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皇商-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诩也知道,虽然他不讲究这些礼教,但是尹盛余怎么说也是官府的人,而他也是富家子弟,所以说有些面子和礼节也是要注意的,这样既给了滑猫儿一个人情,也能保全尹盛余的体面,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

“尹知事可知这杭州城以及草市共有多少乞丐?”王诩问道。

尹盛余不暇思索地说道:“一共二百六十多号人,杭州城里面的要多些。”

尹盛余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却能将这等小事记得如此清楚,联想到他今日专门给滑猫儿准备了行头来见王诩,王诩料定,尹盛余是今日才做做足了准备了,而非是平日就记在心中。这个判断,给王诩自己在尹盛余心中的分量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证明。

王诩一面斟着酒,一边在想着一些事,忽然开口问道:“尹知事手下的人可都是属于武官?”

尹盛余摇头道:“我本人就是武职出身,但做的是文官,下面的知事们也大都如此。提点刑狱司经常要做些捕盗,缉贼的事,所以除许提刑和祁副提刑是文人出身外,我们都不是。”

说道最后,尹盛余还有些骄傲,王诩知道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很不受人重视和待见,尹盛余能混个文职,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公子为何要和那帮要饭的打交道,他们有什么用,公子要是缺人使,我那里有两个人,身手不错,人也机灵,反正也是拿着钱没差事,只要公子开口要人,明天就给公子送来。”

“这恐怕不妥吧。”

尹盛余低声道:“没什么不妥的,都是用募役钱雇来才来没多久的人,他们拿的钱也没几个,我想,跟着公子他们也愿意。”≮我们备用网址:≯

王诩细细琢磨着,有两个名义上从提点刑狱司出来的人,既不违律,也能压服那群乞丐,看来尹盛余的这个人情,是必须要欠了。

“那就多谢尹知事了。”王诩端起酒杯,敬了尹盛余一杯。

“哪里的话,王公子何必客气。再说,前些日子苏州那里不太平,弄两个人也周全。公子要是遇上什么可疑的人,着那两人给我通报一声就行了。”尹盛余举杯回敬王诩。

王诩好奇地问道:“苏州那儿怎么会不太平?尹知事可否告知一二。”

“这本也没甚说的,苏州虽不及我杭州商贾云集,船舶往来,但也是一等一的富庶,就靠着太湖,那周围的地可肥着呢。原本也算是好事,可是公子还记得熙宁和元佑年间的太湖水灾吗?那一下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而且,那几年正是王相公和司马相公闹着变法的时候,变来变去也没变出个花样来,天灾人祸,这流民就多了。”说着,尹盛余不无叹气地灌了一口酒,又道:“这都还不算完,本来这事儿后来慢慢也就了了,地方上也给慢慢解决了,但是绍圣二年,苏州自夏至秋又地震了,这一来二去的反复折腾,流民就更多了。”

尹盛余抹了抹嘴又说:“本来朝廷下旨着地方安抚,朝廷没钱,地方也没钱,都淹了震塌了,人死了不少,地租收不回来,哪来的钱。安抚不了,流民们自然就要闹。这样下来就产生了麻烦,没有安抚的流民就变成了流寇,常在太湖一带流窜,有时还会骚扰江宁府,他们原本是太湖一带的农民,对地形又熟悉,能入水又能上山,进了芦苇丛鬼都找不着。”

“还有,公子你不知道吧,这缉拿流寇的事,官府无能为力了,就动用了厢军,那厢军更不得力本来都是挨饿的饥民,让他们去追,没追着流寇,就得给累死,大家都是饥民,有些人追着追着也成了流寇,哎,麻烦呐。”

尹盛余趁着酒劲说了一大堆,见王诩不接话,以为王诩是骇着了,赶紧又宽慰道:“不过王公子放心,杭州乃是东南重镇,流寇轻易不骚扰。”

“哦,那就好,那就好。”其实此刻的王诩担心的并不是尹盛余口中的太湖流寇,而是另一个人。

二人酒足饭饱之后,王诩扶着有些醉意的尹盛余上了马车,自从他的酒坊场出酒之后,杭州城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从酒楼和青楼左摇右晃走出来的人。

