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

吕布便请这四百多个玛雅人帮助冀州建设兵团的屯田兵们试种那些作物,这些玛雅人欣然领命。

玛雅人跟着冀州建设兵团的屯田兵们离开,吕布招来秦谊和船队的水兵们,详细问他们,为什么这次竟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使命,按照吕布的估计,两年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秦谊向吕布汇报了他们这三年多的经历,让吕布不禁感叹道好事多磨。

大汉光熹二年二月初八,吕布领军出征讨伐董卓,吕布的族弟,时任渤海郡尉的吕岱,领着招募好的一千渔民,前去渤海湾新建好的天津港,给前任渤海郡尉秦谊送行,已被吕布说服的各级将领也派他们的家人、奴仆前去渤海,准备跟随秦谊探一下远洋贸易的路线。

两艘巨大的车船耸立在渤海之上,只见那大船长二十丈,宽三丈,船底厚二尺,二十个车轮桨,高三层,能藏上千名士兵,一个大船名曰越海号,一个大船名曰越洋号。

越海号和越洋号四周,各有十艘小船,每艘小船长约五丈,船头和船尾小而且尖,船底尖,十桨,能乘坐五十人,专做骚扰和打捞战利品之用。越海号和越洋号身后各有十艘中性的渔船,每艘渔船长八丈,宽一丈,船上载有货物,分别都有一百名渔夫随船出行。

有二十多位中央军将领的家人、奴仆以及他们携带的货物上了车船和渔船,两个船队加起来共有水兵两千人,渔民两千人,奴仆一千人,总计有五千人。

吕布根据自己的记忆,绘制了比较详细的海图,对一些主要港口做了重点标记,交给吕岱,转交给秦谊,并许诺说,若秦谊能够把番薯、玉米、马铃薯带回中土,即授予正四品横海将军,并封靖海县侯。

吕布在海图上还特别圈定了番薯、玉米、马铃薯可能出产的位置,同时在墨西哥的方位上标注此地可能出产辣椒、花生,让秦谊一并带回。

吕布还让吕岱转交给秦谊一个小册子,里面详细描述了番薯、玉米、马铃薯、辣椒、花生这些作物的形态,并配了草图,让秦谊在寻找这些作物的时候作为参照。秦谊把海图折好,连同小册子一起,贴身放置,然后拜别吕岱,领着船队,浩浩荡荡往南进发。

秦谊不知道,他这次出海,标志着大汉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了,从此以后,汉人不再只是陆地上的农耕民族,触角延伸到了更辽阔的海洋。

秦谊的船队按照吕布此前的吩咐,先沿着大汉的海岸线,沿路补给,又经过夷州岛,做一番补给,在经过吕宋岛补给,然后往东穿越加罗林群岛,再经过马绍尔群岛,准备从此径直驶向中美洲。

秦谊的船队在刚开始离开大汉的海岸线,往深海驶去,从看不见陆地的第一天开始,秦谊就开始隐瞒真实的航速和航程,少报已经走过的路程,以预防船员因航程过长、离开陆地过远而惊慌。

过了没几天,水兵们便发现罗盘指向出现偏差,磁针向东偏移,秦谊以多年来跟随吕布而练成的镇定从容,妥善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他先是说因为南极星移动所致,并非磁针失灵,他命令天大亮时再向南走,发明罗盘正常了。秦谊的解释和有效处置安定了大家的情绪,恢复了大家对他本人和罗盘的信任。

秦谊活用了吕布之前交给他的航海知识,并切身地验证了吕布之前提过的磁偏角,即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之间的偏差,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秦谊对磁偏角的验证,对以后的航海家、人文学家、地理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此后的三四个月里,有顺风的北风相助,航行很顺利。

可当一到赤道附近,夏季太平洋特有的飓风吹起,秦谊船队来不及躲避,有三分之一的船只惨遭灭顶,掀翻在海里,剩下的水兵、渔民、奴仆都叫嚷着要返航,秦谊没有办法,就下令返航,可他们带来的罗盘在飓风中摔落损坏,他们只能凭借感觉继续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

他们的感觉错了,前进的方向是南辕北辙,又经过两个月的航行,却阴差阳错地到达了夏威夷岛,他们用丝绸等稀罕物取得了当地土人的信任后,在当地土人的帮助下,重新修缮船舶,又修好了罗盘。

秦谊展开海图,发现他们已经走了一半多的航程,当水兵、渔夫、奴仆们想要返程回家,秦谊便劝告大家:“既然已经走了一大半,就要继续把航程完成,不能前功尽弃!”

