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廷鸾哼道:“陛下。这忽必烈简直就是在公开挑衅。”

范文焕问道:“陛下。忽必烈为何要大张旗鼓呢。所谓兵贵神速。忽必烈的这种做法不是明摆着让我朝军队提前做好准备吗。”

“范爱卿。正如马爱卿所言。忽必烈是在示威。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给我朝的百姓造成惊慌之态势。反过來。也说明了忽必烈的心虚。”

“心虚。”范文焕接着问道。“陛下。恕臣愚钝。这又是何意。”

我笑道:“忽必烈清楚我朝的动向。知道我朝已经在做备战的准备。因此偷袭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而且。我朝的百姓和将士目前均是斗志昂扬。这和蒙古人前几次南侵时有着本质的区别。朕以为。忽必烈修建点将台。无非就是为了鼓舞其将士的士气。削弱我朝之士气。朕所说的心虚。是指蒙古人的信心已经不像前两次南下时足了。忽必烈是在给他自己以及他的部下打气。”

范文焕想了想道:“陛下圣明。臣明白也。”

“各位爱卿。近一年多來。各大军区的战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我朝掀起的大练兵热潮中。大家群策群力。各军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四川军区的团练协作制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团练体制起源于远古周朝的保甲制。历朝历代均有之。今四川军区在张珏将军的统一训练下。其团练民兵已经成为正规军的一大强助。在宁西军战役中。岳池县的团练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在防御战中表现出色。还为正规军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兵源。”

团练是中国古代地方民兵制度。在乡间的民兵。亦称乡兵。从周朝起。团练得以不断发展。到了唐代。专门设有团练使一职。类似民间的自卫队队长。以管理团练事务。宋朝沿用唐制。各州均有团练使一职。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轼就曾经担任过黄州团练副使。

古代。比较有名的大约就要算明朝末年的湖北通山团练了。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就是死于通山团练之手。到了近代。军事家曾国藩就是以团练起家。成就了湘军大名。而最为出名的团练应当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民兵游击队了。我们的民兵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配合正规军。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接着说道:“宋蒙大战即将爆发。首当其冲的便是我北方边境的四大军区。为表彰前线将军们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的斗志。朕决定对于四大军区的主要将领进行加封。小七。念。”

“是。陛下。”小七大声念道。“宋蒙之战历经三十余年。大下战争数不胜数。今蒙古即将第三次南侵。为振我大宋将士之士气。特加封。扬州军区制置使李庭芝为扬威大将军。赐金带。庐州军区制置使夏贵为武威大将军。赐金带。襄阳军区制置使吕文德为奋威大将军。赐金带。襄阳军区副制置使兼安抚使吕文焕为振威大将军。赐金带。并兼任知襄阳府。四川军区制置使高达为中领军卫大将军。赐金带。四川军区副制置使张珏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兼任四川正任团练使。赐金带。四川省安抚使昝万寿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兼任四川军区副制置使。赐金带。四大军区各厢指挥使以上之将领各赐银带一条。望我朝将士奋勇杀敌。日后论功行赏。钦赐。”

第423章下江南檄

第423章下江南檄

小七念完后。退回到原位。我道:“在传达封赏令的同时。军务院将我朝之军令向各军区再重申一遍。要求所有军区务必遵守朝廷的各项军令。军令如山。凡有违令者。无论职务高低。均以军**处。”

陆秀夫代表军务院出列道:“陛下。臣领旨。”

历史上的咸淳朝廷对于军队中将领的掌控力很弱。特别是在援救襄阳的战斗中。手握兵权的大将们常常不听调遣。各自为政。像夏贵、范文虎等将领基本上是阴奉阳违。听调不听遣。即使以李庭芝之能。也指挥不动名义上属于其手下的范文虎。这就导致了宋朝援军在救助襄阳时。只能一次次的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反倒是从民间招募來的张顺、张贵冲破了蒙古军队的重围。得以进入襄阳。但最终却因范文虎的失信而阵亡。

“各位爱卿。朕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略作停顿道。“两日前。四川军区传來消息。权黎州张午招谕大青羌主归义。大青羌主的归顺。使得四川境内的羌族纷纷向我朝示好。愿意与我朝共同抗击蒙古。”

文天祥兴奋道:“这可是个好消息。就像陛下所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蒙古。”

“不错。我华夏一族源远流长。其中不仅仅只是汉人。还有苗家、壮家等一大批兄弟民族。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会变得越來越大。”

文天祥道:“陛下的民族政策是越來越见成效。加上田醉颜大人这一年來的努力。臣认为我朝境内的各民族很快就能形成统一的抗蒙阵线了。”

“恩。这条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我朝抗蒙力量的加强。这就更能增加我朝胜利的几率了。”

八月中旬。各种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前沿各大军区。兵器监、火器监直属的工厂作坊内。匠师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出一大批军火武器。十四日。沿江舰队制置使陈弈率领两千水师以及大量军需物资。抵达了郢州。与十天前先期赶到的临安军区第一厢将士一起。接管了郢州的城防。并开始秘密修建前沿指挥部。

