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喳!”

随着命令的下达,原本慢悠悠行军的大军如同被抽了一鞭子似的,速度慢慢的加快起来,最后整个队伍都开始跑动了起来,犹如一条长蛇般向前快速移动。

此时的天空中的大雪早已停止,惟独那寒冷的西北风犹如永不停息办在依旧挂着。地上的积雪并不厚,只有那么薄薄的一层,五万大军就这么静静的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原地,仿佛从恒古开始就存在似的。

“报……”

一名黑色的铠甲的骑士从远处飞速驰来,来到了王志的跟前大亨禀报道:“启禀将军,清军伫立已经到达,即将与我军接触!”

“知道了,再探!”

“是!”

策马伫立在一个高坡上的王志望着远处已经隐隐可见的大队清兵,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他举着千里镜望向了前方,嘴里还喃喃的自语道:“皇太极,你来吧,就让我来看看你率领的大清国最精锐的正黄旗是如何的精锐吧!”

随着王志的声音,千里镜的镜框里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小点,他们正快速的响着这里飞驰而来,只是过了两盏茶的功夫,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就从远处传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连地面都开始颤抖起来,无数的骑兵仿佛从天际边涌来似的,密密麻麻的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这些骑兵非常的嚣张,就像没有看到前方严阵以待的大阵似的,依旧向前直直的冲了过来,摆出了立刻就要对前方发起冲锋的架势。

面对鞑子这种藐视性的动作,摆在最先面的第一个方阵刚开始也出现了一丝微微的混乱,但很快就在各级军官的努力下平息了下来……)

第五百三十一章 猛烈的炮击

隆隆的马蹄声并没有随着靠近大华军的军阵而有所转弱,反而更加急促起来,数千名骑兵正在快速的逼近前面的军阵,距离只有不到五百步了,但是大华的军阵依然是纹丝不动。

一名千总披着站在最前排的左边,只见他高举着弯刀大声吼道:“全都稳住,没有听到命令,谁也不许开枪,违者军法处置!”

而在大阵的最后,数百们拿破仑青铜火炮则是一字排开,瞄准手们都在紧张的检查着炮位以防炮火打偏,作为炮营总指挥的董国则是寒着脸在炮位后到处巡视,不时冷着脸说道:“所有人都听着,都给老子瞄准啦,谁要是将让弹丸落到咱们自己兄弟的头上,老子就将他塞进炮膛里打出去。”

随着军队规模的逐渐扩大,炮营的战术也在不断发展。在以前开战时,炮营的火炮都是布置在各个大阵的前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来视野开阔,二来是炮营可以随意发挥,不必担心误伤的问题。

但是这么做的坏处也很大,最大的坏处就是炮营的位置太靠前,只要被敌军冲到前面,届时手无寸铁的炮手们只能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但是当军中开始要将火炮布置到军阵后面时却遭到了诸多步卒将领的们强烈反对,毕竟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安危放置在火炮的前面,万一哪一天炮手一个粗心大意将炮架放低这么几分。岂不是会要了自己的小命?

但这件事对于炮营来说却是不择不扣的好事。若非必要,步卒们谁愿意将自己放置在阵地最前沿啊。于是这个官司就打到了庞刚的跟前,最后还是庞刚才硬压下来,这才让步卒将领们闭了嘴。

不过庞刚在强行推行将炮营的位置往后放的同时也对炮营下了严令,若是炮营将弹丸落在自己人头上,是哪门炮发射的就要严惩哪门炮的所有炮手,正因为有了这条严令,炮手们在发射炮弹时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怠慢。

眼看着清军的骑兵已经距离本阵最前的阵地已经不足四百步,早就死死盯着他们的董国这才大声喊道:“所有炮位听着,调高度至三节。方位正前方,开花弹一枚,预备……放!”

“咚咚咚……”

随着董国命令,一阵如同打雷般的声音响起。数百们一字排开的火炮齐齐喷射出了一大股的白烟,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无数弹丸在火药瞬间爆炸时喷发出的推力冲出了炮膛向着前方飞去……

在人们的印象中,骑兵们从来都是无所畏惧的,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高举各式兵器,用最快的速度和无所畏惧的态度冲向敌阵,将敌人撕成碎片,堪称是最勇敢的一群人。

现在,冲在最前面的是一群镶蓝旗的骑兵。领头的是一名巴牙喇纛章京,此刻他混在数千大军的中央,高举着马刀大喝道:“大清的勇士们,冲啊,杀光那些下贱的尼堪!”

“杀!”

“杀啊!”

