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摹!

“对,朕倒给忘了。各位爱卿,有关教育方面的事务还有本上奏吗?”

礼部侍郎李伯玉出列道:“臣李伯玉有本上奏。”

“李爱卿,请讲。”

“陛下,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今我朝之教学体系逐步清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如此阶梯状,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臣觉甚好,因此臣提议,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

有关童子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还在科举制之前。

古人把那些幼而敏慧,才赋优异,有特禀异质,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的儿童同一般儿童区别开來,将他们称之谓神童,有时也称为圣童、童。

到了宋朝,童子科也随着科举制的发

展而逐步完善起來,其中也涌现出象杨亿、宋授、晏殊、李淑等一批著名人物。在后世,著名的科大少年班就和童子科有相似之处。

李伯玉之意十分明显,不赞成拔苗助长的教学风气。

我想了想道:“江爱卿,你是教育界的大家,你的意思呢?”

江万里道:“李大人之提议虽说有一定道理,但我朝的童子科也选拔出像晏殊等人才,所以也不能说一无是处。童子科对于一般儿童而言,是不适宜的,臣认为还是有必要保留一段时间,但朝廷无须宣扬,当淡化待之。”

“好,两位爱卿之提议朕予以采纳。各位爱卿,朝廷的教育方针已有定论,从小学伊始,到中学大学,这是今后的教育之路。对于童子科,朕决定再保留两年,到咸淳三年底正式取消。之后,各地如有超常之少年儿童,可以先将其具体事迹送至临安,由临安大学和教育部会审后,交给朕最终审定,此事无须固定时间,也无须固定流程,仅仅作为个案,随时皆可,这件事由礼部和教育部共同承办。”

“是,臣等遵旨。”

“各位爱卿,今日朝会到此结束,师臣,军务院陆秀夫、范文焕、汪立信随朕前往后殿议事。”

“是,陛下。”

小七接着道:“退朝。”

在后殿中,我召开了一个小型军事会议。

“各位,朕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是來自苗家的洪源大巫师。”

洪源起身行礼道:“草民洪源参见皇上,见过太师及各位大人。”

“恩,坐吧。”我指着墙上的军事地图道,“大家请,洪源大巫师所在的乌河寨位于我朝西南边陲的黄泥河畔,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往西则可进军大理,往北可以直上成都,在未來的宋蒙之战中,朕相信即将组建的乌河苗寨军区会成为我朝的一路兵。朕已和洪源大巫师及田景头人谈好,在乌河成立苗家独立军区,由五千名苗族勇士组成,因其独特的位置,所以朕打算只让军务院和部分兵部官员知晓此事,既然是兵,就该出其不意。洪源大巫师。”

“草民在。”洪源再次起身道。

“洪源,朕任命你为乌河苗家独立军区制置使,领从四品衔,苗家军区是我朝成都、襄樊、庐州、扬州、临安和广南六大军区之外的第七大军区,你要尽心打理。”

“臣洪源谢皇上恩典,臣自当尽心尽力。”

“好,洪爱卿,请坐。”

“谢皇上。”

“苗家军区为一个厢的兵力,下设三个军,其军指挥使及以下将领人选由洪爱卿推荐,并上报军务院审批。”

“是,皇上,臣遵旨。”

“陆爱卿,军务院需要派遣一支两百人的将官团前往乌河,协助洪爱卿训练士卒,组建军队。”

“是,陛下,臣已经和洪大人商议完毕,会从临安军区、广南军区以及兵部抽调两百人组成南下将官团,在临安的一百五十人整装待发,明日便和洪大人一起南下,广南军区的五十人臣已安排四百里加急,令其先行北上,前往乌河寨。”

“好,有关苗家军区的后勤补给也由军务院统一安排,此事就由范爱卿负责,苗家军区和我朝其他军区的待遇完全相同,但不得大张旗鼓,需要秘密行事,不得有误。”

范文焕起身道:“是,臣遵旨。”

“皇上,臣洪源有一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洪爱卿,有话请讲。”

洪源道:“皇上,因我苗家军区目前洠в泻鲜实闹浦檬谷搜。猿荚萸业H沃浦檬挂恢埃谐蝗眨颐缂揖枰险笊钡惺保噬峡傻昧硗庋∨芍浦檬沽耍饪刹皇浅继吧滤乐剩的顺疾煌ūǎ衙舛嘤胁槐悖灾掠跋斓骄褚隆!

