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宋朝皇帝所说的道理初听起來有些玄乎,但仔细一想,还真是在理,相比之下,元朝皇帝忽必烈雄才伟略,所作之决策常常也会出人意料,但事后稍稍一想,还是能想到原委,而宋朝皇帝的想法不仅出人意料,且如果不是赵禥亲自解释,自己是想都想不到。

或许,这就是人和神的区别吧,史玉琪回來后,告诉过中路元军的主要将领,在南朝,赵禥被朝中大臣尊为神。

更让郭侃不解的是,赵禥和自己说这些的目的何在,要说是在吹嘘宋朝多么厉害,向自己示威,似乎不是,对于自己这个俘虏而言,完全洠в斜匾训朗且敖底约郝穑飧龅故怯锌赡埽远Q的言语中又洠в邢允境鏊亢恋募O蟆

不过,郭侃已经打定主意,不管东西南北,自己也绝不会背叛大元皇帝。

我喝了口茶,看着正在思索的郭侃道:“郭将军,这里清静,正好适合考虑问睿揖跊持荽笤蓟够嶙∩弦涣礁鲈拢憧梢院蒙胂氚伞!

随后的日子里,我隔三岔五就会和郭侃闲聊一番,所谈之内容都是有关思想意识上的,有点类似是从军事论证哲学,至于招降二字,我连提都洠帷

我知道,像郭侃这样的高级元军将领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我的目的很简单,先让他认可我,认可我朝,等我军彻底击溃元军后,元朝将不复存在,到那时,或许就会水到渠成。

对于郭侃,我最看重的是其远征西域的经验。

一个月后的七月二十七日,忽必烈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了三条喜讯,这在元宋大战以來还是首次。

朝会结束不久,忽必烈就看见皇子真金和兀良合台匆匆返回了宫中。

來到书房,兀良合台行礼后便立即递给忽必烈一份奏折道:“皇上,臣刚刚收到辽阳行省(今辽宁东部)经略使不鲁合答儿大人的奏折,不鲁合答儿言及,南朝水师约三万人从辽阳南部的三山浦一带登陆,意图绕行辽阳,直逼大都,然,自三山浦到辽阳途中,正好刚发生过瘟疫,我朝百姓大都已被迁移,十室九空,南朝水师粮草不及,又无处寻粮,后又被不鲁合答儿手下悍将博敦率领三千骑军袭击,南军溃败,只能退回海中。”

“是吗。”忽必烈高兴地接过奏折,尽管这只是非主战场传來的胜利,但也是为数不多的胜利,直令忽必烈兴奋不已。

不鲁合答儿的奏折阐述得十分清楚:南朝水师登陆后,我军利用天时地利,不断地派出小股精锐敢死队员袭击其粮草军需仓库,并获得成功,烧毁了南朝军队大约三成的粮草,当时,辽阳东南部一带在数日前刚刚发生过瘟疫,百姓基本上都转移至辽阳北部,因此数百里之地皆无人烟,南朝军队粮草不及,只能试探性地进攻辽阳府,虽然敌军人数为多,但辽阳城坚固高大,南军也无可奈何,后來,辽阳守备博敦率军袭击,斩杀了三百多名南军水军,将敌军迫回海中。

“哈哈,好。”忽必烈笑道,“兀良合台,通传各军,言我辽阳驻军大破南朝水师,斩杀了数百,不,斩杀了上万名南朝士卒,取得了辽阳大捷。”

“是,皇上。”兀良合台会意地笑道。

“真金,关于辽阳守军的嘉奖就由枢密院制定。”

“是,父皇。”

一个时辰后,史玉琪又入宫汇报:“皇上,二千名火枪手已经训练完毕。”

“好,好,史将军辛苦了。”忽必烈表扬了一句道,“这两千名火枪手先编入大都南门守卫,由你指挥。”

“是,皇上,末将遵旨。”

到了傍晚时分,印天涯带着杨琏真迦和方晨乾來到宫中。

“杨琏真迦回來了。”得到消息的忽必烈立即道,“速传。”

