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充满着情趣,用现代眼光看,这里的居住者一定是有情调之人。

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昨日的皇太子,而是当今的万岁爷,南宋朝的皇帝了。

得到通报的太子妃早已率领一众宫女在门口迎驾,看到我进来,急忙跪下道:“臣妾全玖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说完我亲自扶起全玖,一同进入里屋。在伸手扶起全玖的瞬间,我发现其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我随即意识到赵禥是不会这样做的,只是我作为现代人,自然懂得什么是绅士风度。

落座后喝了口全玖亲手冲泡的临安龙井,我这才仔细端详起我这个太子妃来,全玖身材适中,面容清秀娟好,仪态端庄,虽然说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算得上是上等姿色了。

全玖见我如此,屏退左右,略带羞涩地说道:“皇上为何这般看着臣妾?”

我呵呵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又喝了口茶,语气温和地说道:“朕有些时日没过来了,全妃不会怪朕吧。”全玖听我此言,心里一下变得忐忑不安,急忙跪在地上道:“皇上,臣妾哪里敢怪罪,如果臣妾做错了什么还请皇上直接处罚,臣妾不明所以,心中诚惶诚恐。”

我知道全玖还是将我当做那赵禥,连忙将其扶起笑道:“全妃起来说话,今后没有外人时,不必再行跪拜之礼了,朕与你既然是夫妻,也该推心置腹地好好说说话了。”说完后,我也亲自给全玖倒了一杯茶,全玖接过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小口,满脸的受宠若惊之色。

看到全玖如此神态,我突然怜悯之心顿起,伸手拍了拍其柔荑,暗自骂道这赵禥一点不知道怜香惜玉。

或许是我的态度,又或许是我的一些细微动作让她慢慢地放松下来。“皇上,臣妾突然想起先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哦,哪句?”我好奇地问道。

“先帝在世时说皇上是十年的太平天子,今皇上刚一登基,就似完全变了个人。”

十年太平天子的说法史书上的确有记载,据说当时有不少朝中大臣因为赵禥的先天缺陷,反对将他立为皇储,宋理宗为了说服大臣,甚至以完全虚幻的梦境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说曾梦到神人相告,“此子(指度宗)乃十年太平天子也。”

不过,宋理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说出的话竟然在若干年后成为现实,度宗后来果然作了10年天子,只是天下并不太平,而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我听完后哈哈大笑道:“那全妃看朕是哪里有了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呢?”

“当然是变好了,臣妾觉得最大的变化是皇上的眼神比以前更加清澈,能使臣妾有种无比舒适的感觉。”

“全妃言不由衷了吧,朕以前的眼神可称不上清澈二字,呵呵,那全妃是喜欢原来的朕还是现在的朕呢?”

“皇上,论公,官家是臣妾的皇上,论私,官家是玖儿的夫君,无论官家怎么样,臣妾都喜欢,只是玖儿更喜欢现在的皇上。”全玖说道后面时,声音越来越小。

“玖儿?这称呼好,比你自称臣妾听起来亲切多了,以后就只我们两人时,朕也就这么叫你吧。”说到这里,我言语一转,继续道:“玖儿,先皇之言只说对了一半,现今我大宋王朝内忧外患,北方的蒙古人虎视眈眈,内部是官僚**,国库拮据,如果只得十年的太平那是远远不够的,朕不仅要带领我大宋朝恢复昔时汉唐雄风,外击蒙古,内整朝纲,更要使我大汉民族走向世界,啊,不,是走向这天下的巅峰。”

听完我这几句慷慨激昂的话,全玖简直惊呆了,片刻后心里一阵狂喜,看着我的目光间尽是崇拜之意,这难道还是那个昏庸无能的酒色之徒太子赵禥吗?变化也太快了吧,只是自己才不愿去想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只知道现在的赵禥才是自己心目中的中兴之主,如意郎君。

