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虽然不准备完全照搬工业革命的路子,但他从工业革命中发现了一点技术革命的规律,是市场需求、利益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技术革命。

英国通过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又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厂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人都是趋利性动物,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吕布想要控制庞大的草原进而遏制异族,想要促进技术革命,都必须要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验。

吕布之前通过中央钱庄、河北钱庄劝说、怂恿世家大族们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海外贸易的那一步走对了,大量世家商人通过跟罗马帝国以及西域各国、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得到了大量钱财,诱使大部分大中型家族都纷纷把财力投放在海外贸易,海外市场蓬勃发展,无数来自大汉的商品源源不断运往海外。

与此同时,因吕布强大军队的保障,整个北方、中原都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温饱生活解决后,便开始讲究起穿戴,大汉境内的市场也开始升温,海外、国内市场的全面升温,使得一般的小家小户的丝绸生产开始跟不上形势。

吕布这时便顺势提出了毛纺品、皮革制品、棉织品,这三种制品跟丝制品互相补充,能极大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毛纺业、皮革业、棉织业在大汉各处开花。

因为棉花才刚刚引入中土,还未大规模地种植,刚开始发展的是毛纺织业、皮革业,羊毛价格不断上涨,羊皮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使得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往往十亩地牧场的收益就超过了二十亩耕地的收益,所以很多世家地主贵族开始圈地,从圈占佃农的租地开始,就要开始侵吞周边自耕农的田地。

本来这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在所难免,但吕布清楚地看到,现在各地的工场还不够多,不足以消化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若是坐看大量自耕农失去田地,很快就会重蹈吕布不想看到的惨剧,所以他极力引导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们到塞外草原圈地做牧场,并对这些愿意到塞外草原圈地的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们有优厚的政策,他们的牧场可以三年不交赋税,但他们那些转为牧民的佃农、奴仆必须要参加塞外漠州建设兵团组成的护兵训练,共同应对鲜卑等草原异族的侵袭。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们本来不太忍心把肥沃的良田变成牧场,又不敢冒着被吕布军队打击的危险去圈占其他自耕农的良田,现在看到去塞外圈占牧场可以免税三年同时又能得到大汉军队的保护,他们何乐而不为呢,便把家族里近半佃农、奴仆发往塞外,圈占牧场,饲养牛羊,准备卖羊毛、羊皮、牛皮。

这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每建设一个万亩牧场,都会设立一个坚固的棱堡状坞堡,上面都设置狼烟,数以百计乃至千计的坞堡,如同雨后春笋,在很短的时间里都纷纷矗立在塞外大草原上,这些坞堡里面有将近百万牧民,都是大汉子民,里面能编出二十万控弦之士,他们分属塞外漠州游击兵团和建设兵团的领导,一边放牧一边骑射备战,自此之后,大汉的势力开始突破长城的束缚,无限制地延伸到草原深处。

在这些坞堡的拱卫下,吕布开始命漠州游击兵团将军田豫、漠州建设兵团将军田畴开始择险要位置筑城,以聚拢周边坞堡之战力,共抗屡屡侵袭的西部鲜卑等异族。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一旦找到更加能谋取利益的地方,他们对兼并田地的兴趣就没有那么浓,也使得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劳苦大众之间的矛盾渐渐淡化,大汉全民都被吕布带入到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汉梦里,这个梦便是赚全世界的钱,富民强国,而不是让全世界赚中国的钱,中国人只好做虚幻的梦。

虽然鼓励世家大族、寒庶地主到塞外草原圈占牧场,但吕布担心草场植被被破坏,担心草场沙化,因为羊特别是山羊对草原的破坏力很大,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性胜过二十头绵羊,所以他严格限定每个牧场都只能放牧绵羊,山羊只能圈养,若是那个牧场敢放牧山羊,就取消那家牧场的承包权;而且每亩草场上的绵羊数量也有严格的限定,当然为了使得牧民增收,草场上可以放养鸡鸭鹅等禽类。

那些世家大族、寒庶地主知道山羊可以圈养之后,便在内地开始大规模圈养山羊,既不破坏植被,又可以极大增收,又不用去草原冒险。

就像一千八百年后,全国第一畜牧业大省,并不是那些有草原的省份,而是青州,青州的牲畜存栏数超过8000万头,年产值突破600亿元,而漠州的牲畜存栏数不足8000万头,年产值仅100多亿元;而青州牛的存栏数为900万头,漠州400万头;青州每年牛的出栏数为900万头,漠州不足100万头,但没听说青州成为沙尘暴的来源地,所以圈养将会逐渐地代替放养成为畜牧业的主流,不过圈养比放养成本高很多,只适合那些不愿意去塞外冒险的人们,吕布为了控制草原,也没有积极地扶持圈养而是鼓励到塞外草原放养。

