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俞妃,还有杨妃,胡妃,朕刚登基,事情繁多,待朕将朝中理顺,自会多陪陪你们,过完新年,你们都搬到朕的宁乾宫附近吧,也方便相见。”

“那太好了。”俞修容等一起说道。

虽然我对几位妃子没有什么感情,但毕竟算是我在这个世界的亲人,怎么都该多加亲近。

我拿出四件饰品,分给了全玖等人,道:“这几件饰品你们自己挑挑,作为新年礼物吧。”

全玖道:“谢谢官家赏赐。”

俞修容挑了一对耳环道:“谢官家,不过嘛,我们还有一个小小愿望。”

我笑道:“说来听听。”

俞修容看着太后道:“太后,官家在全姐姐生日时赋诗一首,今新年已至,我们请官家再作诗一首,以此来庆贺新年吧。”

“又要作诗?”

谢道清点头笑道:“俞妃此言甚得我心,官家,请吧。”

我心道,又得窃诗了。反正孔乙己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而且描写新年的诗词众多,我还是能记得几首的。我想了想道:“诗名就叫咸淳新年记吧。”随即念道: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这首诗是明朝叶颙的一首诗,诗中的屠苏是一种药酒名,当时我学这首诗时,因不懂屠苏之意,所以印象深刻。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旦》一诗也曾提及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所以谢道清也是用屠苏酒来款待众人,以示庆祝除夕。

这首诗的作者叶颙在宋朝时也有同名同姓者,只是不知道两人是否有联系。

全玖听罢首先道:“此诗虽然没有上次那首有气魄,倒也贴近情景,轻松愉快,这《咸淳薪年记》也算好诗一首了,官家自登基以来,这诗词上的造诣是大有长进啊,看来不需多久,可以出诗集了。”

谢道清道:“的确如此,但愿我大宋之乾坤能够如官家诗中所言,年年气象和吧。”

我笑道:“有母后支持,我朝气象自会一年更比一年强。”

“只要是利于我朝中兴之事,母后自会支持。官家,初三前往会稽省亲之事准备好了吗?”

“回母后,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官家多带些侍卫吧,以保证路上安全。”

“母后放心,孩儿又不是去打仗。”

“官家自己小心即是,明日早朝还要接受百官庆贺,今日就早些歇息吧。”

“是,母后。”

这是先帝驾崩的第一个除夕,宫中也无法燃放烟火,连谢道清喜欢听的小曲也都暂停。

按宋朝礼制,初一早朝皇帝要接受百官朝贺,然后由皇帝带领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便有十五日之朝歇,正月十六重新上朝议事。

古时皇帝也是辛苦,大年初一也不能睡个懒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新年新气象,领导我朝更上层楼。”早朝时,身为百官之首的贾似道率领百官祝贺道。

我见朝臣大都喜气洋洋,就连贾似道也露出一丝笑意,看来国人传统新年之气氛真是感染普天之人啊。

“众位爱卿,平身,朕也祝各位新年大吉大利。”

那马廷鸾出班奏道:“陛下,按我朝礼制,今日乃咸淳元年第一天,陛下当下诏,大赦天下。”

自古以来便有大赦天下一说,除了死刑犯,大都可以减刑。只是我对于这点是极其反对的,法便是法,怎能因为这事就可以随意更改呢?

我想了想道:“师臣意向如何?”

“请陛下自行定夺。”贾似道不冷不热地说道。

“马爱卿,此事稍缓,待十六日上朝之后再议。”

马廷鸾坚持道:“陛下,此乃祖宗之法,望陛下三思啊。”

“爱卿无需多言。”我说道,“小七,摆驾太庙,莫让太后就等。众位爱卿,随朕前往太庙祭天祭祖。”