送走了尹盛余,王诩丝毫不歇地赶回了家,一看见冉儿站在门口笑盈盈地看着他,他也总算放下心来。为了不让冉儿担心,王诩向往常一样和冉儿有说有笑,什么都没有提起。

第三十八章 组织乞丐

翌日,还未到中午,两个精神抖擞,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来到了王诩家门口。

“小的石勇,见过王公子。”

“小的丁强,见过王公子。”

“二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进。”王诩一见两人,便知是尹盛余派来的,遂将两人迎进了门,然后吩咐姜麽倒上了茶,并且叫来了燕三,说是一起认识认识。

燕三拄着杖,刚进门口,快速地打量了两个年轻人一眼,而后方才坐了下来。

王诩见人到齐,相互介绍道:“这二位是提点刑狱司的官差石勇、丁强,这位是我的本家亲戚燕三。”

“见过燕公子。”两个年轻人拱手道。

燕三听了王诩的前半句话,先是一愣,待王诩说完,神色复杂地看了王诩一眼,朝着二人还礼道:“粗人燕三,见过二位差爷。”

“以后的事,还要劳烦二位。”王诩客套道。

“王公子哪里话,尹知事吩咐过,我们哥两听从公子安排。”石勇回答道,丁强也跟着点头附和。

王诩一边给三人倒茶,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二位可曾听闻太湖流寇的事?”

石勇回答道:“听是听过,都是些坊间传闻,若公子想听,我就说给公子听听。”

王诩点点头,心想这石勇倒是个机灵的人,不知办起事来,会不会偷奸耍滑。

石勇见王诩点头,便将自己听到了全都说了出来,也和尹盛余说的八九不离十。

“听说最近的一次,不是官府清剿造成的,而是他们之间的内讧。”

“内讧?难道太湖周围的流寇还有好几伙?”王诩问道。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石勇回答道。

王诩在和石勇说话的时候,一直观察着燕三的表情和变化,虽然燕三在极力克制,可是王诩还是看出了他在石勇说到今些日子流寇作乱时的关心。

“两位这几日先住在寒舍,这里还有一间空房间,带我物色了好的房子,再让二位搬过去。二位意下如何?”王诩看着两人问道。

“这…”两人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石勇答道:“既然尹知事让我哥俩听从王公子的吩咐,那公子如何说我俩就自当从命。”

“如此甚好,等会就让姜麽将房间收拾出来,就麻烦丁兄帮帮忙了。”

丁强见王诩客气,也拱手道:“王公子,以后直呼小的名号就成了。”

四人闲聊得一阵,燕三不怎么开口,而丁强亦是如此,不过他二人在谈及武术拳法之时,倒是颇为投机。

王诩看看天,见时候不早了,就带着石勇出了门,而将丁强借口帮助姜麽留在了家里,经过试探,王诩确定了燕三就算不是流寇,也不会是一般的乞丐,而这两个官差,石勇更会处事,而丁强应该更擅拳脚。所以,他决定将两人暂时安置在家里,他对于冉儿的安全丝毫不会马虎。

王诩和石勇来到昨日来过的小巷中,王诩示意石勇等在不远的地方,自己朝着滑猫儿走了过去。

“王公子,小的给您作揖。”滑猫儿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石勇,朝着王诩恭维道。

王诩故作好奇地问道:“怎么?滑猫儿,认识他吗?提点刑狱司的人。”

“不不不,不认识。”听到提点刑狱司这几个字,滑猫儿不由得浑身一颤。

“滑猫儿,那你认识我吗?”