“皇上,幸不辱命。”一进屋,印天涯便报喜道。

忽必烈笑道:“太好了。”

方晨乾、杨琏真迦跪拜道:“属下参见皇上。”

“恩,免礼,两位大功告成,朕自会嘉奖,赐座。”

“谢皇上。”两人谢恩后,在印天涯旁边坐了下來。

“方先生,给朕讲讲事情的经过。”在今日的三件喜事中,最让忽必烈高兴的无疑就应该是这一件了。

“是,皇上。”方晨乾起身道,“皇上,,,,,。”

“方先生,坐着说话便是。”忽必烈心情颇好道。

“谢皇上恩典。”要知道,能和皇帝坐着说话的无一不是权倾一时的极品大臣。

方晨乾坐下后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虽然方晨乾武功盖世,但在防卫森严的海都汗宫中,也是经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方才成功地将海都汗击成重伤,使得海都汗国不得不选立其子为上。

在抵达海都汗国后,杨琏真迦找到了当地的天涯细作,在这名细作的帮助下,方晨乾和杨琏真迦装扮成给宫中供应蔬菜的小厮,趁机潜入,在摸清地形后,又用大量的金银财宝收买了宫中的一名值事太监,了解到了海都汗的起居习惯,做好准备后,两人再次潜入宫中,将海都汗击成重伤,并成功地逃脱了护卫的追杀,事成之后,两人在那名细作家中的地窖中躲了近半个月,等宫中的搜捕松懈下來后,才离开了海都汗国,并找到了元军驻扎在西北边境的统帅那木罕和昔里吉。

海都汗重伤后,继位的大汗以及其它三大汗国的大汗全都同意了忽必烈的和谈建议,并和那木罕一起折箭盟誓,在忽必烈平定南朝之前,四大汗国均不会出兵东进,如违誓言,必遭长生天抛弃。

第557章北进

第557章北进

第557章北进

驻守西北的元军主帅皇子那木罕代表忽必烈和西方四大汗国的大汗达成盟誓后,方晨乾和杨琏真迦便立即启程,返回大都,五万名元军精锐骑军则在那木罕和昔里吉的率领下,于三日后东进。

如此一來,元朝在西北部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只不过,这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十万精锐的中路大军尚且不是宋军火器之敌,何况战斗力及人数都要略逊一等的西北元军呢。

听方晨乾讲完,忽必烈掐指算了算道:“大军行动缓慢,至少还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大都,虽然南朝军队攻克了洺州,但消耗很大,我军当有足够的时间在大都一带布防。”

方晨乾在回來的途中就听说了洺州失守的消息,此时听得忽必烈证实,心里不免暗自惊慌,洺州已失,大都还能保得住吗,尽管不懂军事,但方晨乾清楚火器的威力,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

印天涯道:“方先生,杨琏真迦,你们一路劳累,就先下去歇息吧。”

“是,神尊大人。”方晨乾收回心思,和杨琏真迦一起向忽必烈行礼后,离开了皇宫。

九月中旬,修整完毕的大宋中路北伐军在吕文焕的指挥下,陆续收复了河北中南部的主要城市,九月二十一日,第十九厢吕师夔部、御林军第一师文璋部在火炮营的支援下,攻克了大都南部的重镇保州(今保定),至此,在大都南部只剩下霸县(今霸州市)一座城池了。

由于无法破解火器,伯颜、阿术等一众元军中路军将领只好率领仅存的一万多名将士撤回大都,几乎就在同一天,那木罕带着其麾下的五万将士也抵达了大都,加上大都原有的驻军,总兵力一下达到了十四、五万,相当于围攻襄樊的元军总和。

从表面上看,元朝在大都的军队数量超过了宋朝的中路北伐军,忽必烈的底气似乎也足了很多,但大都乃是新城,其城墙的坚固度还不如洺州,所以,对于火器威力相当清楚的伯颜、阿术等人依旧是忐忑不安。

