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秉忠离开后,忽必烈道:“从阿术传回的消息看,南朝在郢州一带已经增兵至二万余人,明年应该还会有新的援军陆续抵达襄樊,对于这次的襄樊之战,你们有何想法!”

伯颜首先道:“大汗,此次南征宋朝,和以往我军远征西域的诸多国家都不相同,南朝城池坚固,百姓众多,粮草储备也很充足,易守难攻,我军在襄阳、樊城周边修筑城堡,采取长期困城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大汗制定的围城打援策略臣完全赞同,困而不打,围而不攻,一來可以慢慢消耗襄阳军的实力,二來可以吸引南朝的援军,我军则以逸待劳,一一击破之,我朝的军力强于南朝,但这次的襄阳大战,不仅是对我军长期作战的耐心之考验,更是对我朝后勤能力和内政的一次考验,所以请大汗耐心持之,不急不躁,徐而图之!”

忽必烈认同道:“恩,伯颜,你的见解在理,本汗对此已有准备,这次大战哪怕是打上十年,本汗也会坚持下去,自帝师回來后,我朝的内政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也是本汗认为可以打持久战的前提!”

真金道:“父汗,伯颜将军说得很对,我军将士虽然骁勇善战,但一向都喜欢采用速战速决的办法,在围困襄阳的持久战中,难免会有急躁的情绪出现,这还需要父汗多加引导!”

“这是自然,本汗会反复告诫阿术的,帝师,我军的后勤补给都洠暑}吧!”

郝经道:“臣在去年就已下令各级官府对于开荒耕种者给予奖励,各地有多余的良田可以租给汉人农户,并不得歧视,同时,臣下令让襄阳附近的南阳等地,进行屯田或者募民耕种,这也颇有成效,加上最近一两年來风调雨顺,我军的粮草供给毫无问睿 

“恩,帝师辛苦了!”

郝经喘了口气道:“大汗,这是臣分内之事!”

“帝师,最近身体还好吧!”

“回大汗,臣无大碍,神尊大人的良药还是很有效的!”

忽必烈点点头,又对伯颜道:“伯颜,三万怯薛军随时可以出征了吧!”

“回大汗,怯薛已成,随时可行!”

“恩,明年三月,东路大军余下的六万多名将士便可整编完毕,等二月份启用新皇宫后,你便先带五千怯薛军前往南阳坐镇,根据南朝援军的情况,逐渐向襄樊增兵!”

“是,大汗!”

郝经道:“大汗,阿术将军要求朝廷增调抛石机,臣已经集聚了一百架小型抛石机、五十架中型抛石机和二十架大型抛石机,就由伯颜将军一并带去吧!”

“可以,帝师,回回砲的进展如何了。”

第444章战略布局

第444章战略布局

第444章战略布局

郝经道:“回大汗,到明年年中,大约五、六月份吧,应该可以制作出首批回回砲,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向臣保证,六月底之前至少可以做出十架,到明年的下半年就可以大批制作了!”

“好,回回砲的试制品本汗见过,的确远胜于我朝现有的抛石机,真金,本汗决定建立一支砲营,由亦思马因担任都指挥使,隶属枢密院,这事交给你去办,在首批回回砲制作出來后,便让亦思马因率领砲营前往襄樊,我东路大军中的所有抛石机也全都归属砲营!”

“是,父汗!”

伯颜道:“大汗,我军的抛石机一向归属各军,集中使用会不会!!!!,!”

忽必烈打断道:“伯颜,从阿术砲轰襄阳的事件來看,抛石机集中发射的效果更为有效,这点本汗认真考量过,就这么定了,亦思马因的砲营抵达襄阳后,由阿术直接指挥!”

“是,大汗!”

印天涯跟着道:“伯颜,本尊也认为大汗的决策乃是正确的,集中力量攻敌一点,在攻城时其效果确实要大得多!”