“玖儿,朕知道你习性寡淡,知书达理,再过三年,先帝孝期满后,你便会登上后位,朕最近要好生筹划下这国家大事,你须得小心配合,有外人时记得一切如旧,还是将朕当成酒囊饭袋即可。”

全玖点点头答道:“玖儿懂得,官家大可放心。”

“好了,朕得回宫和母后商议下先帝国丧之事了。”

全玖闻言,知我要走,不免有些失落,眼眶微微一红道:“官家,此时已至正午,用完膳再走吧。”

从乐菱杉最后的电话到现在已经有整整一天了,我这才想起一直没有吃过饭,只不过自己一点胃口都没有,我看着全玖期盼的目光,心里叹了口气,说道:“好,就在这里用膳吧。”

吃饭时,全玖明显放松了不少,有说有笑,在赵禥的记忆中,似乎从未见过全玖这般开心。

“玖儿知道官家有事,就让玖儿送送官家吧。”吃完饭,全玖依依不舍地说道。

我知道全玖的心思,但我的心思全玖哪里知晓。

我心依旧。

尽管乐菱杉说一切都结束了,尽管这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我心里一时之间哪里容得下别的女人。

第4章后宫之主

第4章后宫之主

第4章后宫之主

刚刚回到太子之宫殿,便见到谢太后宫中的太监总领李公公已经在门口相候,这李公公六十来岁,乃是太后的心腹,在宁坤宫中伺候太后三十年有余,看上去油光满面,精神矍铄,显而易见是极其得宠之人,所以才显得趾高气扬。

当今的南宋,谢太后和贾似道自然算得上是权倾朝野之人,也都是我现今无法开罪之人。

在这皇宫内院,谢太后可谓说一不二,即使先帝理宗在位时,也是对其礼让三分。

据史书记载,谢太后原名谢道清,南宋女政治家,19岁册立为皇后,57岁尊为太后,65岁又尊为太皇太后,谢道清胸怀豁达,顾全大局,50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

关于谢道清进宫之前还有一件有趣的野史记载,谢道清幼时眼疾且皮肤黝黑,在进宫途中不幸得了皮疹病,幸得名医之助,得以痊愈,皮肤尽都脱落,她的黑皮肤竟然因此而变成了莹白如玉的好皮肤,又让医生治好了她的先天性的角膜云翳,谢道清从丑小鸭竟然变成一个美女。只是宋理宗宠幸和她一同入宫的贾妃等,尽管如此,谢道清也没有去计较,所以理宗对其也是礼之敬之。在宋理宗准备立贾妃为后时,民间朝中纷纷议道,“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吗?”理宗无奈之下只能立谢道清为后。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当权者所写,其中有太多的政治目的,所以历史的真伪还需要亲自去验证了。

对于我这个刚刚上位的皇帝,谢太后并不怎么放在眼里,究其原因十分简单,我这个皇帝既没有属于自己的实力也没有傲啸天下的魄力和能力,只知声色犬马,孱弱无能,这样一个皇帝自然易于控制,这也是谢,贾二人都默许那赵禥登基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一点,赵禥并非先帝理宗的亲生儿子,而且出身微贱,自小时候起,谢道清便一直不喜之。

内有太后当道,外有似道专权,这就是现在南宋朝的局面了。

李公公一见我回来急忙跪下磕头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李公公起身后语气生硬地说道:“官家,奉太后旨意,请陛下前往宁坤宫觐见。”

我见这李公公虽然礼数有加,但眼神中并无丝毫敬畏之意,知道谢太后这派势力没有重视自己,心中顿时一怒,正待发作,转眼即想到,以我现在的实力根本不是谢道清的对手,况且对手的轻视对我目前来说,反而是件好事,这些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公公自然不知道这一瞬间我的思维已经几度周折。

