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代西宁侯宋渝,祖上曾经尚过安成公主,咸宁公主,也算是皇亲国戚,有这层关系,他才跟独孤公公关系不错,当初给孩子起名宋夏,如今就在北京,护着一干扶桑公主和花魁们的安全。

李太后顿时眼神就一亮,“独孤啊!你来给哀家说说,你准备怎么办这事儿?”

“奴婢是这么想的。”独孤行在微微弯曲着膝盖,一脸奴颜走到李太后旁边,凑过去低声就道:“……”

李太后眼神愈发有光,听到妙处,叫了一声好,“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了,待会儿去领五千两银子去,手头有银子,才好办事。”她当年捐给寺庙两千两银子,结果被和尚们吹捧是九莲菩萨转世,如今害人,一伸手就是五千两,可见这做善事,也就跟黑社会老大去烧香一个道理,求的不过是自己的心安,至于那一颗良心善不善,那还用说么。

独孤行在喜滋滋磕了头,这才起身,转身的时候就去拽了李进,把李公公这扯了出去,李太后瞧在眼里头,自然知道这奴婢是在给自己台阶下,自然脸上露出些喜色,不过随即想到自家弟弟蠢笨,忍不住又生气,坐在金丝楠木的贵妃榻上,在炕桌上头自个儿独自打了一回双陆,这才心情好转了些。

话说这独孤公公把李公公扯出慈宁宫去,到了外头,这才压低了嗓子道:“我说李公公,您怎么又跟皇太后憋气儿,气着了皇太后,岂不是也把您给气着?您们可是亲生姐弟来着,何苦来哉!”

李进是李氏的亲弟弟,那就是万历的亲舅舅,若不然,何至于他一屁股在御马监掌印太监上头坐这么多年,比他李进有能力的太监一拨又一拨,他却巍然不动。不过听了独孤行在的话,他忍不住就道:“咱家为李家做了那么多,不落一声好儿,还把我当巴儿狗一般……”说着,就哽咽起来,这话说的,旁边独孤行在就不好多说了,毕竟,李进的身份不同旁的太监,只好在心里头叹气,这位李公公,性子还是偏绵软了些……哭泣了一会儿,李进从袖子里头摸了帕子在手,擦了擦泪,这才强作笑颜道:“你去罢!好生给我家姐姐办事,我这还得往兵部那边去一趟,把文书再盖上兵部的大印,叫人往关外再走一遭。”

独孤行在听了这话,略一犹豫,有心说话,话到嘴边,终究没说出口,这调派大军之事,虽然是御马监的本分,可是,京营不经战阵久矣,边关那些骄兵悍将,又如何调得动?别人不说,光是那位宁远伯爷,就不是好伺候的,如今御马监发出去的命令,那分明就是阻止别人升官发财,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李进犹自不觉,只是笑了笑,伸出手在独孤行在胳膊上拍了拍,“独孤,你有心了,咱家心里头有数,你是真对咱家好的。”他说了几句话,就转身离去,独孤公公瞧着他背影远去,就叹了口气,随即也匆匆离开,回到自己居住的院子,再次把事儿仔细想了想,脸上就露出一丝自得的笑来,当即唤过几个干儿子,给自己换了寻常人的衣裳,再沾了一撇假胡子,就悄悄出了宫。

他寻到宋夏之后,宋夏倒是颇为高兴,这人性子比较鲁直,对独孤行在当年,很是念着一番好儿,故此便专一请他到酒楼吃酒,说是要拜谢独孤叔这些年来照顾的大恩。

独孤行在不声不响,陪着他在一家酒楼寻了雅座吃了些,席间,就套了对方不少话儿,末了,就问,“小夏啊!咱家对你如何?”

