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跪在孙策身边的周瑜目瞪口呆,原来说好的台词,怎么会突然都不说了,全都改成实话实说了。

诸将皆怒视孙策,吕布早有心理准备,并未有多少愤怒,面沉似水,继续问道:“我给你人马,让你夺下江东,对抗袁绍,以报父仇,你得我之助,横扫江东,封为扬州将军,正三品高官,我又许诺你封爵王侯,你在当朝的地位将远超你父亲孙坚、你先祖孙武,我待你不薄,你缘何如此对我!”

孙策痛哭流涕道:“孩儿本来一心顺从义父的许诺,平定江东,消灭袁绍后,进取南洋,扩疆万里,怎奈周瑜、程普、韩当、朱治等人屡次三番劝谏孩儿不可居于人下,要建立自己的基业,孩儿方才有些动摇,纵然如此,孩儿依然不敢起兵叛乱,程普等人见孩儿下不了决定,便派人到洛阳接回二弟孙权,让他主持刺杀您的事宜,我本来阻拦,奈何周瑜劝我静观其变,我才没有前来告诉义父,义父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提前侦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是大汉的万幸。孩儿罪大滔天,还请义父降罪!”

周瑜心里充满了对孙策的失望,这个一生一世的好兄弟怎么会出卖自己。

吕布是在用道术催眠孙策,间接离间孙策和周瑜两人,这一对好基友联手太可怕了,非要把他们拆开不可,不然江东始终是吕布心头之患。

遥想历史上孙策、周瑜的绝佳搭配,短短三年就横扫江东,击败刘表,孙策若能活得跟孙权一样高寿,三国历史将会大变。

孙策雄姿英发,堪称东汉末年的压力山大,这个人称狮儿难以争锋的小伙子,有一个腓力二世一般雄武的父亲,也有着亚历山大一样的壮志雄心,但他却没有亚历山大一样的幸运,父亲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强大的马其顿供其挥霍,而他又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周瑜,这个和他一样年少气盛,而又才华卓著的江南雄鹰,幼狮和雏鹰的相会,虽没有桃园煮酒的胜景,但那少年相托,寄剑天涯,鹰扬万里的气魄更令人神往,当公瑾立马会稽城头,当孙郎麾剑指向建业那一刻,历史展现给每一个人的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仿佛预示着那份活力与张扬必将燃遍中原。三千儿郎扫平六郡,两个年轻人用自己的英姿与激情证实着他们年轻的承诺,证实着一个霸王出世的神话!

可是这个国度的历史注定不能为年轻所主宰,亚历山大可以在格拉尼克河冒进,孙策却逃不过庸人的暗箭,当周郎千里奔丧,哭倒在灵柩前,他失去的岂止是一位明主,一个挚友,更是一个江左男儿一生的承诺。霸业未成,奈何死乎;曲有误,周郎顾,孙郎死,周郎曲何人顾。三江鏖兵,赤壁用火,纵使再多荣耀,也无法使周郎再展欢颜,偏安守土,一郡称雄岂是公谨所望,只有会同那个意气相投,英姿勃发的小霸王,开疆阔土,逐鹿中原,立马洛阳城头,敝睨天下英雄那才是周郎志愿;二乔相伴,兄弟携手,吹笛折柳,举赋临风才是公瑾的胸襟。但苍茫三国,再无小霸王,纵有千般功业,亦难偿心中所愿。荆襄会猎,遍体鳞伤;刘备在侧,势如养虎;伯符,伯符,你可知吴已不是那个四夷宾服,震慑天下的江东霸王了,你以外事相寄,当知东吴但有开疆之功,必在周郎,而伯符又怎曾知晓,没有了伯符的公谨,早已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江左雄鹰了!

