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侬,我农-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清与黎嘉铭的相识,始于堂姐德芝的婚事。德芝是再嫁大伯母与黎姓前夫的女儿,黎嘉铭是德芝的黎家堂弟。德清能清楚地记起两人的相识,她没来由地相信黎嘉铭能救自己姐弟脱离拐子之手。

德芝上月二十六日出嫁,八妹德清、九妹徳惠都被选为送嫁童女,出门头一天,德清正与大伙在德芝的闺房里忙着,突然听得院子里一阵骚动,然后传来大伯母欣喜的声音:“德芝,你黎家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们来了,快出来迎接!”

德清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看到院子里站了十来个生人,男女老少都有,全都是做客的衣着打扮。德芝和大伯母已经迎了上去,互相斯认、招呼着。

德清听到身旁的二伯母跟自家二婶嘀咕:“年纪最长的那个男子,是德芝的亲伯父,旁边的老妇人是他媳妇,他们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过继给了德芝的父亲继承二房香火。穿着土黄色上衣的汉子,就是德芝的过继哥哥,边上的年轻妇人是他媳妇。德芝堂哥没来,说是大嫂子正在坐月子……。后边那个顶标致的妇人,是德芝的堂伯母,听说是德芝堂伯十年前从外边带回来的,比她堂伯小了整整十五岁呢。她堂伯打光棍打到了三十多岁,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艳福,啧啧,成亲竟然还不用花一分钱聘礼……看见靓妇人身边的男孩子没有?长得是不是很好看?今年还不到十岁呢,听说既能下地干活、也能认字读书,对父母也非常孝顺……”

德清顺着她们的手指头看过去,果然看到一个小男孩。男孩子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上身穿一件橘色短袄,下着一条土褐色长裤,他没有一般乡村小孩的局促,落落大方地站在自己母亲身边,嘴角含笑回应周围之人的招呼。

这个男孩,是德清穿越以来所见过的、最自信的乡村孩童,尽管他形容尚小,然而在德清眼里,他仿若一棵牢牢扎根在悬崖上的松柏,不管朝阳雨露、雾霾霜雪,他似乎都可以从容面对。

这么小的一个乡村男孩,竟有这样的风采!德清当时很讶异,不免打量得久了一些,直到德惠拉她:“八姐,没什么好看的,我们还是进去剪双喜吧。”

德清正要转身,不妨那个男孩子看过来,竟对着她微微一笑。德清怔了怔,而后大方回了一个灿烂笑脸,转身跟着德惠走了。

那个男孩,就是黎嘉铭。后来,他作为童男,与德清一起送六姐姐德芝出嫁。

那日,杨二伯母啧啧称赞:“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看见一溜这么齐整的四个童男童女呢!最大的那个黎家男娃,看着多养眼,小小年纪的这么稳重……我们家德清本来就好看,穿上新棉袄更了不得了,瞧那小脸蛋、大眼睛,那伶俐劲,哎呀,跟观音座下的玉女下凡似的……德水平日不收拾看不出来,今日这么一打扮,还真像那么回事呢……黎家女娃虽然年纪小,却憨憨的最惹人怜爱……”

黎嘉铭不但人长得好,还有安定人心的力量,如今他站了出来,德清微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个认识自己的人出现了。

周围的人听了黎嘉铭和德清两人的对话,则“呼”的全围了上来——拐子人人深恶痛绝!刚才护住德清的那位妇人,更是伸手稳稳拉住了德清的一只手臂,不让男人拖走她。

第3章 003 悍祖父护犊授艺

两个人贩子对视一眼,男拐子看出嘉铭、德清两人并不熟络,以为他们并不认识、嘉铭只是打抱不平而已,且也没发现他身后有大人,便粗声粗气道:“二牛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难道还认不清自己的儿女?你不会是看我女儿长得好看,打算骗回去做媳妇吧?是了,你定是这个心思!这才平日里对她百般讨好,今日又这般陪着她胡闹!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居然这么不知羞耻!赶紧回家找你爹娘去,再多管闲事,我就代你爹娘教训你、揍你!”

