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侬,我农-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搴芨咝耍蛩愦咚母觯硗獾乃母隽粼诼撼歉路健

洗漱之后,德清与父母、弟弟高高兴兴用了晚膳,然后累得很,也没跟他们多说话便自去歇息了。

第二日,顾氏把她拉到自己屋里,很兴奋地道:“阿清,徳正的婚事有着落了!乐阳的新任县令王达用是今科的新晋进士,但年纪却已经四十有多,他的幼女今年十三,尚未定亲。王县令上任之后,首先便带了全家去祭拜你爷爷,徳正见了他的幼女,很是上心。你父亲已经使人探过王县令的话,王县令对徳正也很满意,等我回了乐阳便给他们张罗定亲的事。是了,王县令中进士之前也是种地的,家中大约有二十多亩水田……你爹说,王三娘也读书识字、懂稼祥,跟徳正最般配不过了……”

德清也很高兴:“王三娘明年及笄,徳正十六,正好可以成亲……春天嫁姐姐,秋天给徳正娶媳妇,如此,我们姐弟都圆满了。”

顾氏笑容满面:“可不是!然后你们一个一个的给我生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

然后话锋一转,有些幸灾乐祸地道:“你爹跟我说,潘家遭罪了。那年我给了江氏十两银子,今年夏初潘庆喜的老婆怀第三胎,江氏可怜儿子无人侍候,便给了银钱让他找窑姐。赖三娘得知之后,跑到妓院大闹,结果滑了胎、大出血,好歹救了回来,可是大夫说她再不能生养了。”

德清不语,却在心里把江氏、潘庆喜骂了个狗头淋血。

顾氏没注意到德清的脸色,自顾自道:“潘庆福春头娶了新妇,是隔壁村的曹氏,看起来柔柔弱弱,性子却泼辣得很。潘庆福婚后依然和自己的堂弟媳武氏有来往,被曹氏发现,悄悄叫了娘家人前去抓奸,结果当场抓住了两人……武氏被打得半死,当晚便挂了梁。武氏的丈夫却不依,道自己的婆娘是被庆福逼/迫奸/淫,抓了庆福见官……庆福被判了流刑,打了五十大板之后流放西疆,家产被罚没、赔给了武氏的丈夫,曹氏和离回了娘家……”

德清乍听觉得不可思议,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恶人自有恶人磨。家教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潘庆福的命运,早已经决定。

兖州与青州相邻,裴家送嫁的人来了不少,好在顾氏准备充分,又有德清在一旁帮忙,因此婚礼进行得很顺利。第二日敬茶,德清再见裴慧娘,发现隔了两年,她已经完全长开,出落得端庄秀丽,她落落大方站在利落俊逸的德方身边,无比般配。德方揭开盖头,不过是第二次见到裴慧娘,但是德清发现,如今他的眼目光落在慧娘身上时,温柔,爱护,好似在看着自己的宝贝。

德清纳闷不已,德方与慧娘两人是遵从了这个时空最传统的婚仪成就的姻缘,他们成亲前仅仅见过一面,可是,他们似乎也幸福满满……最后,她得出一个结论:青梅竹马不一定幸福,一见钟情不见得可靠,但只要婚姻遵从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道德,比如最紧要的门当户对,那么过得一定不会太差。

婚礼过后的十来天里,德清勘察了德方建议的几处地方,选定了其中两处作为育种用,然后便打算启程。临行前一晚,却睡迷了,第二日日头老高了才醒来、错过了启程时辰。德清很是懊恼,突然想起一事,大惊,立即让慧娘遣人去找大夫。

大夫把脉之后,很肯定地对德清道:“恭喜夫人,夫人已经怀孕近两月了。”

德清的月事本来很准,可是一旦挪了地方便会推迟,因此这一月迟了二十几天她也不在意,没想到居然怀孕了!

