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沉三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北上.

赵信得到张辽传来的捷报,不由大喜,派人传令张辽,驻扎汝南,就地整军练兵,自己在合肥也日夜操练兵马.赵云带领一万军马,把寿春周围的所有粮食都搬到合肥城中,只给百姓留下口粮.

此时,赵信在合肥有五万兵马,南阳有两万兵马,信阳有两万兵马,汝南有七万二千兵马,总共十六万二千兵马,不过这十六万兵马中,有六七万新收之兵,战斗力可不强,所以赵信以为目下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兵马.而淮南一地,除了寿春外,所有的地方,都已经在赵信手中.这些地方自然由荀彧及其手下按汝南之例进行治理,赵信是巴不得自己能清闲一些,光军务也忙不过来了.手下文武有:张辽、张郃、庞德、赵云、太史慈、典韦、许褚、华雄、乐进、刘辟、陈纪、陈兰、郭嘉、荀彧、荀攸、徐庶、田丰、审配、孙乾、刘晔、董召众人可谓兵强马壮.

初平二年十月末,合肥的事也处理的差不多了,赵信也难得空了下来.令张郃、赵云众将操练兵马,自己闲下来与郭嘉谈天论地.谈及寿春,赵信是没打算强攻的,当初让赵云去收粮,就是要让袁术军无粮自乱.算算袁术应该还能坚持一两个月,赵信就想回汝南一趟,这家伙心中有点想家里的美女了.

赵信和许褚领三千近卫赶往汝南,令其余众人留守合肥,密切注意寿春的动态,和西面刘表的动态.

赵信赶到汝南,已经是十一月初,如今的汝南一片繁荣昌盛,比赵信新来汝南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而且汝南成为了一个商业中心,越来越多的商人来汝南经商.汝南城中及附近的百姓生活的也很好,在这乱世中其他地方的百姓能有一口饭吃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何况汝南这里的百姓吃穿不愁,家有余钱.说起这汝南的百姓,大部分是原来洛阳的百姓,自从赵信把从董卓手里的强来的钱粮分给他们之后,这些百姓可把赵信看成是救世主了.这些百姓一生只看到盘剥百姓的官员,哪里见过赵信这样一心为民的一方诸侯呢,所以,这些百姓是赵信的坚实基础,赵信也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赵信回府先休息了一日,与蔡琰相见,免不了互诉相似之苦.

与蔡琰相伴而坐时,蔡琰还称呼赵信为子诚,赵信这时哪里肯依,死缠烂打经过讨价还价后要蔡琰称呼自己为大哥.

蔡琰怕羞,缠不过赵信,就轻轻叫了声:"大哥!"

看见蔡琰如此可爱的模样,赵信哪里还忍得住,猛地抱住蔡琰一顿痛吻,直吻得蔡琰差点喘不过气来,这才罢休.

蔡琰虽然经常跟赵信打打闹闹的,可是哪里经过这种阵仗,低着头,羞红了脸,一声不出.

赵信一看蔡琰好像眼泪要掉下来的样子,心中后悔自己不该如此唐突,柔声问道:"琰儿,你生我的气了么?"

蔡琰也不答话,赵信急了,使出绝招,抬手啪的一声给自己一巴掌.

蔡琰刚才心中是有点气愤,没想到赵信会如此轻薄自己,因为这时的女子对这些事是很难放的开的.此时见赵信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脸都红起来了,心中一痛,眼泪流了下来,见赵信还要挥手自己掌嘴,慌的双手连忙抱住赵信那只手,哭叫一声:"大哥!"

赵信见蔡琰如此,越发惹人疼爱,不由轻抚蔡琰粉脸道:"琰儿,刚才是我错了,以后我做什么事都先经过你同意,好不好?"

蔡琰欣喜的点点头,两人就这样依偎着.

赵信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对蔡琰说:"琰儿,我想现在汝南这边生活也很好,我们不如把你父亲接到汝南来,你看怎么样?"

蔡琰道:"恐怕父亲不会来的."

赵信道:"为什么,难道你父亲不想来汝南和我们住在一起吗?"