居然有这么无耻的人!竟然随机应变到这种程度!德清又气又佩服,围观人群却传来低低的哄笑声。

若是寻常的乡村孩童,定会被男拐子无耻的话语窘得说不出话来。可是,黎嘉铭仅仅是脸红了一下下,便继续走上前,再度开口:“我不认识你,我也不叫二牛!刚才你说你是红土村人,那你告诉我,红土村有几姓人家?你说你是我弟弟、妹妹的爹爹,那么我弟弟、妹妹姓什么、名什么?”

男拐子一顿,女拐子却立刻答道:“红土村有四姓,陈、成、吴、杨;我的夫家姓杨,我女儿名徳清,我儿子名徳正。二牛,你的名字虽然比不得德清、徳正好听,但是既然是爹妈给起得,难听也要承认啊,否则就是不孝了!”

四婶陈氏跟隔壁摊子卖大白菜的妇人聊过天,说起过两个村庄的情况;卖茨菇期间陈氏和娘亲也唤过自己和徳正的名字。这个女拐子居然这么有心!真不愧是专业人士!

德清不得不佩服!人群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嘉铭也愣了一下,却毫不怯场,微微一笑:“杨德清父亲兄弟几个?堂兄弟几个?”

女拐子答:“亲兄弟三人,堂兄弟九人!”拐子真是太专业了,听过的八卦均过耳不忘!

嘉铭又怔了怔,然后笑出声来:“杨德清的大伯父名什么?大伯母是何姓氏?”

女拐子不答,却一步上前,举起巴掌就向嘉铭挥过去,然后骂道:“为尊者讳,你连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避讳了!亏你父母养你这么大,今日我便替你爹娘教训你!”女拐子随机应变的能力真是无人能及!

嘉铭却快速避到一边,大声对周围的人道:“这两个男女是拐子!他们刚刚还诬蔑我要拐他们的女儿做媳妇,现下又说我是她女儿的堂兄!他们根本不是两个孩子的爹娘,大伙赶紧抓住他们,别让拐子给跑了!”

刚才,周围的人看女拐子对答如流,最后还教训嘉铭“为尊者讳”,一时竟被她的气势给镇住,因而并没有注意两个拐子所说话语前后矛盾,经嘉铭这么一叫嚷,顿时恍然大悟:同姓不婚!若男人说男孩觊觎女孩的话是真的,那么男孩子绝不可能是女孩子的堂兄;若女人的话是真的,男孩、女孩是堂兄妹,则男人的话绝不可信!这是一对骗子,是两个万恶的拐子!

人群一下子围了上去,几个健壮的妇人迅速揪住了女拐子,男拐子跑得快,一下窜进西巷,而后又拐进小岔巷子里,一会就跑没了影子。

嘉铭和那位热心的妇人把德清姐弟俩送回了茨菇摊,顾氏寻人还没有回来,但是有一个人红土村的妇人守在摊位上,专门候着德清姐弟自己寻回来。

终于安全了!德清浑身突然没有了一丝力气,她一屁股坐在小凳子上,然后抱紧犹自呜呜哭泣的徳正,愣愣对那位热心的妇人道:“婶婶,谢谢你!”

妇人爱怜的摸摸她的头,道:“真是个好姐姐,以后赶集,可千万别再离开大人身边了。”德清点头。

妇人又摸了摸徳正的耳朵,柔声道:“以后可要跟紧你姐姐啰。”然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德清对站在一旁不语的嘉铭道:“四哥,今日幸亏有你在,谢谢你!”

嘉铭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八妹妹不要放在心上。对了,你的脸还疼不疼?”

他不问还好,这一问,德清觉得不光是脸,全身都疼!是了,自己的脸现在一定肿的像个猪头!

德清不由微微低了头道:“不疼,过两天就好了。对了,你今日怎么会在那里?”

