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壮士辛苦了。”然后,鲁王又抬起头,向着俞仁身后的众人道,“大家辛苦了。只要大家帮我平定了这次闻香教的叛乱。我一定亲自到皇上面前给众位请功,保证不会亏待大家。”

说完,鲁王亲自拉着俞仁的手,将他们迎进鲁王府。

王府中的仆人们此时正忙的不可开交。宽阔的大院之中已经摆开了酒席,仆人们正在往来忙碌着。

鲁王拉着俞仁的手,将他让到当中的主席上坐下来。

“俞壮士来的突然,本王也没有准备,不过,下人们已经在忙了。不出半个时辰,酒席一定摆好。”

说完,鲁王亲自给俞仁斟上一杯酒。“亓大人与本王早年相识,也算是至交了。但不知他是怎么知道闻香教在兖州造反的?”

俞仁正口渴,也不客气,伸手便将那杯酒给喝光了。“因为这伙闻香教徒不久前在泰州曾有闹事,后来被抓了几个人。结果知州大人一审,便审出他们要造反的事来。所以,听说他们要在兖州造反,知州大人第一时间便通知了亓大人。我们这位知州大人仍是亓大人的门生。

亓大人得了消息,担心鲁王不知情,便派我等星夜赶来通知,顺道帮助王爷平定叛乱。”

鲁王听了这话,悄悄向一旁侍卫的那位守城参将点了个头。那参将一拱身,退了下去。

俞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知道这个鲁王方才并不真的信认他。这一切都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方才那位守将一定悄悄带了人,在周围随时准备着应变。现在他走了,说明鲁王放下了心中的怀疑。

俞仁眼见鲁王府的仆人们忙来忙去,上的尽是些水果、蜜饯之类的东西。而他的兄弟们赶了这么久的路,几乎没吃多少东西,现在正饿着,偏这些东西都不能充饥。

看着兄弟们饿的不行,可对着一大堆的吃的,却无人动手。俞仁忍不住道,“王爷。其实您完全不必如此。我们兄弟都是粗人,每顿只要吃的饱就满足了。如果有条件,偶尔能吃到肉,便很好了。别的,也没什么奢求。现在大家赶了一天多的路,都饿坏了。您府上如果有什么充饥的东西,可不可以先拿出来给兄弟们填填肚子?”

鲁王听了这话,连连点头。

“对对对。是本王考虑不围。”说完,鲁王向身后一招手。“管家。”

第二百九十九章 闻风而逃

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马上走了上来。

“王爷有何吩咐?”

“你去问问厨房可有什么充饥的东西,全部拿来给兄弟们充饥。”

“回王爷的话,厨房我方才去看过了。只有些大饼和馒头,是准备送去军营里的。”

“混蛋,这些……”

鲁王的话还没说完,俞仁已经接了口。“这些很好。先拿来吧!”

管家看了鲁王眼。鲁王向管家一瞪眼。“俞壮士的话你没听见吗?还不快去拿!”

管家答应着,赶紧去了。

不一会儿,一盘盘的馒头和大饼送了上来。不知这管家从哪里弄的,还搞了些刚炒过的碎肉末。

俞仁他们早已饥了一天多了。自昨夜赶路开始,就几乎没吃过东西。这会儿见了这些东西,大家再也忍不住,纷纷动手。这时候,大家也顾不得形象了,都是直接用手抓。那管家倒也机灵,他同时还让手下给每人斟上一大碗的茶水。还有许多侍女在一旁提着大茶壶等着加茶。

大家一面就着肉末吃着馒头,一面喝水。

俞仁也不客气,一连吃了五六个馒头,这才停了手。一抬头,见若兰若梅两姐妹就在自己对面,也正对着个馒头发着狠。

若兰见俞仁看向自己,赶紧放下手,拿起筷子夹馒头。而若梅才不管这些,她一手抓着馒头,一手伸到碗里去拿肉末,便好似吃手扒饭一样。俞仁看她的嘴角沾着几点肉末,就像是长了一撇小胡子,忍不住轻笑起来。

鲁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着手下的兄弟们一个个都吃的差不多了。俞仁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碎末。向鲁王施了一礼。

“多谢王爷的盛情款待,我们也该去守城了。”

鲁王有些意外。

“众位,这,这就走啦!我为各位壮士准备的酒菜都还没上呢!”