“起驾吧。”我面无表情地说道。

宁坤宫在后宫中的北部,是整个后宫中第二大建筑,仅次于先帝理宗的宁乾宫。

“儿赵禥拜见母后。”我恭敬地对着太后说道。

“平身吧,陛下。”谢道清冷冷地说道。

“谢母后。”

“陛下,坐下说吧。”

当时身为理宗皇后的谢道清在赵禥被过继时便十分不喜,加上后来这赵禥行事不端,更使得谢道清大为不满,甚至厌恶。

我来到这宋朝后还没来得及考虑好未来的发展,现在的我只能小心谨慎,否则一不留神便会步历史后程。

谢道清可不同于全玖,我隐藏心中之想,尽量按照赵禥的意识思维来做回答,甚至眼神也变得混沌不明。

我刚一坐下就听到谢道清接着说道:“既然陛下已经登基,首先应当着手先帝国丧之事,我听说今日早朝时,陛下将此等大事全部交给贾似道贾大人了?”

早朝结束没有多久,这谢道清已经知晓,看来其在这朝中也有不少耳目的。

“回母后,正是。”我小心翼翼地答道。

谢道清失望地看了我一眼,神情复杂地说道:“陛下也是成年人了,慢慢要学会自己定夺国家大事。”

“孩儿谨记母后教诲。”

谢道清点点头继续说道:“七日后陛下正式临朝,对于朝中那些忠于我大宋的大臣一定要重用,比如说,马廷鸾、留梦炎,李伯玉、陈宗礼、何基帮助等人,陛下可以委以重任,他们势必能够帮助陛下治理江山,管好社稷。”

“母后但请放心,赵禥省得。”

我知道这是谢道清在安排提拔其亲信,这些人中,除了留梦炎最终投降元朝外,其他几人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正直之臣,可用之人。

谢道清见我答应得如此爽快,脸色稍有缓和,道:“那贾似道在朝多年,深得先帝信任,对于堂上之事均是十分熟悉,这国丧一事就让其去办吧。”

“是,母后。”

这也算是一种交易吧。

这就是政治,看来我得慢慢学了。

谢道清在朝中的势力不及贾似道,是以希望在我登基后多安插其亲信,以致能够在朝中和贾似道分庭抗衡。

就在我告辞准备离开时,谢道清又突然冒出一句:“陛下,在你被立为太子的当夜,先帝曾言道,这大宋朝终究是我赵家的天下,赵禥,好自为之吧。”

我当时一愣,没有明白谢道清说这话的含义,在回去的路上我仔细地揣摩了下,觉得谢道清的言外之意可能是,我登基上位既成事实,就该慢慢摆脱贾似道等外姓大臣的控制。

想到这点,我脑海中出现一个大致的念头,如果这谢道清和贾似道的确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我暂时在表面上继续做这个昏君,暗中不妨来个拉谢打假(贾)。

自理宗时代起,这南宋江山便是皇权,后权,相权三足鼎立。宋理宗疏于朝政,贪图享乐,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了贾似道,丁大全等人,导致相权大盛,而且又喜欢任用外戚来干涉朝中大臣,就使得后权渐渐膨胀,反倒是君权慢慢被削弱。

时至今日,依然是这种局面,只是代表皇权的我却不是原来那个皇帝了。

离开宁坤宫时,我才发现后背已是冷汗淋漓,其实这原先赵禥的意识中最怕之人正是谢道清,也许是受此影响,我也是有些紧张。

七天后将会举行先帝国丧,然后我会正式临朝。

这几天里,朝中仅有国丧这一件大事,我除了偶尔要去祭奠下先帝外,其余时间算是清闲,利用这几天,我可以好好思索下我的未来,大宋的未来,我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得到空闲,不然立刻就会想起乐菱杉,那种撕心裂肺的心痛实在是难以忍受。

我的优势只有两点,一是我比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多了八百年的见识,二是为我这个皇帝代表的是大宋的正统,我的劣势也很明显,没有属于自己的实力范畴,基本上就是一个被架空的皇帝,几年后的襄阳大战将会是宋朝走向灭亡的分水岭,还有就是我这具身体的寿命,只有十年时间,所以我必须在这几年中扭转军队的战斗力,襄阳之战无论如何都要取胜,对于我这具身体的寿命,我倒不是很担心,赵禥是由于酒色过度而亡,我只要注意这点,另外再加强锻炼,想必不会如此短命的。

一想到锻炼身体,我忽然记起武侠小说中那些神奇玄妙的功法,北宋有三侠五义,而南宋末年不正是郭靖黄蓉的时代吗?

