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关已至,粮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闯军虽然不时的开仓赈粮,但面对数十万的百姓却显得僧多粥少。一般小户人家简直没法过生活。闯军攻占了武昌后,所有的粮仓都被他们占领,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粮价就像洪水泛滥,不停地上涨。穷家小户们望天无路,哭地无门,只好等着活活饿死。

众多的平民百姓既无钱买粮,又买不到粮,每日仅能一餐,而且一餐也只能吃个半饱。武昌城内原有许多空旷的地方,长着野草。近日有许多人提着篮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没几天就被挖光了,前日下了一场雪后,更是连草根也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陆续有人不断的死去。

今天,李自成在武昌城的巡抚衙门里宴请闯军的各大将领,数百人齐聚一堂将巡抚衙门映衬得无比的热闹。

在衙门的大堂上,穿着一身鲜红新衣裳的李自成看着下手众多的部属,心中一片欢喜。

此刻在他的右边坐着的是众多将领,而左边却是坐着李岩和另外几名书生模样的幕僚。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攻下湖北后,声威大震之下,便陆陆续续有文人来投奔他,在这些人里头便有两个人比较受到李自成的重视,他们一个叫牛金星,另一个叫宋献策……

第四百二十章 李岩献策

当然了,这段时间里投靠李自成的文人也不止是牛金星和宋献策以及李岩三人,但众谋士中却以这三人为最。

宋献策身材矮小有若孩童,且长着一张马脸,他的长相可以说非常丑陋,但此人却有一个十分了得的本事,那也是走江湖的人特有的本领,那就是会揣摩上意。

宋献策一见李自成便对李说:“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将军开始起义就是马上称王,定国号为闯,已经验证了这种说法。现在按‘起自雁门关’一语,将军起义就是从现在开始啊!”

李自成一听,大喜,便拜宋献策为军师,由于宋献策身材矮小,故而闯军中人又戏称其为孩儿军师。

坐在李岩下首的另一名年约四旬的文人则是牛金星,他留着三络长须,容貌儒雅清秀,一眼看去便是一副饱学之士。牛金星河南宝丰人,于崇祯十年因与王姓亲戚起衅,被诬以抗欠赋税、强占妇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举人,充军卢氏当差服役。

牛金星遭此大难自是不服,恰逢李自成攻陷河北全境,李岩派人一游说,立即欣然来投,来之时还还不忘喊上了自己的好友宋献策,可以说李自成手下的三大谋士私底下的交情都不错,也可以说是同气连枝的,嗯……至少现在是如此。

此时的李自成是志满意得,他从崇祯二年起兵到现在已有九载,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被官兵追着在深山老林里转悠,即便是偶尔攻下几个县城后也生怕被大队官兵包围而赶紧跑路,哪有像现在这样攻下一省全境,堂而皇之的坐在巡抚衙门的大堂里大口喝酒这么威风。

坐在主位上的李自成看着下首那些人才济济的将领和谋士,心中感到前所未有之满足。

李自成举起了手中的大腕高声喝道:“诸位兄弟,此次我等义军能攻下湖北,全赖诸位兄弟的扶持于帮忙,李某再次谢过大伙。这杯酒李某先干为敬!”

李自成说完,就端起了大碗“咕咚咕咚”的将酒一口喝干,放下大碗后,李自成的脸色也变红了起来。

看到此情此景,刘宗敏第一个叫了起来:“好,闯王给咱们脸,俺们也不能不兜着,兄弟们。干!”

“干!”

