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可令马军指挥使夏建刚领兵。”

“夏建刚?”我道,“那就按师臣的意思,枢密院将每日前方消息快报于朕。朕有些累了,退朝。”

吃完饭,我好好整理了下头绪,即便蒙古人现在就要全面开战,我朝只要能够守住襄阳,也应该不会脆败吧,吕文德,吕文焕身经百战,守上二三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官家,文大人,陆大人到了。”

“好,让他们进来吧,正好议议蒙古一事。”

陆秀夫道:“陛下,兵部的确是接到吕大人的急报,而我龙牙的消息可能会晚上二天到达。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蒙古忽必烈正在大张旗鼓变革内政,臣以为现阶段蒙古是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的,何况扬州方面和成都府路也没有任何情报传来。”

文天祥也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忽必烈南侵,应该不会只从一个区域发动战争吧。”

“这可不好说,如果朕是忽必烈,就会采用先取襄樊的策略。君实所分析的应该有道理,忽必烈集聚军队,最大的可能就是骚扰我朝。”

历史上的蒙古南侵就是选点突破,占据襄阳再延伸至整个南宋。

文天祥点点头,接着问道:“但是如果仅是骚扰我朝,那陛下为何同意出动禁军?这似乎有些劳民伤财。”

“军队嘛,过段时间就该动动,十万禁军长时间留在京城,迟早会养坏的。宋瑞,最近云伯飞那里有何进展?”

“回陛下,云伯飞除了常和沈逸秋讨论外,基本上闭门不出,说是快要找到改进火绳枪的办法了。”

“恩,很好,过几日朕再去下火药司。火绳枪改良后,就要着手建立新军了。君实,李庭芝那里呢?”

“陛下,李大人那里一切正常,预计近期加入龙牙的军人可达五百人。”

“好,告诉李庭芝,千万要记住宁缺毋滥。”

“是,陛下。”

“还有,龙牙情报部能够覆盖到两浙路的清溪吗?”

“还不能,现在只是在重点城市建好了联络站。”

“恩,抓紧覆盖,你另外派人前往清溪一带调查下一个叫做同盟会的组织,关于这个组织的情况,朕也知道得极少。”

正说着,小七来报,“何基何大人到。”

“呵呵,今日三位崇政殿讲学到齐了,小七,叫何爱卿进来。”

第120章私人助理

第120章私人助理

第120章私人助理

何基一进门便问道:“陛下,老臣听闻蒙古大军集结,不知何为?”

“老爱卿,朕和宋瑞,君实正在商议此事,蒙古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估计最多是想骚扰我朝。”

“陛下,如果蒙古意欲南下,那该是第三次了。老臣记得,先帝年间,孟元帅打退了蒙古第一次入侵,而第二次恰逢蒙古内乱,贾似道借机和蒙古议和,这第三次倘若成真,陛下该早做准备,不能视为儿戏。”

“爱卿只管放心,襄樊吕文德也算是我朝名将,必会守住疆土的。”

“陛下,老臣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战时以军事为先,陛下是否将其它方面的进程暂且放缓,全力以赴军备呢?”

我知道何基的意思应该不是阻碍我的变革,尽管商业部,农业部以及临安大学的建立,多少有些打破了朝廷现有的政治格局,但我是不会放慢变革速度的,正所谓不破不立。作为穿越者,我十分明白,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不仅仅只是军队的强弱。

“何爱卿,朕自有主张,军事和内政需要同步进行。爱卿,大学招生一事完成了吗?”

