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系列的快刀斩乱麻,让朝野上下不知所措,沈鲤一介礼部左侍郎,听着似乎蛮大的官儿,三品,可是,京官多如狗,在京师三品官儿算个甚,何况还是礼部的左侍郎,你要是吏部,那还有个说法,毕竟吏部历来都是六部之首,俗称天官,譬如廷推,主持廷推的便是吏部尚书,故此,朝野上下真是跌碎了一地的下巴。

不过,沈鲤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他给万历讲过学,是万历的老师,那么,这个也算是顺理成章的,当初郑国舅提拔自己的老师沈榜沈敦虞,如今沈敦虞在宁波府的位置上头干得有声有色,这种事情,天下也算能接受,毕竟也这算是一种孝道,尊师重道怎么都值得称赞的。

故此,皇帝不经过廷推让自己的老师沈鲤进了内阁,这玩意儿就叫做中旨简拔,按说,内阁是有资格封驳的,可是沈鲤是万历的老师,内阁若封驳了,须臾脸上不好看,故此内阁诸位阁老一个个都巴望着沈鲤自己识趣儿,以中旨简拔为耻,自己不接受,可平素清直的沈鲤这时候却成了泥塑菩萨一般,一丝儿的声音也没有。

这就未免让阁老们大失所望了,谁不想内阁增添一个自己这方面的人,虽然未免有营私结党的嫌疑,可皇帝上台,还一朝天子一朝臣呢!要想一遂胸中的抱负,自然得用自己人才能如臂使指,得心应手,可沈鲤这个人峻洁峭直,乃是一个理学家,也就是如海瑞那般的道学先生,素以强项闻名,这种人进了内阁,岂不是一颗老鼠屎进了汤锅里头么?

阁老们都是大失所望,并且非常不理解万历皇帝,沈鲤虽然是万历的老师,可他也素来喜欢抨击万历,譬如去年封郑国丈的时候,沈鲤可是极力反对的,皇帝这是想什么呢?简拔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进内阁,这不是给自己添不痛快么!

只有万历的老师申时行隐约猜到万历的心思,暗中叹息:皇上是真大了,迫切地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若是廷推,不管推出什么人来,终归不是我朱翊钧的人,而且肯定会靠向某一位阁老,那么,这位阁老实力便要大增,既然如此,我干脆简拔沈鲤起来,他是我的老师,你们不好封驳罢!不然的话,把'尊师重道'这四个字往哪儿放呢?至于沈先生喜欢跟朕唱反调,这算什么,当年张先生权倾朝野的时候,沈先生不也照样跟张先生唱反调么!

这个不太好解释,非得解释的话,沈鲤这时候就像是后世在野党的议员,只要你是执政党的主张,我就要反对,避免你们一意孤行,大抵便是这么一个意思。

对,沈先生不是我的人,可他也不是你们的人,这就足够了,万历皇帝朱翊钧是这么想的。

沈鲤成了沈阁老,第一件事情,便是议政,讨论的是慈宁宫主事太监独孤行在和御马监掌印太监李进,这两位妄自揣摩上意,遂使属国扶桑武士身死二十四……这个议案,说实话,还是沈鲤顾着了慈圣皇太后的面子,这揣摩上意云云,谁不知道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呢!若没有李太后发话,这两位你给他两颗胆子,瞧他们指挥得动顺天府丞,做下偌大的事儿来,不过,皇家的脸面总是要顾及的,故此也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按说,这已经是给李太后台阶下了,可是,不知道这老娘们吃错了什么药,死保两人不提,连顺天府丞金无彩都保了下来,你说你个糊涂的老娘们,御马太监李进是你亲弟弟,保了还说得过去,那独孤行在难道不能抛出来背黑锅么,至于那顺天府丞,更是不知所谓了。

可是,李太后这次还真就发狠了,或许,她认为,自己若顺着内阁给的梯子下了,就代表着她被扇了脸面。

市井妇人,这四个字,绝对就是李太后的最佳写照,这便是老朱订下规矩子孙必须娶平民家女子的弊处罢!这倒不是歧视,而是当时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子的确没甚机会接受好的教育,李太后为何处处维护王恭妃?可不就是她能体会到王恭妃的苦楚么,她是被万历的老爹隆庆'私幸'的,而王恭妃也是被万历'私幸'的,男人几乎没几个能管得住自己的裤腰带的,可是,裤腰带松下以后,终究还是会系上的,私幸完了,大抵也是要后悔的,没有共同语言,只凭一时肉体之欢,何能长久?