蔡琰道:"以前,我在长安府中时,父亲每日下朝回来,我都会听他叹息不已,我常听他说,董卓虽然残暴,可是待父亲却是甚为相厚,父亲常道要报董卓这番知遇之恩的."

赵信道:"董卓身为丞相,富贵已极,恐怕不需要你父亲报恩,而且董卓当初厚待你父亲,未必是存了什么好心."

蔡琰道:"父亲执着,恐怕听不进这些."

赵信道:"琰儿,我到有一计,可让你父亲来到汝南,不知你肯不肯?"

蔡琰道:"大哥,你说吧."

赵信道:"我们去信对你父亲道你生了重病,要他赶紧来见你,你说好么?"

蔡琰不由惊异的看着赵信道:"大哥,为何要如此,我父亲不来便算了,我看他在长安也挺好的."

赵信心想这时大概对欺骗自己长辈这种事很忌讳,尤其是装病,估计蔡琰是生怕到时候蔡邕来了,不知道怎么面对,心想是有点为难蔡琰了.不过明年董卓被杀,蔡邕就会被王允杀掉啊,自己难道要告诉蔡琰自己未卜先知.而且现在自己实力强横,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估计也不会为难蔡邕吧,现在恐怕全长安都知道了自己是蔡邕的准女婿了.

想到这里,也就不怎么担忧了,对蔡琰道:"这样是不妥帖,不如这样吧,琰儿,你写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给你父亲,就说你很想念他,看他会不会来."

蔡琰心想这倒是没问题,不过赵信这人也奇怪,自己都没什么表示,为什么他却强烈的要求把自己父亲接到汝南来.

于是道:"明日我就写信派人送去."

有对赵信道:"大哥,你是不是找我父亲有什么事啊?"

赵信哈哈大笑道:"是啊,我是找他有事,而且是天大的事情,你可一定要他来啊!"

蔡琰不由问道:"是什么事啊,大哥,我能知道么?"

赵信笑道:"我找你父亲来,要叫他一声岳父,你说这件事大不大!"

蔡琰反应过来,大羞道:"你怎么知道人家会答应你啊!"

赵信凑到蔡琰跟前道:"人都已经在我这里了,我还会怕你跑掉啊,你放心,明日我就多派一些亲卫到府中来看住你."说罢走了出去.

襄阳城中,自孙坚战死后,刘表有重新占了江夏、江陵等地,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使得这荆襄富庶之地也显得破败不已.众人正在为好好治理荆州各地而忙碌的时候,蔡瑁这时却烦恼不已.发兵增援袁术是自己的建议,结果全军覆灭,孙坚来攻时,自己想立战功坚持出战,结果又大败而回,差点导致襄阳城破了.虽然刘表念着亲情,不忍杀了自己,不过近来对自己明显也很冷落了,想想蔡氏一族在荆州的前途堪忧啊.

正烦恼间,人报张允来访.张允近来也是很不得意,刘表因蒯良设计杀了孙坚,所以对蒯良大为看中,现在荆州很多事都出自蒯良之手.

张允主要是因为在增援袁术一战的溃败而被刘表冷落的.本来,两人就臭味相投,如今同病相怜,自然要一起谋划谋划了.两人一合计,就合计出一条jian计来.当初二人监禁文聘时,就早已经想好,要把战败的责任完全推到文聘头上.只因孙坚来犯,才把这件是放下了,那时两人就已经收买了文聘手下的几个软骨头.此时正好用上,两人带着这些人去刘表那里告状.

刘表一听,让人把文聘带了上来,厉声喝骂文聘卖主求荣.文聘百般解释、指天发誓也敌不过蔡瑁等人众口一词.刘表一怒之下,便要杀文聘,这时蒯良出来为文聘求情.刘表这才打了文聘五十军棍,然后把文聘下狱.

这顿打直打的文聘五脏俱移,皮开肉绽,下到狱中,也没人来理他一理.文聘心中不由怨恨不已,恨蔡瑁、张允这等卑鄙小人,为逃拖罪责陷害自己,恨刘表昏庸,任自己这等忠诚被人陷害.

