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是吗?”听了庞刚的话后贺正南有些意外的看了看这位机灵的“商人”一眼,满是横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算你识相的神情。

“既然你有这份心那本官就收下了,不过由于你没有路引,本官却是不能放了你,念在你献上宝刀有功本官免你一死,本官现把你充为军户,你可愿意?”

“啊……”庞刚一听自己被充为军户,顿时就惊呆了。

第五章 军户

一听到军户这个词才联想到刚才在城墙上看到的那面写着明字的大旗,庞刚终于可以肯定自己被穿越什么朝代了。华夏的历朝历代中,有军户这个职业的朝代很多,但是对军户来说最为悲惨的朝代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元璋创建的明朝!

有明一朝,实行的是户籍管理制度,当时的人按职业划分可大致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其中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委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这些户的划分是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军户,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户。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缺陷很大。

尤其是军户制度更是一种非常操蛋的制度,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规定,只要是当了军户的,除非是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否则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比如你是军户,你的儿子也一定要是军户,那万一没有儿子呢,这个简单,看你的亲戚里有没有男丁,随便拉一个来充数,如果你连亲戚都没有,那也不能算完,总之你一定要找一个人来干军户,拐来、骗来上街拉随便你,去哪里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比起民户或者其他的职业,军户的地位更是十分地下,各级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有明一代﹐军户逃亡的现象十分严重﹐明朝的官府曾多次派人勾补逃军,甚至专门设有清军御史处理军户逃亡及勾补军伍事宜。明朝中后期以后,军户制度更是形同虚设﹐募兵渐渐成为明朝官军的重要来源。

此刻庞刚一听到这位千户竟然把自己充为军户,心里顿时就象被冰水浇过似地哇凉哇凉。

但是正当庞刚不假思索的开口拒绝时却看到了这名千户眼里闪过了一丝掩饰得很好的杀意以及旁边虎视眈眈的士卒,他的心里很明白,如果自己的嘴里透出半个不子的话下一刻自己肯定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庞刚很快就在军户和生命之中做了选择,他一咬牙说道:“千户大人,小人可以入籍做军户,但是在下希望大人能把被赵大人拿走的那本书还给小人。因为那本书是也小人的父亲留下来的,小人想要留着做个念想。”

“你的书?”贺正南皱了皱眉头,转头看了看赵大显。

被把到手的宝刀抢走的赵大显的心情明显很不好,转身在旁边的马鞍上拿出了那本书,随手就要朝庞刚扔去。

“慢着,把书拿过来给为兄看看!”贺正南走过来伸手接过了这本书,仔细的翻了起来仿佛要从书里翻出一朵花似地,过了一会他确实没有翻出什么东西后才慢慢的递还给了庞刚。

“草,原来这个家伙竟然是个雁过拔毛的混蛋。不过这家伙怎么没看出那本书的异样呢?”把这一幕都冷眼看在眼里的庞刚心里不禁暗暗鄙夷起这个大肚便便的千户起来,同时也把心头提到了嗓子眼。

“嗯,没想到你这个商贾竟然还看论语!难得啊!”

“论语?”庞刚闻言愣了一下,自己的《近代武器百科》怎么机变成了一本论语了呢?难道这位千户在替自己打掩护?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庞刚的脑海里闪过了千分之一秒就随即被他摔到了脑后,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绝不对发生在和他无亲无故的自己身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那本书自己搞的鬼?

“喏,你的书还给你!”贺正南水手把书塞给了庞刚,随即吩咐道:“来人啊,把这位……这位……”

“庞刚。”一旁的庞刚赶紧应了一声。

“恩,宾百户,我就把庞刚交给你了!打今儿起,庞刚就是你的人了,你可要好好管教管教他!”

一名身材魁梧的军官立刻从一旁走了出来向贺正南弯腰行了个军礼道:“卑职遵命!”

贺正南说完转身对赵大显微笑道:“赵贤弟,你押运粮草归来一路辛苦了,为兄在府内准备了酒席,就等着你回来为你接风呢,来?来,随为兄进去。”

说完贺正南一把拉着赵大显和旁边的十几名军官一起向千户府走去。

虽然赵大显对这位半路杀出来抢了自己“宝刀”的名义大哥有些不满,但却不敢说什么,回过头来狠狠的瞪了庞刚一眼后跟着贺正南走进了千户府。

“这小子绝对不会放过我的。”对这种目光已经看得太多的庞刚心里的警惕性又提高了不少。

正当庞刚还在沉思的时候,一名穿着一套陈旧还打着补丁的身材瘦小的年轻士卒走了过来拍了拍庞刚的肩膀,用一丝不屑而又略带嘲笑的语气说道:“小子,跟我走吧别再看啦。你小子刚才能捡回一条小命就已经是你家祖坟冒青烟了,你还想进去吃香喝辣?我告诉你,等你小子啥时候当上百户你就有资格进千户府吃宴席了!”

