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侬,我农-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清拿不定主意,便问顾氏:“娘,能不能留?”

顾氏道:“既然是你伯母的好意,你也用得着,便收下吧。杨、黎两家既然是有商有量退的亲,以后即便不来往,也不至做仇家。”

其实,顾氏那日听了德清的话之后,晚上就立即跟仁厚挑明了,仁厚听了跳了起来:“其它的事也就罢了,退亲这等大事怎能让德清说了算?不行,这婚绝对不能退,我明天就去找老黎商量两个孩子的婚事!韦家小姐要嫁,就做妾好了!”

顾氏气道:“你也活了半辈子了,怎么还如此不通情理?你以为事情真的像阿清所说的那样?告诉你吧,我相信阿清是真心想退婚,但是我根本不信她所说的退亲理由。我觉着吧,多半是黎嘉铭看上了殷京中富贵人家的小姐、或者被富贵人家的小姐给看上了,这才退了我们阿清的婚事。不管黎嘉铭是有意还是被迫,他的确不要我们阿清了,你让人家做妾,你觉得阿清容得了丈夫有小妾?再说,不定人家还想让阿清做妾呢!你觉得阿清会给人做小妾?”

仁厚很坚定道:“我们阿清当然不会给人做妾,但嘉铭也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

顾氏苦笑:“他已经背信弃义了。别看阿清好说话,她骨子里却比谁都要强、清高,要是让她知道你居然去求黎得财强迫嘉铭娶她,恐怕羞都要羞死了!你听我说,我们就当阿清的退亲理由是真的,我们跟外边人也这么说,我们更不要跟黎家闹僵,这样阿清心里才能好受一点,以后阿清再说婆家也容易一些……”

仁厚诧异道:“嘉铭都靠不住了,你还要给阿清说婆家?你不是时常说,要留她在家里养老女的么?”

顾氏既难过又好笑:“说是那般说,你还当真了?那只是不得已的选择罢了,女子还是得有夫婿疼爱才美满。再说,嘉铭是靠不住,但天下人何其多?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把阿清捧在手心里的!对了,我看阿清表面平静,心里不知道多难过呢。我们这一阵都要顺着她,是了,明日起就让德馨跟着她,千万别让她往河边、石山边靠……”

顾氏冷静利落地退了亲,德清松了一大口气的同时,又觉得很不自在:家里人虽不提退亲之事,但是十二岁的德馨受了顾氏的嘱托,天天跟进跟出,连晚上睡觉都跟她挤一个床。为了让家人放心,她便找来颜料,专心描起花样子来,然后便与德馨共同刺绣花鸟虫鱼,准备给家里人每人都做一套被面、枕套、手帕。

姐妹俩的计划只完成了一点点,就到了除夕,然后就是春节拜年。元兴八年的春节,德清家里特别热闹,好多年不曾来往的亲戚、友朋一一上门,话里话外探听德清、徳正的喜好以及顾氏的择婿、择媳标准,直到了元宵节的前一天才消停了下来。

德清早在正月初四那日就带着李嬤嬤、单嬤嬤以及小丫头绿禾、红泥避去了枫叶谷,打算住到正月满了再回来。正月二十六那一日,她正与董其年在花棚里讨论浇水的方法,突然听得红泥在外面大叫了一声:“徐将军,请留步,小姐说了里面窄小,不许第三个人进去!”

然后就听到徐景宏的声音:“清妹妹,你出来,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德清无奈走出来,边走边道:“什么好东西?”

徐景宏一笑,并不回答,慢慢扬起手里布匹一样的东西,德清跑上去一摸,顿时笑了:“徐师兄,你真的找人做出来了?”

过去两年,德清一直在寻找透光、不浸水的搭大棚的布料,但是一直不能如愿。如今徐景宏手里拿着的,就是一块白色的油布。

徐景宏道:“安阳县有一位箍桶匠人,他知道有一种漆树泌白漆,而且知道树漆与一种油调和之后,可涂在麻布上做成柔软的油布,很耐用,也不招虫子。”

德清很高兴,边道:“徐师兄,为犒劳你,我今日给你蒸甜糕。”

徐景宏也笑了:“光蒸甜糕可不够!徳正说你现今的厨艺不错,一会我上山打几只野味,晚饭就看你的了!”