能够和射雕英雄们过过招,这可是我从小的梦想之一。

第5章太祖长拳

第5章太祖长拳

第5章太祖长拳

我在屋里来回踱着方步,突然叫道:“小七,过来。”

“官家有何吩咐,小的在。”

“小七,朕来问你,你可知道这江湖上有什么著名人物或者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武学高手?”

“江湖?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吗。。。”

“不过什么?”

小七犹犹豫豫地说道:“小的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人应该知道的,只是。。。”

我见小七吞吞吐吐,有些恼怒道:“小七,你这厮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快说。”

小七见我发怒,急忙跪下道:“官家息怒,官家莫非忘了武学教授袁棘了吗?”

“袁棘?”

“正是,那袁教授武艺高强,本身就是个武学高手,他定然会知道,就连先帝在世时,对其武艺也是常常赞叹不已。”

袁棘是先帝为赵禥钦定的武学老师,只是赵禥哪能吃苦,总是找出各种理由逃避武学课,偶尔被先帝叫去,都被袁棘教授好生修理,所以心里怕极了这位老师,作为陪练的小七当然知道此中原由,才会显得犹豫。

“不错,朕倒是忘了此人。”

“官家,今日便是袁教授授课之时,要叫他来吗?”

“要啊,当然要叫的。”

“今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竟然会这般爽快。”小七想道。

在宫中的练武房内,我第一次见到了古代的武林高手。

“臣袁棘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我既然已经登上龙位,那袁棘见到我也是大礼参拜。

“平身。”

这袁棘大约五十来岁,身形长相都极为普通,随意一看,同街边散步的老人并无多大区别,很难想象,这就是先帝指定的武学教授。

“陛下,可以开始了吗?”袁棘起身后面无表情地问道。

我按照民间武林人士习俗抱拳道:“请袁先生指点,另外,在教学时先生只需将朕当做你的学生即可。”

袁棘和一旁的小七听我如此言语,都大吃一惊,就如当初全玖一般。

我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去说,我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赵禥了,我是现代穿越而来的优秀青年呼延东海。

从惊讶中很快恢复过来的袁棘上前一步道:“陛下,那我们开始吧,先来复习一遍太祖长拳的第一节。”

太祖长拳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少林寺学习武术之后,自己独创的一个套路,在整个宋朝都是十分流行,这套拳路一共二九十八节,传到现代仅剩六节。太祖长拳架式大而开朗,特别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与展现,演练起来豪迈奔放,优美中又不失其威猛的澎湃气势,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

说来我也真为这个赵禥汗颜,学了两年还没把这套长拳的第一节学会。

“小七,你先来。”

“是,教授。”

小七的习武天资虽然不佳,但这两年来一直十分努力,这套拳法使将出来倒也是有模有样。

“形已似,不错,陛下,臣将这套拳法再慢慢地演练一遍,陛下请看仔细了。”

袁棘说完,垂身而立,双掌前探,然后双手握拳,抓回腰间放定,双眼平视前方,蓄势待发。这一瞬间,我看见袁棘的眼神光芒如炬,似利刃,似尖刀,锐不可挡,这眼神竟是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无法想起。

虽然我是外行,也能看出袁棘的拳法的确是形神兼备,动静相宜,宛若行云,又似流水,表面上看去,和小七的动作并无两样,仅是速度稍慢,但却给我一种完全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