那些将领的奴仆纷纷嚷道:“前面没有海岛,尽是海洋,继续前进就是九死一生。”

秦谊冷冷道:“那返航呢,返航时也要经过那片飓风激烈的海域,也是九死一生,既然都要冒危险,为什么不继续往前航行,直至达成我们此行的目标呢?

要知道你们的家人都在冀州翘首仰望,等待我们带去的好消息,咱们若是无功而返,又有何颜面见乡亲父老?!

再说吕将军为了我们此行准备了那么多,我们若是半途而废,他能饶得了我们吗,只怕吕将军震怒之下,你我性命不保还是小事,就怕祸殃妻儿!

再说我们此番前去那片大陆,就一定会失败吗?若是我们成功地拿到那些东西,回到大汉,每个人都会有丰厚的回报,要知道吕将军早有雄心扫平这片大海,将来我们这些人就是大汉海军的元勋,富贵险中求,比跟董卓西凉军殊死搏杀,我觉得我们的危险要小多了,与诸君共勉,此番航行,务求成功!”

经过秦谊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船队上下重树了信心,继续往东航行。

又过了将近两个月的航行,船上储存的物资全部用完,海上没有雨水,储存的淡水也尽皆耗干,不断有人死去,被投入大海里,秦谊也奄奄一息,以为此行就要完蛋了。

但转瞬间,他们发现了几秆芦苇,一些藤茎,一棵小树,一根被砍削过的木棍,一块加工过的木板,这给大家带来了发现陆地的希望,傍晚时分,秦谊发现前方有亮光,像蜡烛一样忽明忽暗,忽升忽降。

秦谊确信陆地已近,半夜里,前方船只终于确凿地看见了陆地,秦谊冷静地命令收帆下锚停船,等待天明,以保证安全。

秦谊的航海日志上写着:“大汉光熹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是大汉航海史上重要的一天,我们终于发现了大汉大陆之外的一块大陆,大汉所需要的马铃薯、红薯、玉米终于有望得到了。”

这天上午,秦谊一行经过七个多月将近二百多天的航行,终于抵达和登上了中美洲的一块陆地。

这是后世哥斯达黎加的西部临海平原,现在是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占据。

书中暗表,印第安人是白人对整个美洲土著的统称,玛雅人只是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及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梅吉诺等提出了印第安人发源于美洲的说法。但是,此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时至今日,在美洲大陆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没有猿类。随着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和遗传科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汉人与美洲人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渊源关系。

秦谊一行人用丝绸、瓷器跟当地人交换了食物、水,这些印第安人对于这群强大而陌生的外来人并未有后世白人电影里的那种恐惧和憎恶。印第安人对外来人的不友好纯粹是被十七世纪那群欧洲白人的种族灭绝给激发出来的,二世纪的印第安人还是相当友好的,毕竟秦谊这行人是带着精美的丝绸、瓷器和笑脸而来,这些平原上的农耕部落还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笑纳了精美的丝绸、瓷器,将食物、水大量供给秦谊。

秦谊在这片平原上只找到了玉米和南瓜,没有找到马铃薯、红薯。

第698章 巴西橡胶树

秦谊在当地印第安人的指示下,前往墨西哥一带的山区,找到了红薯,并和占据在那里的印第安人缔结了贸易,又帮助他们打退了山上一支食人部落的入侵。

秦谊还要继续寻找马铃薯,当地印第安人指示他们前去南边大山的一个大湖周围找,那里有大量的马铃薯,秦谊一行人便继续翻山越岭,沿着美洲中部的山脉往前艰难跋涉,他们到达了南美的安第斯山。