终于,周瑜还是因为忧劳与箭伤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之后的吴国依然在发展着,但明显已经没有了逐鹿中原的野望,也看不到问鼎中原的雄心,后来的鲁肃、吕蒙、陆逊虽然都是三国中杰出的人物,但东吴的攻势与扩张完全变成了防守与偏安。这只曾经威震天下的江东猛虎伴随着周瑜的死走向了沉寂,在萧瑟的江南夜雨中舔舐着那莫名的伤口,静候着灭亡。

一旦孙策、周瑜分兵两处,猛虎和苍鹰不在一起,江东便不会再是吕布的心腹之患。

第785章 诛杀潘璋马忠

吕布轻轻拍抚孙策的肩膀:“伯符,你有霸王之勇,有大将之才,却也如霸王项羽一样,无君主之气度,无君主之战略眼光,你只可带兵平定一方,却不可总揽大局,所以纵然让你领江东一地,也难以跟中央朝廷争锋,所以你就放弃你那不切实际的野心吧,你最好的选择还是在我的驱使下,领兵平定南洋,扩疆万里吧。”

孙策低头称是,吕布宣布暂时剥去孙策所有的官职、爵位,让他暂在帐下接受训诫三个月,随后再根据他反悔的表现,决定要不要让他继续统领江东军。

这三个月里,江东军由吕布的族弟吕岱统领,现在已经对吕布忠心耿耿的黄盖为吕岱副手,吕布的族弟吕范继续做扬州刺史兼扬州总参军,而吕岱的渤海水师则由董袭接任统领。

吕布又走到周瑜面前,沉声道:“抬起头来!”

周瑜只得抬起头,倔强地看着吕布:“我周瑜自知有罪,不求大司马宽恕,只求大司马能保全伯符的性命!”

吕布凝视着面前的美周郎,沉吟不语,他是想留下周瑜的性命,但留下他的性命之后,要不要像当年孙策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周瑜呢?

吕布心里有些犹豫,他犹豫的根本原因是周瑜的能力,还有他和孙策的关系。

孙策与周瑜在是除刘、关、张三人组的又一黄金组合,比之刘、关、张三人,孙策与周瑜不仅结昆仲,且二人的一生竟也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周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孙策长周瑜两月,瑜以兄事策。虽说二人没做到同年死,但却是同年生,不比刘、关、张三人一样都没做到。

孙策为人,美姿颜,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而周瑜为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江东之民呼为“周郎”,可见二人都是一种品牌的美男子,不像刘、关、张三人长像截然不同。

两人在那个时空同娶一家之女,孙策娶江东桥玄长女大乔,周瑜娶其次女小乔,这样一来真可算得上连襟,亲上加亲。

孙策创业初期不过从袁术处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再加上吕范手下百余人和周瑜若干人马,总共不过五千人,却开创了江东近百年的基业,发展为雄兵数万,粮草充足,连曹操也不得不叹曰:“狮儿难与争峰也!”可是就在其创下如此伟业后不久,却不幸遭人暗算导致死亡,亡年二十六岁。而周瑜更不用说,一场赤壁之战使得他的名字永远印在后人的记忆中,可能真的是天妒英才,不久后也不幸夭亡了,亡年三十六岁。二人都是办完一件大事后死去。而去世时的岁数又正好都是零六岁。

孙策是被许贡门人用毒箭射伤,在箭伤将愈之时,被于吉气的半死,最终被于吉的鬼魂气的箭疮迸裂而死。而周瑜是被曹仁用毒箭射中,每每箭疮将愈之时又被诸葛亮气的半死,最后也是被气得箭疮迸裂而死。看样子二人虽不是死于同年,但都是又六岁而亡,死法也是如此样同,也可补未能同死之不足了。

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而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这两个人是天生的好基友,之间有强大的互相吸引力。吕布担心,纵然现在离间他们二人,纵然把他们相隔很远,恐怕他们还是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走在一起,携手并肩,干出一番大事业,而他们的大业很有可能会影响吕布的大业。

最终爱才之心超过对才能的忌惮,吕布决定还是留下周瑜,他相信自己能够让周瑜让自己心服口服。

吕布沉声道:“公瑾,按照你的罪行,按律当斩,按说本公不必跟你浪费话语,直接命人把你押出去斩杀了事,你可知为什么本公要在这里跟你闲话?”