“回陛下,已经完毕,这次多亏了杰瑞先生,他所提及的详细方案,使得招生事务一切顺利,学校定于六月初一正式教学,还有一个多月(中间有闰五月)的时间,臣等要改建学堂,招收教授,制定校规,以保证正常开学。陛下,老臣最近和杰瑞先生交流甚多,感触颇深啊。”

我有些奇怪,像何基这种老学究还会有很深的感受吗?我饶有兴趣地问道:“是吗?有何感受,说来听听。”

“陛下,老臣一向认为我朝乃天下之中心,所有事务皆非蛮夷所比,今日才觉得来自海外的杰瑞先生也有很多长处,至少在这新式学校方面,我朝远不及也。”

“呵呵,老爱卿明理,天下之大,各有所长。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属于一个叫做地球的星球,而我们大宋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朕在天文地理简要中也有所描述。远的不说,就拿我们的对手蒙古来讲,从一个小小的原始部落起,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发展成为地域广阔的大国,这会是偶然吗?朕以为这其中一定会有很多方面值得我朝学习的,我们老祖宗有两句话说得很好,一是要取长补短,二是不要敝帚自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朝能够长期立于天下之巅,我华夏自称为天朝,历史悠远,可不能白叫。”

“老臣受教,《庄子秋水》中提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老臣读书多年,到晚年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也。”何基感叹道,“其实陛下胸中所学才是冠绝天下,别说持才傲物的沈逸秋,就连那杰瑞也是佩服不已,数日前他看完陛下的物术简要后,大为激动,嚷着要拜陛下为师,甚至和陆大人一样直称陛下乃神人也。”

我呵呵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论诗文,朕不如何爱卿你,论军中策论,朕不如君实,论地方治理,朕不如宋瑞,是以《论语》中说得好啊,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位讲学听罢急忙言道:“臣等惶恐,臣等所学不及陛下之毫毛也。”

“尔等也无需自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何愁我朝不兴。”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中兴我朝。”

“何爱卿,过些日子,你将沈先生,杰瑞一起唤来,朕和你们再说说这大学之事。”

“是,陛下,臣先告退。”

“老爱卿,切记,保重身体,袁先生教你的健身法需每日坚持。”

何基感动道:“陛下放心,老臣每日坚持做呢。”

文天祥等人走后,我批示了一会奏折,对身旁的全玖说道:“玖儿,这几日你整理奏折辛苦了吧。”

“玖儿不辛苦的,官家您每日要批复这么多奏折,那才叫辛苦呢。”

我看着桌上的一堆奏折,想了想道:“玖儿,你以后没事时也看看这些奏折。”

全玖急忙摇头否定道:“官家,我朝先例,后宫不能参政,玖儿是不能参与政事的。官家千万不可因为玖儿坏了祖宗的规矩。”

我笑笑:“玖儿,古人说得好,举贤不避亲,自古以来,后宫参政总是生出事端,这并不能说明后宫之人都是心怀叵测的,其根本还是取决于当时的皇帝,何况朕让你看看奏折,又不是现在就让你替朕批复,朕的意思是让你做朕的私人助理。”

“私人助理?”

“嗯,正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曾经说到,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朝中百官都是朕的助理,协助朕处理天下大事,玖儿你呢,同样可以。这样吧,你先看看奏折,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纸上,朕在批示完奏折后,再来看你的想法,并给你讲解朕的批示和你的看法有何不同之处。”

“真的可行吗?”

“当然可行,朕会慢慢教你,如果你能达到朕的要求,你就可以为朕分担一些事务了。”

全玖兴奋道:“官家,玖儿很高兴能为官家分担事务呢。”

在史料记载中,赵禥登位后,连批答公文也交给四个最得宠的女人执掌,号称春夏秋冬四夫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让全玖试试,也是想看看她的能力,我总得给这位大宋朝的第一夫人找些事情做吧。

全玖在朝中没有自己的党羽派别,这样反而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从全玖曾经抄录的物术简要上可以看出,全玖做事一丝不苟,这也正是一个合格的助理所必备的。

如果可行,我再慢慢让杨,俞,胡三位妃子也加入其中,省得她们整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太闲了可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准哪天就惹出什么事情来。呵呵,正好四人,还是春夏秋冬四夫人,我暗自笑到,历史上的记载可能还真有其事。

