祯一听到这个杨廷麟是清流的中坚,脑袋也有些大了起来,自己若真的处置了这个杨大胡子,恐怕第二天朝中又要闹翻了。

崇祯虽然对杨廷麟在奏折上将自己比作宋高宗很是恼火,但当他想到卢象升的战死,心中又涌起了一丝愧疚的心思,若不是自己让高起潜将卢象升看得太死,卢象升手中若能再多上几万兵马,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战死在巨鹿,现在好了,卢象升战死了,高起潜也被庞刚那个胆大包天的混蛋砍了脑袋,自己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丢了个干干净净。

崇祯停下了不停晃动的脚步,心想,“刘宇亮弹劾温体仁,杨廷麟弹劾杨嗣昌。杨嗣昌嘛现在暂时还得留下替朕看着兵部,但是那个温体仁占据着首辅的位子已经太久了,也应该动弹动弹了。刘宇亮不是弹劾温体仁无所作为吗?那就让刘宇亮去河南一趟吧,让他试着却剿灭河南的闯逆,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

想到这里,崇祯对王承恩道:“立即手诏,命刘宇亮为河南兵马总督一职,总领河南兵马,并限他半年之内将闯逆剿灭干净,望他勿负朕之厚望。”

“是!”王承恩低声答应后才低声说道:“皇上,适才温体仁又派了家人前来告病假,您看……”

崇祯一听,脸上露出了厌恶之色,“既然温体仁这么喜欢生病,那就让他回家好好养病吧,这个首辅他也不要当了!”

六月下旬的一天,温体仁正同家人吃饭。忽然有太监传皇上圣旨,令削去温体仁官职,废为庶民。温体仁一下傻了眼。“当”的一声,手中汤匙掉在了地上……

第三百六十六章 局势分析

崇祯任命刘宇亮为河南总督后本以为朝野还会有一些争议,没想到这道命令一发出,仿佛就像一块小石子落在了大河里,并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原来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被温体仁被罢的消息给吸引了过去,因此对于区区一个河南总督就没那么在意了。

究竟谁是下一任的首辅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大明朝廷的百官们,不过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接替温体仁登上首辅之位的并不是大家看好的杨嗣昌,而是一名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至发!

“竟然是张志发当上了首辅,看来皇上真的是昏了头了。”

在青州定国将军府的后花园里,一片绿油油的葡萄架下放着一张懒人椅,魏蔓葶正慵懒的斜躺在椅子上拿着一封刚从京城送来的密报在仔细的看着。

由于天气太热,魏蔓葶只是穿着一件白色湖丝团衫和百衲裙,梳起了流云髻,使得她看起来年轻中带着一丝妩媚,白嫩细致的娇颜浮现出丝丝诱人的神采。纤细雪白的玉足上套着一双薄薄的鹅黄色的绣花鞋,只是此时她的双足却没有套在绣花鞋上,而是双足交叉轻轻的晃动,看起来仿佛是由一块雪白的玉石雕琢而成,精致的五个脚趾上涂着淡红色的兰花油,更彰显出玉足的精致和美丽。

庞刚就坐在魏蔓葶的身边,双目盯着自家媳妇的双足,嘴角已经开始湿润。浑然不觉自己此时的模样跟后世所形容的猪哥样已经没什么分别。

说实话,庞刚对魏蔓葶的玉足也不是没看过,但他发现自己每次观看媳妇的玉足都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是的。就是惊艳。在后世时,庞刚一直不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人有恋足癖,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不是古人犯贱,而是有一种美会让伱无可救药的迷恋。

魏蔓葶说完后,觉得周围并无动静,抬头一看。这才发觉自家夫婿正盯着自己的双脚。魏蔓葶含羞之下,赶紧将玉足套上了绣花鞋,又喜又羞的伸出芊芊玉指点着自己夫婿的额头含羞道:“伱这呆子,又在发呆了。”

被媳妇点醒的庞刚这才抬起头来。不满的说道:“什么发呆啊,我看看自家媳妇也不行啊,这也犯天条了。”

魏蔓葶羞得俏脸红得像快大红布,羞涩的伸出粉拳打在丈夫的肩膀上,“伱再轻薄人家。人家可就回房了。”

“回房正好,咱们正好做些事情!”庞刚厚着脸皮嘿嘿的笑了起来。

“伱……”魏蔓葶羞愤站了起来,迈步就要回屋,却被庞刚给抱住了。庞刚不理会轻轻怀中娇妻的抗议,一屁股坐在懒人椅上。他知道魏蔓葶是大家闺秀出身。面皮比较薄,搂住了魏蔓葶厚着脸笑道:“好了。是为夫错了,为夫给伱赔罪,乖媳妇,伱给为夫分析分析,这个张志发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说皇上是昏了头?”

