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佩韦脸再次红起来。“是,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是我的错。”

俞仁却朝他摆了摆手,“没关系,我也不生你的气。但是,你必须要跟我解释清楚,为什么你会认为我要杀你呢?”

“是,是别人告诉我的。”颜佩韦道。

“谁?谁告诉你我要杀你的,再说了,你知道我是谁吗?”

颜佩韦摇了摇头,“不知道!”

“这样吧!你给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好好的说说清楚。说清楚了,我再另赠你二十两银子。说不清,我可不能让你走。”

颜佩韦听了这话,定了定神,端起桌上的一杯凉茶,一口喝了。这才道,“其实,这事还要从我在老家讲起了。

我家在江西九江府,世代都做织工。到我爹这一辈的时候,家里小有了些积余。我自小便跟着爹爹学做织纺,可是我对这些没兴趣。于是,我便偷懒。我整天在想,要是这织机可以自己转动,那就好了。所以,我便努力研究改进织机,后来便发明了利用水流来推动的织机。可是这种织机由于受水流环境的限制,并不太实用。

所以后来我又继续研究。有一次,我看到家里烧开水的大锅的锅盖被蒸汽给推开了。我便想,既然蒸汽连那么厚重的榆木锅盖都可以推的开,那它能不能推的动织机呢?

然后,我便开始着手研究。经过了六年多的努力,我终于制作出了一台可以用蒸汽推动的织机。

这时,我爹已经过世数年,由于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蒸汽织机,家境也渐渐的差了下来。我本指望着,可以用这个蒸汽织机赚一笔银子,却没想到,我刚把这个织机拿给我的一个织工朋友看,他便当头给我一瓢冷水。

他说,‘你弄了这个东西,那以后岂不是就不用我们织工了。我们这些织工岂不是要统统被饿死了。’

我当时无言以对。没想到第二天,便有一大群的织工涌进我家里来,要我把这织机给砸了。我当时舍不得砸,便骗他们说,其实并没有这个东西,是我跟朋友开玩笑的,那有不用人推,自己就可以转的织机啊!我又不是神仙。可是这些人却不信。

最后,他们强行闯入我家后院,把那台织机给砸了。

第二日,我那朋友悄悄跑来告诉我。说他们正在商议,准备把我也给杀了。因为砸了织机,我还可以再造。如果这种机子被织房的老板看到了,那他们从此便没会失业,他们就要被饿死了。

我当时吓的不行,只好连夜收拾东西,带着老婆逃了出来。

结果,这一逃,便逃到了苏州府。到了这里,我老婆生了一场病,我只好暂时在此安顿下来。可是老婆这一病,把我们仅有的几两银子也都给花光了。没办法下,我听说汪先生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我于是便恬着脸来试试。

方才小相公突然让我画图,又要让我解释,我以为您也是跟他们一样,是要杀我的。所以,我便吓的赶紧跑了。”

俞仁听到这里,不由的想笑,可又为这个颜佩韦的命运悲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一个有着惊天发明的人,得到的社会回报却是背井离乡、流浪异乡。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听到了这里,俞仁也终于相信了颜佩韦的话,相信他真的造出了蒸汽机。如今细想想,中国人在这个时期造出蒸汽的可能还是很大的。首先,与此同时期的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上,便已经有了许多由水流推动的非人力的织机等一类的机器。

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渐渐的意识到,需要一种来代替人或骡马的动力。

其次,一台简易的蒸汽机,并不是那么的难造,技术难度并不是很大。

但是,所以会没有被人们所推广,大概跟那个时期的历史大局有关。因为明末清初经历了满人入关,前后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东南半壁虽然较全国的辽东与山东、河北而言,受创较小,但是至少也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而余下来的人们,因为战争的威胁,他们、仅仅是但救活命,至于什么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就造成了中国经济与科技一下子倒退了数百年。这大概也就是近代中国一直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了。

俞仁将思绪拉到眼前,颜佩韦说完,带着几分不安的看着俞仁。

俞仁轻叹了口气,“颜先生,真是委屈你了。你的发明,对我们这个世界是将会有大用的。他们这样子的待你,实在是太不应该,太不应该了。”

说完,俞仁向赵蕊道,“蕊蕊。颜先生的事情,我就托付给你了。你给我拟一个方案,我要把颜先生研制出的这种蒸汽织机向众人推广。此外,你另拨一笔款子,交由颜先生自由支配,让颜先生继续研究这个蒸汽车。我少,这笔款起马也不能少于五百两。而且还得给颜先生准备地方、准备助手。

我相信,这个东西不仅仅可以推动织机,它还可以推动更多的东西。不久的将来,它将会彻底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赵蕊赶紧点头,还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折子,然后又拿出一支精致的小笔在上面写起来。

这支笔是俞仁专门为赵蕊设计的,也就是类似于现代的钢笔,是为了让赵蕊记写方便用的。

颜佩韦没想到俞仁会如此重视他。他也是大为激动,连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但他还是极力的控制着情素。

他向俞仁深施一礼。“先生对我的再造之恩,我颜佩韦终生不敢忘。只是不知道先生想让我把这蒸汽机装到什么东西上去?”