顾氏本来打算等德清启程返京之后,自己和丈夫也出发回乐阳,这下看德清有孕,索性不走了,也不让德清走,一定要胎儿满了三个月才许她回京。

德清知道利害,老老实实听话,遣了跟来的刘力回昌平给镜湖报信,言道自己要十二月下旬才启程返家,大概过年前一、两天才能到家。

镜湖收到信欣喜若狂,急急寻了两车的补品让刘力带回潞城,又专门让刘源长帮忙找了两个稳妥的婆子送去照顾德清。

德清十二月十六才启程返回殷京,十天后在路上遇到了已经封印过年、前来迎接的镜湖。彼时大雪漫天,镜湖带着四个随从疾驰而来,他一马当先跑在最前。到了德清的马车旁,他一下子勒住马缰,然后飞快跃了下来,立即凑到了车窗问:“师妹,你好不好?”

德清撩开厚帘子,看他一头一脸的汗,不由皱眉道:“快进来,不然冷风一吹,可要染上风寒了。”

镜湖搓手傻笑:“不碍事,我身上风霜气太重,进去了会冷着你。”

德清道:“进来吧,车里有手炉、脚炉,冷不着我,你把披风脱了就好。”

李嬤嬤赶紧拉了帮忙安胎的魏婆子下车,上了后面单嬤嬤她们的马车。镜湖上了马车,上下打量了德清一番,想伸手抱她,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勉强忍住了。德清却招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师兄,你过来,马车颠的慌,你让我靠一靠。”

镜湖坐过来,德清伸手环住他的腰,把头靠在他的胸前,然后舒舒服服长出了一口气,道:“师兄,你别乱动,我好好眯一会。”

镜湖伸手抱住她,把自己的下巴轻轻搁在她的头顶,轻笑道:“好。”

德清一行大年二十九的早上才回到殷京,因过年需全家团圆,马车进了殷京之后直驰刘府。德清和镜湖的清风院收拾得很舒适,屋外呵气成冰,屋内温暖如春。

德清却发现少了几个人,便找了留守的绿禾打听:“吴嬤嬤和绿柳几个人哪里去了?”

绿禾撇撇嘴,道:“大奶奶离开昌平的第三日,吴嬤嬤便让绿柳仔细打扮了,然后遣了她到书房侍候大爷笔墨。大爷当时便遣人送了绿柳以及另外几个丫头回青州老家,第二日则跟吴嬤嬤说‘嬤嬤年纪大了,操劳一生,如今该荣养了’,然后便让刘先帮忙买房、买地,五日后送走了吴嬤嬤。”

德清点头:自觉的夫君是好夫君。

第90章 090 惠黎民襄农传世(大结局)

“姐姐,爷爷这儿的姐姐、阿姨太多了,我们回郡主府去吧。”

“怕什么,我们见过画上的老虎,她们不是老虎,娘以前骗人!爷爷的字写得好,我要跟他练字。”

“可是,我真不想在爷爷这儿待了,你不觉那些姐姐她们身上的味道很呛人么?我都打了好多好多喷嚏了!”

刘源长站在花树后面听着小姐弟两人的对话,脸上时晴时阴,站在他身旁的韦氏则轻轻“哼”了一声。

刘源长“咳”了一声,开口道:“明容,明向,你们在哪里?郡主府遣人来接你们了!”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一下子从花树间窜出来,踉踉跄跄跑到刘源长身边,抓住他的袖子,仰头问道:“爷爷,李嬤嬤在哪呢?在哪呢?”

刘源长看着孙子俊秀的笑脸,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依依不舍道:“李嬤嬤在前厅等着,你姐姐呢?”

明向扭头,伸手一指。刘源长顺着他的手望过去,五岁的小姑娘慢腾腾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娇声道:“爷爷,我不要跟李嬤嬤回郡主府,我要留在爷爷这儿练字。”

刘源长眉开眼笑,道:“好,好,留在爷爷这。”

韦氏微不可察笑了一声,刘源长立即拉长了声音,接着道:“留在爷爷这儿,爷爷很高兴,可是你娘刚从潞城回来,你和弟弟要回去给她接风洗尘,这样才孝顺。等你娘下次再去潞城,我再把你接过来,好不好?”

明容大喜:“我娘回来了?呀,那我爹也回来了!明向,快走!”