周瑜眼前一亮,继而黯淡下来:“周瑜不知,请大司马示下。”

吕布摇头轻笑道:“公瑾,你明明已经猜得出来,为何却推说不知?”

周瑜俊美的脸蛋浮现一股阴云,黯然道:“周瑜自知指挥水军纵横江湖之本事天下无匹,当为大司马器重,然周瑜此前种种错着,定然让大司马麾下诸将深恶痛绝,周瑜即便投靠大司马,也必不被见容。大司马乾坤独断,威加四海,一言九鼎,即可决周瑜生死,周瑜纵然求饶投靠,若大司马不见容,周瑜此前行为突然惹人发笑罢了,所以不说也罢。”

吕布朗声笑道:“彼时你以伯符为主公,忠君之事,自当为他筹谋霸业,本公并不怪你,你又洞察形势,不与孙权、程普诸人行愚蠢冒险之刺杀,确实不负智将之名,不过,国法在,军法在,本公纵然想要开释你,也不能徇私枉法,先剥夺你所有官位、爵位,贬为小兵,先在本公帐下从亲兵做起吧。”

周瑜感激涕零,向吕布重重地叩头谢恩。

周瑜心里明白,大司马吕布剥夺自己的所有官位、爵位,贬为小兵,表面看起来是在惩罚自己,更是在维护自己,若是吕布因爱惜自己的才能,忽略自己的过错,只会让其他将领觉得大司马赏罚不明,心怀不满,进而不容自己,现在自己被剥去官位、爵位,会让天下人钦服大司马的处事公平赏罚分明,而贬为小兵留在帐下,则给了自己日后提升的机会,所以周瑜才心怀感激。

吕布见周瑜的神情是心怀感激并不作伪,知道周瑜看出了自己的苦心,感到很欣慰。

随后,决定要怎么处置孙权、程普、韩当、朱治、周善等人。

经过军情司的审讯,孙权、朱治、周善三人熬不过刑罚,又招出同谋者数人,分别是朱桓、潘璋、马忠、张温等人,其中朱桓、张温都是江东大族。

吕布记得朱桓这个人,他还是吕布推荐给孙策的,却不知怎么被孙权、程普等人拉去了,逮来细细一问,原来朱桓家是吴郡世家大族,当心被吕布占领江东后削除利益,被同族朱治游说后,决定一起谋划造反。

历史上,朱桓是到了孙权当权时才被重用的,他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扬声攻打羡溪,朱桓分兵救羡溪,军队出发之后,才突然得知曹仁要进军濡须,但要追回救羡溪的军队已经来不及了。当时朱然手下只有五千军队,诸将都十分恐惧,然而朱桓用兵法中攻守关系和自己与曹仁的能力对比分析战斗,鼓舞士气,又使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结果斩常雕,生擒王双,斩溺千余人。

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朱桓又献计阻塞曹休退路,进图寿春,但陆逊认为不可行,于是没有实施。庐江主簿打算开城迎接吴军,全琮和朱桓率军接应,但事情败露,被迫退军,退军时吴军渡河,魏军打算出击拦截,但见到朱桓押后,于是不敢出击。

朱桓在历史上展示的才能确实不凡,算得上东吴第一流的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可这样一员大将,却有着让吕布完全不能容忍的秉性。

朱桓性格高傲,耻于为人所驱使,每次临阵交战,统率军队不得自由控制,就会埋怨激愤,甚至会发疯。再加上朱桓轻财重义,且记忆力好,见人一面,几十年不会忘记,部下一万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朱桓都全部认识,喜欢供养士卒,赡养亲戚,俸禄家产,都分给他们一同享用。

很明显,朱桓身上有强烈的世家军阀习气,他的秉性加上他的家世,决定着他麾下的军队只会被他搞成他朱家的家兵,而不是朝廷可以驱使的官兵,若留下朱桓,朱家绝对是江东的不稳定因素,朱桓虽然有才能,但吕布自信麾下才能不下于朱桓的没有三十个也有二十个,所以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毅然决然下令除掉朱桓。

