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亮上一定不会有战争、也不会有税监打人、官府欺压。到时候,我们还可以把我爹、我娘他们一起都接到月亮上面去住。那该有多好啊!我们可以在上面种稻子,还可以种菜、养猪。地也没人跟我们争,又不用交税粮,那该有多好。”

俞仁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没有嘲笑眼前这几个半大孩子的可笑想法,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有多荒唐,它都应该得到尊重。对于他们的这种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俞仁感到钦佩,也让他第一次认识到:我们中国,自古至今,从来都不缺少对科学勇于探险的人。中国的古人出并不都是些,只会念之乎者也的老顽固。他们有自己认识自然和探索自然的方法。这种探索,源来他们对梦想的追求。

“那,以后,你们还会再试吗?”俞仁轻声的问了一句。

“要,当然要。我们先前没银子时,四哥都还带着我们大家,想尽各种办法的试做。现在有了这五十两银子,当然更要做了。”黄五坚定的道。“我还打算到月亮上去开一块五十亩的水田呢!”

对于黄五这一意想天开的想法,俞仁并没有笑,他看了看黄瀚。黄瀚没有说话,但是却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能跟你们一起做吗?”俞仁问。他越来越好奇,真的很想看看这些孩子们倒底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你啊?……”黄五看了一眼黄瀚,没有说话。

“当然可以。俞公子以前也做过这种东西吗?”黄瀚听说俞仁也要参加,十分高兴。虽然他与俞仁相识不到半个时辰。可是,从方才俞仁与他探讨把人送上天后,怎么平安降落的问题,他便断定;眼前的这个人,对他们未来计划的成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此时,那些围观的人群见已无热闹可看,便都一个个的散去了。

“我们现在就走。”黄瀚敏锐的感觉到,俞仁将给他的计划带来重大改革,也许可以帮他突破这些天来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邀请俞仁马上与他们一起去进行一场新的试验。

损失了白花花的五十两银子的徐世昌,其实并没有走远,他在不远处清楚的看完了黄瀚点火试射的这一幕。虽然白白失了五十两,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对方才黄五跟俞仁所讲的飞到月亮上去的事情,也非常有兴趣。

对黄五所说的,在月亮上开荒建水田的事,他更有兴趣。他们徐家在江南算是大族,可在杭州却没什么势力。因为他们家是从他爹这一辈才从松江府迁到杭州来的,算是外地人。

所以,虽然他们家很有钱,却很少有地。只有松江府祖上留下的几十亩薄田,而在杭州,他们家却连一亩地也没有。这倒并不是他爹不想买地。而是因为他们在杭州官场没有关系,根本买不到地。

在徐世昌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他希望自己家也可以像其他大户人家一样,可以拥有上千亩的水田。因为在他认为,银子再多,总有花完的时候,何况,这东西还会被偷被抢;可田地就不同了,它一旦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了。别人想偷也偷不去、抢也抢不去。

当然,他的这种想法也受了他父亲的很大影响。

为了实现到月亮上去开地的理想,徐胖子决定跟着这几个人。

黄瀚与黄五并没有带俞仁去他们家,而是带着俞仁跟曹安向城外去了。绕过西湖后,他们爬上了一座比较高的山。这儿虽离杭州城不远,可是却因为此地是一片山区,又不太适合种茶,因此山上的住户极少。

几人花了半个多时辰才爬到山腰。俞仁正想问他们还有多远,便见前面出现一间小石屋。

黄瀚便指着那间石屋道,“到了。就在那儿了。”

几人走近石屋。俞仁这看到,石屋的外面有一块空地,地上有不少爆炸和火烧过的痕迹。看来,这儿应该就是他们的试验场了。俞仁想。

俞仁正对着屋外的那片空地想象着,这般少年是怎么样在这儿进行这种危险的试验时,黄瀚已经打开了石屋的大门。几个人走进屋。

屋子很小,只有两间,有一间留着窗。

“这屋子是我们兄弟几个,借用了原来这儿的一间坍塌的石屋,然后重修的。”黄五道。

俞仁举目四望。有一间房里摆放了各种奇怪的木制品,有的做的长长的像一条龙,也有的做的像一头正在奔跑的虎豹,因为外面包了布,便显的更加像。旁边还堆着些木匠用的工具。这些看起来很像后世的游乐园里坐的旋转木马的东西,让俞仁想不明白它们的用途。

另一个房间里,则堆放着各种做成或未做成的烟花和一些散乱的外筒。俞仁注意到,这些烟花虽然制式稍有不同,但是大体的基本都是以直筒形为主,与方才在吴山脚下黄瀚做的那四支基本相同。这些应该就是黄瀚制作的火箭了,俞仁想。

他并不奇怪黄瀚能做出这些东西,因为他知道,我们的古人早就将火药用于战争了。让他吃惊的是,方才他在吴山脚下,听到了两次爆炸。也就是说,这些火箭已经不是一次性点燃的了,而是二节推进的。它们已经很有些现代火箭的雏形了。