九月二十八日,我在洺州城的临时行宫中召开了继续北上的军事会议。

公孙小宸首先介绍了东、西路北伐军以及水师的情况。

“各位将军,目前,东、西两路北伐军在李庭芝、高达两位将军的率领下,和两地的元军依旧处于交织状态,但随着我军投掷弹数量的陆续增大,渐渐增加了攻击力度,使得元军只能龟缩于城市中,以防守为主,其中,山东境内的大部分城市已被我军收复,只等时机成熟,李庭芝将军、夏贵将军便会发动济南战役,西部地区由于地势复杂,我军北上的步伐较为缓慢,但也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公孙小宸指着地图上的沿海海域接着说道:“水师在辽东半岛登陆失败后,李北洋将军认识到,不管是何特殊原因,我军水师的陆战能力还是远远不如元朝陆军,所以,之后再也洠в醒≡竦锹阶髡剑皇遣煌5叵蛩踉诓澈M迥诘脑Ψ⒍ィν乘Я跽谏耸坡晕⒑米螅⒓醋蚓校仓荒苋Ψ朗兀杂谠恼酱瑏硭担灰挥龅轿揖木藿ⅲ愫廖藁故种Γ幢悴凰阄揖藿⑸系幕鹋谕Γテ境蟮亩治唬筒皇窃酱梢钥购獾模梢运担揖乃σ丫耆季萘松戏纾⒔Ρ迫胨赖兀蛊涫チ嘶故种Γ魑唤陨暇褪俏页礁骶慕觯劣谥新肪那榭觯蠹叶际智宄诖司筒恢馗戳耍旅媲牖噬现甘尽!

东、西两路大军虽然洠в兄新肪〉玫某晒曰停彩迪至舜臃烙浇サ恼铰宰洌⒔艚舻赝献×嗽牧铰反缶新肪崭春幽稀⒑颖贝丛炝擞欣跫

“各位将军,到了今天,战争的胜负将不会再有悬念,洠в腥嘶崛衔奶锬芄蛔璧参揖幕鹌髁税伞!蔽倚πΦ溃霸陔蘅磥恚土霰亓倚睦镆惨欢ɑ嵴獍闳衔」芩诖笸ス阒谥禄够嶙煊病!

吕文焕道:“陛下,就算蒙古人的先祖成吉思汗复生,也不是我军火器之敌。”

“恩,不错,火器非人力可敌也,各位将军,时至今日,我军在洺州之战中受伤的将士已基本康复,加上汴梁军区日益壮大,完全接替了我中路北伐军的守卫任务,因此,我中路军现在是兵强马壮,再加上火药监运來的军需物资充足,当是时候进攻元朝的心脏所在了,当前,我中路北伐大军拥有十万兵力,其中有火枪手两万名,骑军扩编至近万名,投掷弹三万两千颗,火炮六十二门,大都的元军人数虽然多过我军,但其综合战力却逊于我军,加上近几个月來,元朝朝廷为了筹备军费,不停地搜刮百姓的财富,导致民怨四起,从各地的龙牙反馈來的消息可以看出,元朝民心已失,因此,即将而來的大都之战只是时间问睿坏┐蠖贾浇崾揖倩颖舷拢骼T肪崭瓷蕉笤傥鹘轿鳌⑸挛鞯鹊兀鹪髀肪痪俟飧次页У亍!

说到这里,我喝了口茶水,缓和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道:“下面,朕宣布进攻大都的人员安排,吴松含将军、孟天翔将军、段东楼将军听令。”

“末将在。”

“三位将军,朕令你们三人担任前部先锋,吴松含将军率领第二厢将士居中,孟天翔将军率领忠顺军居左,段东楼将军率领兴复军居右,于十月一日出发,赶往保州,与驻守保州的文璋将军、吕师夔将军汇合后,兵分两路,一路攻取范阳县(今涿州),一路攻取新城县(今高碑店市)。”

“是,末将遵令。”

“印应雷将军、赵淮将军。”

“末将在。”

“你们率领御林军第三师以及第十七、十八厢将士保护火炮营于十月三日出发,目的地保定。”

“是,末将遵令。”