话落,走上前拉了弟弟,转身就朝大门方向跑。

刘源长挥手让仆妇跟上去,自己则边走便叹息:“爹娘就是爹娘啊,爷爷不顶事——”

韦氏想到镜辉的一儿一女,眼神不由黯了黯:果然是远香近臭。

明容姐弟乘坐的马车与潞城回来的马车几乎同时抵达郡主府大门,明容不待马车停稳就撩开车帘跳了下来,然后立即朝对面的马车跑过去:“娘,娘,你这回离开了五十一日,比上回多了整整六日!”

德清撩开车帘,扶着绿禾的手慢慢走下马车,张开双手抱住跑过来的女儿:“慢点跑!弟弟呢?有没有惹爷爷、奶奶生气?”

明容还没来得及说话,明向歪歪斜斜跑了过来:“娘,娘!我也要抱,抱我,抱我!”

德清弯下腰,打算一手抱一个,绿禾却快步走上来,接过明容,哄她道:“大奶奶一路上累着了,禾姨抱你进去。”

明向搂住德清的脖子,絮絮叨叨跟德清汇报近两月的生活:“……抓了两只蝴蝶,种了八条蚯蚓,搬了两盆花,跟爷爷读三字经,已经学了五十句……病了一次,很乖,大口大口喝药,三天后就好了……”

德清听得眼睛湿润,紧紧抱住儿子,亲了几下他的脸颊,然后抵着他的额头道:“明向、明容都是爹娘的好孩子,为奖励好孩子,娘以后再不离开你们了!”

明容被绿禾抱着,听了这话,立即大声道:“娘,真的吗?以后你再不用去潞城?”

德清腾出一只手捏了捏女儿的脸蛋,笑着点头:“是真的,那边的事情都弄好了,有你的舅舅们看着,娘以后再不用去了。即便再去,也会把你们都带着。”

经过六年,南疆越城、象州乐阳,兖州潞城、中州昌平、益州锦城都建好了育种基地,越城和乐阳是徳正、仁厚、徳圆在管,潞城、昌平则是德清以及堂兄德山、德水兄弟负责,三年前堂弟德明、德良兄弟则去了益州。皇上不想让杨家以外的人掺合育种之事,德清也乐得轻松,把族人都培训了充分利用。

前些日子,锦州知府黎嘉铭上奏,请求皇上在锦州的辽东也置一处育种基地,皇上已经答应了,问德清要人的时候,德清想着自己这一块人手充足,便推荐了堂兄德水前去。

虽然现在各处基地的种子还不足以播种全天朝的水田,但是各地的粮库丰盈,即便遇上旱灾、洪涝,也有足够的稻谷可供开仓。待再过得几年,各育种基地完备,天合朝的每一亩水田,应该都能种上“丰裕”、那一处都不会落下。

如今各处育种基地初具规模,管理的人也都培训出来了,以后她就可以与镜湖在一起,不需再奔走于兖州和殷京之间,德清很是舒了一口气。

德清刚坐定,镜湖就急匆匆回来了,德清看他一脸疲惫,心内愧疚,亲自沏了茶给他:“师兄,你无需如此奔波,我原打算明日就带着容儿、向儿去衙门找你。”

镜湖也顾不得儿女在旁,拉住了德清细看,半刻后,心疼道:“师妹,你瘦了不少。”

明容上去抓住父亲的袖子:“爹爹,爹爹,你也瘦了!”

镜湖“呵呵”一笑,坐下抱了女儿在膝头,又招手叫儿子过来:“向儿,到爹爹这儿来,爹爹也抱你。”

晚上,德清把以后的打算告诉了镜湖:“师兄,以后我就跟着你住到冀州的府衙里去,再不用这样分离了。”

六年以来,除了生孩子的那两年,德清每年至少有四个月在兖州、中州的育种基地间奔波,而镜湖两年前已经升任了冀州知府,夫妻两人一年总有几个月不能在一起,儿女大多时候住在冀州府尹,有时镜湖也忙,便把姐弟俩送回殷京让刘源长夫妇帮忙照看——比如这一次,德清离开近两月,而镜湖则忙着辖内的一个大案。

如今听得以后不会再分开,镜湖心内无限欢喜,却又有些担心:“这样真的可以?皇上那里已经准了么?”

