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行-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站在第一线指挥鸟铳兵的李源早已顾不上什么分段射击了,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让鸟铳兵们把手中的铅弹打出去。

“快,快装弹!混蛋,你们在干什么,怎么还不装弹!”正在这时,李源突然发现好几名鸟铳兵站在原地手中拿着鸟铳怔怔的发愣。

狂怒之下的李源大步走到鸟铳兵的跟前对着一名军士一脚就踢了出去,大声骂道:“你们这些混蛋,为什么不装弹,要是让鞑子冲了进来老子就按军规砍了你!”

这名挨了李源一脚的军士哭丧连举起了手中的鸟铳带着哭腔说道:“大人,鸟铳已经打红了,再打就要炸膛了!”

原来鸟铳经过连续数十次的发射,枪管早已打红,鸟铳手们刚把火药放进去就在枪膛里发生了自燃,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再发射了。

李源愣了愣,看了看周围几乎全部停止的枪声和已经快冲上来的清军骑兵正要一咬牙命令刀盾兵顶住,突然从他的后面传来了一阵阵震天的杀声……

第一百四十四章 见好就收

“所有人都给老子顶住,决不能让鞑子冲过来!”

一个大嗓门在李源的身后喊了起来,李源一听到这个声音心中长长舒了口气,这个声音仿佛带着一丝奇异的力量,能让李源和众位军士的心情舒缓下来,因为他们就是在这个声音主人的带领下一路从山东打到了京师。只要这个人在他们的身边无论碰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不用惧怕,因为无论遇到如何凶狠的敌人他们都能把对手踩在脚下。

随着这道声音传来,一个高大的身影很快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跟随在他身后的还有着一队队穿着火红色战袍的军士,于此同时还有无数匹奔驰的战马从车阵的两侧掠过,马上骑士那彪悍高大的身影显示那些骑兵都是久经战阵的百战之士,他们正向着前方的清军精骑冲去,原来是庞刚击溃了杜勒的数千步卒后终于赶到了。

全身征袍和铠甲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庞刚来到了李源的身边沉声问道:“李百户,将士们伤亡如何?还能继续打吗?”

李源苦笑道:“回大人话,前面的鞑子都打疯了,要不是有适才夜不收的弟兄们先前洒下的那片铁荆棘和两道车阵掩护,这里早就被鞑子攻破了,虽说有刀盾兵的掩护,但鞑子拼命冲到前头施放弓箭,兄弟们的也伤亡了近百号人,而且那些鞑子还把箭镞在马粪、尿液中浸泡过,那些受了箭伤的弟兄情况很不好。”

庞刚咬了咬牙,“你放心,鞑子施加在咱们身上的东西咱们将来会十倍百倍的还给他们,现在你马上带着人向我军的大营后撤!”

“撤退?”李源愣住了,他迟疑道:“大人,可咱们的友军正在鞑子拼命啊,咱们现在撤退不大好吧?”

庞刚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源一眼轻轻说道:“李百户,你要记住,有财要大家一块发,功劳要大家一块分,这样才走的长远!”

李源一听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咱们灵山卫今天出的风头够多了,是该让别人喝碗汤了,要是独占了这份军功是会遭人妒的。

别看庞刚刚才在战场上表现得那么勇猛,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才摆出的衣服拼命三郎的架势,可现在士卒们已经打了半天,身心早已疲惫,虽然再跟着友军打下去会博取更大的功劳,但他才不会用军士们的血去博一个虚名。以后的仗还有的打,何必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随着军官们发出的一道道命令,灵山卫的军士们收拾好战死袍泽的遗骸,扶起了受伤的兄弟缓缓向着明军大营开去。

和李重镇、祖大寿等六千多明军向扬古利率领的骑兵争先恐后的发动反攻不同,庞刚和灵山卫等数千名士卒向着相反的地方缓缓进发的举动被明军大营里众多的将领和城墙上的崇祯以及文武百官们都看在眼里,许多人看到他们的举动后都暗暗点头,看来这个青州来的千户可不是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还知道利益均沾的道理。

当庞刚率领着众军士来到明军大阵前时,就看到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穿着一身精致的铁甲,身披一条大红色披风,面上留着一缕长须,温和的面容中带着一丝刚毅果决和不怒自威神情的中年人正微笑着看着自己,在他的身边十多名看起来像是高级将领的人像是众星捧月般拥立在一旁,不用别人介绍庞刚就知道这位一定是此次抗击清兵的明军统帅卢象升了。

对于卢象升这位明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庞刚是打心眼里敬佩的,历史上卢象升和清兵在巨鹿的贾庄展开激战战死后,不仅明朝表彰他,就连满清也对他赞叹道: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

这样一个连对手都对其钦佩有加的人物,对于这样的人物庞刚自然不敢怠慢了。只见庞刚向前一步单膝下跪行礼道:“卑职山东青州府灵山卫千户庞刚奉诏率部勤王,现已赶到,请卢督师恕过卑职迟来之罪。”

卢象升上前搀起了庞刚,看着庞刚满是鲜血污泥的脸庞微笑道:“庞千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又助我大军痛击鞑子,何罪之有啊?快快请起。”

“谢过卢督师!”庞刚朗声谢过了卢象升,这才站了起来。

卢象升看着庞刚站起来后足有一米八几的身高和身后那匹战马驮着的数十斤重的足有一人高的狼牙棒点点头对众将笑道:“适才本督在大阵中看道庞千户在鞑子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就连那贼酋杜勒也被庞千户手刃与刀下,真是颇有当年赵子龙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的威风啊!”