秦谊这一行人在翻越安第斯山丛林时遭遇了当地的食人部落,食人部落布有毒弓,秦谊一行人措不及防,一下子折损了两百多人,秦谊勃然大怒,强攻当地食人部落,将该部落全部除掉,秦谊这个举动赢得当地印第安人部落的普遍支持,毕竟对于农耕为主的印第安人,他们也非常讨厌躲藏在山上的食人部落。

秦谊一行人成功地在安第斯山半腰的喀喀湖边找到了马铃薯,这是印第安人经过两千年培育出来的马铃薯,已经去掉了野生马铃薯的毒性,只要完全成熟没有发青芽就可以煮熟吃掉,它丰富的淀粉能给人带来大量的能量,秦谊一行人喜极而泣。

秦谊一行人下了山,便来到一个玛雅人的城邦,那个城邦名叫蒂卡尔,玛雅人有数十个城邦,这个是美洲玛雅人最大的城邦,秦谊被面前的奇观给惊呆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

那里耸立着一座用土筑成的九层圆形祭坛,高十丈,周边各宽二十丈多,周长八十丈左右,最高一层建有一座两丈高的方形坛庙,塔的四周各有九十一级各阶,所有的台阶加上顶层正好是玛雅人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台阶的两侧宽达三尺的边墙,北边墙下端,有一个带羽行的大蛇头石刻,蛇头高五尺,长达六尺,宽三尺,蛇嘴里吐出一条大舌头,颇为独特。这个建筑正是玛雅人的金字塔!

秦谊到达玛雅人城邦时,恰逢秋分,这一天的下午,太阳开始西下的时候,北边墙受到阳光照射的部分,从上到下由笔直逐渐变成波浪形,直到蛇头,宛如一条巨蟒从塔顶向下爬行,由于阳光照射的关系,蛇身有七个等腰三角形排列成行,正好像蟒背的花纹,随着太阳西落,蛇影渐渐消失,这个幻象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当金字塔出同蛇影奇观的时候,玛雅人就欢聚在一起,高歌起舞,庆祝这位羽毛蛇神的降临。

再看金字塔四周的建筑,无论是城墙,还是宫殿,还是墓冢,都是用割好的白石头砌成的。

秦谊感到很奇怪,因为根本没看到玛雅人使用任何金属器具,完全是使用燧石做成的斧头,而且玛雅人也不会使用有轮的车子,那他们是如何砌成这么宏伟的建筑的呢?

虽然大汉民众修造了比这玛雅金字塔还要雄伟还要让人叹为观止的万里长城,可汉人比玛雅人多出很多倍,工具也比他们发达很多,也懂得利用器械省力。

秦谊百思不得其解,问当地玛雅人,都把这当成秘密,并不告诉秦谊。

玛雅人还有一套类似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系统和非常精密的历法及天文体系,玛雅人使用野生无花果树树皮内层造纸,并将他们的象形文字书写于这种纸做的书籍上,他们也发展出繁复而优美的雕刻和浮雕传统。秦谊猛然看过去,玛雅人文化跟大汉文化真有些许相似。

当秦谊拿到红薯、马铃薯、玉米,就想返程回去,却被玛雅人的一个传说给吸引住了,玛雅人说南边数千里外的密林有大量黄金宝藏,玛雅人探寻了数百年,得到了许多黄金,在金字塔里筑成了金色的神像。

跟着秦谊来的水兵、渔夫、奴仆们在金字塔里看到了金光闪闪的神像,就动了歪心思,想要把这些神像夺走,可这个蒂卡尔城邦周边有二十几万玛雅人,他们跟周围部落连年战争,也有二万多精干士卒,秦谊不敢妄动刀兵,就怕被玛雅人包围,连家都回不去,便只得领着麾下那三千贪财心切的家伙,在一个玛雅向导的带领下,前去南美洲的热带森林探询黄金。