虽然各个世家大族、寒庶地主都在积极地发展毛纺织业、皮革业,但还是赶不上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蓬勃的需求,吕布便顺其自然地推出了棉纺织业。

大汉各地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都开始积极地种植起棉花,因为官办棉纺织场在大规模地、高价地收购棉花,不用吕布出别的政策,光是大汉日报上一个新闻便让各地渴求发财致富的民众对棉花产生了兴趣。

棉纺织业比起毛纺织业,本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等特点,所以很多不愿意出海冒险也不愿意去塞外草原冒险的中小世家、寒庶地主则积极地开办起棉纺织工场。

但因为这些工场都是手工织布,效率特别低,根本满足不了海外、国内贸易的需求。

在吕布的提点下,马钧将他之前发明的钟表里面的一些工艺原理和工艺技巧应用到手织布机里,发明了一种自动穿梭的织机,比原来的织机提高一倍多的效率,飞梭发明并广泛应用之后,棉纱供不应求,五六个纺工纺一天的纱,仅能供一个织工织一天,棉纱短缺,纱荒等问题制约了纺织业的更快发展。

马钧等人又在努力地思考该如何改进纺机,有一天他们正在苦思冥想之际,吕布前来探望他们,一脚将他们面前的纺机踹翻,纺车翻倒在地,但竖起来的纱锭和轮仍在转动。

马钧看到面前的纺机,猛然想到几个纱锭并立在一起,不是仍可以用一个轮子来带动吗?经过反复研制,他终于设计并制造出一架可同时纺八个纱锭的新纺机,一下子就把纺纱的工作效率一下比原来提高了八倍,马钧想要用吕布的名字为这个纺机命名,被吕布拒绝,因为吕布清楚,这个纺机的原因是珍妮纺机,若娶自己的名字很奇怪,便以马钧的姓氏,命名那纺机为飞马,意思是像飞马一样快。

在马钧等工部数十位专家的研究下,飞马纺机的纱锭由八个增加到十几个,纺纱工效也随之提高到十几倍,这样,遍及全国的纱荒,基本上缓和下来了。

马钧当时起了自满的情绪,停止了对飞马纺机的继续改进。

吕布却提醒马钧:“从工艺原理来看,纺机的纱锭可以继续增加,可是由于作为纺机的原动力的人力有限,这就使纺机的改进受到了限制,你看看,能不能用其他动力来替代人力。”

马钧当时改动了水车不久,便发明了以水力为动力的纺纱机,以水力来转动纺轮,纺机效率再度攀升。

马钧再度陷入自满的情绪。

第761章 效仿工业革命(二)

吕布再度提醒他:“你看看能不能把飞马纺机和水力纺机的优点综合一下,发明出更厉害的纺机。”

马钧醍醐灌顶,潜心下去,对飞马纺机和水力纺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综合这两种纺机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被称为波机的纺纱机,以水力为动力,一台能带动近二千个纱锭,使得纺纱机的工效大大提高。

纺机的不断改进又使织机的设备显得相形见绌,这样又反过来推动了织机的改进,还是在吕布的提点下,马钧等人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新的水力织布机的工效要比原来带有飞梭的人力织布机的工效高四十倍,水力织机的发明,又暂时缓和了织机落后的矛盾。

就这样,织机和纺机,就像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在相互作用同发展。

与此同时,吕布对于蒸汽机的渴求越来越强。

因为吕布为了尽快统一大汉,提高大汉的战备,为了大汉农业的发展,积极地打造各种铁质农具,又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积极地引导人们使用煤炭做木材的代替品。

而拥有庞大煤炭储量的并州正在吕布控制之下,并州也有铁矿,也有河流,吕布便让郑浑等人布置用水轮机鼓风,来高炉炼铁,钢铁冶炼业开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有了取之不尽的煤炭,焦炭就发明出来了,就有了钢铁工业,便有了机器制造业,便有了棉纺业、毛纺业所需要的铁制机器,也带动了棉纺业、毛纺业的开采,同样对煤矿开采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因为并州大部分煤炭都隐藏于地下,随着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开采越来越向地下深处进军,矿井积水就成为大问题。

用风车或水轮机或牛马带动水泵进行抽水的动力来源不稳定,吕布想起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之所以能够发明出来,就是需要用蒸汽机推动的水泵来进行抽水的,需求导引发明的典型案例。