“马大人,既然皇上旨意已下,还是请吧。”贾似道自然希望看到我和谢道清一派产生摩擦,看见马廷鸾新年奏本吃瘪,幸灾乐祸地笑道。

马廷鸾虽然人品不错,就是为人太过耿直不化,这也算是这个时代文人所谓的高风亮节吧,思想禁锢,总是认为符合祖宗之法就是正确的。

太庙在皇宫边上,乃是皇室祭拜先祖之地。当我们到达时,谢道清早已在太庙前相候,我带着朝中重臣先行进入太庙,随太后谢道清一起拜祭天地,拜祭祖宗,希望上天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随后,众大臣依品序高低依次进入其中拜祭。

这也是太后每年唯一一次的公开露面,祭拜活动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午后方才结束,大臣们陆续向我和太后辞行,离开了太庙。

咸淳元年来了,景定年或许只是我的实习期吧。

咸淳,这是我的年号,我的时代,只是这会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我回到宁乾宫,静默于窗前。

第43章新军的构想

第43章新军的构想

第43章新军的构想

大年初一晚上,我在宁乾宫中回请了太后谢道清,作陪的还是全玖以及俞氏等三名侧妃。

晚宴时,谢道清满面笑容,和普通人家的老太太一般无二,慈祥和善,不停地和众人说着家常,也不时地叮嘱全玖在路上要小心,照顾好我的起居饮食。

我第一次觉得这谢道清有些婆婆妈妈的,完全不似之前那个强势冷漠的太后。不过,这种感觉还是很温馨,似乎为这咸淳元年开了一个好头。

正月初三,我起得很晚,到中午时分,我才带着全玖向会稽出发。

从临安到会稽也就一百多公里,预计顶多两天的时间便能到达。

随行护卫由蓝羽统率着沈墨麾下的一百名御前侍卫担当,因云仲飞带着五十名侍卫在落石山下保护火药司,我也就没有再另行多加人手了。

我这支队伍中,除了蓝羽,沈墨,文璋,还有袁棘这般大高手,本来袁棘还准备将叶东升,姚朝辉二人调来,我觉得在自己的领土上没有这个必要,加上龙牙的事情也不少,便拒绝了二人随行护驾。

文臣中我就只带了陆秀夫和文天祥,至于我陪全玖回家省亲为何要带着他们二人,两人也都没有多问。

天子驾六是我国古代礼制的一种行为。皇帝级别的外出时,所乘之车是由六匹骏马拉着的,即著名的“天子驾六”,其余的副车只能驾四。

我坐在一辆六匹骏马拉动的四轮豪华马车上随着大队前行,这马车空间很大,床椅等简单家具一应俱全,连烧水加热的火炉都有。全玖只带了二位随身宫女,坐在后面一辆四匹骏马牵引的车上,最后一辆马车则是所带的礼物,无非就是些临安特产,袁棘小七等人也和侍卫们一样,骑马而行。

三辆马车居中而行,数名御前侍卫小心翼翼的围绕四周。这官道上行人极少,这时代不出十五是很少有人外出的

我第一次坐这种马车出行,刚开始时尚觉新鲜,但没过多久,便觉得还是颇为颠簸,马车毕竟不如汽车稳定,这时的官道也远远不及后世公路的平坦。

一晃一荡,我也就慢慢感到疲倦了,迷迷糊糊地度过了第一天的这个下午。

第二天我便开始适应了,也许是二个月来坚持练武之故吧。

“小七,去将袁棘,文天祥,陆秀夫,文璋四人叫来。”

我刚准备冲茶时,四人已到。

“文璋,这里你年纪最小,你来负责倒茶。”

“是,皇上,皇上您这车里真大啊。”

我笑笑道:“朕叫你们来,是商议关于未来我朝新军之事。云伯飞回来之后,火枪研制成功的机率大增,到时朕会将新军全部配上火枪,以火器来对抗蒙古铁骑。”

文璋倒好茶道:“皇上这火枪能有这么大用处吗?臣觉得还是臣的拳头管用。”

我喝了口茶:“在未来的战争中,火枪必定会全面取代现有的刀枪弓箭,甚至连你师傅道法,袁先生等都难以匹敌,这点你们无需质疑,到时自会知道。全妃的老家有座大型山庄,依山而建,人烟稀少,离临安不远,快马加鞭也就几个时辰的路程,朕打算在那里建立一座秘密军营,人数在千人左右,按照青年卫的方式进行训练,待火枪研制出来后,全部以火器为兵器,并以此为根底,逐步扩大,最终朕会建立一支十万人以上的新军,全面取代现有的边军,禁军。在这新军成形前,朕还需小心,以免贾似道等借机发难。对了,宋瑞,君实,你们二人和厢军的联络有进展了吗?”

