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沉三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个人在伺候着,也就不会发生这事了."

蔡琰道:"夫君,这事等会再说,沈姿姐姐的事却是刻不容缓,否则时间一长,我怕沈姿姐姐有什么想不开的,那就糟了."

赵信心想事情早就大糟特糟了,现在急又有什么用,至于沈姿,她不会真的想不开去做什么傻事吧,看来得让蔡琰和貂禅好好的去开解她一下,【。52dzs。】不过她决不会料到自己会把这事告诉蔡琰的,要是蔡琰冒冒然的去了,会不会适得其反,看来还真是左右为难.

自己实在不知该如何着手此事,只得问计于蔡琰,赵信问蔡琰道:"琰儿,你认为呢?"

蔡琰深深的看了赵信一眼,仿佛想要看透赵信心里所想似的,对赵信道:"夫君,沈姿姐姐年轻貌美,夫君不如把她……"

蔡琰还没说完,赵信就知道她想说什么,忙阻止她说下去道:"琰儿,你不用说了,要是我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来,恐怕外面会流言四起."

蔡琰听了,微微冷笑道:"夫君,难道现今外面就没有流言蜚语么!"

赵信忙问道:"都传些什么?"

蔡琰淡淡的道:"夫君,在你把逊儿和沈姿姐姐带到府中时就该想到会有什么样的流言了."

虽然蔡琰不曾说出到底都是些什么传言,但赵信大体也想得到,当初赵信之所以把他们母子带回来,纯粹是为了陆逊,赵信终是不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流言传出.

看着默然的赵信,蔡琰心中也感慨万千,如今赵信身边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自己和他完婚快有半年了,肚中还是没有半点消息,其实蔡琰已经心急火燎了,甚带着蔡邕也对此事担心不已.

在徐州面对殷珊时,赵信是什么都看开了,跟当初的想法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今的赵信认为只要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幸福快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对于自己这样的身份,以后有多少女人赵信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只是因为对陆逊的喜爱,所以在对待沈姿一事上还有些犹豫,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不顾陆逊的感受.

想了许多,赵信对蔡琰道:"琰儿,我们在此说什么都没用,你还是先去探探陆夫人的意思,你找个时间跟她谈谈,顺便开解她一下."

蔡琰一听也深觉有理,对赵信道:"夫君说得有理."

赵信大喜,终于可以暂时摆拖目前的困境了,对蔡琰道:"琰儿,那这事就拜托你了."

蔡琰点点头.

赵信说道:"琰儿,现在可以告诉为夫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吧!"

蔡琰神色一暗,说道:"夫君,此事说来也全因我而起."

赵信安慰道:"琰儿,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怎么懊悔也没用了."

蔡琰感激道:"多谢夫君,这事的起因只因我把夫君送我的玉坠给弄丢了,夫君你不会怪我吧!"

赵信看着蔡琰略带惶恐的玉容,心中怜意大盛,柔声的对蔡琰道:"没关系的,琰儿,改天我再给你挑一个."

蔡琰kao了kao赵信,握了一下赵信的手道:"夫君你真好."脸上满含幸福.

过了一会,蔡琰接着道:"只因我把玉坠丢了,所以才四下寻找,在房中翻箱倒柜时沈姐姐来了,得知之后,她也帮着寻找,可是把房中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所以沈姐姐就帮我整理已经凌乱不堪的房间,而我和一干仆人都到府中各处去找,夫君回来时我们正在后花园寻找.沈姐姐有可能累了,所以才在床上歇息一会的."

赵信听了,只觉这事简直是天意弄人.想起蔡琰如此兴师动众的寻找玉坠,知道她对这块玉坠极为看中,心中温馨无比,轻抚着蔡琰的秀发问道:"琰儿,那你们找着了么?"

蔡琰有点懊恼的道:"没有,夫君,不知怎么回事,整个府中都找遍了也没找着."

赵信知道没找到玉坠一事恐怕会在蔡琰心中留下心结,只要自己表明对这事毫不介意,她才会放开心胸,于是温柔的道:"琰儿,我不是说了么,我再给你挑一个,东西丢了就算了,要是累着了琰儿你,那你夫君心可会痛的."