众位将领见此情景豪气大生,一个个端起了大碗“咕咚咕咚”的牛饮起来,有的人连酒水流到衣襟上也不察觉。和众位将领的“豪气”不同,以李岩为首的诸位谋士们只是端着酒杯浅饮,通过相互的对比衬托,更是显得一派儒雅之气。

一碗酒下肚后,李自成的话坐回了自己的位子,将头转过左边笑道:“李公子,现如今咱们已经攻下了湖北。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了,下一步该如何做还请李公子赐教。”

李岩二十岁,面如冠玉。头发整齐用发巾束在脑后,浑身上下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与人说话时让人如沐春风,很是让人敬佩。事实上他来到闯军不久,就与闯军中许多将领相处融洽,关系十分之很好,。

李岩微微一笑,一年到头从不离手的纸扇往左手心一拍,微笑道:“这有何难。依学生之见,眼下朝廷已然是自顾不暇,这点从咱们攻打湖北朝廷却无力出兵救援就可看出,眼下的大明已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咱们大可学学昔日洪武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略,在湖北发展生产。积蓄财力,另一边则可向湖南进攻,只要再攻下湖南,咱们拥有两省之地,再发展五年。则霸业可期!”

“哈哈哈……”

这时,刘宗敏的声音响了起来,他大笑道:“李先生的学问是极好的,但却是书生之气太重,咱们义军能攻下湖北,凭借的可不是什么钱粮,而是诸位兄弟的勇武。我们跟着闯王十多年,从来就没有弄什么“高筑墙、广积粮”这一套,那朱元璋有什么了不已,不也是叫花子出身么,咱们闯王至少还是个驿卒,怎么着也比叫花子强吧,李公子您说的那一套也就适合叫花子。依我看,咱们打完了湖北就去打湖南,打完了湖南咱们就可以打回陕西了,天下之大哪里没有咱们兄弟的容身之处,大伙说对不对!”

“哈哈哈……对头,刘总哨就是豪气!朱元璋和他的红巾军算什么,咱们闯王可比他厉害多了。”

众将领听后哈哈大笑,对刘宗敏的话都甚为赞同,只是他们却没人注意到左边的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眼中露出了不屑之色。

李自成虽然眼里也露出笑意,但嘴上却喝道:“捷轩不得无礼,李公子乃大才,他的话总是有道理的,你怎能如此说话呢,还不向李公子道歉!”

刘宗敏此时正吃着一块猪排骨,他将猪肉咽了下去后“呸”的一声吐出了嘴里的骨头,这才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朝李拱拱手道:“李公子,对不住了,俺老刘是个粗人,不大会说话,您多包涵!”

李自成看到刘宗敏大大咧咧的样子,眉头就皱了起来,他生怕李岩心中不痛快,对李岩歉然道:“李公子,捷轩就是这个性子,您别见怪。”

李岩心中暗叹一声,面上却依然笑意盈盈道:“没关系,刘将军性子直爽,学生欢喜得紧,只是学生之提议不知闯王认为如何啊?”

“这……”

李自成沉吟了半晌才歉然道:“李公子,实不相瞒,我义军虽说都是苦出身,眼下军中却是缺乏能干官吏,那些精通政务的官吏就更少了,我总不能让捷轩他们去屯田吧。”

李自成的话一出口,众人都大笑起来,众人实在是无法想象,让一脸络腮胡,性格粗鲁的刘宗敏去屯田会是怎么样一翻情景。

有人凑趣的说道:“李公子,咱们义军向来就是打了就走,习惯了和官兵捉迷藏,从不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所以朝廷才把咱们称为流寇,若是咱们在湖北定居下来那还叫什么流寇啊!”

“哈哈哈……就是!”

众将哈哈哈大笑,起来:“要俺说啊,咱们这一招可比什么洪武帝可高明多了,就算是那朱元璋重生只怕也奈何不了咱们吧?”

听着众将的话,李岩最终只得无奈的摇头坐下了。

看到李岩面色不善,李自成为了安慰他,笑着说道:“李公子,他们都是一群粗人,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现在义军壮大了,我打算新成立一个河南营,欲请李公子担任河南营统领,您一下如何啊?”

“这……”李岩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毕竟建功立业一直是他的梦想,有这样的好事他当然不会拒绝啦?

看到李岩当上了河南营的统领,一旁的宋献策也不禁有些眼红。

宋献策心中虽然很是瞧不起卢宗敏这些粗鄙之人,但城府深沉的他依然面露微笑道:“刘总哨和诸位将军说得不错,此刻的大明“国运将终”,正是我军趁机扩大战果之时,学生近日夜观天象,发现了一句谚语曰:“十八孩儿当主神器”,吾心甚喜啊!”