“陆续在联络了,因贾似道在厢军的耳目众多,臣等也是小心翼翼,已有江西扬州的部分厢军表示效忠陛下。”

“恩,这事不可急躁,以免弄巧成拙。”我继续说道,“会稽之新军朕打算先已全妃家丁的身份招收,现今从北方流落而来的难民较多,这些人往往都有国仇家恨,且与朝廷中人无甚关联,可以从中挑选,加上会稽一带的乡下青年,朕估计兵源问题应该不大。文璋,你需要尽快在青年卫中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品行良好的少年,充斥到会稽新军中来,另外,君实,你回头修书一封给李大人,让他私下调派善于练兵带兵的军中将领过来会稽充当教官,人数在二十来人即可,但必须是忠贞之人。”

“臣遵旨。”陆秀夫,文璋应道。

“文璋,你记得朕在你招收青年卫时说过,要挑眼力好的吧。”

“回皇上,臣记得。”

“那突火枪的样式你们都知道,未来的火枪和突火枪有相似之处。”我顺手拿过文璋的长剑,双手握住剑鞘,单眼一闭,做了个瞄准的姿势,道,“这就是以后火枪的射击动作,而火枪的射程会从百米到千米开外,所以朕要求青年卫的眼力要好。”

文璋接回宝剑,依照我的姿势也试了一下,还是茫然。

我知道文璋根本不明白,也不去解释:“关于这支新军的训练,朕会分为二个步骤,一是按照现有青年卫的基本训练模式,重点训练新军的体力,耐力和团队合作,对于单兵的搏击能力可以减少。这一步基本通过后,就可以进行火器模拟训练了。”

“等等,皇上,请问什么是模拟?”文璋问道。

“对于新军的火器装备有两样,一是火枪,二是手榴弹,这两样火器的具体成功时间朕并不知道,在这之前,朕会做出一批外形相似的东西来替代训练,比如说手榴弹,朕会用石块代替,让新军投掷石块,做到快,准,远。一旦正式的火器出来,便能轻车熟路了。再比如火枪,朕会按照火枪的式样,做出一批模具,让新军进行瞄准训练,还要能长时间保持这些基本姿势。”

文璋点点头道:“这个可行。”

“宋瑞,君实,还有文璋,你们三人后期都会参与到新军的指挥中,至于这新军的作战方式等火器出来后,朕再和你们讲,你们目前只需记住,思维一定要开阔就行了。”

“是,陛下。”

“好了,朕在车上坐了大半天了,出去骑骑马吧。”

我从未骑过马,好在那赵禥会,我骑在马上,拉紧缰绳,也是有模有样,只是速度不敢太快,旁边的袁棘紧紧相随,生怕我会掉下似的。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一片山林前,这片山林十分茂密,除了近前的树木外,根本看不清林中的情形。

前面开道的沈墨来到我面前道:“陛下,今夜是否就在此处宿营?”

“这里离会稽还有多远?”