大明这些皇帝,像是神宗万历这般,也生下很多子女的,证明他四十多年深爱着郑妃的同时,也裤腰带很松的,甚至那位喜欢比自己大十九岁的万贵妃的宪宗成化皇帝,在万贵妃死后也抑郁而终,爱的不可谓不强烈,他裤腰带也经常松一松的,若不然,孝宗弘治皇帝难道是石头里头蹦出来的?

这无关乎爱情,而是人类进化而来,深藏在男姓体内的东西,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儿,也没有裤腰带不松的男人,即便大山里头老实巴交的汉子,瞧见漂亮女人,眼睛也要亮一亮,这无关乎身份地位,所以聪明的女人大抵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什么?你说孝宗皇帝只睡了张皇后一个人?对,明孝宗千古一帝,华夏上下五千年,也就这么一位,几率比买彩票还小,何况他不是裤腰带不松,而是没机会松,张皇后史载'妒而骄',小时候在村上绰号'秃姑姑',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内心极为自卑的女子,一朝贵为皇后……

张家是三百年大明朝有数的外戚,骄横霸道,肆为奸利,可绝对不是什么好鸟。

总之,市井妇人李氏这一次却是跟内阁较上劲儿了,她以前和张居正眉来眼去,和儿子一起住在乾清宫,十年下来,朝廷上也是有不少的人脉的,故此一下便僵持住了,朝廷就开始打口水官司,有人就说,小小扶桑,何足道也?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国,难道要为了二十几个扶桑小卒的性命,就得落了颜面?

大明人对于那种天朝上国的心思是深入骨髓的,这话一说,即便想反驳的,也不大好开口了,也有开口的,顿时就被斥之为国贼,也就是后世所谓汉奸的意思。

这时候,茶茶殿愤而离开北京城,扶桑夷馆顿时上下一空,六月中旬,二十万扶桑军队扑朝鲜,在釜山登陆,五日,破王京,旋即,李氏朝鲜往辽东请求庇护,辽东巡抚不敢怠慢,用八百里加急文书往京师而去。

六月末,这事儿已经传得纷纷攘攘天下皆知,都说是慈圣皇太后李氏折辱了属国的公主,人家手下二十几个臣子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扶桑不敢跟天朝为敌,就把一口恶气撒在了朝鲜国身上。

朝鲜是诸藩之首,事大明甚忠,大明朝法定假日,三天,过年、冬至和皇帝诞辰,朝鲜都会派使节来庆贺,加上平日上贡什么的,四夷馆的朝鲜馆是最热闹的,朝鲜也有最多的士子在大明求学,这事儿发生后,朝鲜馆使臣朴不悔整日就带着一棒子朝鲜士子长跪于皇宫门口,真有一股子申包胥哭秦庭的意思。

朝鲜之事发生后,李太后得闻,硬是吐了一口血,气的。

她这时候根本没仔细琢磨,这事儿未免也太快了,快得匪夷所思,刚出事儿,就有二十万扶桑军队跑去朝鲜把朝鲜李氏王朝给揍了,连王京都破城了,而且,传递到大明的速度也太快,快得不合常理,这才六月末,几乎天下皆知了。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不是扶桑,扶桑的话,地方小,一件事情发生,个把月,差不多能传遍天下,可大明这么大,想要传遍天下,必然就有人事先知情而鼓吹。

可是,凭借李太后的智商,还真想不到这上头去,她只晓得,自己在天下人的面前又狠狠丢了一个大脸,甭说面子,连里子都不剩下了。

这时候,慈圣皇太后就是在强撑着,暗自给自己打气,自己这么多年,从一个被私幸的宫女到皇太后,一步一步走上来,什么样儿的风浪没见过?怎么会被这样的小事击倒呢?不行,李翠花,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坚持……

可是,后宫的那些宫斗,跟这等国家大事,又哪里比得上,就像是后世鞑清的那个慈禧,玩宫斗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可天下大势一到,她也半点儿法子都没有,女人么,俗话说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凭借手腕玩弄几个位高权重的男人,天下就有了,可当真大势一去,像是二十万大军打仗这种,你一个会手腕的女人,能管什么用处,难不成还能玩弄二十万男人!