蔡琰听赵信这么一说,心事化为乌有,满脸欣喜的看着赵信,低头柔声叫道:"夫君!"只这一声中就饱含着无限的情意.

赵信一喜,拥过蔡琰,低头在蔡琰粉脸上厮磨,双手不老实的在蔡琰玉体上游走.

蔡琰一会就忍禁不住,娇喘连连,眼媚如丝,一缕绯红悄悄爬上粉脸.

赵信收回双手,捧着蔡琰的粉脸,来了个悠长的香吻,直吻的蔡琰透不过气来才罢休.揽着蔡琰玉首,让她kao在怀里,双手抚向蔡琰胸前的玉兔.

蔡琰粉脸通红,软声软语的道:"夫君,我……"

赵信忍耐不住,温柔的解开蔡琰的衣衫.

不一会,一具粉雕玉琢的曼妙躯体呈现在赵信眼前.

赵信喉头咕的一声,整个人压了上去,不住的亲吻着蔡琰,最后停留在蔡琰胸前粉红的蓓蕾上再也不肯离开.

不久房中传出一曲美妙欢快的乐章,经久不歇.

曲阿,张辽等人正在城中商议进兵秣陵一事.

徐庶道:"合肥的钱粮已经送来,城中这些日子也安定了,百姓生活也可一时无忧了,此时正是进兵秣陵之时."

田丰道:"是啊,主公在汝南日夜盼着我们能尽快拿下秣陵,到时主公就可放心北顾了."

张辽赞同道:"既然二位先生都这么说了,那么我们即日起兵去取秣陵."

徐庶道:"虽说如此,不过曲阿还需一位大将留守."

张辽考虑了一下,对臧霸道:"如此就麻烦臧将军留守曲阿."

臧霸虽对不能上阵杀敌立功有点遗憾,但也知道留守曲阿也是个重任,比起上阵杀敌来此事更显重要,忙应命道:"末将遵命."

于是张辽令臧霸领八千兵马留守曲阿,自己率大军往秣陵进发.

刘繇引兵马仓惶逃回秣陵和张英、陈横二将会合.

张英见刘繇也大败而回,想起自己败回时刘繇要斩自己一事,张英在心里窃笑不已,心想主公你也比我强不了多少.

刘繇瞥见张英的神情,心中大怒,暗想找机会一定要把张英除掉.只是一时间正值用人之际,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张英下手.收拢兵马,据守秣陵,令探子远出探察张辽大军动静.

张辽等人引兵来到城下,却见城中闭门不出,无奈只得在城外下寨,思量破城之计.

次日,张辽排开阵势引军到城下.

城头刘繇见了,令左右多备弓矢以待赵军,只待刘繇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

张辽却不攻城,对着城头刘繇高喊道:"使君为何如此不智.今赵信大将军天兵到此,使君何不早降!"

刘繇听了,大骂道:"赵信jian贼,无故令人侵我州郡,我与赵信誓不两立."说罢便令人放箭,无数箭矢朝城外赵军飞去.

张辽见刘繇开骂,就吩咐下去让众军妥加准备,城上箭至,张辽队中闪出无数盾牌手挡住.挡住一拨箭矢后,张辽令大军缓缓后撤,自己亲自押阵,防止城中兵马冲出.

见劝降不成,张辽问计于徐庶.

徐庶道:"将军放心,破城只在早晚之间,如今城中兵无战心,将军只需分兵攻占秣陵四周城镇,断了秣陵外援,城必可破."

张辽想徐庶此计虽然可行,但是迁延日月,要攻下秣陵不知要多久,只怕等不得这许久了,于是将赵信欲在不久后北进兖州一事告知徐庶,徐庶向在庐江,对此事还不清楚.听了张辽之言,徐庶沉思了一会道:"既然如此,我等需另想他法."

张辽见他这么一说,便知他已成竹在胸了,忙虚心请教.

徐庶道:"将军可令人多写书信,信上可备言刘繇薄情寡恩,我主宽厚仁义之事,若是城中开门纳降的话,必厚待之,派军士趁夜把信射入城中,到时城中必然军心浮动,秣陵可一鼓而定."