宋夏二话不说,当即起身,就在他跟前给他磕了一个头,当年独孤行在所做的事情,对他来说,的确是救命之恩。

看他如此,独孤公公这白净的脸上就绽开菊花,笑了起来,弯腰伸手去他搀扶起来,接着就道:“咱家如今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去做。”

“独孤叔一句话,我上刀山下火海……”

“咱家不要你上刀山,也不要你下火海。”独孤行在那细密的单眼皮半张半合,紧紧就凝视着他,“咱家只要你做一件事情,把那些扶桑公主和花魁行首们每日的动向给咱家说一说。”

宋夏虽然性子鲁直,却不是笨蛋,当下惊得面无人色,“独孤叔,你……你这是……”

“放心,咱家不杀人。”独孤行在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只是,你也知道,郑国舅在关外让慈圣皇太后落了天大的面子,连武清侯世子都被阉割了,你说说,这让皇太后如何下台?咱家只是替皇太后出口气,让她们吃点官司,好消一消皇太后心中的块垒。”

说到此处,他盯着宋夏就道:“如何?”

宋夏脸上挣扎,独孤行在也不催他,只是自古去吃酒吃菜,等了半晌,宋夏一咬牙,“独孤叔,可真是不伤人命么?”

独孤行在笑了起来,“当然,咱家拿宝货(太监们被阉割下来的鸡鸡,一般太监混出点名堂,都会拿银子把鸡鸡赎回来,等死后一同安葬,认为这样下辈子才能做一个完整的男人)赌咒发誓。”

第376章 不怕神一样的国舅,就怕猪一样的太后

草原上东西气候区差异极大,像是如今三娘子做主的西蒙古,属于沙漠气候区,而土蛮汗控制的东蒙古,则是草原气候区,一般来说,进入春季以后,春夏秋三季相连,气温极是温和,而一旦入冬,则是长达半年的冰天雪地。

这时候草原上已经是五月,气候极是宜人,不过四月的时候,草原连降沛雨,导致长虹贯日,牧民老人们都说,这是主刀兵之象,想到今年明廷国舅大都督率二十万大军出塞,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灭了多少部落,那些牧民们心中忍不住就哀吊。

不过,即便如此,听说金帐王庭召集各大部落,要和明廷决一死战,依然有无数的部落前往,甚至很多小部落都凑了上去。

蒙古人也不笨,到金帐王庭去,可能被土蛮汗用做炮灰,可若不去,日后依然是一个死,再说,明廷的几万骑兵依然在游击,逮着小部落就杀戮一空,故此,就像是汉人说饮鸩止渴,明知道是个死,却也没法子。

其实,这些小部落却是多想了,土蛮汗巴不得这些小部落前去投靠,更不可能拿他们做炮灰,毕竟,在这年月,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大部落的话,他没法一口吞掉,只能送出去当炮灰来消耗,可小部落的话,他哪里舍得送出去当炮灰,自然好生款待,好日后纳入自家八大万户所下。

召集来的各大部落已经和大明的军队打了好多次小规模的战争,这年月,草原上的'大汗'不值钱,是个人都自称大汗,就像是海西女直的哈达汗,说实话放在草原上真是不起眼,可不也称汗了么,像是这类事,其实就是僭越,不过,不管是明廷还是土蛮,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了。

像是这些桀骜不驯的大汗们,土蛮巴不得他们去送死,哪里还会阻止对方,至于那些送死的大汗,无非就是认为,土蛮不行了,明人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草原上共主的位置,也该我来坐一坐了。而蒙古人是如何彰显武勇?自然是在诸多大汗面前击败明廷的军队,这样儿,方显得我的能耐,也好叫土蛮乖乖地让出大汗的位置。

看着那些趾高气昂的各路大汗们,布延脸上带笑,其实内心是冷笑的,这时候,未免就念叨乖官这个妹夫的好处了,若不是乖官,这些人联合起来,怕是要起不臣之心,哼!你不仁我不义,既然如此,就不要怨我了。