“那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俞仁指着墙角里摆着的那些很像猛兽的木制品问道。

“这些啊!这些是我的一个兄弟帮我做的龙身。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仿制我朝洪武年间的那位万户前辈所做的火龙。所以我才让我的一个最要好的兄弟帮我做了这些东西。他们家是做木匠的。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种式样的东西,人坐在上面实在不太安稳,而且也很不好发射。所以我后来便改用了椅子,于是,这些做好的就丢在这里了。”

俞仁仔细的观察着这些木制品。他发现这些东西居然都做的十分精制,而且也十分牢固。就光从这些东西的做工上看,你便可以知道,这个木匠的手艺一定不简单。当然,这些暂时还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

“那你试验成功过吗?”俞仁问。

第四十一章 放弃火箭

“只有一次,把一个四十多斤的大石块送上了天。”黄瀚兴奋的道。

“飞了多高?”俞仁问的简单而直接。

黄瀚这时的声音小了许多。“大概十几丈高,就掉下来了。”

“难得、难得!”俞仁衷心的赞扬道。

“既然这样,那你刚才怎么敢跟徐胖子打那个赌?”俞仁不解的问。

“我最近把前几次试验用的四支烟花改进了一些,装进了更多的火药。我相信,这四支东西,一定比上次的威力要大的多。所以我有信心,他们能把我送到天上去。”黄瀚道。

俞仁点点头。“我有一个问题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谁知道,为什么我们好容易送到天上去的东西,却那么快又落下来了?”

一旁的曹安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公子,您是不是糊涂了。这东西不往地上掉,难道还会往天上飞不成?”

俞仁轻轻拍了一下曹安的肩膀。“你果然很聪明,还真就有东西不是往地上掉,而是往天上飞的!”

“什么东西?”众人一起问道。

“孔明灯啊!”

“但是,它最终还是要掉下来的呀!”黄五一旁插嘴道。“我看到的所有的孔明灯,最后也都掉下来了。”

俞仁点点头。“你说的很对。那么,你们有谁想过,为什么孔明灯会自己向天上飞,又为什么,最终掉落下来呢?”

这一回,再没有人接口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儿,曹安才不解的问俞仁,“公子,咱们要搞懂这个来做什么呢?”

黄瀚抬起头替俞仁回答了曹安的这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搞懂了这个,是不是就可以想出一个,让孔明灯永远都不下来的办法。此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大大的孔明灯,让它永不停止的升高,一直把我们带到月亮上去呢?”

俞仁不得不承认,这个黄瀚果然是一个极有科学天份的人。虽然他讲的并不全对,但至少他在俞仁的提醒下,已经把握了一些关键。

俞仁就像一位物理老师,正循循善诱的教导着面前的这一般孩子们。

“你讲的很对。那么,你们想通了孔明灯能够升上天空的原因了吗?”

三个人都不说话了。黄瀚的眉头更是紧锁着。

过了好一会儿,见三人似乎仍然一无结果。俞仁不愿再让他们浪费时间,于是便给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什么是空气、什么是密度,以及空气的密度方面的知识。

“孔明灯所以会升起来,是因为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小于周围的空气,所以便升上去了。这就是浮力的作用。等到灯内的东西烧完,灯内的空气渐渐冷却下来,它们便与周围的空气密度相同了。于是,孔明灯便像其他东西一样,从天上掉下来了。这是重力的作用。”

见三人仍是一副,一知半解的样子。俞仁不得不再做些进一步的解释。

“简单的说,我就拿水来做个例子吧!你如果放一个比水重的东西,如石头到水里,它马上便会沉到水底。要是你放一个比水轻的东西,如棉花。就算你把它放到水底,它也会马上从水下浮上来。这,就是浮力的作用。同理,空气也有浮力。”

黄瀚听到这里,似乎有了些领会。他的脸上首次出现了会心的笑容。但黄五与曹安,一看表情便知道,他们仍然一无所获。

可是俞仁已经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给他们多做解释了。因为他知道,要全部给他们一一解释清楚,所需要花的时间太长了。于是他向着黄瀚道,“现在,你想到了什么更好的,可以把人送到天上的办法了吗?”

“我想,我们确实可以做一个大大的孔明灯,让人坐在里面,这样,便可以上天了。”黄瀚道。

俞仁轻轻的拍了拍黄瀚的肩头。“孺子可教也!”