张辽听了大喜,忙着人准备此事.

次日夜里,无数书信被射入城中.

翌日,秣陵城中无数百姓、军士暗藏此等书信,军中更是传言四起.

刘繇府邸,众人正商议此事,刘繇案上摆着数封这样的书信,众人传阅完毕,刘繇出声道:"今张辽劝降不成,又出此jian计,如何是好?"

底下众人默然,也想不出此事该怎么处置.

刘繇看了众人一眼,骂道:"一群饭桶!"

薛礼、笮融等人听了都愤怒不已.

刘繇在城中想不出应付的办法,心中觉得烦闷就带人到城头去巡视.

哪知一路过去却见许多军士手中都持有这样的书信,还和旁边的人谈论着书信一事.刘繇见了大怒,不管看见什么人,只要手里有书信的悉数令人抓了起来,一会就抓了数十人,其他的人见机的快,或藏或扔,才没被逮着.刘繇令人把这数十人都带上城头,悉数斩了,并传令下去今后再有私藏书信或议论此事的一律杀无赦,另外还派了一队人马在城中大肆搜捕这些人.

一时间搞得城中人心惶惶,不过在私底下议论此事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此事对军心的影响更是难以想象,本来士气就不高,再经这样一搞,谁还有心替刘繇卖命,多数人只巴不得赵军能早一日攻进城来,这样就不用整日担惊受怕了.

城外,张辽大营,徐庶来见张辽,对张辽道:"将军,书信已射入城中数日了,有无功效,将军明日只需率军佯攻一下便可知道."

张辽道:"就依先生之言,明日便佯攻秣陵."

次日,张辽整军攻城,城中兵马全无战心,刘繇亲自上城头督战,连杀十数人,这才稍微见效,众军士勉强打起精神抵挡赵军攻势.

张辽见徐庶计谋得售,忙下令退兵.

退回大寨,徐庶又献一计,令人多备书信,上书"有生擒刘繇者赏金千两,得刘繇首级者赏金五百两"当夜就令人射入城中,是夜趁机攻城.

当夜张辽引军攻西门,典韦引军攻北门.城上军士多有捡到书信者,正疑惑间,城外杀声大起,无数兵马涌了过来,奋不顾身的往城上攀来.

城中警声大作,刘繇惊醒,忙着人查探到底何事,一会,有的来报敌军攻城,有的来报敌军已经攻进城来,搞得刘繇无所适从.刚想着人传薛礼、笮融等人商议,笮融急急跑来道:"主公,敌军已经攻进北门了,主公快作打算."

原来典韦引兵奋力狂攻北门,城上守军又无战心,没多久便被典韦亲自带人杀上了城头,复又夺了城门,城门一开,大军如潮水般涌进城来.城中守军见了多有降者,有不顺从死命顽抗的,都被典韦带人赶尽杀绝.又派了一队人马去西门接应张辽大军,典韦自己率军向城中杀去,口中皆高喊:"活捉刘繇."声音惊天动地.

城中百姓听闻城外赵军攻进城来,多有心怀欢喜者,不过值此战乱之时,家家紧闭房门.

刘繇手下众人齐聚刘繇府中,指望刘繇拿个主意.

刘繇见张英、陈横二人不在城上守城却跑到自己府中呆着,心中大怒,心想自己有今日还不是因为你们这帮饭桶,遂恶声恶气的对二人道:"此等危急关头你二人不在城上守城却跑来我府中,你二人敢如此藐视军法,莫非以为我手中宝剑不利么?"

二人知刘繇起了杀心,心中大骇,急转心思欲避过眼前此劫.张英心思快一点,忙对刘繇道:"我二人担心主公安危,所以特来保护主公."

这当儿谁都知道他在说鬼话,但是张英找了个这样的借口,谁都不好说什么,连刘繇也没话说了.

张英看着刘繇的脸色,见他脸色稍微缓和了点,这才悄悄抹了把汉.

陈横在一边连大气也不敢出,心想这次多亏了张英,否则自己小命不保.