“哦,十八孩儿当主神器?此乃何意啊?”李自成压制住心中的狂喜,脸上依旧一片肃然的问道。

宋献策捋了捋须得意的说道:“孩儿者,“子”也,十八合起来则是“木”字,木子合一则为李字,神器则为天下定鼎之神器,这句话的意思则是说有一李姓之人可持神器入主天下,而此人是谁难道不是已经昭然若揭么?”

宋献策的话一出口,大厅里顿时一片寂静,众人都面面相窥起来。

随即“轰……”的一声,众人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刘宗敏豁的站了起来,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声笑道:“这还有什么好猜的,这句话分明就是说闯王会入住天下当皇帝嘛。”

“对头,他个驴球蛋蛋,这句话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是啊,闯王当了皇帝,咱们不就是开国大将军了吗?”

随着宋献策的话,众人的神情都开始振奋起来,这番话不禁让李自成喜出望外,同时众位将领也像是打了鸡血般兴奋起来,众人眉飞色舞之下,整个大堂都显得乱哄哄的。

于兴奋不已的众人不同,李岩面上却闪过一丝不快之色,在他看来,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义军就会犹如浮萍般只能四处漂泊,根本谈不上稳打稳扎,若是遇到稍大一些的风浪看似强大的义军随时都会被大风刮走。

这些弊端都被李岩看在眼里,原本李岩想趁着大伙都在的时候规劝李自成,但没想到被李自成一口拒绝了。

心中焦急的李岩正想再度规劝,但却被一旁的牛金星拉住了衣袖。牛金星冲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事情已经不可为,不要再做无用功了。

看到牛金星的神色,李岩只得闭上了嘴,轻轻叹了口气只是这叹气声却是如此的无奈。

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我者岳父也

鹅毛大雪噗噗的下着,青州城外已经是一片白色茫茫,在郊外无人之处,大雪已经下到了小孩的膝盖这么深。

而此时的庞刚则刚从灵山卫回来,跟在他后面的则是华严、闻人君、孟卿等一众文官,虽然他们都穿着厚厚的冬衣,可依然被冻得两腮通红,当他们进入青州成后,庞刚站定后笑着对众人说道:“好了,今儿是大年三十,大伙都回去吧,若是再不回去家中的新娘子可都要骂娘了。”

“呵呵……”

众人都笑了起来,尤其是他们看向闻人君的眼神更是有些古怪,闻人君前些日子刚新纳了一房妾室,正是新婚燕尔之时,庞刚这么说可是话有所指啊。

华严为人比较严谨倒是没说什么,比较外向的孟卿却是打趣道:“闻老哥,你年纪也不小了,晚上活动归活动,可别闪了腰啊。”

“哈哈哈……”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一向放荡豁达的闻人君此时却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笑道:“你们懂什么,还是大人知我,那卑职就先回去了。”

“去吧!”庞刚微笑道:“这些日子你安置流民也辛苦了,本官特批你歇息三日,和你的小娘子好好聚聚,不过本官也要告诫你一声,可别有了新欢就忘了糟糠之妻啊。”

庞刚话一出口,正准备上马的闻人君脚下一滑,差点掉下马来。回头苦笑道:“大人,您别这么说,若是这话让卑职的夫人听到麻烦就大了。”

庞刚再也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震得路边树木的积雪噗噗的直往下掉。

笑毕的庞刚脚踩马镫。一跃上了马,马鞭轻轻的一抽马背,胯下的大红马飞快的向着冠军侯府飞奔而去,在他的后面则是数十名无论庞刚何时外出都紧紧相随的亲兵。

庞刚打马飞快的来到自家府邸时,已经是傍晚酉时时分,守在门前的两名军士一看到庞刚回来后赶紧合力推开了被冻得有些僵硬的大门,让庞刚一行人进来,庞刚策马来到门口。看到已经身上都是雪花的亲兵,和蔼的说道:“好了,待本官进去后你们就关上门,今天是大年三十。赶紧回营里和兄弟们喝上几杯暖暖身子。”

“谢大人!”