凭借着马力,清兵们举着长弓,紧贴在马背上以减小风的阻力向着前方拼命往前冲,他们都坚信,只要冲到军阵前,那些懦弱的汉人绝对是不堪一击的。

就在这些清兵拼命往前冲的时候。皇太极和一行满清将领也在一众精锐正黄旗巴牙喇兵的拥护下来到一块稍高的地方,各自举着千里镜观察着前方冲锋的动静。

这些镶蓝旗的骑兵正是奉了皇太极的旨意来试探大华军军阵的厉害的,皇太极对于将多尔衮、阿巴泰等人打败的大华军很是好奇,他倒要看看对方到底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正在这时,一阵闷雷般的声音传来。有眼尖的人还可以看到前方的半空中飞过了无数的小黑点,它们向着正奋力向前冲的骑兵群里落了下去。

“轰轰轰……”

突然间。仿佛像是一阵山崩地裂般的巨瞬间相继响起,巨大的爆炸声将皇太极胯下的战马也惊得抬起了前蹄不住的嘶鸣,差点将皇太极给掀下了马。

“嘶溜溜……”

皇太极坐下的骏马不住的仰着前蹄,吓得他周围的两戈什哈赶紧用力拉住了马缰,制止住战马的下一步举动,否则若是把皇太极给摔着了他们纵使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好不容易制止住了战马的骚动,皇太极这才铁青着脸问左右道:“这就是大华军的火炮么?”

一旁也被惊吓得脸色脸色发白的阿巴泰这才低着头道:“回皇上话,正是大华的火炮,大华的火炮向来就是以火力猛烈而闻名,奴才……”

“轰轰轰……”

阿巴泰的话还没说完,眨眼间又被一阵爆炸声给打断了,他们循着爆炸声望去,一股股浓烟夹杂着无数的飞沙走石在空气中肆虐,无数在爆炸中心周围的清兵犹如轻飘飘的树叶般被冲击波吹成了各种姿势在半空中飞舞。

残肢、断臂、血雾以及战马的嘶鸣声就成了战场上的主旋律,一枚枚黑色的弹丸落到地上后不断的爆炸,在爆炸声中不断的夺走清兵的生命。

随着爆炸声不断地的响起,无数受到惊吓的战马嘶鸣着在战场上慌乱的奔跑,即便是马上的骑士们拼命的勒紧缰绳也无济于事,一时间战场上乱成了一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敌军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开花弹,难道这些开花弹都不花银子的么?”

皇太极暴怒的声音在距离战场五百步左右的一个土坡上回荡着,在他的周围拥立着多尔衮、多铎、阿巴泰、阿济格以及豪格等满清的众多王公贵族。

看着乱成了一锅粥的战场,皇太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面那些犹如散兵游勇的人马还是平日里那威震天下的大清铁骑吗?恐怕就连山里的土著都要比他们强吧?

皇太极肥胖的身体晃了晃眼看就要站立不稳,一旁的两名戈什哈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皇上,您可要保重啊!”

皇太极使劲的稳住了身形,深吸了口气后将两名戈什哈推开,等着身边的多尔衮冷声道:“多尔衮,你说,为什么敌军会有这么多开花弹,难道大华找到了可以大规模制作开花弹的方法吗?”

开花弹最早是由华夏民族于公元1000年左右制造,但最初的开花弹受限于火药威力的因素,威力非常小。

这类炮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达到杀伤效果的,到了明朝年间,随着火药制造技术和威力的不断提高,开花弹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制约开花弹大规模使用的原因还是成本问题。

即便到了明末,开花弹的成本还是约为每枚约为五十银子左右,高昂的价格使得每一个想使用它的人在使用之前就想到了破产这个字眼,因此即便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敢大规模使用开花弹。

但是今天的这一幕却是颠覆了皇太极的这个认知,他看着满天废物的黑点和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他心理涌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难道庞刚挖到了一个超级大金矿么,竟敢这么肆无忌惮的使用这种昂贵的东西。

听到皇太极的问话,多尔衮面色一苦,这样的情形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早在巨鹿之战时,他和杨武大将军岳托就吃尽了这种开花弹的苦头,今天不过是重温旧梦而已。

听到了皇太极的问话,多尔衮苦笑道:“皇上,早在两年前,臣弟从巨鹿回来时就曾向您禀明过庞刚的麾下装备了大量的火炮,使用的弹丸有很多都是开花弹,臣弟记得当时您还呵斥了臣弟一顿呢。”

“呃……”

皇太极脸色一僵,这才回想起来,当多尔衮、多铎两兄弟携带着重病之下的岳托回到盛京时,曾当面向自己禀报说庞刚的麾下已经大规模使用了开花弹,但被当时的自己毫不留情的呵斥了一顿,因为当时自己并不相信有哪个人会这么败家,因此那已经不是打仗,而是甩银子了。

可现在看来,当时多尔衮等人说的都是真的,自己当时确实是太自以为是了。

看到皇太极尴尬的面容,多尔衮心中开始冷笑起来,当初自己和多铎领着损失惨重的正白、镶白两旗从巨鹿回来,皇太极不但不安慰自己两兄弟,反而将自己臭骂了一通,说自己是贪生怕死找的借口。若非有重伤的岳托作证,自己恐怕也得和阿敏做伴了,不过最后还是罚了自己两兄弟一年的俸禄作为惩罚!皇太极歹毒之心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今天他总算是没话说了吧。

多尔衮心理的虽然很是幸灾乐祸,但面上依然做出了肃穆状,垂头不语。

远处的炮声继续传来,镶蓝旗旗主阿巴泰却已经是脸色发白,前方的挨炸的可是镶蓝旗的勇士,他可不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麾下的精锐就这么白白送死…)

第五百三十二章 勾心斗角

看着皇太极铁青的脸色,阿巴泰犹豫了一下后一咬牙道:“皇上,大华军的炮火实在是太猛了,勇士们伤亡很大,不如让他们先退下来吧?”