正在怨天尤人,见外面有人叫喊,不久几个人蒙面跑了进来,见人就杀.只见那些人到文聘面前,其中一人一下背起文聘,众人救了文聘飞奔出城,到城外据点藏匿起来.

城中刘表见文聘被人救走,更加深信文聘通敌,心中大恨没听蔡瑁之言杀了文聘.

文聘见这些人虽然解了面巾,但是也不出声,问他们是什么人也没人回答,只默默为文聘敷药,清理衣物.

半月下来,文聘身体好了,那些人要走了.来问文聘跟不跟他们走,文聘心里想了一下,自己在荆州是肯定没发落脚了,这些人也不可能害自己,所以就跟这些人昼伏夜走,一路往北赶去.

第二十四章幕后黑手

;赵信在汝南,想及天下大势,明年,董卓将被王允、吕布合谋杀死,想到这里就想起貂禅,自己曾经想要救貂禅这苦命的女子拖离苦海,如今正是时候,再晚就来不及了.于是在书房中深思了一夜,第二日派了数人去长安,吩咐他们依计行事,又派了五十名近卫去长安城外接应.

长安城,一日,王允刚下朝回来,正在厅中想在董卓近日是越来越残暴了,府中下人来报有人送来一个黄色的锦盒.王允接过来,打开一看,盒中只有一张字条,一看那字条,王允吓得魂飞魄散,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见那仆人还在一旁,也顾不得仪态,一把抓住那仆人厉声道:"那送锦盒的人呢?"那仆人回道:"已经走了."

王允道:"你可认识那人是什么人么?"

那仆人道:"老爷,我不认识."

王允无力的挥挥手道:"你先下去."

王允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谁会送这样一张字条给自己,想了一夜也不曾合眼.第二日上朝,整个人憔悴不已,只差点一夜白头,众同仁都来问候.这一日,王允整个人都心神恍惚的,回到家中一想,今日自己神色不对,怕是要lou出什么破绽来,要连忙想办法补救,最好的办法就是称病不朝.

一会仆人又送来一个绿色的锦盒,这次看完字条后,王允很平静,问那仆人:"这锦盒还是昨日那人送来的么?"那仆人回到不是.

第三日,王允在后院深思时,仆人又送来一个蓝色的锦盒,王允打开看完字条后更是平静,挥手让仆人出去.王允心想自己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是谁,于是心生一计,让府中家将埋伏在府外,看到有人送锦盒来,立马拿住.

第四日,一干家将带了个人到王允面前,王允看家将手中又一个红色的锦盒,打开取出字条看了看,不由勃然大怒,对那人道:"究竟何人派你来的?"

那人道:"不可说."

王允正要令众家将上去用刑,那人吐出一句话"你不敢的".让王允当场呆了,心想自己还真是不敢.那人又朝众家将努了努嘴,王允会意,令众家将退下.

那人道:"放我回去,否则后果自负!"

王允还以为他有机密的事要跟自己说呢,谁知他吐出这样一句话,差点要气得吐血.心想此人还真不能留下,只好放他回去.

那人转身走了几步,回身对王允道:"不要派人跟着我!"说话的语气像是对待下人的样子,王允只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那人走了.

第五日,又有一人来到府上,这次那人要求见王允.王允心想自己是何苦呢,上次派人将送锦盒的人拿住,让人明显小看了,今日,人家索性光明正大的来见自己.

王允看完后,迷惑不解.那人道:"快点,我等着带人离开呢."

王允心想,这些人真是把自己当作下人看待了,忙让人查问府中叫貂禅的女子,并带到跟前来.象王允这样岁数的人,见到貂禅还是大感吃不消,只见那貂禅生得绝美,有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之貌.

那人只一会回过神来道:"王大人,我可要带人走了!"

王允无力道:"好吧",又对貂禅道:"你跟这人去吧!"

貂禅无语,两人出了府来,门外已经有车在等候了.那人恭敬的请貂禅上了车,随车就往城外赶去.貂禅上车一看,这车里布置的优雅别致,车上摆了许多时下瓜果和精细的点心.