他让这些大汗们去送死,自然要找一个大义名分,譬如说扣一个叛逆的帽子在对方头上,这样自家心中念头通达,就没有压力。

明军果然也没让土蛮和布延失望,尤其是,等单赤霞带着蓟辽宣大四镇联兵到了之后,更是让那些草原上的大汗们吃了大亏。

这十好几万的大军一路前来,路上已经宰了好多拨从京师来的天使,这时候,大军的将领们已经形成共识,天使们是碰到草原上的鞑靼,殉国了。

这种事情,就跟女人找借口让男人睡自己是一个道理,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等到后来,也杀麻木了,不就是京师来的太监们,这些狗太监,蒙蔽天聪,还妄想行'十二道金牌'这样的逆事,咱们都是大明朝的忠贞武将,怎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事情正在滑向慈圣皇太后不可控制的边缘,若不是她蠢笨,想出什么十二道金牌的花活儿,蓟辽宣大四镇的武将们未必真就那么容易被收服,要知道,一个镇少则七八个参将游击,多的十数个参将游击,这么多高级武官,人心隔肚皮,怎么可能都和乖官一条心呢?哪怕乖官实际上给他们带去了勋功。

可慈圣皇太后这一手烂棋,实质上,等于让蓟辽宣大四镇的武将们给乖官缴纳了一份投名状:小样儿,别忘了,当初你可是也杀过慈圣皇太后派出来的天使的,你以为,慈圣皇太后会放过你?还是乖乖地,听国舅大都督的话,跟国舅大都督走。

故此,京里头慈圣皇太后越来越生气,连接多少拨使者出关了,结果一个回信儿的都没有,这种时候,有聪明人譬如独孤行在公公这样的,自然心知肚明,你皇太后此举,虽然只是为了召回国舅爷,可却是阻拦了蓟辽宣大四镇也不知道多少武将升官发财的路,那位国舅爷但凡只要聪明点儿,肯定就联合四镇武将抗旨,这想都不用想,而那位国舅爷聪明么?十三岁平定扶桑的人,这等人用聪明不足以形容,何止聪明,简直是个妖孽。

想当初,你慈圣皇太后的老公,穆宗隆庆皇帝,想停漕运,办海运,不就是挡了无数文官升官发财的路,结果将近上千条大船,走了一趟海运后就飘没无数,穆宗皇帝也不得不低下龙首,海运无疾而终。

但是这些话,他又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岂不是直接抽了皇太后的脸面,说她脑子不好使,想出这等蠢主意,故此也只能藏在心里头,他说到底,不过一个奴婢,皇太后定了主意,他只管办事就成,难道还能替皇太后做主?

不过,这些日子,他也摸清楚了那些扶桑公主和名妓的活动,到时候,找一些泼皮闲汉、青楼大茶壶,就说对方是自家堂子里头跑出去的姑娘,老鸨妈妈花了无数心血金钱才养出来,不相信?胳膊撸起来,守宫砂都有,这等绝妙处子,是要准备卖个好价钱的,结果,天杀的,居然跑了……

这种嘴上官司,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只要断案的偏向皇太后那边,到时候,笞刑,褪了衣裳打一顿板子,就算是完成了皇太后的命令了。

所以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尤其这个猪一样的,还是一个发号施令的。

兵家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单赤霞用兵,深得戚继光的精髓,可谓稳打稳扎,尤其他练得五万九州岛火器兵,这些九州兵真是好,听话,吃苦,耐劳,当真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累,吃的比猪差,就这样,这些九州兵都一个个乐呵呵的,难得发了饷,这些九州兵还不要银子,只要永乐通宝,小心翼翼就把永乐通宝揣在怀中,说就算死了,到了黄泉路上,也有买路钱了,故此不怕,一心好为茂才殿下效死。

别的镇羡慕单总兵麾下这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累,吃的比猪差'的兵,连戚家军都不得不承认,这些九州蛮子,似乎比咱们还能吃苦,他们却不知道,九州民风素来彪悍,但是那儿又没有什么'天下苦秦久矣'之类的说法,层层剥削之下,基本都是过着'八公二民'的猪狗不如的日子,后来茂才殿下体恤百姓,改成了'五公五民',还不许乱收费,这样的殿下,自然值得效死。

何况,到了大明国以后,顿顿能吃白米饭,哪怕是老陈米,可那也是白米啊!这在扶桑,武士老爷也不一定吃的着,不知道多少九州兵第一顿吃到白米饭的时候那个痛哭流涕,尤其是,有一个九州兵做到了蓟镇游击将军的位置上,更是把这种风潮刮到了一个顶峰。