皇太极沉默了半响,这才说道:“好吧,那就先让他们退下来暂避锋芒,咱们大清勇士的性命不能白白损耗在这上面。”

“多谢皇上的体谅!”

阿巴泰大喜,皇太极的话音刚落,他立刻就让人吹响了退兵的号角。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在阵中同时响了起来,正被炸得苦不堪言的镶蓝旗的骑兵们听到号角后赶紧忙不迭的都往下撤,等到他们撤回本阵后阿巴泰命人一清点人数,很快就得到结果的他几乎当场吐血过去。

进攻时整整三千六百多人,可撤回来的时候人数却只有两千五百余人,也就是说他们还没靠近对方的军阵就被打掉了近四分之一还要多的人马,若不是他下令撤退得快,恐怕再待下去的话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看着阿巴泰心疼得面色惨白,纵然是平日里总是看阿巴泰不顺眼的皇太极也不好责怪他,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了阿巴泰,你也别太自责了,大华军的炮火如此猛烈是咱们都没想到的,只是从目前的局势看来,想要一举歼灭他们却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了,咱们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听到皇太极的话,一旁的多尔衮暗自冷笑起来。他率先说道:“皇上,我大清勇士的性命何等珍贵,可不能再拿勇士们的生命去硬碰他们的火器了,要对付大华军,咱们得另想办法才是。”

皇太极不置可否的说道:“唔,多尔衮,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多尔衮恭敬的说道:“皇上。臣弟愚笨,哪有什么好办法,反正臣弟一切都听皇上的就是了。”

“这个混蛋!”

皇太极差点被多尔衮不咸不淡的话给噎死。这家伙表面上是为了众人着想,但却只是将难题抛给了自己就不管他了,这不是耍他这个皇帝玩吗?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皇太极。这个皇帝也不是白做的,他眼珠子一转,就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外围的一个身穿亲王服饰的王爷身上,“恭顺王,你们汉军旗这些年可是苦练火器的本领。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你不打算做点什么吗?”

“咦,对啊!”

皇太极这么一说,众人这才想起,原来自己也是有一支火器部队的啊。这些年皇太极可是将大部分做出来的火器和火炮都拨给了他,现在不就是到了考验成果的时候了吗?

想到这里,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众人外委的孔有德,性子急的多铎干脆就叫了出来:“恭顺王,你麾下的两期可都是火器啊。皇上每年见制作的火炮和火铳都拨给了你们,现在可就看你了。”

“操,自己是得罪谁了,怎么一个个都看着我。”

孔有德心中暗暗叫苦,不过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装熊,只好硬着头皮占了出来说道:“皇上。诸位大人,非是奴才不肯出力,而是奴才的人马还没到,奴才纵是有为皇上尽忠之心也是无能为力啊。”

“什么,你的人还没到?你是怎么搞得!”

这下一旁的豪格不乐意了,虽然平日里他很看不惯孔有德,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期待着孔有德的汉军旗的到来。因为事实已经证明,随着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再多的人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承认,火器已经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更何况刚才那些大华军就已经用事实给他们好好的上了一课,那些还躺在战场上哀嚎的伤兵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说性子急的豪格破口大骂,就是周围许多满清王公们也都在用不满的眼神等着孔有德。

可孔有德也委屈啊,虽然他平日里有皇太极的支持,但奈何看他不顺眼的人更多,他的汉军旗平日里就像是后娘养的,怎么可能在行军的时候跑到那些正宗的满清八旗的前面呢?况且那些火炮搬运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麻烦,不落在后面才是见鬼了。

“我……我……”

孔有德诺诺的哧哧了两声,干脆就不说话了,反正你们这些大爷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最后还是多尔衮给孔有德解了围,“好了,你们都别怪恭顺王了,汉军旗里大都是火器,那些火炮更是笨重务必,能跟得上大队人马的行军速度就不错了,怎能这么快就跟上来呢。”

“是的,是的!”孔有德感激的看了眼多尔衮,赶紧解释道:“皇上,非是奴才不努力,而是那些火炮实在是太重了,尤其是那些大将军炮,每一门几乎都有三四千斤重,它实在是快不起来啊。”

皇太极点点头就不说话了,孔有德的说的话确实是实情,换了谁也不能带着数千斤重的火炮跟上快速行进的骑兵。

“好了,恭顺王说的也是实情,你们就别责怪他了,这样吧,咱们先安营扎寨,歇息两日,待到汉军旗到来后再与大华军决战!”

皇太极一发话,所有的指责的语言全都消失了,随着数十个号角声在战场上同时响起,一队队满清大军拍着整齐的队列慢慢的往后退,一会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看着有条不紊撤退的清军,王志不禁暗自点头,这些清军败而不乱,即便是刚刚被自己的火炮给轰击了一阵,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不愧是能将前明逼得差点走投无路的一支强军啊。

第五军团长卫江凑到王志身边道:“大人,鞑子撤退了,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