我忙道:“洪爱卿,朕当然不会相信你是贪生怕死之辈,否则你也不可能提议在乌河成军了,难得你能全面考虑,居上位而不贪恋,可敬也。至于上阵杀敌之事,朕会交给年轻人去做。今田修颜正在军事大学学习,而你回去后,也可以选派三十名有意愿的苗家青年到临安军事大学学习军事知识,学成后便可回到苗家军区担任将领。”

“如此甚好。”

“汪爱卿。”

“臣在。”

“朕打算让你担任南下将官团指挥使兼苗家军区副制置使,不知你意下如何?”

“皇上,臣遵从皇上旨意。”

“好,汪爱卿,朕知道你自幼喜爱兵法,乃是文武双全之士,我朝之疆土与蒙古接壤区域甚广,军事人才还很短缺,朕刚刚将你调到军务院,就要让你南下,爱卿辛苦了。”

“皇上,臣不辛苦,为皇上办事,为大宋尽力,臣万死不辞。”

我笑笑:“汪爱卿,你刚刚调入朝中,可能还不习惯,朕可不会让你们这些栋梁之才轻易赴死的,朕要中兴大宋,还得靠你们各位,哪能动不动就言死呢?”

第365章安南朝贺

第365章安南朝贺

第6章安南朝贺

汪立信还是第一次近距离和我接触,听我这般言道,略显紧张却又颇为激动道:“是,皇上。”

我接着说道:“洪爱卿,乌河苗家军区和我朝其它军区相比,有一处最大的劣势,那就是和后方的联系。大家请黄泥河畔的地图,乌河寨北部的安顺一线已经被蒙古人占领,山寨南面虽然和广南西路接壤,却又是群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唯一的道路就是东面的山区小道,这条小道贯穿苗区,可以直通荆湖南路,将会是军需补给的重要通路。所以,沿路苗家兄弟的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尽管蒙古人还洠в姓剂烀缜延胁糠置晒啪映鋈肫浼洌颐缛烁魃秸湎嗷ザ懒ⅲ臀页畞硗⒉欢啵饩托枰榘淠愣喾叫鳎员Vぞ栉镒实乃吵!

“皇上放心,这点臣已和田景头人仔细商议过,而且姜央大巫师言及,他会亲自走一趟这条通道,沿途拜访所有的苗寨,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

“恩,有姜央大巫师的支持,朕认为此事无忧也。只是,姜央大巫师年岁已高,万一有何差错,朕却难辞其咎,洪爱卿,还有洠в衅渌旆ǎ俊

洪源听我关心姜央,心里也是颇为感动,道:“皇上,姜央大巫师虽然年岁已高,但自幼修炼,身体状况良好,应该无碍的。”

我点点头道:“洪爱卿,那你和田景头人好生商议下,从苗家勇士中挑选一批武功高强之士,要绝对保证姜央大巫师的人身安全,同时,你告诉大巫师,此事无须着急,慢慢行进便可,朕可是答应过大巫师,待功成之日,朕还要和他一起前往九黎山。”

“皇上放心。”

“恩。”我又对汪立信道,“汪爱卿,你此次南下,需要谨记,苗家也是我大宋的子民,汉苗乃是兄弟民族,在朕的心里,都是同等重要,你需要告诫将官团,苗家军区和其他军区一样,若有人胆敢欺负苗族将士,破坏汉苗团结的,一律军法处置。”

“是,皇上,臣谨记陛下旨意。”

“乌河寨虽然暂时还很落后,但有山有水,你们到了之后,一边练兵,一边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渔业,如果能做到自给自足,那就能摆脱物资运输的困境,这就类似汉代的屯兵制,当然,必须是在练兵之空余方可,否则本末倒置就得不尝试了。”

洪源和王立信齐声道:“臣遵旨。”

“苗家独立军区的具体事务就由军务院安排了,师臣,你还有何补充吗?”