这位如今的蓟镇游击将军叫做橘有褶,以前也不过就是九州岛的一个浪人,也就是怀着发财的梦想,报名参加九州军团,渡海到了大明国,这个橘有褶以前学过一点杂贺党的根来寺流铁炮术,到了大明以后,真真如鱼得水,使得一杆好铳,能十中飞鸟。

这时候的火枪射速,火枪手能一分钟两发的,那就是很合格的了,像是早合少女队,几乎都能做到一分钟三发,也就是十七世纪燧发火枪兵的标准了,可这个橘有褶,愣是能达到一分钟五发,就不得不说他在火枪上有天赋了,加上这厮还有运气,刚出关,就射死了一个蒙古头人,故此就被单赤霞委任为游击将军,只是手续一时半会儿下不来,还得得到兵部批文,不过,谁会为了一个游击的位置故意跟单总兵唱反调呢?即便是兵部那些大佬,也不会干这脑残的事儿的。

这个委任自然是有鼓舞九州兵士气的原因在里头,橘有褶更是惊喜交加,要知道当初钟离刚到九州岛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个游击将军,那耀武扬威挥斥方遒,橘有褶没读过《史记·霸王本纪》,自然不知道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名言,可内心依然是惊得差一点五体投地,自己这就成了将军大人了?上等人了?真有涕泪交加之感,总兵老爷殿下,您真是我橘有褶的亲爹啊!

若把橘有褶放回扶桑,他也可以被人称一声殿下了,一个朝不保夕的浪人,混成了殿下,他能不死心塌地么?那些九州兵们,能不两眼放光下死力气操自己么?

故此,这些火枪兵个个卖命,要知道,这时候的火枪兵还是消耗兵种,也就是所谓的炮灰,即便是到了十八世纪,火枪兵的阵亡率都是三分之一,有了效死之心的九州兵们,真真是最好的炮灰。

第377章 马奶子

单总兵打仗,那是极有章法的,刀盾兵在前,后面是长枪兵,再后面是火枪兵,最后是佛郎机炮,两翼则是骑兵,层层叠叠之下,比这个时候的西班牙大方阵还要周严,简直就是一个大刺猬,一嘴啃上去保管满嘴的血,何况两翼的骑兵那也不是摆设,虽然说跟宁远伯麾下的铁骑比起来,还差着不少,可是架不住单总兵的兵种齐全,杀起人来更快,一个火枪三段射击,就能把敌人的士气给打没了,这时候两翼骑兵一冲,鲜有拿不下的,即便有哪些妄大胆儿的,决死冲锋,便会一头撞在刀盾兵和长枪兵组成的钢铁长墙上,头破血流。

这些说起来似乎很简单,换了谁都能使出来一般,可是,真上了战场,却是全然不一样的,这可不是后世乖官玩《骑马与砍杀》,任何兵种都能坦然站着面对奔腾而来的钢铁洪流,直至杀得剩下最后一个也不会崩溃,利用点规则可以用最垃圾的兵种操翻最精锐的重装骑兵,还要自诩为高手,这和作弊又有多大区别呢!打仗谁会讲规则。

真上了战场,没有任何防护的轻步兵弓箭兵之流直接面对骑兵几乎就是一个字,死,甭说打仗了,光是铁蹄践踏大地的震动,就能让士气崩溃,转身逃走。

所以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便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这时候的蓟镇已经基本做到了火器装备率百分之百,不过,在单赤霞赴蓟镇上任之前,乖官还是对赤霞老爷说了,兵贵精,不贵博,肉搏的只管肉搏,打炮的只管打炮。

单赤霞觉得乖官这话甚有道理,故此他到蓟镇之后,专一就把心思方在这上头,把军队磨练得如臂使指,这时候再出关见血磨练一番,顿时就是一支精锐之师。

西班牙人还梦想着两万人的军团就进攻大明,把大明变成天主荣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