“不用了。王爷。眼下军情十万火急。我们在来的路上已经听说闻香教徒占据了邹县和滕县,而且他们的人数已经扩大到了十几万。兖州城必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眼下咱们的第一要务是要商议如何守城的问题。”

鲁王听了这话,倒吸了一口凉气。连连点头。“俞壮士说的对、对。我这就带你去找汉斌。”

两人正要动身,突见一名汉子急匆匆的跑进来。

“报、报告王爷。闻香教的反贼们正在向兖州赶来。”

鲁王听了这话,一下子站了起来。

“离,离这儿还有多远?”

“还有五十里的样子吧!”

“有多少人?”俞仁插嘴道。

“不下二十万。”

鲁王听了这话,面如死灰。再也顾不得俞仁了,起身便走。

“王爷要去哪里?”

“我,我得走。我得赶快走!”鲁王一面说,四处找人。“管家、管家!”

俞仁看着鲁王的样子,知道他已吓破了胆。但是他现在还要靠他守城。兖州城如果没有鲁王的协助,就光靠他们这五十人,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只要闻香教一攻下兖州,那就大大的不好办了。兖州城是一座老城,也是一座大城。城高池深,又临近运河勾通南北。如果被闻香教占据。这一场叛乱就真的很不好平定了。

而眼下,朝廷平叛的大军还没有出发。俞仁深知,自己最大的任务便是在大军到达之前,拖住闻香教徒,死守兖州。

只要他能守到朝廷的大军到来,这一场平叛之战便算是赢了。这一个战略问题,俞仁还是看的很清的。所以,眼下他绝不能让鲁王逃了。鲁王一逃,这兖州城他也就守不住了。

“王爷,您莫慌。反贼还有五十里才到兖州。他们那么多的人,行军一定很慢。待到他们到达兖州城下,怎么着也得两天以后了。咱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兖州城城高池深,咱们还有近千人的守军,而反贼人虽然多,却只是乌合之众。

我曾跟他们打过一战,我们仅有百人,便打垮了他们三千人,那还是野战。那三千人据说还是他们的精锐。您可以想见他们的战斗力了。

所以,我们虽然只有千人,便只要大家人人拼命,要守个个把月是不成问题的。到那时,朝廷大军一到。这些反贼也就自然退走了。

鲁王听了这话,有些将信将疑。“真、真的可以守的住吗?”

“当然,我跟他们交过手。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

鲁王犹豫了一会儿,“好吧!我们马上去找汉斌。”

鲁王带着俞仁赶到参将府的时候,府内已是空无一人。一名七十余岁的老翁正在扫地。

鲁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藩大人呢?”

“大人刚刚听说闻香教二十多万人向兖州攻过来,带着手下跑了。”

“什么!”鲁王听了这话,差点瘫软在地上。

愣了好一会儿,鲁王才在侍卫的搀扶下,转身离开。

俞仁见鲁王面色难看,知道一定要坏事,于是赶紧上前。

“王爷,王爷,你不能走啊!”

鲁王一面向前急行,一面道,“事已至此,我不走,难道等着让那些反贼攻进城来抓吗?”

俞仁摇着头。“不一定。王爷可曾想过。如果王爷不走,城中的百姓还留着几分希望。藩大人虽然走了,守城的队伍他却带不走多少。咱们再从百姓中紧急招募些青壮,守城还是大有希望的。

可是如果王爷如此弃城而走。兖州城就必失无疑了。

王爷莫要忘了,这儿可是您的封地。您抛下封地,主动逃命,按咱大明的律法,那是一定要被砍头的。与其被事后砍头,倒不如现在搏上一把。如果万一事成了,您可就立一大功了!”