其实二人说什么来保护刘繇,说白了还不是怕死,尤其是张英,生怕又碰上典韦这样的猛将,城中也只有刘繇府中安全,战事一起刘繇就在自己府邸周围安排了两千多兵马,所以二人才急不可待的跑到刘府,其实其他人也未必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思.

听得城中的喊杀声越来越大,众人脸色也越来越苍白.

刘繇无力的看了看众人,问道:"如今该怎么办?"

薛礼道:"只要主公留得有用之身,又何愁没有东山再起之日."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只是说得比较委婉而已.

笮融道:"事急矣,主公快做决定!"

刘繇想了一下,狠下决心道:"既然如此,我等就避他一避,不过须得一人引军为我等挡住追兵,否则我等休想生离秣陵."说完看着众将.

众将谁敢出声,都默不作声,生怕这事落到自己头上.

刘繇最后目光停在张英脸上,对张英道:"张将军英勇,可堪此任."

张英一见刘繇目光停在自己身上,便觉大事不妙,听了刘繇的话,知道自己此时要是出言拒绝的话,恐怕立刻就得血溅此地,还是先佯装答应好了,忙躬身道:"末将必然不负主公所托."

于是刘繇令张英领军敌住赵军,自己和家眷以及一干手下在三千兵马保护下,开了南门往南而去.

等刘繇等人出城了,张英便也想带人逃去,只是犹豫该往何处逃去,转念一想哪里还顾得了这些,引人便欲往家中搬家人去,还没走出多远,城中的杀声越来越近了,张英胆寒,见身边众人也是满脸惊惧,再也顾不得家人了,领着众人便欲往南门奔去.

刚想转身逃去,只见一将引着众多兵马赶至,那将却是张辽,张辽得典韦部众接应开了西门,兵马也是长驱直进,一路势如破竹的冲进城来,正好遇见张英.

张英却是认识张辽,知是敌军主将,虽然不知张辽武艺如何,但身为一军主将,量来也不可小觑,再说此时逃命要紧,哪里还敢与战,顾不上身边众人,拨马便走.

张辽把枪一指,身后众军士冲了上去,自己不舍张英,拍马急追.

张英心慌意乱之下,也不看前面有什么,纵马直冲过去,却不知他拨马转过身来时,身后众人还来不及散开,阻住了张英去路.

张辽赶上,挺枪直取张英.

张英此时一心逃命,只想怎么冲出城去,哪还能打起全副精神应敌呢,被张辽一枪刺落马下.

张辽见了,把枪斜举,大喊道:"降者免死!"

一众赵军听见了,也齐声高喊道:"降者免死!"

此时,诺大个秣陵城,连个指挥的人也没有,城中兵马乱成一团.张辽引军从城西杀向城东,典韦从城北杀向城南,城中军马大半皆降,余者都被二人引兵扫灭.

却说典韦杀至南门,闻得来降士卒言道刘繇率众出南门而去了,顾不得请示张辽,忙领着数千兵马出城追赶去了.

刘繇等人出了南门,听得城中杀声震天,都窃喜还好自己等人跑得快,否则此时说不定已经成了赵军刀下鬼了,当下不敢停留,一路往南去了.

行出三十余里,只能摇摇看见城中的火光了,众人才喘了口气,一路赶得实在是急,众军也都累得气喘吁吁.

稍一休息,刘繇便催促众人起身赶路.

众人无奈,只得满身疲累的继续赶路.

再行出二十里,众人实在走不动了,连刘繇自己也觉得疲累不堪,看后面也没有追兵追来的迹象,刘繇这才下令休息.

半个时辰不到,隐隐闻得秣陵方向传来马蹄声,众人心中大惧,没想到赵军如此紧追不舍.

刘繇眼见追兵将至,再也不管手下的死活了,自己带着家眷,领着数百亲信当先逃去,逃走之时还大骂了一声"蠢材".

众人此时哪里还管的了刘繇骂了什么,有马的,翻身上马急驰而去,没马的只好凭两条腿拼命逃命.

众人逃出不及里许,后面典韦引兵马赶至,其实此时一众赵军也是疲累致极,只是全凭着心中一口气,这才坚持住了.典韦大喝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