我挑出几份简单且不是很重要的奏折道:“玖儿,你先看看这几份奏折,朕先去练武堂,等朕练完后一起去坤宁宫。”

“嗯,官家,玖儿这就看。”

“小七。”

“小的在。”

“去练武堂。”

傍晚时分,正当我们前往坤宁宫的路上,又是一场瓢泼大雨降临。

“今年的雨季真的是太长了。”

全玖道:“嗯,官家,前日的那场大雨后,临安很多街道都浸水了,不少沿街铺面和居民房也受到伤害。”

“是吗?这临安知府衙门该打。”

小七笑道:“官家,潜说友大人刚刚上任,要打也该打魏权中呢。”

一下大雨就积水,这种情况在几百年后还是没有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虽然有天灾的成份,但**因素更大。不少排水工程偷工减料,层层克扣,承建的官员贪污成风,加上城市建筑垃圾到处乱扔,常常堵塞渠口,令行不止,等等因素,不淹水才怪。

当然,官府将这一切都归于天灾,冠冕堂皇的理由。

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恕。

天灾,我无法控制,但是**呢?

既然我来了,那么这些所谓的**,就要从八百年前的宋朝起,逐步改变。

第121章赌王之争

第121章赌王之争

第121章赌王之争

“官家,听说蒙古大军集结,情况如何?”谢道清与何基一样,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这事。

“母后,今日早朝时贾似道禀报了此事,孩儿已经同意枢密院派出五千禁军前往襄樊,并令襄樊守将吕文德详查。”

谢道清忧心忡忡道:“嗯,蒙古始终是我朝大敌,万不可掉以轻心,倘若属实,官家当以战事为重,将其他事情放在后面再处理。”

虽然前两次宋蒙之战一胜一和,但蒙古铁骑轻轻松松便灭掉了宋朝一百多年来的宿敌金国,也让谢道清等人感到恐惧,谢道清可不比昏庸的宋理宗,自然知道蒙古大军的厉害。

我笑笑安慰道:“母后放心,孩儿自有分寸。母后这几日监朝,辛苦了。”

谢道清这才稍稍露出笑容道:“瞧你这孩子说的,母后也是大宋之人,做些力所能及之事,有何辛苦的,倒是官家你前往金华,一路奔波,一定累了吧。”

“谢母后关心,孩儿自觉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这点劳累还不在话下。”

全玖道:“官家,这几日母后天天念叨你,每天都问玖儿,官家回来了吗?太后可关心官家您了。”

谢道清哈哈一笑:“玖儿,你不也是天天盼着官家回来吗?来来,上桌,吃饭,官家,今晚你要多吃点,在外面可不比在宫中。”

“嗯,吃饭。”

我心里也有些感动,不管怎样,皇宫也渐渐给我了家的感觉。

“官家,你要开办的银庄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还没呢,母后有合适的人选吗?”

“母后心中倒是有一人选,你还记得阮登炳吗?”

“阮登炳?”我想了想道:“母后是说曾经做过孩儿老师的阮登炳吗?”

“正是此人,这次科举阮登炳也参加了,最终获得第十一名,现在礼部任职,这阮登炳为人精明,颇有才气,做事情一丝不苟,是上任工部尚书刘克庄的得意门生。刘克庄迁调中书省,任职正三品侍郎,这几年来和贾似道走得很近,但阮登炳却是与其意见完全相左。”

阮登炳也是极其反对公田法之人,在任秘书省正字时,上疏弹劾停止推行此法,而被贾似道斥责贬官,阮登炳心里十分气愤,便归隐乡里,直到本次科考后才重新入朝为官。

太后谢道清一党大都是反对公田法的,阮登炳或许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吧,不过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一派还是十分支持我的,当然,这和谢道清的意思是密不可分的。