七月,德妃娘娘诞下皇子,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喜,赐名常泂,泂字,清澈深远也,出自《诗经·大雅》,乃是歌颂君王爱护万民,得民心天下。

《毛诗序》云:《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第394章 香蕉船

诗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时尽黄昏,大流星从西方落下,气温便开始转凉,这时候,点上篝火,烤起全羊,再有蒙古姑娘跳上一段舞蹈,倒也是一番美事。

或许,全天下的人都想不到,声威显赫地顺义夫人三娘子,居然会穿得如初恋的小姑娘一般,面泛桃花,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只为博情郎一笑,赤兔哈屯三十了,可正是应了那一句俗话,老房子着火,烧得快。

这两个月,或许便是三娘子这一生来最快乐的时光,虽然她很清楚,那小郎君总有一日要走,可是,成熟的思想偏生羁绊不住滚烫的娇躯,每到天色一黑,她就想往帐篷里头滚去,顾不得羞臊,就那么没皮没脸地伺候着那年轻又活力的国舅爷。

连孛儿只斤·马琳都对三娘子的热情表示吃醋了,最后,就发展成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一来,乖官一边对远在宁波的誾千代姐姐表示内心的歉意,一边则奋力耕耘,正像是童话的结尾所写的那般,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性福的生活。

这些日子,漠南蒙古诸部被收拢的差不多了,土默特十二部大多表现了对三娘子统治的合法性的尊敬,有达赖大喇嘛预言为准提佛母,又有宣府总督伍枫撑腰,这位宣府总督伍枫字醉澹,号枫散人,颇为妙人,居然当众说:吾生平最仰慕玉散人,一本《白娘子》的唱本真乃是满纸云霞,吾恨不能身为许仙,取而代之,得此妖中真善美而妻之……瞧,文人拍马屁,是多么的迂回百转,你明知道他是拍国舅大都督的马屁,可人家说的婉转啊!你说这个唱本写的好不好?好,你说白娘子美不美?美,你看了这唱本会不会拍着大腿说我当取彼而代之?会,你想不想得此绝色而妻之?想……好嘛!这哪里是拍马屁,这是文人之间对真善美的共鸣嘛!

土默特部离宣府边关最近,这话自然是最快传到乖官的耳中,说实话,人家一心一意拍马屁,自然会想方设法把这等传言传到乖官耳中的,当初青藤先生徐文长出塞,就是应同乡好友吴兑所邀请,当时吴兑就是宣府总督,而徐文长也是在宣府镇出边关,认识三娘子的。

这伍枫是刚刚上任没多久,他也颇热衷于功名,不过,从嘉靖年中进士开始,熬了这么多年下来,也才做到宣府总督,他内心颇为不甘啊!

大明以京官为贵,这宣府总督听着威风,好像地面上的土皇帝一般,可是读书人无一不以入朝为官为最大褒美,伍枫自觉自己资历早就足够了,不说入阁,入六部总可以罢!奈何寡妇睡觉,上头没有人啊!甭说入六部了,像他这样做了宣府总督,不加兵部的衔头,说话都不太好使。

而他婉转拍了乖官的马屁以后,乖官顿时心领神会,投桃报李,立马儿用锦衣卫系统的八百里加急,给京里头送了一份奏章,宣大蓟辽四镇出兵,宣府总督伍枫协理粮草后勤着实有功,乃是能员,万历一看小舅子的奏章,当下一笑,有个好妻家,当真助力不小,总比父皇强,不但没助益,还处处拖后腿……他老子隆庆皇帝的妻家,可不就是武清侯爷家么,武清侯爷干的什么事儿?倒卖军服,以次充好,被御史言官弹劾得天下皆知,弄得皇家恁是没脸面得紧。