滑猫儿嘿嘿一笑,搓着手道:“当然认识公子。”

“知道些我的什么事?”王诩继续问道。

“这…小的怎么会知道公子的事。”滑猫儿斜着眼打着哈哈蒙混道。

王诩叹气,“哎,看来你是想到了提点刑狱司才愿意说了。”

“王…王公子,小的说,小的说。您老可别总提那地儿,听着寒。”滑猫儿低着头瞟着王诩,见其看着自己,滑猫儿也知道该说什么:“您老是江南四大家王家的独苗,不仅人是一等一的风流倜傥,那人品也是没话说…”

“滑猫儿,你要是再不老实,咱们就……”

“别别别,王公子,小的一定老实,只是说了有些话怕您老不爱听啊。”滑猫儿有些为难地看着王诩。王诩也不答话,只是示意他继续。

“小的也是道听途说,说您老以前就爱逛妓院,出手也是大把大把撒钱,是个败…败家子,后来遭了报应,得了重病,差点儿就咽气了。”滑猫儿小心翼翼地说着,不时地抬头看看王诩的表情。

“不过后来啊,您老就醒悟了,买了酒坊场,卖起了好酒,那酒啊,嘿,味道还真是……”滑猫儿见跑了题,赶紧又道:“有人说您老和许提刑关系好,所以弄倒了刘权,自个儿也得了好处。前些日子,就是您老在聚客楼折腾…不不不,散财的时候,那可传得是人人都知道,话说您老驳两位知事的面子,就为救你家娘子。”

王诩伸手示意滑猫儿停止,他也知道滑猫儿害怕他,所以说得三不着四,但他也弄清楚了一些他想要知道的事,即是这些乞丐能够打听到一些事,不管是道听途说,还是有根有据,这样就够了。

“这些事你是从哪听来的。”

“街边要饭的时候,来来往往都在说,也就听了些,还有在酒楼边儿上,这进进出出的食客也说,还有青楼……”

“你还愿意继续要饭吗?”王诩忽然打断滑猫儿的话问道。

滑猫儿愣了一下,才又露出贼溜溜的神情道:“要饭这个事儿,又不是啥体面的事,要是有口好饭吃,谁愿意天天看人脸色干这个。”

王诩凑近滑猫儿,认真地问道:“我给你一碗体面的饭,要吃吗?”

“要是能吃饱,那当然好……不过,如果能长期吃的话,那就更好了。”滑猫儿垂涎着脸道。

“这要你照着我说的去做,保证你能长期吃到体面的饭。如果你耍滑头的话……”王诩停下,故意看看站在不远处的石勇。

“是是是,小的绝不耍滑头,一定听从公子的吩咐,公子让小的往东,小的一定会把北在哪儿都忘了。”滑猫儿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你们一般住在哪儿?”

“城北的破庙里。”

“现在他们都在吗?”王诩追问道。

“应该都在,他们大都是申时以后就回了。”滑猫儿点着头道。

“走吧。”王诩扔下一句话,转身便走。

滑猫儿眼珠一转,便会意过来,缩着身子跟着王诩后头。

三人上了马车,一路朝着城北破庙驶去。王诩还是头一回来城北,对于住在城南来说,城北就应该属于现在意义上的穷人区了,不过住在这儿的虽然都不富裕的人家,不过其热闹程度却丝毫不下于城南。

“公子,就是这儿。”滑猫儿将王诩二人带到了一个安静的街道里,两旁都是些修得不甚大的简朴住房和宅院,街道的尽头宁静地躺着一个破败的庙宇,布满蛛网的匾额,破损的石狮,以及被虫蚀了的门槛,都显出一副颓然的景象。

“公子,小的带路,您老慢性着。”

滑猫儿领着王诩二人进了破庙,一个类似四合院的布局呈现在眼前,中间一颗古老的桑树不配合地生机勃勃地冒着绿叶。而一群乞丐聚集的佛堂也早已经看不到了菩萨的雕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破损的佛龛。

“过来,过来,快过来。”滑猫儿咋咋呼呼一吆喝,佛堂的乞丐们纷纷地聚集在院子中。

王诩心里暗忖:滑猫儿在人前虽是唯唯诺诺,不过在这帮乞丐中还是有些威信的。

“这位是王公子。”滑猫儿向着一众乞丐道。

机灵些的乞丐,在滑猫儿话音刚落的时候,就躬身鞠躬行礼,而其他乞丐也纷纷跟着照做。

“王公子,您老有什么话讲,就说吧,我保证他们都听话。”

王诩打量了一圈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不由地觉得自己有能力,也应该帮助这些人。

“我现在需要你们帮我做事,我会给你发放工钱,让你们穿得暖,能够吃饱,住在风雨不漏的地方,你们愿意帮我吗?”