且说王允,五日之间收到五个锦盒、五张字条,第一张上面写着"欲杀董卓"四个大字,王允一见这四个字,如何不怕,当时也不知吓出多少冷汗来,第二张写着"求赠一人",第三张写着"如若不从",第四张写着"诛尔九族",王允看到这四个字如何不怒.四张字条连起来就是一句话:"欲杀董卓,求赠一人,如若不从,诛尔九族",这个玄机,王允在第四日也想到了,那人的意思也大概了解了.

第五日那张字条上只有"貂禅"二字,王允心想原来搞这么多玄虚,就是为了这貂禅啊,心想自己对这貂禅没什么印象.令下人一查,原来真有其人,还是府中的一个歌女.看到这貂禅如此美貌,王允心中其实也有点舍不得,可人家拿捏着自己的生死,别说一个歌女,不管要什么东西,自己都得乖乖奉上.

看着貂禅跟了那人去,王允不禁想,那幕后之人到底要干什么呢.

第六日,有人送来一封信,王允看完大喜,可又不禁犹疑这信上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吕布这日正在府中喝酒,心中郁闷,自从荥阳城外兵败后,害董卓损失了大量的钱粮,董卓便对吕布没有从前那么信任了,如果不是要仰仗吕布镇住城中百官及关外诸侯的话,早就不会对吕布假以颜色了.

如今董卓每月大部分时间都在郿坞,只留吕布在长安城镇守,从来不带吕布到郿坞去.

吕布深感自己前途难测,不由心中烦闷.

这时家人拿着一封书信来交给吕布,吕布打开一看,见信中写着:

奉先以董卓为父焉?董卓以奉先为子焉?

董卓曾言道:"吾恐有丁原之祸."

奉先知否,如今奉先见疑董卓日深,奉先将大祸临头矣!

况董卓狼戾贼忍,暴虐日甚,必不能长久,奉先宜早图之.

且如奉先这般大丈夫,正宜纵横天下,何以仰人鼻息,苟延残喘!

奉先见信三日后,可往见司徒王允,彼早有图董卓之意,不必怀疑.

此事极为机密,奉先大可放心.若奉先不往,三日后将此信呈于董卓,奉先深思!

信的最后有一个梅花印记

开始几句,吕布看的热血沸腾,看到最后一句,不禁暴跳如雷,这简直是**裸的威胁,想吕布从来都只有他来威胁别人的,哪里轮到他人来威胁他呢.静下来,吕布一想,自己还真得受此人威胁.要是此信到董卓手中,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思,董卓肯定会对自己深为忌惮.以董卓此时多疑的习性,必然会想,要是你吕布没有这个意思的话,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写这样一封信给你,除非那人不要性命了.所以,不管怎么样,要是这样一封信落到董卓手中,他吕布就会大难临头了.心想此人把自己跟董卓之间的关系看的如此透彻,写此信之人极为高明.

收到这样一封信吕布头痛不已,最后还是决定按信中所说去做.

王允在府中不安的等了又等,想要证明信上所说的,又没这么大的胆子.

三日后傍晚,府中下人来报,吕布来访.王允心里大震,看来信上所说没错了,信上说三日后,吕布必会到访,没想到吕布还真的按时来了.王允不由对写此信的人,极为好奇.

忙出外迎进吕布,到内堂坐下,令人置备酒菜.

吕布示意王允让下人都出去,王允心道看样子要来了.

王允试探道:"温候是个大忙人,今日怎会有空到允府中坐坐?"

吕布喝道:"王允,你好大胆啊,竟敢图谋对丞相不利,今日我是奉命来拿你的."

王允心想吕布你个大老粗,连个谎话都不会说,近日董卓在郿坞,你到底是在奉谁之命啊,恐怕是你吕布自己吧.

于是冷笑道:"王允有没有图谋丞相,王允心里清楚,丞相心里也清楚,不过我倒是知道,在这长安城中,有一人正欲图谋丞相,温候你想不想知道呢?"

吕布道:"你快快道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