沈墨指了指山林旁的一条道路说:“回陛下,沿着官道前行大约五里路,就到达会稽地界了。”

全玖道:“官家,这片山林极大,穿过山林也能到达会稽城,而且路程近了很多,只是马匹车辆无法通过,如果我们沿着官道还需走半日才能抵达会稽城。”

我想了想道:“那就在此地宿营吧,我们也不必赶时间,大家休息一夜,明天清晨再出发。”

沈墨道:“是,陛下,臣这就安排。”

袁棘看了看山林,突然对蓝羽道:“带几个人进树林看看。”

第44章夜袭

第44章夜袭

第44章夜袭

文璋见袁棘如此仔细,笑道:“先生,这大过年的,又是如此寒夜,谁会躲在里面啊。”

文天祥瞪了文璋一眼道:“文璋,不得无礼,陛下在此,还是一切小心从事。”

陆秀夫出身军中,对于夜宿一事自是轻车熟路,指挥众侍卫将战马围成数圈,把三辆马车裹在当中。

我见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着,也插不上手,反正陆秀夫袁棘等人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也就不去管他们了,我和全玖一起随便吃了点干粮便独自回到马车上,躺在床上和衣睡去。

下午骑马时的感觉不错,只是这一躺下才觉得浑身酸疼,特别是屁股疼得最为厉害,那太祖长拳,无影诀可都练不到屁股。

累了一天,躺下后没多久就进入了梦乡。

正睡得迷迷糊糊,却听见外面一阵喧哗,我急忙起身,拉开马车的门帘往外看去,此时天刚朦朦放亮,大约凌晨四五点钟,小七见我起身忙道:“官家,敌袭。”

我睡意顿消,心道,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偷袭,不知道这是皇帝亲临吗?

这时,袁棘也来到马车前对我说道:“陛下,片刻前从山林中突然杀出一批黑衣蒙面人,此刻正在和前面的御前侍卫交锋。”

“黑衣人?”

“正是,蓝羽沈墨在前面组织应战,文璋在文大人陆大人身边护卫。”

我走出马车,隐约可见最前面正在厮杀中。

这些黑衣人手持小型军弩,射出一轮后立刻弃掉,随即再拔出弯刀,向我方冲来。

黑衣人成一箭镞阵,极力想撕开御前侍卫的防御。最前面充当箭头的数人只要有缝隙便向前面推进,而后面之人根本不管前面人的情形,一心只往前冲。黑衣人依仗人数的优势,大都是二夹一的情况,渐渐将缝隙越拱越深。

“陛下,这些不是普通的强盗,是训练有素的死士,而且使用的是蒙古战刀。”陆秀夫等也来到我身边。

“啊,会是蒙古人?”文天祥吃惊道。

“他们的武器我是不会看错的。”陆秀夫毕竟在前线和蒙古人交过手,心里十分清楚。

我点点头道:“蒙古人?不过,看他们的阵势应该是冲着朕来的。”

袁棘道:“陛下放心,对方虽然人数较多,但只要我方人员适应其路数,就会慢慢扭转事态的。”

“陛下,臣也上去吧。”文璋跃跃欲试道。

袁棘接过话道:“不急,先看看,我方虽处守势,但未显劣势,这批黑衣人的目标的确是皇上。”

果然不出袁棘所料,尽管对方离我越来越近,但人数也开始减少。

蓝羽沈墨二人便像是羊群中的猛虎,双剑挥舞之下,竟少有三招之敌,只是黑衣人似乎根本不惧生死,兀自顽强地向前推进。

御前侍卫虽然也有不少伤亡,但毕竟单兵作战能力强过对方,在蓝沈二人的指挥下,开始稳住阵脚,逐渐形成一对一之势。

正当我以为事态得到控制时,突然听见袁棘叫道:“不好,文璋小心。”

从交战的人群中,突然冲出三名黑衣人,这三人根本不同侍卫纠缠,也不管其他黑衣人的死活,一字排开直接向我所在的位置冲来,速度之快,连蓝羽也没能阻止住,显见三人轻功甚高。

三名黑衣人看见我身着龙袍,和周边之人衣着有异,不约而同地向我扑来。

文璋反应极快,随着袁棘一动,剑已在手,迎向那黑衣人。

小七也拔出随身宝剑,挡在我的前面。

黑衣人看见袁棘文璋上前阻拦,突然变化排列,两旁之人举起弯刀便向袁文两人劈去,袁棘何等功夫,身形一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