“马车。”俞仁回答的非常简洁。我要把它装在马车上,让它可以代替骡马。”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咱们创造的价值就远不只五百两了,就是五千、五万两也还要远远的超过。”

颜佩韦拍着胸脯保证道,“先生的话我记住了。只要我颜佩韦还有一口气在,必会全力以赴,达成先生的心愿。”

俞仁点点头,向赵蕊道,“颜先生这里的事情,蕊蕊就托你安排一下了。你先拿一百两银子给颜先生。这是我方才答应颜先生的。后面的事情,你务必要给我安排妥当。我进去看看你表哥可还有什么事情。”

说完,俞仁向颜佩韦点点头,便进里屋去了。他其实也很想早些知道朝廷有没有什么新动向。可是突然在这儿遇到颜佩韦这个自造出蒸汽车的人才,他又不愿轻易放过了。

汪文言正与他娘子交待着什么。见到俞仁进来,便忙给他让坐。在汪文言的眼里,俞仁就跟他自家人一样,所以并不忌讳。

“你总算来了,赶紧去准备一下,马上随我进京。”

俞仁倒是吓了一跳。“干嘛?”

第二百一十九章 首次进京

汪文言看了俞仁一眼,“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有时候又这么糊涂。新帝登基已近月余了,东林党内的要员几乎全部都被征入了朝中,担当重任。你虽然被革除了功名。可是那也是被人陷害,受浙党的那些崽子的嫉妒。此时皇上初登基便重用我们东林人,打压其他三党,这不正是你翻案的最好机会嘛!”

俞仁被革除功名已有一年多,内心里其实早已淡了。可是此时被汪文言一提,不由的又有些心热起来。虽然他明知自己没有机会通过科试之路而步入仕途,但对那件影响他至深的陷害案,他却始终不能忘怀。

因为正是这一件事,让他的老爹最终郁郁而终,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说的严重此,俞仁与这位陷害自己的人其实是有着杀父之仇的。因此,汪文言一说,俞仁马上便心热了。在内心里,他在意的,并不是能不能重新拿回他秀才的功名,而是要为他老爹翻案。

“那,那我要准备些什么吗?”

这时候,赵蕊也走了进来。

汪文言看了赵蕊一眼,“你什么也不用准备。蕊蕊去内间与你表嫂帮着我收拾些东西,我叫人去客栈把你们的行李取来。也不用送到我家了,直接送到码头便好。我已经定下了一条快船,日夜不停的话,大概七天内便可到京。

咱们先去码头,蕊蕊收拾好行李便与你表嫂马上来。”

说完,汪文言便带着俞仁向码头赶。他们才上船不一会儿,便已经有一位脚夫把他们的行李送上了船,接着,汪府的一名家丁也送来了俞仁与赵蕊放在客栈的行李。

一待赵蕊上船,汪文言便马上命令开船。

赵蕊有些意外,“表哥去京里不带表嫂去吗?”

“咱们这一趟要赶时间,就先不带她了。再说,家里也还有些事情需要她处理一下。待我到了京里,再派人回来接她吧!”

此时船已驶入运河,汪文言也便稍稍的安下心来。

“你可知道皇上征召你爹进京的事情?”汪文言问赵蕊。

“前几天刚刚听说了,我这阵子一直都在松江,父亲是从老家去的,我也不知道。后来家里派了个家人送信来我才知道的。

汪文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不无几分得意的道,“我听内府的王公公说,这一次,皇上必定会大用你爹。咱们东林党也将迎来一次新的鼎盛,到时候,你爹只怕还要入阁辅政呢!”

三人在船上,边走边聊,俞仁才知道,汪文言这一次回苏州,是为皇上身边的一个叫王安的太监办一件机秘的私事。

而这位王安,便是新帝身边最信认的太监,与新帝风雨相依了几十年,早在新帝未被册封为太子之前,便跟随在他的身边。

提到太监,俞仁突然想到一个人。他忙问汪文言,“宫中是不是有一个叫魏忠贤的太监?”

“魏忠贤?”汪文言想了想,摇了摇头。

“好像没有。是先帝时的旧人吗?”

俞仁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太监极其阴毒、狠辣。我是想提想汪兄,对他要小心。”

汪文言摇了摇头,“我倒没听过这个名字,应该不是什么大角色。”

俞仁见汪文言说没听说过这人,他便不好再说什么了。谁让他历史没有学好呢!他虽然确切的知道魏忠贤是个极恶的大太监,却不知道他的辉煌是在具体哪个时候。

他只记得这位魏公公辅佐的是似乎是一位年龄并不太大的年轻皇帝,而且十分喜爱木匠,而这位新帝按汪文言的话说,他应该有四十上下。似乎并不是。那么,也就是说这位魏公公应该不是这个时期的人。俞仁于是又放下心来。

三人的船一直走了七八天,终于到了京城。

刚一到汪文言在京里新置的家,便有家人向汪文言报告。“老爷,杨先生不久前刚刚来过了。”

汪文言一面换衣一面问,“可有交待是什么事?”