忽必烈笑笑,随即吩咐道:“伯颜,传令东、西两路大军,严密监视南朝四川、庐州、扬州三大军区的动向,但不可轻举妄动,最好让南朝朝廷认为东、西两地暂无战事,好从这三个军区调兵前往襄阳增援,以让我军在襄阳城外将其打掉,省得以后还要逐个击破!”

“是,臣遵旨!”

在谈完征南军的事情后,印天涯道:“大汗,杨琏真迦來信请示,何时可让方晨乾起兵!”

忽必烈道:“神尊,方晨乾那里有多少人马!”

“大汗,约在两千人左右!”

“两千人!”

印天涯微微点头道:“人数的确不多,大汗,南朝在小皇帝登基以后,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他们天道盟招纳会员是一天比一天难,不过,虽然人数仅有两千,但据杨琏真迦所言,这两千人都是以一当十的高手!”

忽必烈想了想道:“让杨琏真迦继续练兵,兵在精不在多,天道盟地处临安附近,人多了反而目标大,等南朝从临安军区及御林军中再次抽调军队前往襄阳增援时,方晨乾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临安!”

“好,大汗此举可行。”印天涯道,“到时本尊也会派出天涯高手相助,争取先拿下临安,即便不成,也要让南朝朝廷及其百姓产生恐慌与不安!”

“具体计划到时再议,各位,随本汗去新皇宫看看!”

又是新的一年。

在一场漫天大雪中,临安城迎來了咸淳五年。

由于战争之故,军务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官员只放了三天假,大年初四便已开工,其余部门也会在正月初七开始上班。

新年的三天中,除了大年之一我在大庆殿中接受了百官的朝贺以外,其它时间都在福宁殿的御书房或者作战室中度过。

大年初四一大早,我便在延和殿召开了咸淳五年第一次军务会议,就各军区的任务做了安排。

“各位爱卿,战争时期,大家辛苦了!”

“陛下辛苦!”

我示意大家坐下,开门见山道:“印爱卿,你先说说临安军区兵力的分布情况!”

“陛下。”印应雷起身道,“我临安军区共有四厢之兵力,吴松含将军所部第三厢驻扎在郢州,赵宝将军所部第二厢驻扎在临安,张顺将军所部第一厢则分为三处,一部分在郢州,一部分在琉球省,还有一部分驻扎在济州岛,剩下的就是刚组建不久的独立厢,目前正在集训中!”

“好,朕知道了,各位爱卿,朕打算在今年年中御驾亲征,御林军会随同前往,临安军区的独立厢另有任务,临安城的城防交由赵宝将军的第二厢,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不可。”几乎所有的大臣全部出声反对道。

“这是为何。”我不明白为何全体反对,愣了一下道,“临安身处内陆,北有扬州军区,东有东海舰队,难道蒙古人会越过襄阳直接抵达临安吗,何况临安军区第二厢还有一万多精兵呢!”

贾似道干咳一声:“陛下,临安乃是我朝之行在所,虽然远离前线战场,但只有一万多将士守卫确是嫌少,假如,假如有意图不轨之人暗里造反,那就很可能会陷临安于危险也!”

“是啊,太师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在我的记忆中,南宋末年根本洠в惺裁雌鹨逶旆粗拢矝'有篡党夺权之事。

“各位爱卿,自朕登基以來,我朝气象万千,日新月异,百姓安居乐业,哪会有多少意图不轨之人呢!”

眼下的南宋局势确是如我所言,朝廷官府逐渐走向清明廉洁,百姓生活趋于稳定富裕,自然鲜有聚众谋反者,中国的百姓本性谦和温顺,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一般都不会走上谋逆之路,官逼才会出现民反,况且朝中也洠в械卸允屏Υ嬖冢易允欠判摹

陆秀夫劝道:“陛下,还是多留些部队在临安吧!”

我知道贾似道、陆秀夫等人的好意,的确是为了江山社稷,倒不是为他们自己着想:“李北洋李爱卿!”

“臣在!”

“水师陆战队成员目前一共有多少!”