庞刚忍气吞声,老老实实的跟着这名士卒向东边的房舍走去。边走边和这名士卒套近乎,凭借着来以前和小商贩以及社会上历练出来的脸皮和口才,过了不久这名士卒的脸色就好了许多,甚至还有了笑脸。他甚至还知道了这名士卒名字叫李源,今年才十七岁。

庞刚唾着脸笑道:“这位小哥,你能不能告诉我今儿是啥日子,我这都给搞糊涂了。”

李源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这厮是不是混了头了,今儿是四月初二啊。”

“呃,四月初二?”庞刚恍然间有股时空错乱的感觉,就在昨天自己被打入水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十五号,现在竟然又回到了四月份。

“那……”庞刚想了想,装作不经意的说道:“我记得去年的时候还在岳州府做生意呢,那时的生意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是比起今年可是要好太多了,现在的土匪可是太多了。”

“谁说不是呢,自打崇祯三年以来,这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进入今年更是难过,这贼老天真是不让咱们过日子了。”李源也点头说。

“什么,崇祯!”庞刚情不自禁的尖叫了起来,整个人都呆滞了。

“是啊!”少年惊讶的看了这位“大惊小怪”服饰怪异肤色白皙的“同龄人”一眼,奇怪的说道:“就是崇祯年间啊!”

顾不上失态的庞刚抓住李源的手急切的问道:“那现在是崇祯几年!”

“现在当然是崇祯八年啊,我说你脑子不是被赵百总给打坏了吧!”李源看着呆立当场的庞刚,有些惊讶的说道。

“崇祯八年……崇祯八年…”嘴里唠叨着这几个字的庞刚顿时觉得浑身力气几乎要离自己而去……

第六章 新军户报道

不能说庞刚心里承受能力太差,也不能说我们的庞刚同志心里素质不合格,他实在是被刚得到的消息给震到了。

虽然他在进城之前看到了城头上飘扬的“明”字大旗,他心里也隐约猜到了现在的朝代,好吧明朝就明朝,只要不是那坑爹的最后几年那情况还不算太糟。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当他从李源这名少年的嘴里听到崇祯八年的词语时,他原本心里的那一点小小的期盼就这样被无情的大锤给打得粉碎。

由于某种原因,庞刚在大学的历史成绩还算不错,他非常清楚的明白明朝末期的崇祯年间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这是一个民不聊生、百姓易子而食的年代,这是一个内有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外有满清鞑子虎视眈眈,中间还有那位有名的反贼头子李自成不断挖大明朝墙角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让人几乎活不下去的年代。

现在,我们的庞刚同志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这样一个年代,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虽然庞刚以前在铁血中文和起点等诸多网站厮混时也看过N多的穿越小说,对里面的猪脚穿越之后大杀四方的场景也表示很羡慕,可是事情一旦轮到自己头上时就不是这么淡定了。

“大哥……这是明朝末期,不是大唐盛世,也不是北宋年间风流才子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很危险。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还有多尔衮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喂……喂……你怎么了!”一个声音在庞刚的耳边大声喊道。

庞刚慢慢的清醒过来,就看到了一张由于常年营养不良而有些枯黄消瘦的脸在自己眼前晃动,僵直的身子才慢慢的动了起来。

“你没事吧?没事就跟我走吧!”看着这位脸色瞬间就变得惨白的同伴,李源不耐烦的拍了拍庞刚的肩膀示意他跟着自己走。

接下来庞刚恍若梦游般跟着这名少年来到了一排破旧的茅草结构的房舍旁,推开了房门率先走了进去。

当庞刚懵懂的跟着走进这间漆黑的屋子时,一股混杂了脚臭、汗臭以及一些不知道名的味道扑鼻而来。这股味道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在第一时间就把原本还有些混混沌沌的庞刚给熏得直翻白眼。

反倒是李源这个少年对这股味道早就习以为常了,进了屋子站定后他转身对庞刚说道:“好了,从今儿起你就住在这里吧,你就跟着这两位一块住了。”

强忍着这股熏人的臭味,慢慢的适应了屋内的光线后庞刚慢慢的打量起来,这是一栋只有十多平米左右的小屋子,屋内除了一个长长的大通铺之外就别无长物了。在大通铺上还懒洋洋的躺着两名面色脏得看不出年龄,穿得破破烂烂的男子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自己。

听了李源的话后庞刚有些好奇的问道:“那你呢?不在这里住吗?”

“我?我当然要回家住啦?这个鬼地方我可住不惯!”李源不屑的摇摇头对铺上的两名男子说道:“大壮、狗剩,这是分到我们百户的新军户,从今往后和你们就是一个锅里舀饭吃的兄弟了,你们就带着他吧。”

“什么?新分到这里的新军户?”两声惊呼同时响起,原本懒洋洋躺在铺上的两名肤色黝黑肮脏的人齐声惊呼起来。

“这年头竟然还有人入军籍的,这可真是怪事啊?”坐在左边头发乱蓬蓬的男子惊讶的喊了起来。“这年头的怪事可真多,竟然还有人愿意入军籍的,而且还是这么一个白净的白面书生?”

庞刚无奈的打量了一下自己,按说自己那小麦色的皮肤可不能说白净,但是跟这两位一比……呃,还真是相当的“白”啊!