“没有。杨先生见老爷未归,便又走了。不过,我听别人说,好像是杨先生这一次闯了不小的祸事,把皇上都给得罪了。大概是想来找老爷您想办法的吧!”

汪文言摇了摇头,“这你就想错了。杨涟是什么人,我还不了解吗?他有事是绝对不会来找我讨主意的,他办事的手段虽然未必有我多,可是他这人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如果真是如你所言,他这一次是得罪了皇上,那也必是他为国考虑说话太直,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的私事。咱们这个皇上虽然才登基未久,可他是个明白人。我想,就算是杨涟说话太直,他也未必便会处罚他。君明则臣直嘛!”

说完,汪文言还特意扭头问了站在一旁的赵蕊一句。“蕊蕊我说的对吧!你这个公公的脾气是不是这样?”

赵蕊突然听到汪文言这句话,脸色一下变的极难看。她抬头看了一眼俞仁,似乎想要说话,却最终没有说出来,只是紧咬着双唇。

汪文言一见赵蕊的这个表情,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忙重重的拍了一下脑袋。“啊!对不起,对不起蕊蕊。我真不是有心的。不过,其实俞兄弟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你虽然跟杨举成了亲,可是却从来没有同过房。而且你公公杨涟在杨举死后便曾公开讲过,说,虽然他儿子死了,但是他会把你当作他女儿一般看待。如果你今后有了好的归宿,他是绝对不会阻拦的。”

赵蕊看了俞仁一眼,低声道,“他,刚刚成亲了。”

汪文言“啊”了声,他因这次回去的匆忙,在船上时,就光顾着谈论国事了,倒还不知道俞仁已经成亲了。不过,汪文言必竟是久混江湖的人,这种尴尬的局面也见的不止一次了。见俞仁不语,便忙帮他开脱道,“噢!男人嘛!有个三妻四妾也是正常不过的事,何况是俞兄弟这要文采风流的轻年才俊。正常正常。”

俞仁仍不说话,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把跟李莹成亲的事情告诉赵蕊,倒是不他不想告诉她,而是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开口。但是,他也没有刻意封锁消息,或是向赵蕊隐瞒,只是赵蕊也一直都没有问他这事。

李莹与俞仁回国后,便暂时住在俞仁的舅舅家里。沈明航如今的病情比之去年又好了不少,但是思维反映还是比较的慢。所以,家里的事务他也还是从不插手,只每天过他的逍遥日子。

李莹一进沈府,自然沈家合府上下也就都知道了这事,赵蕊也是在沈府呆过的,而且跟很多下人们混的不错。自然便有人把李莹的事情告诉她。赵蕊早知道这一天早晚都是会到来的,可是当她得知俞仁与李莹真的成亲后,她还是控制不住内心的伤感。

但她是个情绪内敛型的女人,虽然心里有事,却并不怎么表现在脸上。俞仁来找她,让她帮着打听朝廷局势,她依然尽心尽力的帮忙。只是两人独处中,自然的表露出与俞仁不再似从前那般亲昵了。

俞仁自然也知道是为什么事。可是,他的内心也很矛盾。他现在已经跟李莹成亲了,虽然内心里,他确实也很喜欢赵蕊,可是他又觉得这样对不起李莹。所以,当他面对赵蕊的冷落时,他却选择了不漠视。有时他甚至希望赵蕊就这么一直对他冷淡下去,如此,他反而正好不必再为给她一个交待而烦恼。

可是,问题最终还是避不过去的。如今,赵蕊终于把问题提到了台面上,他再也不能回避了。

“我跟莹儿认识在先,我们也是早有婚约的。我不能负她。”俞仁道。

赵蕊原本要走,听到俞仁这话,又止住了脚步,“我几时说要让你负她了。我只是为……,我……”

第二百二十章 杨涟托孤

说到这儿,赵蕊不知道要如何开口。她虽然成过一次亲,必竟没有圆过房,这脸皮还是跟姑娘时一般的薄。她的心里是想问俞仁几时娶她过门。可是,这话放在她自己嘴里,又是万万问不出口的。气的赵蕊一转身,走了。

赵蕊刚一转身,便见一个人匆匆走了进来,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

赵蕊一抬头,却原来正是她现在名份上的公公杨涟。赵蕊赶紧后退,站到一旁,再不敢走了。

“杨兄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汪文言一见杨涟来了,忙迎了上去。

杨涟看了一眼俞仁,没有说话。

汪文言会意,忙给杨涟介绍。“这位便是当初在杭州城里,为我人东林党人争了大面子的俞仁,说起来,他跟令郎也算是至交了。”

俞仁听说这个杨涟居然便是杨举的父亲,倒也十分意外,忙向杨涟施了一礼。“世伯好。”

杨涟听说是俞仁,知道不是外人,也便放下心来。他这次确实有急事来找汪文言,也便无心与俞仁虚套,只向俞仁点了下头,便转向汪文言道,“汪兄可听说皇上的事情了吧?”

汪文言摇了摇头,“我刚回京里,不知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涟说到这儿,大摇其头,向赵蕊看了一眼道,“蕊儿,你先出去一下。”

赵蕊答应一声,退了出去。杨涟这才向汪文言道,后宫给皇上新送了八位美女,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