徐景宏这两年一直驻在平岭,不领诏令不得离开。郑氏在京城里急得跳脚,他自己优哉游哉,然而自德清上京之后,他不曾到过一次红土村,枫叶谷倒是十天半月便跑一趟。董其年长年往来枫叶谷和红土村,徐景宏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德清大年初四中午到枫叶谷,他提前小半个时辰就到了,此后更是隔三差五来一趟,每次都会带来一些德清不经意间提起的东西。

但是,他与德清相处的时候,则比以往她尚有婚约在身的时候更坦荡、也更谨慎,敏感如德清,也找不出回避的理由。

午饭之后,德清独自一人到山上转悠,走过小池塘的时候,想起十年前同窗几个在池塘边读书的场景,想到那一日三位师兄被自己推进水里的狼狈样,慢慢笑了起来,笑完,望着京城的方向若有所思。

她沿着那日大家以为有官兵搜山、几人拼命向地道逃去的山路往上走,走到了那棵装了密道开关的大榕树前,却发现开关已被毁、只留下一个尺来宽的大洞,估计是董其年他们怕孩子们误入,已经拆掉了。

德清坐在榕树下,抱着双膝怔怔望向来路,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因为眼花,或许是因为树影,她仿佛看见一个十三岁的阳光少年,肩上驮着一个大口袋快步往自己跑来。可是,短短的土路却不断在少年脚下延伸,少年怎么也到不了近前。德清很着急,拔腿向他跑去,立即发现自己脚下的路也在延伸,延伸……

“清妹妹,你怎么坐在这里?”

德清一下子惊醒过来,发觉自己脸上湿漉漉的、睫毛都被打湿了,连忙伸手揉眼睛,发现自己满腮泪水。

她勉强笑了笑:“徐师兄,我走到这儿的时候累了,便坐下来歇一会,不想竟睡着了。刚才做了一个恶梦,吓得大哭呢。”

徐景宏不语,放下手中的猎物,走近德清,一把把她拉了起来:“清妹妹,过去算什么,以后才重要!”

德清吸了吸鼻子,然后抹了一把眼泪,笑道:“徐师兄,这是你说过的最靠谱的话!师傅要是知道你有这种觉悟,恐怕睡梦也要笑醒呢!”

徐景宏看着她的笑容,胸口一阵一阵抽痛,他狠狠咽下一口气,然后慢慢放开她的手臂,大笑了起来:“哈哈哈,清妹妹,你想不想知道,师傅在是怎么评价你的?”

德清道:“师傅怎么评价我?”

徐景宏一边往下走,一边道:“我偷听道师傅跟原武说,‘那个澄玉,真是死心眼!天下稻禾多的是,一株没了,另找就是了,一个女孩子居然为了一株稻禾动手打人,真是有辱斯文’!哈哈哈……”

德清一愣,而后笑着追上去,一边朝徐景宏扔土坷垃,一边道:“徐师兄,你想不想知道师傅是怎么评价你的?师傅说……”

同一日,红土村中的顾氏迎来了三拨媒人,一拨让她气愤不已;一拨让她心生警惕;最后一拨,则让她很是心动。

第65章 065 慕窈窕媒人盈门

大石村伍家遣的媒人王翠花一大早就到了,手里提了一挂两全楼的烧饼,一进门就笑着对郭氏道:“恭喜杨婶子、贺喜杨婶子,杨家风水好,这正月还没过完了哪,二姑娘的好事就来了,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啊!”

顾氏微微皱眉,然后笑着道:“王大姐快请进,我知道你走街串巷的见识广,屋里说话罢。”

王翠花刚坐定便表明了来意:“伍家大公子前先年在顾家私塾读书,后来也中了秀才,这说来还有顾家二舅爷的功劳呢。要不是去年龙江发大水把秋闱挪到今年,伍大公子说不得已经中了进士了。顾二舅爷对伍大公子的学问一向都颇为赏识,今年伍大公子秋闱下场啊,肯定会考个举人回来!说来,伍家的大公子跟你家二姑娘真是有缘!七年前二姑娘十岁的时候,伍太太就遣了媒人上门求亲,那时两人没缘分、后来各自都定了亲,不曾想过了这么些年,两人却又都退了亲,可不就是缘分?如今伍家还是对二姑娘稀罕得紧,这不,遣我上门给婶子拜了个晚年!杨婶子,我知道你是个爽快人,你给个话,到底成不成?”