新成立的商业部,农业部所用之人江万里,赵葵都是中立之人,虽然我不能确定谢道清推荐的阮登炳是否就属于太后一派,但只要不是贾似道一党,我也可接受。

“既然是母后的推荐,孩儿自当应允。”

谢道清满意的笑道:“官家也不用立刻答应,抽时间先和他谈谈,看看他是否能够担当此职,再下定论不迟。”

“是,母后。”

咸淳元年五月,久雨。

演福寺的游人少了许多,除了需要到庙里请琏真大师看病之外,极少有人愿意在下雨天外出。

“还有人需要看病吗?”琏真看着天色已晚,对外喊道。

“还有一人。”允泽的声音适时响起,随即一位身材高大的灰衣人跟着进入屋内。

“原来是你。”琏真楞了一下,对允泽道,“允泽,今日已晚,想必不会再有病人来访了,闭门吧。”

“祭司大人。”灰衣人行了个礼道。

“乌力罕,你怎么来了?”

“神尊大人派属下前来协助祭司大人,这是神尊大人手谕。”

杨琏真加看完印天涯的手谕后道:“郝经?允泽。”

“大人。”

“约见南风。”

“是,大人,属下尽快安排。”

临安西湖北,京城最大的赌场……祥云赌坊。

“古人云,雨水带财气,果然不假。”一位白衣少年公子乐呵呵地想到。

旁边的家丁贾六道:“公子,您是临安赌王,这不,连赢一个月了。”

“哈哈,贾六,今天再赢点,晚上让你们几个小厮去同乐楼大吃一顿。”

贾六献媚道:“好啊,公子今日也一定会得胜而归的。小的们一想到那加了味精的菜,就直流口水。”

一楼人声鼎沸,嘈杂热闹。

数张台前围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押大,押小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时还发出阵阵惊叫声,叹息声。

白衣公子笑笑,径直来到二楼。楼上之人少了许多,这上面都是有钱的主,可不像一楼,没有押注限额。

“咿呀,这不是陶三吗?怎么,又有钱了,还上入了二楼,欠本公子的十五贯铜钱什么时候还?”

陶三看看白衣公子,不好意思道:“贾芸公子,我哪会有钱,这次我是陪我大哥陶谦来的,欠你的钱再宽限几日,我一定还,一定会还。”

贾芸楞道:“没听你提过你大哥啊?”

“贾公子,我大哥常年在外做生意,赚了些钱,现在回到京城了。”

“是吗,那我同你大哥赌上一赌。”

陶三犹豫道:“贾公子,还是不要了。”

“怎么,怕了啊?”

“这倒不是,我大哥在淮南西路时号称不败赌王,出入赌坊从未输过,贾公子不会是其对手,你我多年相交,还是不要白白送钱给我大哥了。”

贾芸哈哈笑道:“你大哥是淮南西路赌王,我是临安赌王,正好比试下,看看到底谁是真正的赌王。”

陶三吞吞吐吐道:“贾公子,我大哥赌得很大的,还是不要了吧。”

贾芸脸一板,旁边的贾六怒道:“怕我家公子赌不起吗?”

陶三赔笑道:“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贾公子家大业大,哪里会赌不起啊,何况贾公子在这祥云赌场的名声,赌技从来都是排在第一的,我,我是怕万一公子输了,这脸上不好看,好歹公子也是这里的赌王。”

贾芸听罢不怒反笑,正要开口,却见右面走来一人道:“陶三,你说这里常有高手出没,我刚刚小试了几把,怎么觉得无人是我对手呢?”

陶三用眼角余光瞟了下贾芸道:“大哥,这个,这个嘛。。。。。。”

衣着华丽,身材魁梧的陶谦一脸失望之色说道:“算了,陶三,我们还是走吧,换一间赌坊去看看。”

“等等。”贾芸喝阻道,“陶公子,怎么,看不起我临安赌场吗,这祥云赌坊是京城最大的赌坊,听陶三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