九月一日。蒙古大都。

在十名全副武装的近卫陪同下。忽必烈登上点将台。威风凛凛地站在新筑成的高台上。

台下黑压压的站满了一大群人。约有数百人之多。站在前面的是朝中大臣及各路将领。后面的则是大都的普通百姓。其中以蒙、汉、色目人为多。

“参见大汗。大汗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的数百人一见到忽必烈登上点将台。参差不齐地全都跪倒在地。大声拜道。

“免礼。平身。”

“谢大汗。”

“各位爱卿、各位将军。各位我朝之百姓。此刻。本汗在此筑台拜将。以伐南朝。此举上应天命。实为天下苍生之运。今南朝帝王无王道。群臣无臣道。本汗乃作《下江南檄》。以示我朝之义。”

宅中图大。天开一统之期。自北而南。雷动六师之众。先谓吊民而伐罪。盖将用夏而变夷。欲制江浙以削平。极汝海隅而混一。堪嗟此宋。信任非人。处之师相之尊。委以国柄之众。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不学无识。舞术弄权。夸浒黄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绩。承君之宠。如彼之专。贪天之功。确乎不拔。惜官爵以摠宝货。苛条法以苦贤才。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溢涌。藉鄙猥者。伴食於庙堂。任反侧者。失兵於边徼。恬视雷星之召异。罔闻水火之降灾。满朝皆其私人。用将因其重赂。用白札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笔而容天讨之刑。民心已离而不知。天命将革而未悟。方且贪湖山之乐。聚宝玉之珍。弗顾母死。夺制以贪荣。乃承君宠。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硕德。而自比於周公。欺人寡妇孤儿。反不如於石勒。深怀祸慝。恣肆奸邪。合正两观之诛。可纾百姓之怒。我大元皇帝。聪明知睿。神武慈仁。焚香祝天。誓莫杀而混海宇。振兵畧地。随所向而宣皇威。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後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风行草偃之功。合宇宙以清宁。蘇人民而镇抚。恩宽幼主以下。罪止元恶之身。自今檄到。应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赏外。仍其官职。仅檄。

《下江南檄》中枚举了南宋权臣贾似道之罪过。并指责了南宋的通货膨胀为苛政。标榜蒙古为正义之师。以争取宋蒙双方百姓的民心。

忽必烈中气十足。在如此宽敞的广场上将长篇的《下江南檄》一一说出。中途几无停顿。足以显得其功力不凡。就连点将台下面的萨满至尊才恩吉雅和天涯神尊印天涯也同时感叹道:“洠氲酱蠛沟墓α谷蝗绱司睢!

“大汗英明。”

“大汗万岁。”

点将台下呼声一片。很快便汇聚一处。响彻在点将台上空。

忽必烈双手一挥。示意安静:“各位。为证明我朝出师之正。乃是承运奉天。下面由我蒙古护国神教萨满教至尊才恩吉雅登台。向上天请示圣意。”

才恩吉雅缓缓地走上点将台。其声音虽远不如忽必烈洪亮。却让台下之人尽都听得清清楚楚:“各位。本尊手中所持的是三枚最为常见的至正铜钱。其正面有至正之宝四个字。今本尊将铜币抛出。如果三枚铜币落地后尽皆指向正面。那就说明天意于我朝。长生天将与我朝同在。”

萨满教虽然不像道教、佛教有着完整的教义和体系。却是蒙古人心中的圣教。身为萨满教最高尊位的才恩吉雅深受蒙古一族的敬仰。可以称得上是蒙古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三枚铜币全都要指向正面。这种几率也太小了。不过。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说明上天之意吧。”台下之下不约而同地想到。众人屏住呼吸。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紧张地将目光注视着台上的才恩吉雅。

萨满至尊才恩吉雅淡然一笑。平静地伸出右手。众人也不觉得其出手的手势有何深奥。只是漫不经心地将铜币随意向天上抛去。铜币不停地在空中翻转方向。升到最高点之后。随即开始快速下落。三枚铜币转了无数个圈。直向地面落去。就在临近地面之时。又见才恩吉雅从怀中取出三支羽箭。根本不做瞄准状。轻描淡写地向外一抛。这三支羽箭便如流星闪过一般。速度极快。瞬间便追上了三枚铜币。铜币中心之孔很小。羽箭的箭矢刚好在铜币落地的瞬间追上了铜币。并穿过其中之孔将其牢牢地钉在了地上。

铜币很小。又被箭矢所挡。台下之人根本不清三枚铜币的朝向。忽必烈着寂静的人群。大声道:“伯颜。验。”

“是。大汗。”

伯颜向前数步。低头一。只见三枚铜币全都是正面朝上。各自露出了至正之宝四个汉字。

“大汗。全是正面。”

“腾格里。腾格里(蒙语。意谓长生天)”

“天意啊。长生天保佑我朝。与我朝同在。”