顾氏“啪”的放下茶杯:“王大姐,虽说我家二姑娘是主动退得亲,伍家也是主动退得亲,但是这退亲跟退亲还真是很不一样,我认为我家二姑娘跟伍大公子没有缘分,我正忙着,您喝完这杯茶就请回罢!”

王翠花陪着笑脸,好说歹说,顾氏只是让人添茶,半个时辰之后,只得讪讪走了。王翠花刚出门,顾氏就吩咐绿萝:“以后这个王翠花再来,让张虎他们不要放她进门!”

顾氏气愤不已:因为两人都退了亲,所以有缘分!真是不知羞耻!伍家是怎么退的亲?女方的父亲前两年去了、家境一落千丈,不久女方染了热毒、生了一场病,病好了之后脸上多了一个铜钱大的疤,伍家便借口人家容颜有瑕,硬是退了亲。女孩子受不了连番打击、挂了梁,后来虽然被救了回来,人却变得痴痴呆呆的。

这样的人家,也敢上门提亲!顾氏刚才拼命忍住了这才没有把茶水泼到王翠花的头脸上去。

顾氏还没气消,家里又迎进了一个媒婆,这位乌招弟媒婆很有派头,居然是坐着马车来的,身旁还跟着一个看起来很体面的中年仆妇。

进门之后,乌媒婆夸了一通杨家以及杨家人之后,缓缓道出来意:“安阳县席家既富又贵,家里良田上百顷,杨大老爷跑南北货,手下伙计一百几十号人、管着几十个铺子;杨二老爷在徽州任同知,已经任了六年,下半年就会升迁入京。奈何家里子嗣不旺,席大太太得了一位小姐之后便再无法生养。但是席大太太大度贤淑,一直为席家的子嗣发愁,这些年一直在为席老爷寻访佳人迎为二房。席大太太有话,只要是她看中迎进门的,进门之后样样都与自己平齐;且只要后进之人得男,便记入自己名下;另,待自己百年之后,席家扶正后来者。奈何佳人难得,多年过去,终未有所获。前几日,席大太太闻得杨二姑娘贤淑之名,立即托了老身前来说项。”

顾氏面上不动声色,嘴唇却微微的哆嗦起来,好在说话还利索:“乌大姐请回去转告席大太太,杨家多谢席大太太抬爱,然小女自小生在乡野,不懂大户人家规矩、高攀不上。”

乌媒婆还没有答话,她身边站着的那位仆妇突然开口说话:“杨大太太多虑了,我们家大太太虽然没有见过杨二小姐,但是大太太认为合适,就肯定合适。大老爷、大太太素知杨二小姐能干,打算在杨小姐进门之后把家里的百顷良田皆归了杨小姐掌管,可不比杨家现今租种别人的水田强?再有,杨忠勇去世已久,若杨家得席家看顾,这富贵可就是长长久久的了。”

顾氏看着这位仆妇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就来气,气过头之后,反笑了起来:“我们杨家虽上不了台面,但是也有‘不为人妾’的祖训,这等好事还是留给别家罢。另外,我们杨家行事端正,从无作奸犯科之辈,如今虽靠着卖稻种赚了些银钱,却也是辛苦所得,更不是那等为富不仁之辈,嬤嬤去打听一下,附近十里八乡可有埋汰我们杨家的乡邻?我家二姑娘制这些稻种,初衷不过是让自家人不至于挨饿,这富贵不富贵的,从来不敢想,更无论什么长久不长久!想来嬤嬤是一直跟在席大太太身边的,就帮我把这些话传给她罢。”

仆妇脸色阴郁:“杨大太太真是好口才!”

顾氏道:“嬤嬤取笑了。我不过一个农妇罢了,向来心里有什么便说什么,哪里敢当‘口才’二字?听说席大太太倒是书香门第出身,难怪嬤嬤也是通身的气派。”

接下来,乌媒婆和那个仆妇一唱一和,又缠了小半个时辰,顾氏油盐不进,两人这才怏怏出门而去。这一次,顾氏直接吩咐绿萝:“把她们喝过的茶杯都拿到外面摔了!”