贾似道今天心情似乎不错,难得的多说了几句:“陛下,这路奇兵势必在今后的宋蒙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陛下用兵果真奇妙,那些蒙古人定然不会想到,在黄泥河畔还有我朝的一路大军,而且还是清一色的苗家勇士。陛下此举高明,臣十分认同。”

尽管苗族一直以來都是汉人江山里的一支重要民族,但和汉族之间隔阂甚深,很少会融入汉人的生活圈,更别说加入汉人的军队了。到了宋朝时期,这种情况也是一样,除了少数人因吃不饱饭或者一些特殊原因外,一般都不会选择加入朝廷军队的。像乌河寨即将组建的五千苗家军队,本身就是奇迹。

七月底,天气依旧炎热。这天下午,我收到了龙牙姚朝辉和叶东升从广南西路传來的两条消息。第一条是关于侬复的,这条消息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侬复于七月初突发疾病,不治而亡。第二条是來自安南国内,安南国君正式派出使臣已于七月十二日出发,前來临安恭贺大宋朝新帝登基。

我身旁的袁棘道:“陛下,侬复既然身故,也就不必再去理会了,姚朝辉等人是否重新安排事务?”

“恩,先生,令姚朝辉返回临安,叶东升继续留在我朝与安南的接壤处,待安南龙牙组织完全成形后再返回吧。”

“是,陛下。”

安南国态度的转变,原因有二,一是蒙古人虽然也在拉拢安南,但采用的手法更多的是威逼,这点令安南国君陈晃十分不满,那陈晃虽然洠в卸啻蟊臼拢孕〗邮苋寮宜枷耄杂诿晒诺陌缘廊词悄岩越邮埽诙憔驮谟诎材瞎闹爻汲略恕

安南首辅陈元的祖父陈欣是宋朝福建路长乐邑人,和陈晃的祖籍相同,陈欣年轻时前往安南做买卖,做大之后便在安南立足成家,安南国陈朝取代李朝时,陈家鼎力支持。陈元乃是陈家长孙,进入仕途后一直深受安南国陈朝第一代国君太宗陈煚的重视,年月,陈太宗让位于其子陈晃,专门指定陈元担任了陈晃的首辅大臣,而陈煚退位后,作为太上皇,仍然大权在握,所以陈元在朝中的势力一时无二。

在去年返回安南的路上,陈元不经意地遇到了正欲前去安南做买卖的叶东升,两人一路深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叶东升见多识广,讲述了蒙古侵略大理的暴行,同时也就大宋皇帝的传闻以故事的方式讲了出來,在和陈元渐渐熟络之后,又向其灌输了大一统的思想,陈元本是汉人,因其祖父的教诲,心里的汉人情节还是十分浓厚。

之后,叶东升在安南开设了一间贸易商行,往來于两地之间,并和陈元的交情日深,在叶东升有意识的影响下,陈元逐渐偏向了大宋。只是安南国君依旧游离于宋蒙之间,一边接受蒙古的册封,一边又不愿意得罪宋朝,这一次因为陈元的坚持,所以陈晃才派出了正式使节北上临安。

大庆殿。

“宣安南使节陈元进殿。”

带着复杂的心情,陈元走进了大庆殿,上一次是受陈晃之托,秘密來到临安,今日却能正大光明地进入到大宋王朝的金銮殿里,心情自是不一。对于陈元而言,从叶东升那里听到了太多有关大宋皇帝的故事,什么神人,什么贡院训示,什么制造味精等等,当然,陈元也从自己的渠道证实了其中的不少事情。

所有的消息综合起來,结果就是,当今大宋皇上的确非凡人也。

“安南使节陈元拜见天朝皇帝陛下,天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元,免礼,洠氲秸饷纯煳颐怯旨媪恕!

“是,皇上,今陈元奉我安南国君之令,专程前來临安恭贺皇帝陛下登基上位。”陈元拿出一封礼单道,“陛下,这是我安南国君敬奉陛下之贺礼,请陛下笑纳。”

“呵呵,安南国君有心了,陈元,千里而來,你也辛苦了。小七,收下安南国君的心意。”我笑道,“马爱卿,陈元先生的行程食宿都安排好了吗?”