鲁王听了俞仁的话,不由的放慢了脚步。待到俞仁讲完,他也停了下来。

“朱全,你马上回府,将府中所有青壮家丁给我召集起来,随时待命。”

鲁王身后的管家答应一声,立马躬身去了。

吩咐完朱全,鲁王又向俞仁道,“咱们去城头看看。”

俞仁抹了抹头上冷汗。方才真的是把他吓了一大跳。如果鲁王真的不听劝,而是弃城而逃。那这个局面也就无人能够收拾了。他答应亓诗教的事情,也就办砸了。虽然他相信,这场叛乱最终还是会被平定。但影响力也会大大增加。他觉得这是自己对亓诗教的失信。

俞仁跟随鲁王来到城头。十几名守卒正聚在一起悄悄议论着什么。俞仁看他们一个个脸色疑惑,毫无战意的样子,不由的皱起了眉。

“你们这儿谁是领头?”俞仁问。

一名三十上下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我是这儿的什长。”

俞仁向这名什长道,“你现在留下两人负责守卫。其他人到东城各地将其他将士给我召集到城门口。告诉他们,各区只留两人看守,其他人全部在城下集合。鲁王有话要训示。”

那什长听说是鲁王的命令,不敢怠慢,赶紧去了。

俞仁则陪着鲁王来到城门口等待着。

不一会儿,各区的将士纷纷到了。俞仁大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两百人左右。

见众人都已赶到。俞仁登上一个小台子,向众人道,“众位兄弟,眼下闻香教造反。反贼已经向我们兖州城赶来。藩大人受鲁王之托,已经星夜出城,向朝廷请救兵去了。

不出数日,大军必到。眼下,我们一定要守好城池。万不能让反贼攻进城来,否则,我们城中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就要受到反贼们的摧残。”

“可是,我听说这些反贼有二十多万,我们全城的守军不过一千来人。怎么守?”俞仁话没讲完,一名百夫长站出来道。

第三百章 敌军奇袭

俞仁看了那人一眼。“众位放心。闻香教的这些反贼,我曾与他们交过手。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兖州城城高池深,只要大家有信心,一定能够守住。

此外,我跟鲁王还商议了。我们会尽快给你们再补充五百人。每面城墙上补五百人。这样一来,咱们就不是一千人,而是三千人了。再加上我们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占据坚城的优势,就算是守个三个月,也不成问题。”

鲁王这时被俞仁逼的没了退路,只好也站了出来。

“众位兄弟辛苦了。不过你们放心,待此战结束,我一定亲自向皇上为你们请功。另外,我马上让管家去准备。凡是留下来守城的将士,每人赏银十两。什长三十两,百长百两。有砍下敌人头颅的,每颗人头赏银十两。”

那些守城的军士本来还有些犹豫,这时听说鲁王出如此重的赏金,纷纷表示一定要与反贼战斗到底。

鲁王见众人士气高昂,这才松了口气。

接着,他们又到其他三城分别做了一次战前动员。守城的士卒听说鲁王的重赏,一个个都兴奋不已。要知道,对于他们这些军人,一辈子发财的机会并不多,而打仗,则被大多数人视为难得的发财机会。

鼓舞了守城士卒的士气,俞仁又陪着鲁王回到府中查看他们府中的家丁。

朱全一共召集了六百名青壮家丁。俞仁看他们一个个穿着光鲜,但是却有人神态傲慢,有的面露怯意。俞仁知道,这些人难当大用。

“王爷,咱们还是赶紧发招募告示吧!”。

鲁王知道此事迫在眉睫,于是他让朱全从银库里当场抬出两万两银子,又让王府的长吏写了一部募兵书,让人分抄多份,派人到城中各处去派发。接着,鲁王又让朱全带着人,将一万两银子分发给守城的各将士。