蒸汽机归根结底是一个能够将动能转换为功的热机,蒸汽机就是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继而推动活塞做功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垃圾作为热源。

吕布在那一世,在教科书上常常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瓦特小时候曾反复观察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现象,他想:‘壶盖是被水蒸气推动而上下跳动的,既然一壶水能够推动一个壶盖,那么用更多的开水,不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水蒸气,推动更重的东西了吗?’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的努力,瓦特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实际上,后世的教科书是在误人子弟,蒸汽机并不是由瓦特首次发明的。在瓦特之前,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于发明了汽转球,虽然相对于后来的蒸汽机,它只不过是一个玩具而已,却是蒸汽原理的第一次应用。后来,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发明的高压锅蒸煮器的基础上制成了第一台带活塞的蒸汽机。继巴本之后,英国工程师萨弗里又发明了蒸汽泵。蒸汽机的下一步改进则是由英国工程师纽可门完成的。接着,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其实,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并不是这样简单,人类伟大的发明,很少只是一个人的天才创造。

不过,对于现在的吕布来说,若不是他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人物,蒸汽机的发明至少要推延到一千四百年后,当然吕布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天才,他对蒸汽机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物理课本上,从这样一个印象变成现实,中间不知要走多少弯路,但吕布知道,只有蒸汽机发明了,大汉才能真正地工业化,才能真正地实现技术革命对政治革新的推动。

在开始创造蒸汽机时,吕布特别注重安全性,吕布在后世见过两起锅炉爆炸的事故,他知道依照现在的铸造技术,蒸汽机锅炉的铸造质量很差,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很容易就把锅炉搞爆炸。

所以吕布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完全按照后世成熟的蒸汽机来做,而是按照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提水机来做的,这是英国人萨弗里制成的,在公元1698年取得标名为“矿工之友”的英国专利。

吕布让郑浑等人先铸造出一个蛋形容器,先充满蒸汽,然后关闭进汽阀,在容器外喷淋冷水使容器内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开进水阀,矿井底的水受大气压力作用经进水管吸入容器中;关闭进水阀,重开进汽阀,靠蒸汽压力将容器中的水经排水阀压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满蒸汽时,关闭进汽阀和排水阀,重新喷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复循环,用两个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连续排水。

这种蒸汽提水机是依靠真空的吸力汲水,汲水深度不能超过六米,只能保证一时的使用。

时间过得很快,数米深的煤炭已经开采光了,便要往下开采,为了从几十米深的矿井汲水,须将提水机装在矿井深处,用较高的蒸汽压力才能将水压到地面上,这在此时无疑是困难而又危险的。

吕布又冥思苦想,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气缸与凝结缸通过一个阀门分开,改造后的蒸汽机,将蒸汽引入气缸后阀门被关闭,然后冷水被撒入汽缸,蒸汽凝结时造成真空,活塞另一面的空气压力推动活塞,在矿井中联结一根深入竖井的杆来驱动一个泵,蒸汽机活塞的运动通过这根杆传到泵的活塞来将水抽到井外,这是用大气驱动独立的提水泵。

由于蒸汽进入汽缸时,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损失掉大量热量,这种大气式蒸汽机的热效率很低,而且这种抽水机的单位时间往复次数低,活塞只有一个单向做功冲程,冷凝过程中的液态水经常积累在气缸里,时常停机进行气缸排水,最要命的是冷凝需要的冷却水量巨大,蒸汽机往往建在河边或需要建造冷却蓄水池。

吕布其实是不想用这些早就淘汰掉的真空蒸汽机,但真空蒸汽机安全性可以,而大汉现在的钢铁质量不过关,制造工艺不行,迫于安全性,只能暂时用着落后的真空蒸汽机。

等到若干年后,大汉钢铁冶炼质量上去了,气缸的强度、密封性做好了,吕布才准备按照瓦特的做法去做蒸汽机。

遥想公元1764年,英国一个年轻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于第二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取得了英国的专利。

初期的瓦特蒸汽机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瓦特装设了抽气泵,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瓦特对纽科门蒸汽机进行了改造,变成外冷凝的瓦特蒸汽机,其活塞进行双向做功冲程,做完功的蒸汽自气缸排出,在气缸外进行冷凝,提高了活塞单位时间往复次数,体积也相应减小,整个蒸汽机做到可移动。

瓦特的创造性工作使蒸汽机迅速地发展,他使原来只能提水的机械,成为了可以普遍应用的蒸汽机,并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因此瓦特是蒸汽机的改良者。

自此以后,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二十多年内增长了五倍,为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