德清道:“准了。以后每年秋收之后,只需各地的主事人到殷京合计下一年的育种章程,若非必要,我无需再巡视各地。”

镜湖顿时搂紧了她,不住用嘴唇摩挲她的脖子,一边道:“真好,明年春明容就要进家学,明向也大了,我们可以再给他们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德清感觉到他身体的变化,赶紧按住他的手,低声道:“师兄,今夜你要——轻一点,明向的弟弟或妹妹已经三个半月了。”

镜湖一下子坐了起来:“真的?你一路辛苦,身子无碍罢?你躺好,我给你揉揉腰、按按腿……”

两个月之后,广盈库大使杨德水到达了锦州府所在地辽阳,知府黎嘉铭亲自接待了他。德水这几年也在兖州和中州之间来回,见惯了那两地的繁华之后,再看到锦州府衙门的简陋,心内暗暗佩服——他很早就认识嘉铭,知道他有大才,却自愿在锦州待了六年,带领流民、移民开垦出了大片大片的水田。

府衙里仆人不多,知府夫人韦氏亲自下厨给他们烧了一桌当地的菜肴,嘉铭与德水推杯换盏、毫无架子,详细打听其它几个育种基地的运作机制。德水把嘉铭看作老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首先提到了德清:“八妹妹比男人都能干,主意层出不穷……不过到底是女人,如今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圣上说了,大外甥女明容必须姓杨,以便将来承继襄农郡主的爵位,因此刘大人希望这一胎最好是个女孩子……

接着提到了乐阳现下的情形:“水田都用于制种,山坡上种了果树,家家养了鸡、鸭、猪,没有挨冻受饿的人……”

又提到嘉平:“黎秀才已经长得跟黎大人一般高了,是我们乐阳有名的才子,黎老太太已经给他定了亲,女方是我四婶娘家——顾家的闺女,读书识字,长得也很好看……”

韦令瑜在里间做针线,听了个全。晚上歇息时,她对嘉铭道:“二弟今年也有十五了,既定了亲,我们写信请母亲让他早些成亲吧。二弟早日成亲生子,我们也能早些抱儿子。”

嘉铭道:“不急。顾氏书香门第,二弟如今只是秀才,怎么好接人家过门?至少得中了举再说,恰今年有秋闱,如果二弟争气,明、后年成亲最好。”

五年前,嘉铭收到德清特地遣了家人张虎送来的一封信,张虎送信却不到县衙,而是遣人通知嘉铭到他落脚的客栈取信。张虎递上密封的信件之时,又交待了德清的口信:“黎大人看完信之后,务必烧毁,不能让第二人看见。”

嘉铭看他说得郑重,便在客栈打开了信细看,看完,脸色惨白。烧了信之后,他失魂落魄离了客栈,然后找了附近一家酒楼自斟自饮,韦令瑜带着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喝得烂醉如泥。第二日,韦令瑜发现,醒来之后的丈夫对自己亲密了许多,有时候他会抱着她,嘴里喃喃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不过她说的对,往事随风,重要的是以后……”

但是,五年过去,他们依然没有孩子,嘉铭对此一直很淡定,韦令瑜则经历了最初的焦虑,到后来的听天由命,到如今兴致勃勃的盼望嘉平早些成亲、生儿子,最好头胎就是双胞胎男孩,这样立即便可以过继给自己夫妇一个。

秋收之后不久就入了冬,然后是过年,然后是开春,到了一年中嫁娶最为密集的季节,在刘府休养的德清接到了不少请柬,不过她已经大腹便便,只是各家都送了礼,并没有出席任何一家的喜宴。

镜湖尚在封印期间,不用上衙门,他恨不能一日做两日用陪着德清,因此也很少出席婚宴,但是正月十六日卫国侯徐景宏的婚礼,他早早便到了招待男客的西厅,与遇见的同僚们喝得胡天胡地。明容和明向则随了祖母韦氏进了招待女客的东厅,喝茶、用餐、看新娘子。

天擦黑时,韦氏才带着明容、明向姐弟俩回府。姐弟俩进了府门后,拔腿就往清风院跑,两人跑进了德清歇息的屋子,争相对半卧在榻上的德清炫耀自己的发现:“娘,娘!我认识新娘子,新娘子是萱华姨姨,是萱华姨姨!”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