李源这名少年可没有兴趣在这里多呆,不耐烦的说道:“好了,你们自个认识一下,俺要回家了,爹还在家里等着俺回去咧!”

“喂,你不在这里住吗?”庞刚很是疑惑的问道。

“俺家就在前面不远,当然要在家里住啊。”

说完李源头也不回的拉开门快步走了出去,看来屋里的味道杀伤力还是很大的,连这位土生土长的少年也受不了了。

李源一走,原本懒洋洋坐在铺上的这两位仁兄就凑了过来好奇的和庞刚攀谈起来。

庞刚凭借着自己多年历练出来的口才,很快就和这俩名心思还比较淳朴的年轻人熟络起来,短短不到小半个时辰就把卫所的情况给倒了出来,苏童也对灵山卫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一个了解。

灵山卫所属于青州府境内,也就是山东境内,它的左边就是后世有名的港口城市青岛,不过此时的青岛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港而已。灵山卫所始建于正德年间,起初为了抵御海盗和倭寇而设立的,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堡内有主街道及巷道,堡内建筑除居住建筑外还有庙祠、牌坊、水井等生活建筑设施。除此外,灵山卫堡内还有营房、军贮粮仓、较马场等重要军事设施。堡内还有一个负责军器的宫宇——军器局和“专收火器”的神机库、火药局。堡外几百米处设有一个供军士操练的较场,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

卫所有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十员,镇抚二员等大小官员十三员,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管辖周边诸堡及火路墩九座乍一听起来卫所里的东西倒是蛮齐活的,可实际上却是一团糟糕。名义上卫所在册的旗军有一千一百二十名,包括家眷在内共有五千四百多人,可是这些年军户逃亡严重,而军官们为了吃空饷对逃亡的军户也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此时卫所内实际的旗军只有不到五百人,加上家眷也不过两千多人。由于卫所里的军官们把持着所有的军田,这位卫所里的军户其实已经变成了军官们的私人佃农。

“这么说这一片营房都是象我们这些没有家室和房子的人才住的啰?”

一旁的大壮苦笑道:“当然,但凡有点办法的人谁会住在这里,也只有我们这些啥都没有的苦哈哈才会凑合着住这。”

庞刚听后顿时很是无语,这日子还能过吗?

“好了,你们也别聊了,刚子,我看你长得这么白净,身上的行头虽然有些怪异,可我估计也不便宜。你肯定没吃过啥苦头,现在就跟着我们去挖野菜吧,否则晚上咱就得饿肚子了。”

“啥……挖野菜?”我们的庞刚同志一听就有些懵了,“上头不管饭吗?”

“管饭?”听了庞刚的话后大壮和狗剩都不约而同的嗤之以鼻,“你又不是贺千户的亲儿子,他凭什么要养活你?想吃饭那就自个找去!”

“靠,难道当兵管饭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当个兵连饭都要吃自己,这个明朝要是不灭才怪呢!”已经无语的庞刚又是一阵腹诽“走吧!”狗剩拿一把镰刀塞进了他的手里,“快点去挖吧,否则晚上就没东西吃了。”

第七章 挖野菜

下午申时,吸收了一个上午阳光的大地开始倾吐出热量,垮着一个大竹篮的庞刚、大壮和狗剩三人出了城堡向南走了一里地,来到一块山坡后面才停了下来,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庞刚倒也不是个五谷不分的“新人类”。他定眼一看,这片山坡后面密密麻麻的长满了香椿、蕨菜等野菜。

用袖子使劲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庞刚有些奇怪的问道:“大壮、狗剩,你们平日里不是还帮着千户百户他们种地么,怎么就光吃这些野菜呢?”

大壮摇头:“当然不是,现在是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俺们的粮食都吃光了,不出来挖野菜怎么行。”

“去年收成不好吗?”庞刚很是不解。

“也不是。”一旁的大壮依旧摇头,“去年收成还可以,否则狗剩和我也支撑不到现在了,我们是在清明过后才开始断的粮。”

庞刚好奇的问:“那你们的田租和亩产各是多少,怎么才三月就断粮了。”

“我们两人租种了宾百户四亩旱地,亩产麦子约一石,收成为四石,而田租是三七开,这样我们的收成约为一石二,能吃到三月已经不容易了。”狗剩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什么,三七开?”庞刚被下了一跳,能开出这么离谱田租的人那心得多黑啊。按照狗剩说的收成来算,他们俩人的收成约为一石二,那也就是三百六十公斤左右的麦子,蜕皮后估计能有两百二十市斤。而这些粮食两人却要吃半年的时间,这怎么够吃啊!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营养过剩的年代,饭桌上基本肉类齐全,米饭只是吃个几口意思一下。人们如果要是没有肉类这些副食辅佐下饭,只是吃米饭的话一个成年人一个月至少要吃掉三十斤以上的粮食,如果再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每人一个月四十斤粮食都打不住,要不民间怎么会有“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呢,这两位能凭借着每人一百多斤的粮食吃上半年确实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