而余下的一万两银子则就堆放在鲁王府的门外。他们在门外临时设了一个募兵台。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银子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不出半日,果然便召募了近千人。

鲁王将这些人全部交给俞仁。

俞仁将他们分组,选出头领以后,便将他们分别派往四城。由于兖州城临近运河,山东又有几处铁矿场。朝廷在那儿设了几处军械加工厂,生产普通的刀箭。为了转运方便,兖州城内也设了一个军械库。

所以,这军械倒也并不麻烦。

不过,这些军械当中全部没有火药。

俞仁知道,以他们的兵力,与闻香教相比,还是相去太远了。所以,这武器也就变的尤为重要。他命人将兖州城内的所有烟火场的匠人都召集了过来,让他们尽量多的生产火药。然后他又命人多多准备棉布,将火药用棉布包成小包,再在里面塞些碎石块,然后绑上引线。

这是俞仁的新发明,他不知道这东西该算是炸药包,还是手榴弹。他在城中的一处空旷场地试爆了几个,效果还不错。

就在俞仁他们紧锣秘鼓的备战之时,兖州城却突然出现了敌情。北城守将来报,城北突然出现大批闻香教徒。

鲁王听了军报吃了一惊。“这么快。不是说他们还有五十里吗?这才过了这不到一天,怎么就到了!”

还是俞仁比较镇定。他放下手中的地图问,“他们有多少人?”

“不清楚。如果从火把上判断,估计不下万人。”

俞仁摇了摇头。

“不可能,如果是一万人的队伍,不可能逃的过我们的耳目。我估计他们最多不会超过两千。

这定是他们的先锋队,想要乘我们全无防备时,突然袭击,妄图一举攻下兖州城。

你去告诉军士们,就说让他们不要心慌,我们马上再派三百人驰援他们。这股敌人不过是试探我们虚实的先锋,人数绝对不会多。如果他们不攻城,你让兄弟们不要浪费弓箭。如果他们攻城,就给我狠狠的打。”

传命官答应着,下去了。

鲁王仍然有些不放心。

“咱们是不是到现场看看?”

俞仁看看天色,此时已是下半夜了。“我去吧!王爷不必担心,只需派人分别通知其他三城的守将,要他们多多提防,防止敌人偷袭便可以了。我想,敌人的主力还没这么快到。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到来。这种小敌还是交给我吧!您现在还是先好好的养足精神。

眼下,您老就是全城军民的希望。您必须要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样大家看到王爷也就有了信心。”

说完,俞仁拿起长弓向北城赶去。

俞仁登上北城的城楼,见城下果然满是密密麻麻的火把。一个人举着火把,正站在城下向城上喊着。

“城上的人听着,快快放下你们的武器,开城投降。我们保证不会伤害你们。如若不然。等我们大军攻下城池,你们一个也别想活。”

见城上毫无反映,那人又道,“你们也看见了。我们长老亲帅五万大军,已经包围了兖州城。再过一日,我们教主亲帅的二十万大军也将赶到。你们是不可能守的住兖州的。不如早些投降,或许还能留下一条活路。”

俞仁站在城楼上,冷冷的看着这一幕,并不说话。

那人喊了一会儿,见毫无效果,只好退了下去。这时,俞仁见一大群火把之下围拥着两个人。是两个熟人。

这两人正是刘子明的女儿,也是他的二弟子刘玉蓉和曹文诏。

俞仁见曹文诏也在,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弓箭,向他高喊道,“文诏,我们终于还是在战场相见了。

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徒劳了。有我在此地镇守,你们是不可能攻进城的。莫说你们只有二三千人,就算是真有一万人,我也照样让你们碰壁而归。”

曹文诏突然听到俞仁的声音,吃了一惊。他忙抬头望去。月光下,果然见俞仁正站在城楼上。

见俞仁出现在此,又一言道破了他的计谋,曹文诏不由的暗叹了口气。这一次,本是他向刘子明提出的一个奇招。打算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