听了卢象升的话后一名满脸横肉的中年将领也笑道:“卢督师说得不错,刚才俺老刘在这里可是看得分明,庞千户适才杀得好,杀得大快人心啊!看来俺们山东出来的兵就是厉害啊!”

“哈哈哈……”这名中年将领的话引起了周围将领的哄堂大笑,一名留着两撇八字胡的将领笑骂道:“刘总兵你可真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啊,人家庞千户和你可不是一个统属,你是战兵,人家是屯军,你们可是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就成了你吹嘘的资本了呢?”

“哈哈哈……”众人听后笑得更厉害了。

卢象升也微笑着介绍:“庞千户,本督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山东镇总兵刘泽清,你们可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今后可要好好亲近亲近。”

庞刚一听,山东总镇兵这个官职可不小,其地位相当于后世的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了,而且人家可是正规军,属于野战部队,在山东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可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土皇帝啊,而自己顶多也就属于民兵预备役而已,自己以前的档次不够,没资格接触到人家这个级别的官员,今天碰到了可得好好套套近乎。

庞刚赶紧上前和刘泽清见礼,“卑职灵山卫千户庞刚见过刘大人。”

“诶!”刘泽清赶紧拦住了正要单膝施礼的庞刚豪爽的笑道,“庞千户不必多礼,诚如马总兵说的你我互不统属,因此你也不必行次大礼,那样反倒显得生分。”

庞刚听刘泽清这么一说,倒是觉得这位刘总兵是个爽快人,因此也就不坚持行大礼趁势站了起来。

“来来来,我给你引见几位袍泽!”刘泽清拉着庞刚笑着给他一一介绍了周围的众位将领,“这位是保定总兵董用文,此外宁州总兵马如龙、苏州总兵……”

当刘泽清把周围各个将领介绍给庞刚时,庞刚忙不迭的一一给他们施礼,原因无他,因为这里的人一个个的官职都比他高了好几级,最差的都是副将、参将级别的,他这个小小的千户在在这里实在是不够看啊。

庞刚给众人一一行礼时这些将领都一一微笑着点头或是还礼,不为别的,而是因为因为今天庞刚的表现实在是太抢眼了,而且今天这份功劳那是实打实一刀一枪打下来的,皇上和文武百官在城门楼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份功劳可是任谁也抢不走的。今天这一仗过后这位千户不敢说飞黄腾达吧,至少连升几级那是肯定跑不了的,如果现在还在这位注定要崛起的军中新贵前摆架子那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再者说了刚才庞刚在援兵抵达后还懂得把剩余的功劳让给旁人,不自己独吞,这样的行为在众人看来就觉得这位千户的品行为人还是不错的,有基于此众人才会放下身段和这位千户谈笑甚欢。让庞刚有些惊讶的是他还在这里碰到一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山西大同总兵王朴,这位后世盛传的逃跑将军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两撇精致的八字胡,保养得很好的白皙面容,看起来像一名小白脸更像过一位职业军人。

待到众人见礼后卢象升才指着眼前一直肃立在一旁的数千军士问道:“庞千户,这些都是你从灵山卫带来的军士吗?”

“回督师话,这些正是卑职从灵山卫带来的军士!”庞刚赶紧回答。

“好、好,这些都是好兵啊!”卢象升看着一直整齐的肃立在庞刚身后,无论是受伤的军士还是辎重兵全都目不斜视目光平视一脸平静的看着前方,虽然经过一场大战但整个队形还是整整齐齐,这显然是一直训练有素号令森严的百战雄狮。

其实不光是卢象升,这里众多的将领都对庞刚身后的士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百四十五章 疑问

虽然对庞刚身后那些精锐的士卒很感兴趣,但是大伙都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庞刚和众人寒暄几句后除了命令辎重兵赶紧把受伤的军士和那数百辆大车带下去救治、安置外,剩下的人全部听候卢象升的命令列队排在了卢象升直属的天雄军一边。

庞刚一瞧,这个待遇可不低,按照华夏古往今来官场上的惯例,越是靠近领导的地方那就越是个好地方,同时也证明领导越是看重你,这一下可是惹来的不少炙热的目光。不过当庞刚指挥着三千多士卒列好队后才发现自己这数千名士卒一进入了大阵就像一滴水洒进了大海,连个泡都冒不起来,没办法,毕竟三千多人和八万多大军比起来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庞刚把部队安置好后就找了个高地开始观察起前方的战况,他发现原本刚才已经占了上风的祖大寿和李重镇的攻势在清兵又派出了增援部队的拼死反扑下逐渐削弱了下来。不过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不愧是一支劲旅,硬是压得三千多名清兵的精骑喘不过气来,在祖大寿关宁铁骑的护卫下,李重镇的步卒才得以放心和清军死磕而不用担心侧翼的安全。