两名军士躬身谢过庞刚,眼中闪过了一丝感激之色,庞大人还是像以往一般体贴下属。

随着庞刚等人进去,冠军侯府的大门又缓缓的关上,仿佛要将寒冷阻隔在外头。

庞刚下了马。将马缰交给了身后的史博文,嘱咐他不用跟着,也回营和兄弟们喝几杯,就大步朝着内院走去。

当庞刚来到内院。推开大门,就感到了一股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股饭菜的香味,里面的喜庆气氛似乎要溢出来似的。一片喧腾声。

此时的大厅里却是好不热闹,不但庞刚的众位妻妾都在,连魏同年、孔文这两位老丈人都来了,还有他们的家人也都到齐了。大腹便便的孔若兰和小腹微微凸起的魏蔓葶正陪着各自的老爹说话。大堂里摆着三四张桌子,十多名丫鬟仆役正忙碌的上菜,而巧儿和灵儿这两个丫鬟出身的妾侍则忙着指挥众丫鬟和仆役,忙得不可开交。

看到庞刚归来,大厅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莺莺燕燕的声音,“夫君回来了!”

庞刚脱下披风,交给身边的一名丫鬟后上前对魏同年和孔文打招呼:“两位岳父大人也回来了。”

“朝栋你也来了。”魏同年和孔文看到庞刚回来,也笑着和他打了招呼。

庞刚来到二人身边坐了下来,立时就有陈圆圆站了过来,乖巧的用软绵绵的柔夷替他敲背。而李雪珠也跑了过来依偎在庞刚身边撒娇:“夫君你也真是的,大年三十都这么忙,你就不会过了年再去啊?”

庞刚宠溺地捏了捏她的琼鼻,道:“又长一岁了,还象个小孩儿一样。”

李雪珠虽然贵为朝鲜公主,但她天性单纯,为人活泼开朗,和所有人都合得来,因此大伙都宠着她,包括陈圆圆、孔若兰、魏蔓葶在内的所有人都将她当成小妹妹来宠爱,因此她嫁到庞府后日子过得那是非常的无忧无虑。

眼下见到出去了一天的夫君回来,忍不住就扑到他怀里撒娇,见到庞刚那她打趣,只是依在庞刚怀里不依,好半天才起来。不过她一起来就看到陈圆圆正用似笑非笑的目光看着她,这才想起此刻还有旁人在看着,羞涩的她这才站了起来,来到庞刚身后和陈圆圆一块为夫君捶背。

享受着两位妻妾的服侍,庞刚伸了个懒腰,对魏同年说道:“岳父大人,过年这段日子您在这里多住几天,过了十五再回去也不迟。”

依偎在魏同年身边的魏蔓葶也说道:“是啊爹,您这回就多住几天,也让女儿尽尽孝心。”

魏同年却是捋须笑道:“你们能有着分心为夫就很知足了,济南那边的事情千头万绪,为父不回去盯着可不放心啊,尤其是你夫君最近又要大肆扩军,事情就更多了。”

庞刚灿灿的笑道:“不扩军不行啊,咱们的兵力本来就不多,眼下又分出了一万兵马分别驻守在洛阳和开封,咱们能用的兵力就更少了,我估摸着过了年可能还有仗打,不扩充兵力能行么?”

“是啊!又要打仗了。”魏同年感叹了一声,不知是感慨世事无常还是自家女婿终于和朝廷反目。

看到魏同年的感慨,庞刚也苦笑起来,这能怪谁呢,恰逢乱世,为了脑袋上不拖着一根猪尾巴,为了不当别人的奴才,自己这么做并没有错,若是自己穿越到的是明朝中叶,鬼才走上这条路呢,凭着自己的头脑做个富家翁不比什么都强么。

眼看气氛有点沉闷,魏同年适时转移了话题,他说道:“朝栋,上次朝廷派了马公公催促你出兵,你不理会人家,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