当他们到达秘鲁时,秦谊感染了疟疾,迅速地,有一半人都感染了疟疾,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当地的印第安人看在他们带来的精美丝绸的份上,给了他们一种医治疟疾有特效的树皮,煎服下去,很快地,他们的疟疾就全好了。

秦谊以为这树是宝贝,便取来那树的种子,珍藏起来,准备带回大汉。

秦谊不知道,治疗他这病的树便是历史上很有名的“金鸡纳”树,这树移植到欧洲后,欧洲科学家经过对这种树皮的精心研究,发明了闻名世界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

公元1692年冬,康熙皇帝颁旨,谕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距紫禁城还有好几里地,神父发现,皇帝侍卫和在京神父已在迎接他。原来,皇帝病了,疟疾。御医用药后,效果不佳,仍高烧不退。

这时候,有一传教士告诉康熙:有一种树叫金鸡纳树,树皮中可提制出一种生物碱,白色,结晶,味苦,因此叫金鸡纳霜,是疟疾克星,皇上真有福气,正在广东传教的两位传教士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的整整一斤金鸡纳霜。康熙即刻颁旨,洪若翰等两位神父立刻把药带入京师。

御医坚决反对皇帝服用西药,天下有什么药能比咱们的中药锅子更保险,更有疗效?再说,这些传教士不是郎中,他们懂什么?

康熙震怒了:不让吃西药,中药又吃不好,你们说怎么办?康熙生气了,不顾御医阻拦,颁旨让进宫的疟疾病人服用金鸡纳霜。一个个奄奄待毙的病人,服药后第二天便脱离危险。

康熙立刻命令把金鸡纳霜拿来,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高烧终于退了,康熙仍不相信会这样容易,他等待着那该死的热度再次袭来,一天一夜过去了,皇帝平安无事。宫廷里一片欢腾。

康熙皇帝即刻向传教士们传旨,说金鸡纳霜可以引进中国,传教士们虔诚地说:这一切都归功于上帝,是上帝对中国皇帝的恩宠。康熙颁旨,即日起,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传教。他让内侍取出紫禁城内所有房屋图,亲自挑选了最大最方便的一幢,赏给传教士们居住。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终于用西方医学的敲门砖,在森严的紫禁城墙上打开了一道传播宗教的缺口。

秦谊留着一群人带着之前搜寻好的作物,继续往亚马逊雨林里行进,要找寻里面的黄金宝藏。

有一天,秦谊看到有一群玛雅儿童把树上流出而凝固成的乳胶捏成胶球,往地上一抛,蹦得很高,那群儿童就用那树上乳胶捏成的胶球来做游戏。

秦谊这些天看了很多稀奇的作物,养成了一种特别敏感的直觉,就像那颗能治疟疾的树一样,虽然吕布没有交待秦谊带回去,秦谊还是把这种树种带了回去,秦谊也把这流出奇怪粘液的树种带了回去。

秦谊不知道,他带回去的这种树便是橡胶树,而在他在亚马逊雨林发现的橡胶树,是世界上最好的橡胶树,虽然世界上有2000多种植物可生产天然橡胶,但大规模推广种植的主要是巴西橡胶树。

亚马逊雨林里不仅有巨蟒、食人鱼,还有食人部落,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秦谊一行人在亚马逊雨林里折损了七八百人,也没有找到黄金宝藏,只得饮恨而回,在这雨林里他们来回折腾了两个多月,本来随身带着的许多作物种子都丢失了,特别是连玉米、红薯、马铃薯也丢了,只得返回原来的地方寻找。

等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却正逢那些印第安人把作物种下去,现在部落里面的粮食只够印第安人吃,不可能供给秦谊带回大汉,秦谊只好等待这些作物丰收。

他们在等待这些作物的成熟时,闲着无聊,一边上山打猎贴补伙食,一边在海边修补船只,又采伐山中巨木造船,几个月过去了,那些作物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