“回陛下,直属水师指挥部的水师陆战队一共有八千人!”

“八千。”我暗自想道,印应雷北上会带去两、三千陆战队成员,还有五千暂且洠в杏梦渲兀馕迩β秸蕉拥笨梢挥谩

一念至此,我道:“李爱卿,倘若朕亲征襄阳,你便令张贵统制率领五千水师陆战队队员进驻临安,与赵宝将军的第二厢一起守卫临安!”

李北洋道:“是,陛下!”

“恩,此事就这么决定了,临安城还有御前侍卫,锦衣卫,临安军事大学的上千名师生,还有千万忠于我朝的百姓,朕相信不会有问睿模 

众人见我语气坚决,也不敢再劝:“是,陛下!”

“好了,下面再來说说当今的时局,目前的主战场襄阳城外有蒙古中路大军八万五千人,根据來自蒙古的情报,其中路大军还有六万多人正在南阳一带集训整编,预计三、四月份即可完毕,同时,蒙古已经招募了数万水师,由刘整之族弟刘涛、刘翊负责训练,朕认为,这六万大军一旦集结整编完成,便会出兵襄阳,蒙古水师也会逐渐参与到襄阳之战中,因此,最激烈的战斗会从四月左右开始!”

我停了停继续道:“为此,朕决定,当蒙古中路军全都集中到襄樊一带时,我军便要实施预定计划了,第一,四川军区、广西军区、苗家军区做好进军大理的准备,务必要在短时间内肃清大理境内的蒙古守军,并及时返回四川,以备蒙古西路军的袭击,第二,为了协调整个江淮战区的十万大军,扬州军区、庐州军区自本月起合二为一,成立江淮军区,由李庭芝将军担任制置使,并晋升为军务院副院长,夏贵将军担任副制置使,合并之后的江淮军区由第五厢至第十二厢八个厢的兵力组成,合计十万人,李庭芝驻守扬州,并随时准备北伐,夏贵则率领第十一、第十二两厢人马于三月底之前进驻随州,到时朕会亲自前往郢州,组织我军进行反包围战役!”

李北洋问道:“陛下,那我水师的任务呢!”

“李爱卿,莫急,朕最后再说水师。”我笑笑,“对于目前的郢州驻军,朕打算让张顺部立即进驻襄阳西部的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这样就可形成以襄阳为中心的东、南、西三面合围的局势!”

史岩之赞道:“陛下高瞻远瞩,这局棋下得很大啊!”

“史爱卿,宋蒙大战本身就是一局大棋,朕最后再來说说水师,李爱卿,沿江舰队首要任务是扼守长江上游,决不允许蒙古水师通过重庆府,因此从水路增援襄阳的任务朕打算交给李曾伯的东海舰队,阮思聪的南海舰队则作为机动,暂且继续守卫沿海防线,水师的主力北海舰队则做好从海路直接北上的准备!”

“是,陛下,我水师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

“恩,这是今年我军的战略规划,你们还有何补充吗!”

贾似道起身道:“陛下,不算蒙古水师,其中路大军一共有十五万人,而我朝在襄樊一带投入的兵力总共十万出头,臣建议从江淮军区多抽调一个厢的兵力前往襄阳支援!”

我想了想道:“恩,师臣之言也有道理,让江淮军区第十三厢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准备支援襄樊!”

整体的战略我以前也零散地告诉过军务院的大臣们,这一次只是整合在一起,因此在座的大臣对此并无多少意见,只是对于一些细节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陛下,臣还有本奏。”陆秀夫犹豫了一下道,

第445章伟大的神

第445章伟大的神

第445章伟大的神

我见陆秀夫吞吞吐吐,遂道:“陆爱卿,有话请讲!”

“陛下,臣建议由李庭芝大人作为襄樊战役的主将,陛下还是应当留在临安主持大局!”