看到这里庞刚心中不禁叹了口气,自己的军队就是少了一支骑兵,若是自己能有三千精骑,作战的时候也不用为如何保护自己的侧翼而头疼了。但是要想拥有一支精锐的骑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战马,没有战马组建骑兵就是一句空话,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从施展。虽然这一路过来庞刚也陆续缴获了数百匹清军战马,可这些战马对于想要想要组建一支一定规模骑兵队伍的庞刚来说却只是杯水车薪,在庞刚的计划里,要组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至少也要有六至七千匹的战马,一骑双马这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骑兵的高机动性就体现不出来,君不见那些清兵的精骑哪个不是一骑三马,他们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优势才能以日行数百里的速度南下掠夺。

看着前方纵横驰骋的关宁铁骑,庞刚只觉得手心逐渐发烫身体也慢慢变热起来,心中对于战马的渴求也更加强烈了:“战马,我需要大量的战马!”

西便门的大战从早上己时一直打到到下午申时才各自收兵回营,在今天的这场大战里双方都遭到了不小的伤亡,庞估算了一下,一天的大战下来明军伤亡的人数至少在万人以上,虽然伤亡不小,但卢象升和各地的总兵反倒是兴致颇高,因为跟明军比起来清军的伤亡也小不到哪去,这不现在阿济格正在清军大营里暴跳如雷呢。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一天下来我大清勇士的伤亡竟然和那些懦弱的汉狗几乎一样多,你说你们是不是一群废物!”

清兵的大帐里阿济格正在暴跳如雷把大帐中的瓷器摔了一地,此时的阿济格已经没有了早上刚出战时的意气风发,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很有信心在一天之内击溃明军的八万大军,为自己的从军生涯画上浓重的一笔。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清军占了上风的时候却从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而这个程咬金却偏偏还是个砸不烂锤不扁的铜豌豆,他一口气就吞掉了自己近四千多的兵马,连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杜勒也被他一刀砍掉了脑袋,而在接下来的大战中那些受了刺激的明军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着往上冲,他们一队打累了就换上另外一队,轮流向着己方发起攻击。在明军拼命的攻击下,清军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不小的伤亡,当阿济格收到下面统计好后送上来的伤亡数字后差点没吐出血来,今天一个上午他们就伤亡七千多人。

七千多的伤亡是什么概念?这七八千人加上阿巴泰在德州城下阵亡的四千多人就是一万多人了,那就代表着此次清军入侵关内总兵力的五分之一,此时整个满洲的兵力又有多少呢?事实上是,一直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满清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总兵力也从来没有超过二十万(资料上另有一说法是十万)。此次阿济格入关所携带的兵力就等于是整个满清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现在损失了一万余人几乎就占了整个满清兵力的百分之五,这样的仗不太多,只要再来上两三次就算是皇太极也要跳脚。

阿济格此次率军南下原本是为了抢钱、抢粮、抢人口来的,可没曾想东西是抢到了,可自己也被人家揍了个鼻青脸肿,现在阿济格已经不敢想象回去后要如何面对皇太极那如雷般的怒吼。

众将领看着几乎失去理智的阿济格一个个都噤若寒蝉,最后大家都把目光移向了大帐中除了阿济格外地位最高的阿巴泰,希望他能站出来说句话,只是此时的阿巴泰却如同一名得道高僧似的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对于众将投来的眼神并不理会,心中暗自冷笑道:“现在看到本贝勒了,早干嘛去了?上次你们不是都笑话本贝勒损失了四千多兵马吗?今天这一仗打下来我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看到阿巴泰不买账,众人也没有法子,最后还是扬古利站了出来冲着阿济格抱拳说道:“大人,虽然我军损失不小,但是明军也没能好过到哪去,您不必介怀,若是气坏了身子反倒不美了。”

在说这话的时候扬古利的声音也在轻微的发抖,一万多大清的勇士啊,这些人口得要多少年才补充得上来啊?今天上午乒乒乓乓的一下子就这么打没了,换了谁都得心疼得肝颤。

铁青着脸的阿济格并没有理会自己的这位心腹大将,只是自顾自的看着帐外不语,一时间大帐内陷入了一片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阿巴泰看到这样也不是个办法这才站了出来说道,“十二弟,我们还是撤兵吧,这次入关计划虽然损失大了些,但我们还是有收获的,至少现在大营里我们还有十多万的明国百姓和大量的钱财粮食,也不算是一无所获。回去后即便皇上怪罪于我们,他们会看在此次收获颇丰的份上相比也会对我们从轻发落的。”

听了阿巴泰的话后阿济格终于说话了,他沉着脸问众将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众将们相互对视了一眼,一名甲喇章京站了出来恭声说道:“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