真是欺人太甚!合着去给四十出头的席家大老爷做妾,还抬举我们杨家了?还连威胁都用上了,实质上不过是想财色双收、骗财骗色罢了!什么官宦世家,一家子的男盗女娼、龌龊肮脏!

顾氏气归气,冷静下来之后却也有了隐隐的担忧:如今自己家的稻种是香饽饽,掌握了育种秘诀的美丽女儿更是红烧肉,有席家这般想法的人,恐怕还为数不少呢?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公公是死后追封的,并无多少威慑力,如今唯有盼望德方中举,这样家里才算有靠,阿清,也该早点嫁出去才是……

顾氏正在屋里沉思,红豆来报:“太太,外面又来了两位妇人,谭嬤嬤让你出去见客呢。”

顾氏心烦意乱去了花厅,两位妇人刚刚坐下,看见她进来都站了起来见礼,再次坐下之后,其中身着绸缎的周正妇人开口道:“杨太太,我这个时候上门,真是冒昧打扰了。可是有一件事实在着急,怕被别人抢了先,也只好厚着脸皮了。我本幽州人士,夫家姓梁,前两年随了小儿到象州平阳县赴任。小儿今年二十一,还算聪慧,元兴五年中了进士,后来放了平阳县县令。小儿其他样样都好,就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总不大上心,导致迄今尚未成家。素闻你家二姑娘聪明能干、端庄娴淑,我今日唐突前来,诚心为小儿求娶,还望杨太太予以斟酌。”

顾氏一愣之后,想起这位梁太太是谁了——平阳县县令梁宇安的母亲。不由舒了一口气,终于来了一家比较靠谱的人家:前年她见过梁宇安,身形健朗、说话容易脸红,后来德正还应了他之邀,去平阳教那边教授了半月的旱秧术。

顾氏对梁宇安颇有好感,也很欣赏梁太太的平易近人,于是笑道:“小女得梁太太抬爱,我很是感激。不过,想来梁太太也曾听说,我这女儿一向很有主张,因此她的婚事我只能做一小半主,将她许与哪家,一定得问过她本人才行。不巧的是她去了枫叶谷,大概过几日才能回来,梁太太若不嫌弃,过些日子再遣人来罢。”

女儿的亲事,自然得问过女儿;另外,虽然梁家听起来不错,但是隔得远,丝毫不知根底,肯定得请人打听一番之后再作计较。

从来说亲,也不是一说就成的,梁太太笑着应了:“二姑娘万里挑一,今日我来也是想先在杨太太面前挂个名字,希望杨太太为二姑娘挑亲事的时候,能把我们家搁筛子上颠一颠。杨姑娘既不在家,一月后我们再上门就是了。”

顾氏全身妥帖,笑道:“这样最好不过,一月之后旱秧已播、春插尚早,正是得闲的时候。”

送走梁太太之后,顾氏立即让张虎去把德正找了回来,然后吩咐他:“刚才平阳县县令梁宇安的母亲来向你二姐姐求亲了,我还没有答应,一会你去一趟县衙,托你刘哥哥打听一下梁宇安这个人的人品、家世。”

德正道:“梁县令什么都好,就是容易脸红,还有,他不会武功,恐怕将来要被二姐欺负……”

顾氏又好气又好笑,轻拍儿子的脑袋:“想那么长远干什么?这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赶紧找你刘哥哥去!”

德正到了县衙的时候,镜湖正在衙门的后院里指挥小厮们安置刘力从京城里带回来的几大车东西,看见德正,眼睛一亮:“四弟,你来得正好,一会带些东西回去。”

自德清退了婚,为她的名声计,刘镜湖等闲不再轻意上杨家的门,德清自京城回来以后,他只在年初六去给顾氏夫妇拜了年,那时德清已经去了枫叶谷、不在家,他只喝了一盏茶就回了县衙。

德正只瞟了那几架大车一眼,便神神秘秘把刘镜湖拉进书房,然后郑重道:“刘哥哥,求你个事,平阳县县令梁宇安今日遣了人到红土村求娶二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