随着伯颜的声音响起。台下之人全都放下心來。一个个笑容满面。一时之间。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

“天意已显。我蒙古国有长生天相助。此战必胜。”所有人的耳边突然响起了才恩吉雅淡然苍老的声音。待众人将目光重新聚集到点将台上时。台上却哪里还有至尊大人的身影。

印天涯暗自赞道:“十多年洠в屑哦骷懦鍪帧'想到至尊大人的功夫竟然精进如此。虽然自己也能做到。却不及大人之轻松自如。”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好。我蒙古国之臣民。你们均可上前。一究竟。”

话虽如此。后面的百姓也洠в卸嗌俚ǜ疑锨暗摹U驹谇懊娴奈奈涔僭比词蔷〗陨锨耙还邸9缓筒账档囊谎H锻胰颊娉稀

片刻后。忽必烈道:“这三枚铜币就一直摆放于此。以见证我蒙古大军破宋之义举。各位。今日人多。日后你们随时可以來此一观。鉴证铜币的朝向。”

“大汗万岁。”

“蒙古必胜。”

完铜币的官员们情不自禁地喧哗起來。使得场面一下又变得热闹非凡。

忽必烈再次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安静:“我蒙古帝国上承天命。得长生天之庇护。必将一统天下。下面。本汗开始点将。阿术将军。请上台受封。”

尽管南征将领的名单早已知会天下。但能够亲身经历受封仪式。却还是令这些将领们兴奋不已。也让观点将仪式的蒙古百姓们激动万分。

阿术上台后。行礼致敬道:“末将阿术参见大汗。”

从这一刻起。蒙古又一次回到战争状态。身为武将的阿术将称呼从“臣”改为了“末将”。

第424章点将

第424章点将

第章南宋少帝陵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公司的,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

下午,我接到了女朋友的分手电话,内容很简单,“我对你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们结束吧。”

我叫呼延东海,一名普普通通的理工科大学生,三年前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我生性淡泊,不好交际,平日里朝九晚六,每天的生活简简单单,算是个典型的宅男。

在一次同学生日宴会上,我认识了她,我的女朋友乐菱杉。哦,不,现在应该叫前女友了。

“小师妹,岳灵珊?”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一清二楚,乐菱杉白了我一眼说道:“你才小师妹呢,本姑娘姓乐,音乐的乐,菱角的菱,杉木的杉,记清楚点,下次别瞎叫了。”

小师妹岳灵珊是金老先生小说中的人物之一。

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我们爱得如此之深,真的让人如痴如醉,这三年也是我今生最快乐的时光。

直到一个月前,她开始疏远我,只是无论我怎么问,也是没有答案。今天终于收到了她要分手的消息,尽管已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自古都是说负心汉,到了现代妇女能顶半边天,难道负心女也同样会占上一半吗?

这是20年十一月的一天。

此时,夜色已深,小雨淅淅沥沥,偶尔冷风飕飕,街上人烟稀少,我糊里糊涂地登上回家的地铁。

在这个略显寒冷的雨夜,又是最后一班地铁,车厢内空空荡荡,我所在的这节车厢里,自始自终只有我一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列车到达终点站,我和零散的几个乘客走出了地铁站,这才发现出口变得十分陌生,这里并不是我回家的出口,我了指示标牌,原来我坐错了方向,来到了地铁三号线的另一端,蛇口的南宋少帝陵。

虽然我读的是理工科,但自幼喜爱历史,对于南宋末年也是略知一二。大汉民族性格和命运的转折点或许就发生在这宋朝末年,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宋朝都是当时的世界之最,但却屡屡遭到弱小的异族欺凌,不说契丹大辽,也不讲灭北宋的大金,灭南宋的蒙古,就连小小的大理也能与之并存,以至于后世的大明王朝同样也被当初极其弱小的满清所灭。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名族的悲哀,而宋代之前,却正好相反,汉武帝,唐太宗,数百年间差点将匈奴等异族打得直接灭族。

唉,汉唐盛世不复存在,民族的血性也随之消失殆尽。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也最终成为了历史。

至于南宋末代皇帝更加凄凉,一个八岁多的孩子死后尸骨无存,只留下这处衣冠墓,千年来默默地守在这南海边,衣冠墓的存在似乎还在告诉历史,曾经有这么个人物,如果不是当年邓爷爷南巡,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连末帝的衣冠墓也都不会为人所知了。

我出了地铁站,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路上一片寂静,这本就是一条小路,即使在白天路上行人也是寥寥无几,何况是下着小雨的深更半夜。

我的思维乱七八糟,脑海里时而浮现出和菱杉在一起的片段,时而又重复着菱杉的绝交电话。我的心好痛,总觉得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堵在心里,连深呼吸都做不到。我的心已经死了,也许我的人也快死了吧,我暗道。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鬼使神差地走向了宋少帝陵,至于我是怎么来的,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你恨她吗?”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

我当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深夜的这里怎么还会有人存在,只是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这句话,“我恨她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