朱桓现在领三千人马屯聚吴县,他虽然有智谋,但他完全没想到孙权的暗杀计策被吕布破解,又利用朱治的部下,诱使朱桓来皖城,朱桓的三千人马因多是他的家兵,愚忠至死,大部分都拒不投降,全被伏杀,朱桓当场被射成刺猬。

潘璋,也是被吕布举荐给孙策,但他贪财好利,被朱治收买,背叛了吕布,投效了孙权,吕布甚为厌恶。

历史上,潘璋的人品非常值得诟病,他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在袭取荆州的战役中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吕布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物留存,斩立决。

在斩杀潘璋的时候,顺便把他的一个马仔给干掉了,那人便是马忠。

这个马忠是一个狗屎运好到极致的人物,他在演义上曾经干掉过蜀汉五虎将的两位,先于麦城之战中设伏擒获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以及关平、赵累,刘备伐吴时,马忠随潘璋等往拒,突袭射伤蜀将黄忠,导致黄忠阵亡。不久,潘璋为关兴所杀,马忠领兵围击,击退张苞援军,后马忠收拾败军,引降将糜芳、傅士仁屯于江渚,欲为潘璋复仇。糜、傅二发现军士不满,欲兵变,于是刺杀了马忠,将首级献于刘备。

吕布本来是想留这个狗屎运很好的家伙,奈何清查了一下这个人的老底,非常不干净,浪迹市井时做过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很多事情突破了吕布的道德底线,吕布现在不缺人,所以把他和潘璋一起干掉了。

第786章 江东二张

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吕布继续展示着自己最擅长的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手腕,他准备向朱、张两大家族下手之前,先拉拢了其他家族。

此时的江东有几个本土大世家,吴郡有陆家、顾家、朱家、张家,会稽郡有魏家、虞家、孔家、贺家,其他的家族基本上都是唯这八大家族马首是瞻。

在这次叛乱中,吴郡陆家因陆逊是吕布义子,而旗帜鲜明地站在吕布一边,顾家的顾雍是蔡邕的弟子,曾经拜见过吕布,此后对吕布忠心不二,也旗帜鲜明地站在吕布一边。

会稽郡虞家的虞翻跟孙策一见如故,有朋友之情谊,但他试探过孙策的心思,知道孙策没下最后决定,也就静止旁观,其他的魏家、孔家、贺家也都是如此行事。

唯有朱家、张家上蹿下跳,为孙权、程普出力不少,甚为吕布厌恶。

吴郡朱家的家主不是朱治,朱治是扬州丹阳人,而是朱桓,朱桓连同他的三千精锐家兵被除,剩下的不复为害,迅速被赵云、贺齐、陆逊联军击溃,吴郡朱家自此断绝。

吴郡张家的家主不是张昭,张昭是徐州彭城人,也不是张紘,张紘是徐州广陵人,而是张温,这个张温不是东汉末年洛阳城里被董卓宰掉的那个太尉张温,而是那个被秦宓难倒的张温。

历史上,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修好,二度结盟。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入蜀出使,张温素以能言善辩著称,自号为“吴国第一嘴”。他入蜀后,自以为才气无双,伶牙无二,态度十分傲慢。

在诸葛亮为他举行的饯行宴会上,他当众羞辱蜀国学士秦宓,说秦宓“名称学士,而心中未曾‘学事’”。

秦宓不卑不亢回敬:“先生差矣,本人天文地理、古今兴废、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能。”

张温认为秦宓吹牛,便提出一些怪癖荒诞问题为难秦宓。张温说:“先生既然夸下海口,说自己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就让我以‘天’为题来请教你吧!”说完,便问:“天有头吗?”

秦宓知他要让自己难堪,但凭自己渊博学识,自不肯让他难倒,于是便答:“有头。”

张温又笑问:“你说天有头,那头在哪一方?”

秦宓说:“在西方。《诗经·大雅·皇矣》篇中说:上帝‘乃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