一群乞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想过有人会做这种他们看来的“傻”事。

“可…可是,我们什么也不会做啊。”一个小乞丐怯怯地回答道。

“无妨,这件事很简单,以后我会告诉你们。现在只要你们告诉我愿不愿意。”王诩笑着问道。

滑猫儿在一边急得抓耳挠腮,若不是王诩在一旁,他现在真想上去一人踹这些榆木脑袋一脚。

“愿意,我愿意。”终于有一个人从忽然的幸福冲击中率先清醒了过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片的附和声。

“那好,既然各位都愿意,就好办了,明日我会带着人来,告诉你们你们以后要做的事。”王诩转身朝着石勇吩咐了几句,便见石勇快步地跑了出去,继而又拿着一个包袱进来了。

“这里有些钱,你们先拿去,置办一身行头,买些吃的,然后明日辰时,我会带人来这里,教你们怎么做。”王诩说完示意石勇将钱发下去,每人一贯钱。

一群乞丐仍旧有些不可置信地接过王诩发的钱,唯唯诺诺地道着谢。

待石勇发完,王诩又说:“现在你们去吧,吃些东西,买身衣服,然后记住明日辰时在此等我。”

乞丐们看了一眼王诩,又看了一眼在王诩跟前点头哈腰的滑猫儿,好一会,才陆陆续续地走了出去。

“滑猫儿,还有多少人没有回来?”

“还有两百多呢。”滑猫儿答道。

王诩斜睨着滑猫儿叹气道:“看来你是不想过好日子啊。”

滑猫儿是何等机灵的人,立刻反应了过来,自掌嘴道:“小的该死,小的该死。公子再给小的一次机会吧。”

“那你说吧。”

“刚才出去一百一十二个,还有四十三个没回来。”

王诩定定地看着滑猫儿,滑猫儿被王诩看得有些头皮发麻:“王……王公子,小的说的可真是实话啊。”

滑猫儿带着哭腔说道,眼看就要下跪了,被王诩一把拉了起来:“这些钱留给你,等会剩下的人回来了,一人一贯钱,发给他们,知道吗?”

“是是是,知道,知道,知道。小的一定照做,一定。”滑猫儿从石勇手中接过装着钱的包袱。

“我先走了,明日辰时,在这儿。”说完王诩重重地拍了拍滑猫儿的肩膀,滑猫儿被拍得一顿一顿,满口答应着。

第三十九章 报社、书院

从破庙出来,王诩带着石勇又去了浅草书坊,吩咐石勇在马车上等着自己,王诩就走了进去。

王诩一进书坊,就迎上了正要出来的马华。

“公子,做出来了!做出来了!”马华带着一脸憔悴的兴奋,有些失态地朝着王诩说道。

“哦,让我看看。”王诩接过马华递过来的票号样本,外形上和之前的票号有很大的不一样,是王诩按照现代纸币的大小设计的,而团和花纹也舍去了原有的人物图案和房屋图案,取而代之的是由他按照中国地形用三色颜料化成的地图图案。

“不得不说现在的工匠手艺精湛。”王诩摸着票号,不由得赞叹道,能照着他的原画依样画出来,还画得如此精致,实在是厉害。他细细地摸着票号,在左上角和右下角便能清晰地摸到由于纤维的厚薄不同而造成的粗糙感。

“公子,看看。”马华强抑着激动的声音,示意王诩看水印。

王诩如何不知道一个崭新的事物从自己手中诞生时的那一份激动和不可压抑的兴奋之情,想当初他仿造的第一幅字画以高价拍卖出去的时候,那种表情也是现在马华这个样子吧。虽然王诩在摸到粗糙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