“陆爱卿,李庭芝乃是我朝名将,单从军事角度看,李爱卿完全可以胜任此职,甚至还会强于朕,但是,这其中有三点关键之处,首先,这次的襄阳大战是我军襄阳军区、江淮军区、临安军区、水师共同协作的大型战役,因此,各方的协调包括后勤补给就会成为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我军在这次战役中会使用到火器,相对而言,对于火器的使用朕算是最为熟悉的;第三,朕如果亲临前线,可以大大提升将士的士气,同时也可让忽必烈下定决心将重兵投向襄樊,以期与我朝决战。”说到这里,我神色坚定道,“所以,朕必须亲征,各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好意,是不想让朕涉险,但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陆秀夫脸上微微一红,但心里却是十分敬佩:“是,陛下!”

历史上的襄阳之战,南宋朝廷虽然也在尽力支援襄阳,但却无法做到步调一致,以致被蒙古军各个击破,尽管我已经将军务系统各大将军不能同心协力的局面改变了很多,但我还是有所担心,既然将赌注下在了襄阳,我就绝不能再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星际美男联盟。

会议结束时,印应雷问道:“陛下,有关临安军区独立厢厢指挥使的人选可有适合之人!”

“朕已想好,印爱卿,朕打算任命新投效我军的韩靖,你们在军务院也都见过,韩靖年纪虽小,但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极具可塑性,朕令其出任独立厢副指挥使一职,厢指挥使暂且由印爱卿你自行先兼任!”

“是,陛下!”

印应雷足智多谋,但不谙武功,韩靖通晓武艺,却疏于兵法,因此我让韩靖跟随印应雷,一來可以保护印应雷,二來我也希望韩靖能够师从印应雷,从单一的猛将成为文武双全的统帅。

当天夜里,我在集英殿宴请了杰瑞,波罗从外国招募回來的人才们。

这二十多人中,有三人觉得不适应宋朝的生活,提出了想要返回威尼斯的请求,这在年前的奏折中我已经看到,所以很爽快地便答应了三人的请求,并提及,我朝的第二次远航会在今年的三月末四月初,他们可以搭船离去。

在第一艘神州号巨舰打造出來后的一两年间,朝廷直属的造船厂又接连打造出两艘类似的巨舰,分别命名为“华夏号”和“中华号”,这三艘巨舰我全都拨给了水师,华夏号、中华号我打算先在北海舰队中服役,而原先的那艘巨舰神州号我则准备让它继续承担出外航海的任务。

在我宣布完此消息后,陪同的文天祥道:“陛下,此次远航,阮思聪大人无法离开,不知何人可以为首担当!”

“朕也洠в锌悸枪稳穑阌泻鲜实娜搜÷穑 

坐在我另一边的贾似道见文天祥摇头,笑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是吗,师臣,何人!”

“陛下,此人名叫杨发,是上次远航时阮思聪的助手之一!”

“杨发。”我想了想,似乎并不熟悉,“师臣,详细道來!”

“陛下,杨发祖籍福建,后迁居两浙东路,也就是今日之浙江省,曾任利州刺史,殿前司选锋军统制官,后在枢密院担任副都统,一直分管水师装备,对于我朝水师各类战船的性能十分熟悉,在神州号首次远航时担任战船的首席舵手,据杨发言及,其先祖曾跟随徐兢在宣和(1119…1125年)年间出使过高丽,他们杨家自称为航海世家!”

徐兢我知道,在阅读显文阁的资料时,我见过徐兢的记载,此人在1123年奉旨出使高丽,在回国后的第二年,将其所见所闻编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图经”,这部书中,徐兢除了记载有高丽的风土人情和典章体制,还详细记录了大宋与高丽之间的航海路线,只可惜这本图经在靖康之乱中遗失,否则就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航海日志了。

至于贾似道所说的杨发,我却毫不知晓。

历史上确有此人,杨发,浙江人,后降元,其子杨梓,其孙杨枢,一门三代均从事海上贸易,亦官亦商,元朝时期的“官本船”制度就是由杨家提出的,只不过,在轻商的古代,杨家三代对于我国航海事业的贡献并不入朝廷和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