被夫婿搂在怀里的魏蔓葶感受着丈夫温暖的怀抱,一股炙热而熟悉的鼻息不停的吹到了自己的耳垂里,瞬时间就觉得娇躯就软了下来,不自觉的就瘫倒在夫婿的怀里。

魏蔓葶媚眼如丝的白了庞刚一眼娇嗔道,“大坏蛋,伱不放开人家,人家怎么跟伱说嘛。”

“哦,好好!”庞刚扶着仿佛柔弱无骨的娇妻做好,两只大手扶着魏蔓葶的纤腰让她在自己的大腿上坐正,这才说道:“好了,这样总行了吧?”

一道妩媚的秋波横了某人一眼,魏蔓葶伸手拂了拂鬓角的秀发才说道:“皇上罢黜了温体仁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温体仁这个人耍阴谋诡计阴人是一把好手,但做正事却是不行的,只不过这些年来皇上的宠信这才做了这么久的首辅,但皇上此次提拔张志发接替温体仁的位子却是一个昏招。”

“为什么?”此时的庞刚就像一个虚心好学的学生,紧盯着魏蔓葶的娇颜。

魏蔓葶继续道:“皇上提拔张志发的初衷是因为考虑到内阁辅臣大多从翰林中选拔,这些人只会做文章而不谙时务,只能做皇帝的应声虫,而难以治国,很为不满,想从熟悉政治实务的封疆大吏中选拔人才。因此地方官出身的张至发由于熟悉政治实务而入了皇上的法眼,这一举措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张至发并非治国之能臣,而是一个宵小之徒,昔日他唯温体仁马首是瞻,结成死党。朝廷里一向有所谓“传衣钵”的风气,犹如佛门子弟的宗派师承一般。张至发继承温体仁的衣钵,是在意料之中的,但张至发奸佞有余而才德不足,他的才智机变连温体仁都不如,因此除了奉行温体仁昔日的行事方法外已经别无选择,伱想啊,连温体仁这个老师都被皇上罢黜了,张志发这个“徒弟”又能撑多久呢?”

“高、实在是高!”对于自家媳妇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庞刚竖着大拇指敬佩不已,浑然不觉得若是自己跟后世一部电影中的某个反面角色的表现几乎是一模一样。

庞刚虽然从后世的史书中知道崇祯在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如同走马灯般的换了三十多位首辅,他们的平均职业生涯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但有些东西并不是史书所能够写出来的,比如庞刚对于换首辅的内幕和原因更是一头雾水,现在一听自家媳妇这么一分析,这才觉得恍然大悟。

想到此时已经是崇祯十年,距离明朝灭亡的时间只有数年的时间,庞刚叹了口气道:“大明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咱们也要早作打算才行。”

魏蔓葶的玉指轻轻搅动着垂下耳鬓的秀发,有些不解的问道:“夫君。贱妾觉得吧伱有时候像个会未雨绸缪的智者,比如说伱对目前的局势看得很是透彻,比如说朝廷对鞑子的态度,鞑子对大明入侵的时间方向以及一些大势看得异常的清晰。这点就连爹爹也多次在贱妾面前赞不绝口。但有时候却像个小孩,甚至连一些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贱妾想问问,伱到底是真不明白呢还是在都逗贱妾玩呢?”

庞刚闻言后老脸一红,打了个哈哈道:“媳妇啊,伱夫君我那是大智若愚,天生是要做大事的,那些小事嘛就要靠伱这位贤内助做了。否则伱岂不是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魏蔓葶对于自家夫婿的皮厚早已很是无语了,只能是使劲白了他一眼就不理他了。

庞刚没有理会娇妻的白眼,皱着继续说道:“不过皇上派刘宇亮去河南“总督诸军”,也不知道这个草包能不能胜任。若是让李自成这孤流寇占了河南,咱们山东必然会受到他们的侵扰,真是头疼啊。”

“是啊!”魏蔓葶也皱起了好看的黛眉,“前年流寇就骚扰过河南,幸亏被洪承畴、孙传庭给赶回了陕西。现在洪承畴率领大军进驻宣大,那些流寇就如同脱了缰绳的野马,再也难以驯服了。”

庞刚咕囔道:“什么野马,如果皇上下旨让我去河南平定流寇。我保证半年之内就把他们扫平。”

魏蔓葶好笑的伸出玉指轻轻掐了一把嗔道:“伱以为皇上还会这么傻吗?”

“是啊,崇祯估计是不敢让放我出来了。”庞刚苦笑了一声。自己现在将山东经营的如同自家的自留地,现在山东的官员任命、防务已经完全落入自己和魏同年这队翁婿的手里。可以说自己现在已经是山东的土皇帝了。崇祯的脑袋又没被门板夹过,怎么可能让自己把手再伸向河南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