马廷鸾道:“回陛下,都已安排妥当。”

“好,陈元,你们安南能够正式前來恭贺朕登基,朕自是很高兴。今,天下局势未明,宋蒙两强之争孰胜孰败,目前还洠в卸郏谡庵智榭鱿拢隳芮皝恚任晒蟆!

陈元恭敬道:“陛下,虽说宋蒙各自占有半边江山,但我安南历來与大宋交好,实为一衣带水之情,于情于理,自然应该站在皇帝陛下这一边。”

我点点头道:“陈元先生,朕先将今日之朝会进行完毕,你有否兴趣在此听听?”

陈元熟知大宋礼节,知道朝会是不允许外国使节参与的,除非是礼仪性的会议,当下楞道:“陛下如此大度,陈元焉敢不从?”

“好。”我笑笑道,“今日的朝会主要是商议下临安府潜说友的奏折,潜爱卿的这份奏折是有关临安目前面临的一个问睿捎诠ど桃档姆伤俜⒄挂约芭┐迳实奶岣撸簧俑辉@土Ψ追子咳氤鞘校械某鞘泄婺R丫岩匀菹氯绱硕嗟娜肆鳎虼私ㄒ槔┏恰8魑话洌蠹襾硭迪路ā!

。。。。。。

待众人一一说出自己的建议后,我道:“好,既然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法,那朕就來总结下,临安城面临的问睿皇且桓龈霭福蛭页渌厍某鞘谢窒笠苍絹碓酵怀觯裕薏啪颓卑涞淖嗾墼诖松桃椋源耍奘浅止睦奶取K孀派缁岬姆⒄梗钦蚧窒蠡峤徊郊涌欤游页乃笆兆槌删湍艹觯┮狄丫辉僬加兄饕匚唬切纬闪伺┕ど堂巢⒅氐木置妫庖坏悖腥嘶岬P模衔忱肓俗孀谥担蘅梢钥隙ǖ馗嫠叽蠹遥磥淼纳缁峋褪且猿鞘形魈澹怨ど桃滴魈澹虼耍蠹腋静挥玫P模参薹ㄎケ成缁岬姆⒄构媛桑抟膊荒堋!

我接着道:“潜爱卿。”

“臣在。”

“你的奏折朕批准,但你需要制定出具体方案,首先经过户部和工部的审核,再交给政务院处理,最后朕会亲自审核。”

“是,陛下。”

“政务院,户部,你们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适应我朝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出现。”

“是,陛下,臣等遵旨。”

从头到尾完这次朝会的陈元暗道,“能听从大家的意见,处事又果敢坚决,实乃明君也,來叶东升的那些故事并无夸张之处。”

随着小七“退朝”的声音想起,陈元才从思绪中恢复过來。

我着一脸沉思状的陈元道:“陈元先生,随朕到后殿,好好议议,师臣,你也一起。”

第366章十足把握

第366章十足把握

第66章十足把握

在延和殿的小会议室里,我让小七泡好茶水,并示意贾似道和陈元坐下,然后开门见山道:“陈元,朕來问你,你是怎么待当今宋蒙局势的?又是如何待安南的未來?”

陈元毕恭毕敬道:“天朝皇帝陛下,宋蒙大战一触即发,我安南国君自是希望大宋朝获胜。至于安南,时时刻刻都会尊大宋为天朝,年年进贡。”

我摇摇头,淡淡道:“陈元,朕你是明白人,所以朕才打算推心置腹地和你谈谈,你这里,除了朕和太师之外,再无旁人,就是因为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而不是你这些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词。”

陈元脸一红,随即站起道:“陛下,宋蒙之间确如陛下所言,胜负难分,从军力上讲,还是蒙古略胜一筹,但大宋有长江这条天然屏障相阻,也可一战。”

“正是因为胜负难以预测,所以你们安南采取了两边都不想得罪的策略?”

陈元讪讪一笑:“陛下,其实我安南国君还是心向天朝的。”

我也笑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