“中路军的其余众将随朕于十月四日出发,洺州城城防交给汴梁军区。”

众人齐声道:“是,末将遵令。”

十月九日,当我率领大军抵达保定时,范阳、新城两县已被我军攻克,这两座县城的守军基本上洠ё龅挚梗阍谂诨鹬谐防搿

保州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其历史悠久,是远古时期尧帝的故乡,到了北宋时期,保州成为宋辽两国的分界线,两国多次在这里进行过大战,金朝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大将张柔受命重建保州城池,规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自此奠定了保州城的基础。

忽必烈定都大都后,保州城便成为元朝京师的南部门户,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按照历史的进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只不过,这一切都因我的到來而改变。

在这座新城中,有一处建于唐朝上元年间的古莲花池,后经张柔扩建,名曰雪香园,并成为他的私家花园,最先攻入保州的吕师夔、文璋等人一致认定,这处花园具有江南特色,和临安宫中的格局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可以作为我在保州期间的临时行宫。

一走入雪香园,只见里面小桥流水,亭榭楼阁,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虽然莲花盛开的季节已过,但池中之绿叶与周边之造化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除了风景优美外,雪香园的十來副石刻也是大名鼎鼎,其中有气势磅礴的唐代草圣怀素的“自叙帖”;有浑厚雄劲的颜真卿的“多宝塔”;也有鱼跃龙门、虎卧凤阙的王羲之的墨迹。

“不错,朕就住在这里了。”

方灵高兴道:“洠氲皆谡獗V莩悄诨鼓芗浇戏绻獍 !

陪同的文璋道:“皇上,灵妃娘娘,据雪香园的老人讲,扩建此地的工匠都是被蒙古人掳來的江南人士。”

我点点头道:“难怪和临安宫中的风景有几分相似,南北交流本來是件好事,但却应该在自愿的基础上,像蒙古人强行掠夺我朝之工匠,分明就是仗势欺人也。”

在保州住了两日后,我便率领大军來到了距离大都仅有百里之遥的范阳县,和保州相比,范阳县小了许多,大军只能在县城外安营扎寨。

说起范阳之名,后世之人知道的不多,但一提起范阳的原名,就有很多人知道了,涿县,汉末三国时期蜀国缔造者刘备的故乡,一千多年前,刘备在涿县卖草鞋时结识了关羽、张飞,并在桃园结义,演绎了一段佳话。

不过,在宋朝时,范阳县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558章沁园春

第558章沁园春

第558章沁园春

范阳县(涿州)在宋朝的地位超卓,原因只有一个,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祖籍就在这里,也就是说,这里是大宋赵家皇族的老家,也是我这具身体,赵禥的真正故乡。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这范阳县就是辽国属地,尽管在宣和年间被宋朝夺回,但洠Ц舳嗑糜直唤鹑怂迹鸸幻鸷螅街乇愠晌嗣晒殴牧焱痢

自太祖之后,赵家子孙却是无人到过,虽然我不是完整的赵家后人,但也颇为激动,毕竟和我融为一体的赵禥是宋朝自赵匡胤之后历代皇帝中第一位回到故乡之人,如果不是赵家老宅早就不知所踪,我一定还会大张旗鼓地去瞻仰一番,以示这大都一带的领土本就是我大宋之地。

在范阳县城以北大约三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名叫黄村的镇子,这黄村镇规模极大,曾经是古代蓟县的县府所在,也是南來北往之人的交合之处。

咸淳六年十月十六日,文璋和孟天翔率军进驻黄村,并在黄村以北十里处的大兴村开始构建营地,作为我军进攻大都的基地,这处营寨极大,延绵数里,其最北端距离黄村近十里之地,离大都的距离也就是五十里左右,十月二十一日,十万北伐大军进驻营地,正式拉开了攻打大都的序幕。

十月二十五日,又一批投掷弹随着粮草运抵黄村镇,这批投掷弹的总数为四千五百颗,不同的是,其中有一千颗投掷弹的外形特殊,这批投掷弹外观略大,乃是火药监研制出的新一代产品,其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