嘉铭沉默了小半刻,这才道:“我娘绣了一些物件,我今日闲着无事,帮忙到镇上售卖。”

德清咧了咧嘴,“哦”了一声,心里却好奇:那条街上卖东西的、买东西的都是女人,售卖的也是女人用的东西,真够难为他的了。也不知道他卖的是什么?却也不好意思问。

嘉铭与德清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直到顾氏回来了才告辞而去。

顾氏也顾不上仔细问原委,快快地送走了嘉铭,然后看着德清的脸肿得不成样子、徳正吓得几乎傻掉,把一对儿女紧紧搂在怀里,眼泪哗哗直流。

顾氏和儿女还没回到红土村,德清、徳正几乎被拐的消息就传遍了村头巷尾。爷爷杨裕谷傍晚放牛回来,半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一路小跑进了大儿子家。待他看见德清的惨状,顿时怒火冲天,马上就要提着多年不用的厚背刀去砍人。

杨老爹少时好武,一次在县城听人说书,遇上一个恶少仗势欺人,结果一位武艺在身的游方和尚出手,把那个恶少打得满地找牙。杨裕谷对和尚钦慕不已,不管不顾辞了父母缠着和尚、跟在和尚后头走南闯北。可惜的是,他的和尚师傅只许他行侠仗义、并不允他参军入伍,因此他并没有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争霸战之中去。杨裕谷二十好几的时候,和尚死了,临终前让他务必回家娶妻生子。那时他除了一身武艺、几本话本,身无余物。他孤身一人回到红土村,发现家中也是四壁空空!这下惨了:不独自己、连两位弟弟都娶不上妻子!

杨裕谷的父亲、杨老太爷杨长有,本来就是老杨家给养女招的何姓上门女婿。杨长有进门之后虽然生了三子三女,不想临老了三个儿子又都娶不上妻子!眼看又要绝后!无奈之下,他只好让看起来最为出色的长子杨裕谷到邻镇的富户季家做上门女婿。两家约定:生子之后,让其中一个儿子随杨姓。不曾想三年之后,杨裕谷居然被岳父季老太爷赶出了季家大门,儿媳季氏与父母断绝关系、誓死相随。最后,杨长有白捡了一个儿媳不说,季氏还带来了不少的嫁妆。这下可把杨长有高兴坏了!可惜,他没能看到孙子们长大就去世了。

实际上,当年的游方和尚文武双全,杨裕谷除了习武,也被逼着认了好些字。后来,他强烈地希望能够独自看懂话本,兴趣所在,因此即使和尚不逼他,他也非常勤勉。再后来,他真的自个儿就能看懂话本了。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他羡慕书里边的才子佳人,却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因此,他只把故事里的那些缠绵悱恻、高官厚禄当着遥不可及的美梦,只在劳动之余,细细回味一番、解解乏,或讲给愿意听的后辈们、收获一两声赞叹。

杨裕谷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如今是红土村里消息最为灵通之人,不拘话本、前朝野史、当朝风云人物传,他都略知一二。

德清很喜欢听杨老爹讲故事,一是因为古代没有其他娱乐、无聊之极;二是通过听故事,可以名正言顺探听到很多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增加自己对这个时空的了解。

杨裕谷偏爱德清,除了德清跟亡妻季氏面貌相像之外,更关键的是德清喜欢听他讲故事,而且溺水救回来之后,也喜欢追着他认字、读书。

杨裕谷其实也重男轻女,但是并不特别严重,这归功于他听过的本朝元烈皇后的故事、前前朝女驸马的故事,久远之前的女娲的故事……在他发现德清越来越聪明、伶俐之后,有一天晚上他甚至做了一个梦,梦里自己的二孙女给他考个女状元回来……

杨老爹本来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如今拐子居然要拐走自己最喜欢的孙女、还把她打成这个样子!他如何不气,把拐子剁成肉泥都是轻的!