说干就干。黄瀚想到办法,便打算马上行动去做。可是,俞仁却建议他,先画图纸,再按图纸制作。这样,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黄瀚听从了俞仁的建议,便要让黄五去城里买文房四宝。可是俞仁却拿起了丢在地上的一个木匠用的墨斗,说不用买了,先用这个。这个还好用些。正好尺也是现成的。

于是,在俞仁的主持下,这一群人便开始了他们的一个全新的飞天计划:制作一个大大的孔明灯——热气球。

热气球的制作图相对还是比较好画的,最关键的是,用什么材料做。这倒着实让众人费了一翻脑筋。最后,在俞仁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先用竹篮和纸、竹片,做一个小型的热气球。

眼见已经过午,众人赶紧分头下山去准备材料。

因为这一次的制作是比较简单的试验品,所做的尺寸也比较小。结果,到天黑前,他们已经基本做好了。这是一个放大了的孔明灯。下面是一个竹篮,里面放着一个火盆,上面是一个用简单的厚纸做成的大圆球。

当一切完工,众人都满怀希望。俞仁在大家期望的目光下,点着了火盆。然后,他们的八双眼睛都死死的盯着竹篮。

时间在一分分的过去,众人的心情无比的焦急。大约过了一刻钟,终于看到竹篮开始跳动起来了。起初,它只是轻轻的跳了几下,然后便慢慢的飘离了地面,一步步的向上升去。

此时的众人全都摒住了呼吸,看着这个被放大了数倍的孔明灯,满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正一步步的飞向成功。

当热气球飞过头顶,曹安终于忍不住大叫起来,“啊!成功啦!”。黄五也跟着大叫起来,两人叫完,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而一旁的黄瀚却定定的站着没有动,他感觉眼内有一股湿湿的东西正在流动。多年来的梦想!在这一刻,他终于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正一步步的向梦想接近。梦想,也再不是那虚幻的空中楼阁了!

只有俞仁是冷静的,因为他正在思考着,要继续放大热气球,该选择什么作为燃料和用什么制作热气球的布最为妥贴。在制作当中,既要考虑到重量,使它尽量轻,又要考虑到牢固和不透气。

就在众人沉浸在一片喜悦中的时候,突然从他们身后传来一声大叫,“快,快。着了、着了!”

几个人听到叫声,忙一起抬头去看。果然,便见才刚刚升过头顶的热气球,已经着火。起先,还只是连接上下的竹片着了火,但很快,火势便烧到了上面的纸。于是,升空不过一分多钟的热气球,在数秒中之内便突然从空中掉落下来,落到旁边的山涧里,不见了。

曹安见此,冲到山涧边,就要下去找。

“算了。”俞仁阻止了他。“这不过是咱们的一个试验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便可以了。我本就没指望它能飞出多远。但是这个结果却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计划中的那个扩大的、可以载人的孔明灯,是一定可以做成功的。”

原本曹安与黄五见热气球着火,都现出沮丧的神情,但听了俞仁的话后,他们都又重新振作起来。

俞仁走到一直盯着热气球坠入山涧,却始终一言不发的黄瀚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们很快就会制作出更好的热气球。”

黄瀚抬头看着俞仁,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

俞仁安慰好几个人的情绪,这才向着那位一直藏在暗处,直到热气球着火,才终于忍不住叫出声来的人走过去。

其实,俞仁不用看,便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因为,从他的声音,俞仁早已猜出来了。

第四十二章 正式启动

俞仁过去。果然,一直藏在暗处悄悄偷看着他们一言一行的人,正是那位徐家公子徐世昌。不过,他此时身边并没带一个随从家丁。

徐胖子见俞仁向他走过来,这才吓了一跳。

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发现了别人如此重要的秘密,却还傻傻的公然叫出声来,让对方发现。看来,自己的这条小命说不定要不保了。可是他也知道,凭自己的行动速度,要想跟俞仁他们赛跑,那是绝对没希望的。

所以最终,徐胖子做出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坐以待毙。

俞仁走到徐胖子面前,他没有拔刀,也没有掏匕首。徐胖子一直神情紧张的盯着俞仁的双手。他虽然没打算跑,却并没有放弃抵抗。他正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俞仁对他的判决。

徐胖子正不知道俞仁要怎么对付他时,却见俞仁向他突然伸出手来。

“想跟我们一起干吗?”

徐胖子愣了半晌,似乎没听懂俞仁的话,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好,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下一个热气球的制作吧!”

俞仁就这样轻松的把徐胖子骗出了他藏身的树林,又把他拉上了他们的这条贼船。

虽然黄五与曹安都反对徐胖子的加入,但是俞仁却一意要让徐胖子参加。而黄瀚则没有说话。最后,两人只好屈服。

这一晚,几个人便在山间的这个小石屋里研究了一夜,没有人回去。等到天快亮时,俞仁感觉自己考虑的应该比较周密了。他这才将自己的设计图又重新在一张纸上划好,然后又在上面标好尺寸,最后还把各个部位所用的材料也一起写在了上面。

做完了这一切,俞仁才在屋里的一个草铺的垫子上躺了下来。

第二天日上三杆,俞仁才爬起来。醒来一看,发现屋子里已经只剩下他跟曹安了。他还以为自己昨天遇到的事,只是晚上的一个梦。

“他们呢?”

“都下山采集材料去了。徐胖子怕黄瀚手里的五十两银子不够,又回家去拿钱去了。”

俞仁吃了一惊。“五十两还不够啊?”

“我的爷,这有什么奇怪。您也不想想。您选的都是什么材料啊!架子要用又轻又牢的铁,气球布要用动物的皮来缝制,然后还要在缝接处进行密封。就光光做这么大的一个热气球,得要多少皮。

这也是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