而他的小舅子,还会帮他拉拢人,当下就让司礼监拟了中旨:着加宣府总督伍枫,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

这份中旨也能直接提拔人,只不过就是法律程序略微不完善,容易被人诟病,不过这次内阁和兵部都没给皇帝扯后腿,一来有理有节,人家这功劳么,还是比较实在的,毕竟宣大蓟辽四镇的功绩在那儿,二来,万历这阵子扬眉吐气,民间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万历这时候的心情大抵是差不多的,他手上有银子,大量的银子,心里也不慌,不像是以前,内库没钱的时候,还要腆着脸儿去问户部要,户部尚书常常就板着脸回一句'陛下,户部没银子',能把你噎个半死。

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么?皇帝要银子还要不到?

呸!这话你也信,孟子还说'民为贵'呢!可小民什么时候贵过?

大明秀才杀人,诬告他人,即便打官司输掉了,按照大明律,高罪吸收低罪,最后也不过就是徒刑两年,而秀才功名有个好处,'例不的行',也就是说不立刻执行,最后也就是罚点银子了事儿,这跟后世权贵撞死人后判两年,有甚区别?

甭说过去,即便五百年后,小民依然是小民,有些话,只能在书里头瞧瞧,万万当不得真的。

故此万历这一次的旨意顺畅无比,立刻就被内阁加盖印章,兵部签署就下发了,不说万历心中得意,朕的旨意什么时候这么顺畅过?那宣府总督伍枫得到任命后,欣喜得手舞足蹈,这下真是得偿所愿了,如何不喜?

这总督有兵部右侍郎头衔和没有兵部右侍郎头衔,相差不可以道里计,这天下的总督,有兵部头衔的,可不多,何况还加一个协理戎政,这类似于后世官场说的'入常',有了这个协理戎政,也就是说,即便是兵部的事儿,他也有举手发言权了,虽然这发言权不重,但好歹也是自己的声音啊!天下督抚,有几个能在兵部发出自己的声音的?

果然,还是跟着国舅大都督有前途啊!

伍枫忍不住就欣喜,忙不迭又往漠南派出精锐的部队表示对三娘子接任的慰问,这就等于后世所说的联合军事演习,或者说军事访问,三娘子以前也常常带人入关慰问,有明一朝,或许三娘子执政的那些年,是大明和蒙古关系最好的时代。

这时候的边军还没有后来那么糜烂,虽然被总兵董一元带走了数万军马,但留下来的也有不少还算得精锐的,有加兵部右侍郎衔的总督大人的命令,被指令出塞的一个参将宛如一跤跌倒捡着个金元宝,笑得嘴都咧到后槽牙了,原本没捞着跟董总兵出塞的机会,还颇为懊悔,没曾想,还有如此的机会。

三娘子有了准提佛母(宗教神权)和大明顺义夫人(正统皇权)的双重大义名分,手上又有兵马,说话自然是格外地硬气,有那不尊号令的部落,正好一口吃掉,软硬皆施,双管齐下,顿成漠南最大势力,一时无两。

《左传》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讲的是朝代更迭,道理其实放之天下皆准,就像是后世一些超级公司,一路看着他收购,上市……兴旺发达起来,其实仔细一分析,最开始,也就是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捣鼓捣鼓,没几年,就起来了。

这东西,古人称之为大势,后人往往把这类事迹写成传记激励人心,鼓励别人,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的,实际上,大抵是无法复制的。

就像是乖官这般,十三岁杀人作诗而邀名天下,顿成大名士,随即往扶桑,收服诸夷,回国后办改漕入海,随手拨弄,和大吕宋开战,抢了无数的货物,再入九边,说服宁远伯李成梁,四镇联兵出塞外,斩首级无数,九边百姓纷纷膜拜'杀生茂才老爷',随即,降服土蛮汗,收服三娘子,漠南漠北底定……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