二儿子杨仁宽拦住了他:“爹,拐子人人痛恨,前两年县令就贴过文书抓拐子,如今女拐子已经被抓住了,男拐子肯定也逃不了。你放心,前两年县令的侄女被拐子拐走了,县令对拐子恨着呢,绝不会让他们好过……”好说歹说把杨老爹劝住了。

过了十几日,德清才彻底恢复过来,徳正也重新开始了活蹦乱跳。这一夜,杨老爹到了大儿子家,对他们一家子宣布:“明日起,孩子们都跟着我学功夫。每日卯时中必须起床,跟着我到后山上练一个时辰才准吃早饭。”

德清大喜,自从她得知爷爷武艺不错之后,曾恳求他教自己功夫,可是杨老爹一直没有答应,每次都说:“元烈皇后多厉害,可是却打仗死了。如果她不会武功,就不会上战场,如今还好好活着做皇后呢。女孩子嘛,认些字、读点书就可以了。”

杨老爹看惯生死,深知“淹死的都会凫水”这一道理,因此自己虽然一身本事,却并不打算传给儿孙。如今看到孙女被打得小脸走形、又险被拐走,想起自己的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时代,突然便下了决定:以后,他这一支的子孙,都必须习武!

杨老爹有三个儿子,均已分家单过。

大儿子仁厚两子两女,最小的儿子也已经四岁,每天都必须去站马步。顾氏和仁厚经过德清、徳正被拐一事,并没有反对杨老爹的决定,况且杜大夫也说了,德方需要多活动活动,如今学功夫正好。至于两个女儿,有功夫在身,以后出嫁了,至少不怕女婿的拳头。

二儿子仁宽只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女儿,暂时免了学艺。

三儿子仁广夫妻与大哥一家不和,已经有将近一年不曾来往,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德良比德方小,小儿子德明却比徳正大,他们把两个儿子送到了外祖家、跟着当镖师的岳父、舅兄习武,不让他们与大哥的儿女接触。

杨老爹也不以为意,专心教授大儿子家的四个儿女。

天天早起练功,德清劲头十足,倒戒了原来懒怠的毛病。

徳秀时时惦记着家里的活计,学得不是很上心,但身手的确灵活了不少。

德方一直被杨老爹灌输文武双全的理念,学得最是认真,每招每式都力求完美,身子骨眼见强壮起来。

徳正年纪小,纯粹是陪练。每日他能够按时起床、不哭鼻子已经很难得了,杨老爹因材施教,每日也只让他蹲马步、磨他的性子。如此几个月下来,徳正的确安静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样好动了。

如此每个人都有事可忙,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过了年、闹了元宵,接着便是忙春耕。这日杨老爹逛了一趟县城的茶楼,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接着,他又撺掇仁厚夫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德清一生欢喜悲忧的源头。

第4章 004 貌相似李代桃僵

杨老爹有一个习惯,每月都要到乐阳县城的恒隆客栈听书,这日客栈中说的,是元烈皇后拜师学棋的一个段子。

天合朝是新朝,元烈皇后是开国皇后。德清的外婆家中,藏有一本描述天合朝开国元烈皇后生平的《元烈传》,据说还是皇上御笔亲书。今年春节时德清到外婆家拜年,偷偷地大致浏览过一遍。

元烈皇后木棉,是前朝怀远将军、木钧的嫡长女。木棉与天合朝开国皇帝姬海自幼定亲,是姬海的原配妻子。

前朝隆庆五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隆庆十五年,镇国将军姬勋也揭竿而起。

隆庆十八年,姬勋长子姬海与木棉成婚。

隆庆十九年,木棉生下龙凤胎姬娇、姬桥。

隆庆二十三年,姬勋战死,姬海领军。木钧不但变卖家产资助女婿招兵买马,而且身先士卒、受伤断腿;妻子木棉文武双全,把一双儿女托给妹妹木莲照顾,亲自冲锋陷阵。

隆庆二十五年春,姬海与对头萧千刹进入拉锯战,木棉中伏身亡,时年二十一岁。同一时间,萧千刹更派高手潜入木家、企图绑架双生子姬娇、姬桥,结果木棉的近亲全部战死,姬娇葬身火海、姬桥下落不明。

隆庆二十六年夏,骠骑将军赵济霖寻回七岁的姬桥。

隆庆二十七年春,姬海一统天下、登基为帝,改元元兴;登基当日,封原配妻子木棉为元烈皇后、嫡长子姬桥为太子。

天合朝之前,经历了前朝末年五十年的衰败、二十年的战乱;刚立朝,西方瀚海国就强势侵边,天合朝借着打天下的一口余气,断断续续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